《化石吟》阅读练习与答案
《化石吟》将化石当作可以说话的人,并用第二人称“你”来称呼它,显得自然亲切。教学时要注意诗的韵律,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音乐美。
《化石吟》
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描绘出一幅幅生物进化的图画;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
肉体虽早已腐朽化为乌有,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
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海枯,石烂,日转,星移……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
复原的恐龙、猛犸仿佛在引颈长吼,重现的远古林木多么葱茏、幽雅,啊,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高明的魔术师,卓越的雕刻家!
1.所选这几节紧承诗的第二节中一句展开。
2.第一节中“造物主的存在”是什么样的理论?“平凡的真理”是什么意思?
3.所选部分第二节是什么意思?
4.“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能否换成“它”吗?为什么?
5.从选文看,诗句发展到第节时诗人的感情达到了高潮,“”是诗人由衷的赞叹。
6.诗中称化石为“你”有什么好处?
7.为什么“肉体虽已腐朽化为乌有,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用课文原句回答。
8.“海枯石烂”“日转星移”本是两个成语,为什么作者在这里要写成“海枯,石烂,日转,星移”?
9.“复原的恐龙、猛犸仿佛在引颈长吼”一句中“仿佛”二字能去掉吗?为什么?
10.“重现的远古林木多么葱茏、幽雅”,既包括绘画、电影、电视等场景,也包括________。
【阅读答案】
一、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二、①上帝创造万物。②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肯定了生物进化的科学观点。
三、说明了化石能够体现生物进化的道理。
四、1;比喻,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化石上的花纹。
2;不能,因为用“你”是第二人称,作用:①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②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五、第四节;啊,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
六、运用了第二人称,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七、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串珍贵的密码
八、加强语言的停顿,可以突出时间的漫长
九、不能,“仿佛”是“好像”的意思,表示猜测。因为这是不存在的,是作者的想象,是化石重现的景象。
十、电脑、文学作品
拓展阅读:《化石吟》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奇幻、葱茏、幽雅、叹服、海枯石烂、日转星移”等词语。
2.了解化石展现的亿万年前奇幻的生物世界。
3. 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节奏韵律之美和前后照应的结构特点。
4. 培养对生物进化的兴趣和爱科学爱文学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节奏韵律之美。
教学难点
联系生物学的相关知识,激活联想想像思维,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教学方法
1.朗读法。2.联想想像法。3.讨论点拨法。
教学步骤
一、导语 设计
(多媒体显示古生物化石图片)同学们,每当走进自然博物馆,面对复原的古生物时,思绪总会把我们带进曾留下生命痕迹的远古洪荒。冰冷的化石却是昨日生命信息的演绎,叙说着亿万年前那奇幻的神话。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情诗——《化石吟》。
二、解题
《化石吟》是一首科学诗。科学诗是以诗的形式写科学内容,全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吟”是古诗中的一种体式,内容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上比较自由活泼,如同散文中的随笔,可以不拘一格。这里是赞颂的意思。
三、畅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轻声朗读,勾画并疏解字词,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2.教师感情饱满地范读全诗,学生感受其中对自然高妙的赞叹和节奏韵律之美。
提示:诗人以优美的语言,富有感情地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的化石。全诗节奏鲜明,声调和谐,音乐性强,并且以第二人称来称呼化石,亲切自然。诵读中要仔细体会语气语调的变化。
3.学生自由诵读,结合生物学知识理解诗歌内容。
思考:(1)化石作为地球上曾经有过的生命之躯的证据,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思。诗人是怎样打开读者思维闸门的'?
(2)体会第3节中“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在行文中的作用。
(3)摘录出诗中4、6两节的比喻句各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