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简介

黄飞

  金刚经,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也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vajra cchedikā prajñā pāramitā 梵文释义:以能断金刚的智慧到彼岸),简称《金刚经》。后秦鸠摩罗什翻译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法本是最早也流传最广的译本。

  以后相继出现5种译本:北魏菩提流支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南朝陈真谛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隋达摩笈多译《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唐玄奘译《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唐义净译《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金刚经》的释论有:憨山大师的《金刚决疑》;天亲菩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等。

  1.全经纲领

  发度尽一切众生之大心。在梵文中,佛陀是觉悟者的意思。小乘以自觉为终极,而大乘的菩萨不仅要自觉,更要“觉他”,故其终极目标定位在和一切众生成就佛果的广大境界。根据佛教的哲学基础缘起论,凡因条件关系而形成的事物,都不存在绝对不变的实体(自性)。因此,要以空观的智慧,破除在“我”、“众生”、“佛”之间的人为分别。故要尽己所能广度众生,但不要执著于“我”在帮助众生中具有多大的功德。唯心量大者,才有大格局,方能成就大事业。

  2、观照实相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实相,是世界的真实,事物的本来面目。人在认识中念念不离对象,却以为心的主观构想即等同客观实际,但其实已经背离了事物的真实。以般若观照实相,即对此名相采取不住、不执、不取的如实态度。故《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一切法相,甚至连佛的形象、佛土,都是用文字和形象对实相的近似表达,皆非实相本身。《金刚经》卷末著名的四句偈文:“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堪称一经之精髓。

  3.实践宗要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如上所述,唯有不住相、不偏执,才能把握实相。所以,在实践中应以空灵自在的心态应对一切法。《金刚经》中以布施为例,讨论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降伏其心”。布施有三要件(三轮):能布施的我,受布施的人,所布施的财物。一般人心中存在这三种人为的分别,施一钱物,即作一钱物功德想,于是施恩图报,算计冥冥中所积累的功德。但实际上,应以“三轮”体空的精神去布施。禅宗六祖惠能的得道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本来无一物”,就是《金刚经》离相无住、性空无所得的道理。

  4.中道方法

  性空与幻有的辩证统一。“空”,是破除一切名相执著所呈现的真实,并非人们所误解的虚无。般若思想不外说明“性空幻有”,也就是正确处理出世的真理与世间的真理的方法。“性空”,是说一切法都没有实在的自性,故无相、无住,才能把握真谛。“幻有”,是凭借条件关系而暂时存在的现象,故在空的基础上随缘生起一切法,这就是俗谛。如何把握真俗二谛的关系,《金刚经》是这样说的:“佛说般若,即非般若,是名般若。”即,佛所说的般若等佛法,是出于广度众生的目的而在文字层面的权且施设,并非实相般若本身,众生藉此文字般若入门,到彻底觉悟佛法时,则一切名相皆可舍弃。

  《金刚经》说的是彻底解放心灵奴役的大智慧,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但由于该经文字艰涩、思想深奥,一般人很难全面透彻地理解其本来含义和价值指向。因此,历史上佛教各派祖师多为此作注讲解,流传最为普及的就是禅宗惠能的《六祖坛经》

  功德利益

  一:金刚经中佛于其城中,次第乞已,佛教导我们对一切众生要平等慈悲,不管贫富贵贱都同样看待,令他们离苦得乐。故修学金刚经就会得到,一切人爱护和恭敬的功德利益。

  二:金刚经中佛令无量众生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而不执着已经度脱无量众生得证圣果之功。佛教导我们有广大胸怀,以及不居高功。故修学金刚经就会得到,积蓄无量阴德的功德利益。

  三:金刚经中佛说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佛教导我们做一切好事之后,不要执着它的果报,其福报会扩大无数倍。故修学金刚经就会得到,扩大功德的功德利益。

  四:金刚经中佛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佛教导我们世界上一切都不常住,转眼成空。不要念念计较,要康惠大众。并且要借假修真,得证法身。故修学金刚经就会得到,常住永乐的功德利益。

  五:金刚经中佛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佛教导我们利益一切众生的善法,我们加以学习,但心尚且不应该贪着我修学了善法,何况去做不如法之事。故修学金刚经就会得到,正信的功德利益。

  六:金刚经中佛说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佛教导我们一切法门都没有定法,只要能利益众生就行,所以要灵活运用。故修学金刚经就会得到,灵活聪明的功德利益。

  七:金刚经中佛说,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其福德甚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当然,无量财宝送与贫苦而救苦救难,福德甚多,这是因。于此经中能够受持、体解一切法空、更能够为他人说广度众生,当然以是圣贤境界,这是果。佛教导我们,为他人宣言本经和正法的功德无量。故修学金刚经就会得到,福德的功德利益。

  八:金刚经中佛赞叹须菩提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佛教导我们与事无诤,与人无诤,从自性流露功德,不向外边攀缘。从浅而讲,即是不与人攀比,唯求不断提高自我的能力。故修学金刚经就会得到,自得多福的功德利益。

  九:金刚经中佛说菩萨庄严佛土,但不执着住在庄严佛土的功德,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佛教导我们要创造人间净土,行动更应该去创造美好环境,使大家都得益,而内心不邀功。故修学金刚经就会得到,我们处所环境庄严的功德利益。

  十:金刚经中说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佛教导我们对于正法要生信心,要如法修行清净不染,就能得证法身实相,那就是得到最大的功德。故修学金刚经就会得到,第一希有的功德利益。

  十一:金刚经中持经功德分,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佛教导我们要经常印发、受持、读诵、为人解说,不要间断。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家业,都是得成不可思议功德。故修学金刚经就会得到,无法计数的功德利益。

  十二:金刚经中佛说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佛教导我们修学本经和正法的人,如果被人欺负侮辱,我们本来前世造的罪业,应该堕落恶道,由于被人欺负侮辱的原因,前世所造的罪业,即刻消灭,并且很快就成佛。故修学金刚经就会得到,能净业障的功德利益。

  十三:金刚经中佛说一切法皆是佛法。佛教导我们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使我们悟道,因为正面和反面教材,都有教育意义和彻悟人生。故修学金刚经就会得到,得证一切种智的功德利益。

  十四:金刚经中佛说过去心不可得,当下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佛教导我们世间变迁,不要执着眼前烦恼,自得心安。故修学金刚经就会得到,身心安宁的功德利益。

  十五:金刚经中佛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因为各人的因缘不同,只要能得福慧、成佛道就好,不管何种法门。佛教导我们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成佛。故修学金刚经就会得到,速得成佛的功德利益。

  十六:金刚经中佛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佛教导我们只有断烦恼,长修戒定慧才是正道,不要向外攀缘,才能得见自性如来。故修学金刚经就会得到,清净法身的功德利益。

  十七:金刚经中佛说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佛教导我们要学会忍耐、忍辱、忍苦的力量,因为一切法得成于忍。故修学金刚经就会得到,无生法忍的功德利益。

  十八:金刚经中佛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教导我们应该知道世间有为之法的无常,我们要发菩提心,把佛菩萨教给我们的道理,传给人们,使他们都能获得利益。故修学金刚经就会得到,最圆满福德的功德利益。

  经题解释

  金刚

  1.特点:①坚常:不易破坏;不易转化。②明净:映光闪色;纯洁不染。③快利:破坏一切;不被摧坏。

  2.种类:①金刚宝,如菩萨宝冠所庄严的,能破一切而不为所坏。②世间金刚石之类,虽不易破坏,而还是可坏的。

  般若

  般若经中,须菩提在般若会上,曾提出四个问题──何者般若,何名般若,般若何用,般若属谁。

  【何者般若】以修慧次第说,闻所成慧是文字般若;进而修观照般若即思与修所成慧;实相般若即无漏慧。

  1.实相般若:①实相指诸法如实相,是离一切相而无可取著的。 ②空寂相和缘起相无不如实,但非凡愚的乱相妄识所得。故实相侧重於如实空性。 ③实相不可说是空是有,又实相非离一切而别有实体,故可以文字的空有来表示。 ④从“寄言离执”而说,实相是顺於“空”的;但“为可度众生说是毕竟空”。⑤因落入能所二边,实相或被执为般若所证,或被执为绝待真心。

  2.观照般若:观照即观察的智慧。世间凡夫的智慧偏於事相且有杂染,并非般若;外道的邪智邪慧也不是般若;二乘的无我无我所慧能解脱生死,却非般若经所说的般若。离此三种,菩萨大悲相应的平等慧,才是悲智不二的般若。

  3.文字般若:①文字指佛所说的一切言教。佛世是以音声作文字的。②凡能表显意义的,如笔墨所写、口头所说,以及做手势、捉鼻子、竖拂、擎拳等,都是文字相。③虽文字不即是实义,但因文字能入实义。

  【何名般若】①般若是实相;观慧与文字都约某种意义而说为般若。 ②般若本是世间名词,指智慧而言。正觉现证的实相本非世间“般若”的名义所能恰当,但又不能不安立名言以化众。虽称为般若却不完备,《智论》说:“般若定实相,智慧浅薄,不可以称”。

  【般若何用】①从般若是实相说:这是万化的本性、迷悟的根源,故本经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②从般若是观慧与实相相应慧说:证真实以脱生死,是三乘般若所共;导万行以入智海,是大乘般若的不共妙用。

  【般若属谁】①约实相般若说,这是三乘所共证的。②约观慧般若说,如约解脱生死说,般若即通於三乘。③约文字般若说,佛说般若是为了教化菩萨,不过也密化二乘。所以般若通教三乘,但为菩萨,深广无碍。

  波罗蜜

  1.到彼岸:波罗蜜译为到彼岸(度),不是已经到,而重在从此到彼的行法。凡可由之出生死到菩提的,都可称波罗蜜。

  经中或说六波罗蜜,或说十波罗蜜,但真实波罗蜜唯是般若,其他皆假名波罗蜜。如布施无空慧策导即不成为波罗蜜。

  2.事究竟:能究尽诸法实相,圆成自利利他一切功德才名波罗蜜。声闻的三无漏学能到涅槃岸,但不名波罗蜜。

  经

  梵语修多罗译为经。本义是线,有贯穿、摄持不令散失的作用。中文的“经”字本来也是线,後人以有价值的典籍为经。

  思想重心

  一、着重“无相”:如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於一切相,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不取於相,如如不动”。“无相”与“原始般若”的“无受三昧”、“是三昧不可以相得”,称之为“离相门”一样。般若与“空”本没有必然的关系,“空”是在般若的发展中重要起来的。《金刚经》说“无相”而没有说“空”,保持了“原始般若”的'古风。

  二、着重“无我”的菩萨行:如说“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於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习惯大乘我法二空者,或不解於菩萨行着重“无我”。而古传般若即以“无我”悟入实相。“原始般若”并举菩萨与般若,阐明菩萨(我)与般若(法)不可得(空),原理是一样的。但《金刚经》不只说“无我”,也说“无法相,亦无非法相”。

  三、着重“利他”的菩萨行:般若的原义,菩萨行重於自行。《中品般若》的不退菩萨“报得波罗蜜”、“报得五神通”,“成就众生”,“庄严国土”。《金刚经》着重菩萨“受记”、“度众生”、“庄严国土”,与《中品般若》的重利他行相合。

  四、着重如来的体认:《金刚经》重在大菩萨行,更着重佛的体认。如说“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佛是离一切相的。“不可以身相见如来”;“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佛是不能於色声相中见的。“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佛是不能从威仪中见的。如来说法,其实“无有定法如来可说”;“如来无所说”;“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佛度众生,其实“实无众生如来度者”。如来能知一切众生心,其实“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五、佛和法的并重:早期的传统佛教以舍利塔象征佛,以供养舍利塔示为对佛的信敬怀念。从下品到上品般若是重法的,所以宁可取《般若经》而不取舍利塔。《金刚经》却说:“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以经典与佛塔一样,是重法又重佛(塔)的一流(与法华经相同)。《金刚经》这种特性与法藏部是非常接近的。

  思想要义(行)

  发趣义(所依)

  【发趣之金刚不坏】发趣即发心趣无上乘,此发心并非当初一下即了的自相。由资粮加行,地地胜进至於究竟等觉,皆名发趣。所以是贯彻道果,始终意趣。发心即成等觉,而成等觉也不外此发心。此发心是一切行所依止,有金刚不坏之义。般若学所依托的,大菩萨行所依止的,即发此金刚不坏心。以后来唯识一系所说,《金刚经》的所以得名,是在示明这种义理的。是心内容极广,最主要的二点是《金刚经》所说:“一切众生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无一众生得灭度者”。

  【发趣之大乘不共】发心是求三乘究竟菩提,这是异於二乘的无上菩提心。无上是广大意乐,如《金刚经》说度一切众生入无余涅槃,但这是非实的一切众生,所以又说无众生得度,对此观行唯识一系的世亲说是菩萨以他为自之义。因为有情在世原不是孑然一己,而与他有情实相关涉。二乘但求一己意念不生,虽能证灭尽定,但并不可靠。大乘观为心所现对象的如幻不实,然有他有情互为增上,令所缘行相不得不生。所以必令一切众生皆入无余涅槃,乃能究竟实际令自得度。

  【发趣之无住胜进】金刚不坏即谓无众生入涅槃,发此心本不住彼名想计着(为了名利而发心),若有所住,所住动摇,发心即失。所以不住发心为不坏,而非为名想的发心也不住。对此无着提出“愿”、“欲”二字。“欲”的所发在内而非在外,此欲不仅是一心之动,而必於所欲思惟抉择,这是“愿”。般若行据此欲愿展转胜进而至究竟。如《金刚经》问发趣行人云何应住,佛示发此金刚心后,随示十八住处的层层抉择对治,皆与发心同一进止。至般若道更明示应无所住而发心。

  三假义(范围)

  【慧学所见的三假】《般若经》以《须菩提》最重要,如舍利弗问般若当於何处求,佛说当於《须菩提品》中求。该品所重即是三假,《金刚经》是该品精华,其根本也在三假。三假罗什译为法、受、名,即由极微积聚所成之物为法,是法假;由种种法如五蕴成人,即受用假;由受假积聚所成军,是名假,乃假中假。玄奘译为法、名、方便。如须菩提与佛问答时,说不见菩萨(法)亦不见菩萨名(名)。但佛令须菩提说法,须菩提还是有所说,而此所说即方便说。所以二人所译的三假相通。

  【二谛所依的三假】般若范围原在二谛,二谛所依即是三假。世间的所论识乃至人事言说,克实而说为法名二假。但法名原本是假立,世人颠倒而执有法名之实,若知实相则为第一义谛。所说的第一义谛并非如名有实,非指事(事的本质),更非毫无所依,但不如常人所执。第一义谛应随顺世俗而说,依此所安立的俗谛是所表的第一义,般若行即以此为范围。比如《须菩提般若》开言即说我不见有法与名者。这里所说的第一义是三假所安立的、言说所施设的,真第一义不可施设。

  【本经所立的三假】《金刚经》处处表示,如来是不应以胜相而观的,如来所说胜相即非胜相。又说法非法者,即不如常法所执的法与名。是名此法者,乃是方便安立。般若行如果不立此范围,便无下脚处,如鸟飞空鱼游水。如果进而求其所据何事,《金刚经》则说皆是无为所显。《阿含》也在示果位时,而说一切圣果是无为法所显;真如如来的大乘,以果而说一切法如,无有变异,所以《金刚经》说一切圣贤是无为所显。此三假作为般若行的范围,而为无着、世亲学所据。

  无住义(性质)

  【於何无住】般若行是不住於种种想,有情生心动念所不离的想,有名言和意言二种,其内容无非名法二假。常人和外道都以此为常为我;般若无住行皆所对治,这是《金刚经》处处离想的意义。想统述为人法各四共八种:人四是我、有情、受者、补特伽罗,由暂时我至於相续补特伽罗;法四是即、非、有、无。不住此想是所谓的空义,这是所以《金刚经》并不出现空字。据瑜伽大乘一系的解读,吕澂认为想旧来被误解为无心之相,别为发明的不住相(无相),其实是不住想(无想)。

  【云何无住】众生无一念离想,难以证得无住。然而能知则是无住的发端,不知即堕於戏论。知是能随顺教授(闻)及作意思维(思)。在戏论氛围中能知此想,时时作意思惟,通达此想的无有实在(闻)。但般若行重要和繁难的在於作意(思)。因刹那心缘之多,一念起而难以相续,故对此想的作意思惟必须念念行之,对想的作意亦复若是。无着假四十四种作意功能圆满菩萨行,这都是寂因作意,为涅槃成就之因。所谓云何无住者,即此无倒作意耳。

  【无住次第】泛说为定心和散心。《金刚经》问发趣菩萨修行伏心,其修行即先於定心说不住想;其伏心即於散心亦令不出范围。而通於二心的,是如来所说的发心,即灭度一切众生而又无众生得度的不住想。於定心和散心作意思惟无众生想,产生何事可作的疑问;这说是於名言知其念念为想而不堕戏论,能念念为用,贯彻发心至成佛的胜进勤行,都无所住。无着解说《金刚经》为地前、入地、地上三阶共十八住。初发心即无所住而生心,再是布施等六度四摄的无住行,最后是无住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