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教案集合7篇

秦风学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苏轼生平以及他的文学成就

  2、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能背诵全文

  3、理解作者的情感

  4、文言积累

  教学设计:

  一、导入:

  悠扬的古琴曲就像时光机一样,把我们带到了一千多年前的那个夜晚,皓月当空,引发了古人无限情思,我们似乎听到有两个人在月下聊天。那又是谁呢?他们又在谈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借着这琴声和苏轼的这篇文章,带着我们的疑问向古人要答案去!

  先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看谁了解苏轼的有关资料最多。

  (请学生发言汇报了解的资料,然后展示课件,补充文章的写作背景)

  二、朗读,整体感知

  1、请学生自由朗读,尽量大声的读,然后请学生说说自己读的怎么样?(读的不大好,或者读的不错……引到录音朗读)

  2、听录音朗读,对照自己的朗读找距离(引到翻译理解文章内容上来)

  3、借助手头的工具、注释和自己的文言积累,合作译读文章(请学生提出讨论过程中的疑问,课堂讨论,教师提出文言积累要求)

  4、出示课件,提供参考译文

  三、背诵

  1,展示课件中,图文结合,请学生配乐朗读(四个不同的图文)

  2,听录音朗读,自己试着背诵或者跟读

  3,背诵

  四、品味

  出示课件问题:

  1、文中写了何人、何事、何景、何情?(用文章里的词、句回答)

  2、文中作者抓住了庭院中怎样的景物特征,怎样描写的?

  3、揣摩文字所寄托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里哪些语句是作者感叹的句子,这些句子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4、教师总结:

  苏轼在自己的政治观点不被人认同,出狱被贬后,还能以这种豁达的心胸写下如此优美的文章,试问我们也有如此心境么?那么让我们借着音乐和美丽的景色,也来学学古人吧。

  五、拓展延伸

  欣赏月夜图,倾听古曲,可以学着古人,激发情思也写一个短文或者写一两句自己想对苏轼说的话。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篇2

  教学目标:1、读通文意。2、领悟心境。3、赏析美景。

  教学重难点:1、赏析月景的特点及写法。2、领悟作者复杂的心境。教学方法:诵读法、竞比法、质疑法、讨论法。媒体设计:计算机课件

  教学步骤:一、设置情景导入课文。播放一组月色图让大家欣赏。导语:人们常说:“月色如画”,在摄影家、画家眼中如此,在散文大家的笔下也毫不逊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古代散文《记承天寺夜游》欣赏一下散文大家苏轼笔下的月色图。

  二、简介作者。请学生交流收集的有关作者的信息,用多媒体展示苏轼的生平,让学生摘要做笔记。

  三、读熟课文。自读课文,就难读的词或句子进行圈点,小组讨论解决,如仍有疑问则向老师提出,多媒体展示重点词句,让学生当堂巩固。然后熟读课文(可按下列步骤进行:个别朗读——学生评说——再听范读——一起朗读)

  四、读懂课文。1、请学生结合注释和已学过的知识,或查阅工具书自渎理解,有疑问可同桌交流,也可提出大家一起讨论解决。2、请一个同学用现代语言表述文章大意。

  五、读课文,欣赏月景。

  1、这篇散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一句话概括。

  2、作者看到了些什么,划出文中写景的句子。(多媒体展示“赏月图”)

  3、这一句主要写了哪些景物?

  4、这些景物都是客观实景吗,体会“藻荇交横”的妙处。

  5、讨论如将“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改为“竹柏影如水中藻荇交横”,表达效果一样吗?

  6、学生用诗意化的语言描述这幅月色图。

  7、有感情的朗读此句,当堂背诵。

  六、感悟作者复杂的心境。

  1、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苏轼与张怀民漫步在这冰清玉洁、宁静淡雅、如诗如画的月色之下,其心境如何呢?快速浏览全文,找出文章中能表达他此时心境的一个字。并结合文章中的词句加以品析。

  2、作者为什么会如此清闲、悠闲呢?我们来看作者是在何时何地写的这篇散文?(多媒体出示文章的写作背景)

  3、他遭受冤屈而被贬谪,成了有职无权的“闲官”,按照常理,遇到这样的.打击,他的心情应该如何呢?

  4、但他却表现得那样的洒脱、安闲,可见其是一个怎样的人?

  5、作为一代大文豪、一个大政治家,他想不想做一个闲人呢?

  6、朗读最后一句话,读出感慨万千的语气,体会作者复杂的情感。

  7、一边欣赏优美的月色图,一边配乐有感情朗读全文。

  8、开展背诵竞赛。

  七、拓展延伸。月亮在诗人的眼中是一个有情之物。回忆我们读过的有关月亮的古诗文,用下列句式进行赏析。“我欣赏诗(文)的一句,它写出了月亮,表达了诗人情感。”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篇3

  课型:

  精读

  教学目标:

  1、掌握重要的文言字词。

  2、理解文章的意境,把握作者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掌握重要的文言字词。

  2、理解文章的意境,把握作者的感情。

  教学设想:

  《记承天寺夜游》对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极其生动形象的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透露出他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在学习时,除了对字词的疏通外,重点是体味文章凝练含蓄的语言,并从中感觉作者的特殊心境。

  教学方法:

  学生自己合作探究式学习基础上,教师加以引导。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就对月有一种特别的青睐,月极易勾起人的想象,(足以使人忧伤、惆怅),这是古人对月亮的特殊情结,也是一种心灵上的宣泄与洗礼。

  今天,就让我们穿越千年时空,到承天寺与苏轼一起夜游,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二、新授课程

  (一)初读课文,疏通文意,初步把握文章的内容和情感

  1、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自己确定字词的读音和句读。

  2、听配乐朗诵,确定字词的读音和句读。

  3、请大家在音乐声中,轻声朗读课文,做到读通、读懂意思,如果有不理解的字词含义,句子翻译可以和同学交流一下,或者举手问我。

  4、齐读课文

  (二)再读课文,深入感受

  1、一个深秋的夜晚,苏轼为什么会想到夜游?结合文句来谈一谈你的理解。

  生交流

  师组织:

  当时月色很美,“月色入户”,深秋之夜,万籁俱寂,月光悄悄地进门来了,整个堂屋因月光而明亮、生动起来。看到如此美的月色,苏轼有什么反映?(你能体会这“欣然起行”包含的作者的情感吗?

  生交流

  师组织:

  “欣然起行”面对如此之美的月色,作者一天的疲倦一扫而光,睡意顿消,披衣而起,充分显示了月光带给他的喜悦,苏轼的自得其乐,辛性而为,随意而行。(衬托月色的美妙)

  如此美的月色,若有人能共享,更是一件乐事,但苏轼为何会单身想到与张怀民一同夜游呢?你能否结合文章来谈谈你的感受。

  生交流

  师组织:

  张怀民与苏轼是一类人,品格清高超逸。

  “念无与乐者”出游当然要找志趣相投的人了,这里,苏轼很自然地将张怀民与自己归为一类,认为怀民“可与乐”推测一下张怀民是一个怎样的人?

  “遂至承天寺”遂至二字表面看来很轻淡,好像不假思索,实际包含能一同赏月者只有一个人,非张怀民不可,可见张怀民在作者心中地位。

  “寻张怀民”面对如此良夜,张怀民一定不会蒙头大睡吧,他很可能也在赏月,只是不知他是庭中赏月,还是出门赏月,因此需要寻他一寻,两人交往很深。

  “怀民亦未寝”“亦”一种如我所料的自得感,体现两人心意相通,因此可见,苏轼认为他与张怀民是一类人,志趣相投的人,因而选择与怀民一同夜游。

  投影张怀民资料:

  1083年贬黄州,初寄居承天寺,张怀民虽屈居主薄之类的小官,但心胸坦然,绝不挂怀于贬谪之事,公务之暇,以山水怡情悦性,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是位品格清高超逸的人。

  2、两个志趣相投的人夜游时,看到怎样的景致呢?

  生交流

  师组织: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葆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跟随音乐细细品味这18个字,想象一下这是怎样一幅画面?

  学生赏析、交流(2-3个学生)

  (可以轻读,闭上眼睛想象一下)

  师:我发现大家在描述时都提到了月光,我们仿佛也沐浴在如水的月光中,但这18个字里有没有提到月?(没有)那么,苏式是如何把月色写得如此空明、澄澈、皎洁的呢?

  生交流

  师组织

  (1)比喻以隐喻先声夺人,造成一种庭院积水的错觉,令人有水月莫辨之感。

  (2)以实写虚,以有衬无,创造一个澄沏空灵的透明世界。

  这正如后人“不着一学,尽得风流”

  3、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作者无意识中写下的景色会透露他的内心世界,那么,东坡所写之景表现了他怎样的内心世界?(心境)

  生交流

  师组织

  他能抛开世俗的烦恼,忘却了自身被贬谪的不幸遭遇,只有眼前这片美妙空明的世界,可见他的内心是平静,纤尘不染的。

  4、这18个字既让我们看到了美妙空明的月光,又看到苏轼此时的心境,那么,苏轼本人又有怎样的感慨呢?

  生交流

  师组织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那么,我们怎么理解苏轼的这一番感慨呢?说说你的看法。

  理解:“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象征美景处处有。

  “闲人”(1)字面意义上:身为闲官的事实,自嘲

  (2)安闲自在的心境

  (3)淡淡的惆怅,空有一腔抱负

  (4)对当时人汲汲于名利的不屑

  5、回头看课文短短84字,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苏轼是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

  生交流

  师组织

  豁达、乐观

  这种豁达、乐观的处世态度在逆境中尤为可贵、可敬,我们一起看看他的一生吧打出投影:

  他频遭贬谪,一生历典八州,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如处天堂,他说:“此心安处是吾家。”

  他被无数小人中伤下狱,朋友背叛,同道反目,见识了人间万千丑态却说:“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

  师:他在如此坎坷的人生经历中,始终保持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折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将近千年之后,的另一位文学大家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这样说“我们所得的印象是,他的一生是载歌载舞,深得其乐,忧患来临,一笑置之。”不仅人对苏轼有着近乎崇拜的感情,法国《世界报》在评说“影响世界十大名人”时,这样他“他俯仰无愧于天地,心无名利杂念,遂有闲心领略江山风月,写下无数传世杰作。”

  三、

  短短84字让闲人苏轼踏着如水的月光步入了经典,他空明的心境,豁达的情怀亲耀着独具魅力的光彩!

  同学们,面对生活的风雨坎坷,让我们常读读苏轼吧,愿我们的心灵永远澄澈明净,愿我们的人生更加豁达从容。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篇4

  内容预览:

  记承天寺夜游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文章的韵味;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章,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以至熟读成诵。

  2、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进一步理解作者丰富微妙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结合课文来理解一些词和句的含义。

  2、难点: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杰出成就,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苏轼有不少随笔式的散文,大都取材于日常生活的片段,或渲染出一种情调,或表现一片心境。本篇课文就出自苏轼的一部笔记《东坡志林》,仅83字的写景小品,看似单纯写景,实则是有寓意的,要耐心寻味。

  2、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被贬谪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元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丢了脑袋。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篇短文,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

  3、导语

  从文章的标题来看,是记叙夜晚到一家寺院游玩的经历。那么我们事先推测,这篇文章会不会描述他游玩的心情?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

  二、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子停顿。

  如: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庭下/如积水空明

  念/无与为乐者

  水中/藻荇交横

  三、翻译理解

  |给加点字注音。

  解()衣

  藻荇()

  遂()至

  未寝()

  |看课文注释,了解大意。小组合作,结合注释,翻译全文。

  通过翻译课文,深入理解文意。

  四、赏析

  思考问题:

  1、作者为什么会想着夜里去寺庙游玩?

  因为月色很美,去寺庙寻张怀民一起赏月。

  2、作者是怎样描写月色的?

  发挥奇特的想象,用了两个新奇的比喻。月色如积水空明,竹柏如藻荇交横。

  3、作者描绘的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

  月色皎洁,空灵。

  4、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5、“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显然与实际不相符,因为并非每夜都能见到月色,每处都有竹柏。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月光虽非夜夜明,竹柏亦非处处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却时时能觅,处处可见。只要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到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乐趣。作者正是借“何夜”、“何处”句点明了这一真谛。这也正是作者能保持乐观进取精神的缘由。

  6、文章的结尾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

  作者最后这一句慨叹,看似平淡,意在点睛。这句话至少有两层意思:一是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趋炎附势,奔走钻营,陷入那茫茫宦海而难以自拔,何曾得暇领略这清虚冷月的仙境?二是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当然其中也透出了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

  五、小结

  这篇短文,对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极其生动形象的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透露出他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六、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绘景:月色--积水空明

  空灵、皎洁

  竹柏--藻荇交横

  抒情:赏月的欣喜

  贬谪的落寞

  潇洒、达观

  自我排遣的乐观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特殊的心境和凝练含蓄、饶有趣味的语言。

  2、学习几个文言实词和虚词。

  学习重点:目标2

  学习方法:自读、讲读、合作交流

  课时计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阅读序幕

  苏轼是位才华横溢的大文豪,但他的命运却不太好。他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其心情可想而知。可他善于解脱,与友人张怀民一起夜游承天寺。承天寺的月色在他的笔下,显得澄清透明,如诗如画。诗人陶醉于迷人的月色中,随缘自适,自我排解,自豪地说“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现在让我们与这位大诗人共同夜游承天寺吧。

  二、阅读主场

  (一)学习小组组织对课文的阅读。(查工具书或参考书,疏通字词,把握文意。)

  (二)抽两三个学生朗诵,检查学习小组组织阅读的效果。如有问题,请学生纠正或老师订正。

  (三)指导学生翻译课文,好的译文安排在组上、班上交流。教师指导中提醒学生注意下列词句:

  念无与乐者(想,考虑)(……的人)

  怀民亦未寝(睡觉)

  相与步于中庭(相约一起)(散步)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不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留连光景的人)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自上而下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叉错杂,原来那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四)问题讨论。

  怎么看待“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句慨叹?

  这句慨叹看似平淡,意在点睛――一是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趋炎附势,奔走钻营,陷入那茫茫宦海而不能自拔,何曾得暇领略这清虚冷月的仙境?二是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当然也透露出了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

  (五)师生一起朗诵课文,再次感受课文的美景和作者的闲适。

  三、阅读尾声

  (一)师生合作研究“探究练习一、二”

  (二)解决学生预习中提出的问题。

  (三)课堂背诵课文。

  (四)布置作业。

  向家长朗诵课文,并把课文的大意讲给家长听。抓住结尾处“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与苏轼谈心,就自己的认识看法写一段文字。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重点词、句的理解与翻译;

  2.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3.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4.重点: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5.难点: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件展示

  二、生字词读音(叫学生读、纠正、齐读)

  遂(suì)寝(qǐn)藻(zǎo)荇(xìng)

  三、跟随课件朗读课文,纠正

  重点词语(投影)

  欣然:高兴地念:思考、想到相与:一起

  遂与外人间隔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遂至承天寺盖竹柏影也

  但闻屏障中尺一响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二、翻译课文(学生提问,师生解决,强调重点,学生翻译,对照投影)

  三、研习课文

  1、这篇文章运用了几种表达方式?

  叙述、描写、抒情

  2、叙述部分交代了哪些要素?

  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

  地点:承天寺中庭

  人物:“我”和张怀民

  事情的起因:月色优美

  3、作者是如何描绘月色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从中可看出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

  绘景修辞作用特点

  月色——积水空明竹柏——藻荇交横比喻生动形象如临其境皎洁、澄清、透明

  4、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5、文中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赏月的欣喜

  贬谪的落寞

  自我排遣的达观

  板书设计

  6、小结

  《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通过对庭中优美月色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面对逆境达观处世、潇洒人生的难能可贵。

  7、能力扩展:一切景语皆情语。

  8、能力迁移:看图写景抒情。

  9作业

  课件展示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全文。

  2.学习本文写景抒情的语言。

  3.感悟作者的人生态度,理解作者的心境。

  【教学重难点】

  学习本文写景抒情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歌曲《但愿人长久》,感受歌者和词人苏轼所表达的感情。导入本文,共同学习体会苏轼在这篇写月亮的文章中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二、整体把握

  1、悟读——把握文章内容

  (1)初读,扫清字词障碍。

  (2)再读,思考讨论并回答: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3)齐读课文,注意停顿、节奏,读出韵味。

  2、译读——疏通文意

  (1)自读,结合课下注释,同桌互译互听全文。

  (2)再读全文,进一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研读赏析

  1、学生自读课文,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作者为什么想着在初冬的夜里走出户外?

  (2)作者是如何描绘月色的?这幅月夜图有何特点?

  (3)文中有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4)最后一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2、交流对以上问题的看法,再读课文。

  四、探究学习

  1、学生自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提出问题,教师准备以下问题。

  (1)文中并未直接叙述作者与张怀民的友情,但字里行间却可以看出两个人亲密无间。请试着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词句加以体会。

  (2)文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里显然与实际不符,因为并非每夜都能看见月色,每处都有竹柏。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2、学生再读课文,争取背诵文章。

  五、拓展延伸

  1、当你面对如诗似画的月色,难道你不想对苏轼说点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