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课堂教学实录及讨论
引导语:《湖心亭看雪》是张岱描写西湖美景的诗,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湖心亭看雪》课堂教学实录及讨论,欢迎大家阅读!
《湖心亭看雪》课堂教学实录及讨论
(一)《湖心亭看雪》课堂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课文《湖心亭看雪》,作者是谁?
生:张岱。
师:看注释作者什么时期的人?
生:明末清初。
师:活了多少岁?(82?83?84?)
生1:82
生2:83
师:到底是82还是83?
生:(齐答)82
师:他生活在明清两代的人,“跨时代”——他在明朝活了多少年?(上面有资料呀!)
师:作者在明王朝生活了多少年?
生:47年。
师:清朝活了多少年?
生:35年。
师:张岱出生于仕宦之家,自己也做官,有条件享受宫廷生活,特别是47年明王朝。清朝之后在深山老林里著书,一直到死,披头散发,连亲人都认不出来,像独兽怪物。如此之人,你想他对明清朝的感受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对明王朝是怎样的?
生:怀念。
师:对清王朝又是怎样的呢?
生:看不惯。(老师引导)
师:所以他在深山中写的书都命名均有“梦”字。请同学们看书,这两本书分别叫什么?
生:《陶庵梦忆》、《西湖梦寻》
师:回首47年生活人生如梦,往事如一梦,一场空!
师:今天《湖心亭看雪》是《陶庵梦忆》中的一篇文章。同学们数有多少行文字?
生:10行。
师:严格说才九行文字,不到两百字,却有极高的作品艺术价值,是《陶庵梦忆》的代表作。
生:(窃笑)
师:不信,请看课文。
师:作者看雪的地点在哪?
生:西湖
师:西湖在哪?
生:(没反应).
师:不知道?那我提示一下,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上有描写西湖的诗句是?
师生共读: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师: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里的最后两句是?
师生共读:“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师:可见西湖是个美丽的地方,不是一般的地方,是文人雅士闲居之地。然后我们再看题目——《湖心亭看雪》(老师指着黑板)重点词是哪个?
生:“看”。
师:对,西湖不是个小地方,是个美丽的地方,那他去看什么呢?
生:“雪”。
师:那“雪”有什么特点?有诗句……李白“一片冰心在玉壶”诗句为例。
师生共答:“白、冷、纯洁”。
师:我们学习过周敦颐的《爱莲说》;那陶渊明爱什么?周敦颐又爱什么?
师:陶渊明喜欢菊,周敦颐爱莲,爱菊、爱莲都有弦外之音。他“看雪”也有弦外之音,有深层之处。更深层在文章中。先请同学们大声自读一遍。
生:全班齐读课文。
师:(学生读完之后)老师没有叫你们齐读,但你们读得很整齐。学习语文,读是学习语文最好的方法。
师:看得出读过且非常熟。
师:告诉老师张岱是什么时间去看雪?
生:崇祯五年十二月。
师:崇祯是哪个皇帝的年号?
生:是明朝的朱由检。
师:为什么写崇祯呢?
生:体现出对明朝的怀念,因为崇祯是明朝的亡国之帝。
师:对,是流露出一个“怀念”之情。
师:这个时间具体吗?
生:不具体。
师:“十二月”,很笼统,有具体的吗?有哪个更具体?
生:“大雪三日,三更时”。
师:三,指的是多,但还不具体。
师;再详细一点?
生:是日更定。
师:是,这;更,晚上八点(见注释)。连起来,那就是?
生:“崇祯五年十二月大雪纷飞三日,是日更定”(学生用原文回答)。
师:并没有具体指哪一天,此在暗示张岱这五年朦朦胧胧像梦一样去看雪,这让同学们想起来什么?
生:(大笑)
师:朦朦胧胧又是触及到谁的神经了(小声地),好好听课。
师:这一天的天气情况怎么样?快,快点。
生:“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俱:都;绝:停止)。”冷呀,可作者高兴,因为准备充分。做了什么准备?
生:全桡一小船,拥毳衣炉火“。
师:冷,却要去看雪,结伴来吗?
生:“独”,说明只有一个人。
师:“独”这个字很面熟,上学期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本学期陶渊明“独爱菊”。“独”字藏着多少感情?(孤独——执着),为什么执着?还要晚上去?你能看得懂吗?
生:不懂。
师:真的难懂,因为这是作者内心活动的外在表现,白天不见人,晚上更看不到人。不见人,也不想看见。有同学说对人不感兴趣。对人有看法,认为不爱看雪,雪纯洁无瑕,不爱看,在他眼里,人是低俗庸俗的(上文讲了“白丁”),回避这些人。
师:晚上看雪未必有白天效果好。可见他不在乎看,而在乎雪。正因如此,此人内心孤独,与众不同。认定自己行为就好,孤高自赏(不是同学们说的自恋),有冰雪的操守。这就是深沉之处。我们年龄段真看不懂。
(板书:张岱思想情怀:孤高自赏,超凡脱俗,抱有冰雪的操守。)
师:看雪总印象是什么?
生:“上下一白。”
师:“雾凇沆砀”是什么意思?“上下一白”的“上”指哪里?还有“云”,“水”,各是指什么意思怎样的情景?(学生配合回答)
师:有哪些亮点描述?
(生配合“湖影”,湖心亭)
师:长堤只是一个痕迹,“一点”,“一介”,“两个粒”,这几个词说明作者对景只写印象而不细写,这是白描。第一次遇到。“白色”的“白”,描写的“描”。
师:我来翻译这一句:湖心亭一点(轮廓)……而已,湖上,惟一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越变越大还是越变越小?为什么?此时真是越来越小,微不足道,人生如沧海一粟,心情拔凉拔凉的。
师:到亭上,又发现了什么?
生:读最后一段。
师:没有动脑筋就回答问题了,随大流。我问:“在亭上发生了什么事?”出去时不想见人,但到亭上真看到了人。几个?什么样的人?
生:(齐答)两人,金陵人。带着毡子、酒。看雪。
师:看到的人和他一样:看雪。惊异:“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师:“此人”何许人?
生:读(黑板板书)。
师:知音难愈,遇到了知音,喝了酒,三大杯吗?很多杯吗?
高兴吗?
生:(齐答)不高兴。
师:哪个字?
生:(齐答)强。
师:给对方面子,这是知音吗?尽兴应是“酒逢知己千杯少”,没问姓氏。这才想起来问姓氏。
师:怎样回答?
生:(齐答)“是金陵人客此”
师:(答非所问),醉了吗?在次地客居,没有常住户口。(生笑)
外地人到此暂时居住。(用现代语汇)
师:潜台词:不常驻,告诉你又怎么作用,没有手机,没有QQ,明天各奔东西,在他们眼里,什么值得告诉别人?——金陵(这跟明王朝有关)朱元璋称帝的地方后迁都北京,金陵后来成了明王朝的故都。——怀念明王朝。
师:遇到知音了,但却是客居者,谁发话了?
生:(齐答)“莫说相公痴……”
师:舟子对谁说?
生:自己。(文中“喃喃自语”)
师:张岱听到了吗,理他了吗?
生:……
师:舟子自语,舟子也不傻,用了一个比较级,这时作者听到这句话,他真的是傻瓜吗?
生:不!
师:可是舟子只看表面,没有看本质,正如唐伯虎说过“别人笑我太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师:比较思考:如果张岱站出来说:“你说我傻吗,你才傻。我是一个超凡脱俗的人”。他肯定不会说。
生:(全笑)。
师:继续想笑:三个排比结尾,好不好?把舟子驳个哑口无言。这样的结尾好吗?(讨论)
生:(全笑)。
生:不可以。
师:这一点明白,其实不是不可以,但如果这样写了就少了很多意味。用舟子的话表明:“作者孤独,不被理解”,但他没有直接写出来,而是绕了个圈让别人去理解,另一方面表明我张岱超凡脱俗,孤高自赏,用舟子的话来结尾是为了反衬张岱,回味无穷的感受,张岱不说,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师:同学们,你们明白了作者的心意了吗?明白了这种艺术效果吗?不到两百字文章里,让我们看到了张岱是个什么样的.人?快点告诉我?
生:(齐答)孤高自赏,超凡脱俗,抱有冰雪的操守的人
师:很好,这篇文章很深沉,艺术上让人回味无穷,不愧为张岱的代表作,《西湖寻梦》的代表作,你觉得什么样?
生:好极了!
师:同学们学得很好,课后再加深体会。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下课!
[国培班学员蒋军辉(防城港市一中)记录整理]
(二)学员发言
陈俭(梧州市四中):“文”“言”并举、文化提升
我个人认为这是一节很有个性,极为精彩的好课。 王老师的课堂教学让学生也让我感受到了语文的魅力!
首先,在教什么的问题上,王老师对重难点的把握很准确,也很到位。她抓住了山水游记情景交融的特点,以一个“情”字作为突破口,抓住“雪”这一物象的特质,引领学生深入文本,逐渐理解了“雪中人”“雪中事”“雪中情”,敏锐而又巧妙地抓住了文本的价值内核。
其次,王老师很注重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这样一种学以致用的勾连与适度发散,既降低了理解的难度,又丰富了课堂的内容,更有利于学生语言的积累,更给学生一种积极的学法暗示:新旧知识是要融会贯通的。
再次,我很钦佩王老师极高的综合素质。比如她对文本解读的深刻领悟,以情切入,牵一发而动全局的匠心设计,还有入情入境的“说功”,这些刚才学员们都已经谈到。但我还要补充的一点,就是教师的激情投入与态势语言的运用,比如在讲解“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时,对“痕” “点”“芥”“粒”的讲解都配合着相应而又适切的动作,既让学生加深理解,又感染并打动着学生。
另外,我还想借这个机会和王老师以及在座的老师们探讨文言文教学的一些策略。在说课中,王老师把教学预设的过程与方法定位于“在串讲中落实字词句的意思”,我们也看到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王老师确实始终以串讲为主,但是,“落实字词句”这一目标并没有凸显。我认为串讲固然有其优势,特别是像王老师这样能说而又说得好的老师,但整节课给我的整体感受是见“文”不见“言”,我感受到的更多是“文章”甚至“文化”,而少见语言和文字。语言文字应该是语文课堂的基点,发展学生的语言是语文课的根,对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则是发展学生语言的最重要手段,但这节课,我相信学生确实收获了知识,但似乎不见能力的提升。这又让我想起另外一种截然相反的课堂,在那样的课堂上,老师们只是忙着落实通假字、一词多义、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翻译,翻译完了,给文章贴上主旨的标签,课堂的学习也结束了。这样的课堂,显然是见“言”而不见“文”——漠视文本的核心价值与灵魂,而把她肢解为毫无生命力的词句解析。
反观这两种课堂,各有其弊端,如何在两极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是我一直思考并努力突破的难点。今天我也想借这个机会将我的尝试跟大家做个简单的交流,希望能得到大家的修正。
我对自己文言文的课堂定位为“文”“言”并举,知能同构。具体的操作是以读为手段达成各项目标:初读,扫清障碍,读准读顺;再读,整体感知,梳理文脉;研读,落实词句,探究主旨;美读,读出理解,读出感情。在有目的分层次的读的过程中,以读代讲,以读明义,以读悟理,力求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既落实“言”,又凸显“文”,既有知识的建构,又有能力的提升。
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钟珏(来宾市七中):创建个性化的课堂
听了王丽波老师上的《湖心亭看雪》之后,我有一个很深的感受,那就是学会坚守自己的东西。如今语文改革之风“肆虐”课堂,我们难免会“随风而行”,容易失去方向。我觉得作为一个教师,沐浴改革之风的同时,自己要明白自己要革新的是什么,坚守的是什么,而不能一味地去颠覆自己原有的所以东西。
王丽波老师的教学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串讲法。虽没有什么新颖的形式,但教师扎实而深厚的基础知识、精彩的教学语言。向我们展现一节有个性化的课堂。其实,课堂教学正是教师个性化的彰显,如果你有于丹的深厚博学,你不妨上一节评书式的课。如果你有汪涵的机智幽默,你不妨上一节娱乐式的课。只要学生喜闻乐听,就达到目的了。教育需要我们成为一个完美的教师是不错的,但我们难以做到,那么就让我们怀着对一个完美教师的追求,做一个有个性的教师,创建一个个性化的语文课堂。
周春玉:《湖心亭看雪》的提升空间
王丽波老师给我们上了一节很有价值的课,在我们每个学员的心中激起了涟漪。
要找到这堂课的提升空间,首先还是要回到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问题,我认为本课的核心问题,是作者张岱的内心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强烈反差。而产生的内心的孤独和苦闷。这种亡国之痛,故国之思不是简单的个人经济、社会地位的变迁所造成的,而是一种精神家园的失落。这种难言之隐所产生的情感通过第三世界——“雪”来表现出来。
其次,我觉得课堂设计时可以以“痴”为抓手,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架设桥梁。“痴的表现——痴的原因”。学生阅读文本找出表现,教师以李煜的词“无言独上西楼”(《虞美人》)等为学生铺垫台阶,让学生了解张岱内心的情怀。核心问题解决了,其他辅助问题“为什么晚上看雪,不想见人?”“为什么景物如此清绝?”“为什么于客居于此的金陵人能成为知己?”也就迎刃而解了。对文本的挖掘就不再搁浅了。
“教学永远是一种遗憾的艺术。”正因为遗憾的存在,才使得我们在语文教学路上不断求索。
[知识拓展]
湖心亭看雪
朝代:明代
作者:张岱
原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余挐 一作:余拏)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