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刚经里读出的故事

秦风学

  一、达摩祖师和神光法师(慧可)的故事

  达摩祖师看见中国大成根性成熟了,于是不远迢迢、不怕千难万险来到中国。将大乘的佛法也带来了,语言上不通,而且他的形象很难让人们接受,人们都躲着他。

  后来达摩祖师来到了南京听神光法师讲经,神光法师讲的是决定人的生死的经,达摩祖师对此产生了很大的疑问。神光法师是一个很暴脾气的人,于是便用铁制的武器念珠将达摩祖师的两颗牙打掉,达摩祖师知道,他的牙掉在地上会使此地大旱三年,为了不使人民百姓受苦,于是把呀次吞了下去,一言不发的走了。

  途中达摩遇见了了一只鹦鹉,鹦鹉被关在笼子里,见到达摩就问达摩怎么能逃出笼子,达摩告诉鹦鹉装死,于是鹦鹉明白了,装死真的使鹦鹉逃出了笼子。

  不久之后,无常来找神光法师,他的寿命已尽。神光法师觉得自己不应该死,而无常告诉他之前那个和尚阎罗王也拿不了他。于是神光法师便知道那个被自己打掉两颗牙的人不是一般的人,便请求无常给自己一些机会。

  神光法师一路追着达摩,达摩不理他,他就赤着足在后面跟。一直跟到洛阳熊耳山(今天的河南嵩山少林寺)。达摩在那面壁九年,神光也在那跪了九年。

  一天下了很大的雪,快有腰深了,达摩问神光为什么不走,神光说想让祖师教他生死法门,达摩让神光等到天下红雪才肯教他。于是神光将自己的一个胳膊砍下雪变红了,达摩觉得他已经很有诚心了,便教了他以心印心,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法门。后来神光改名为慧可。达摩传给他了衣钵袈裟,让他好好保存。

  二、惠能与惠明

  惠能辞别五祖后,就一直向南走,从冯茅山过九江到达了江西与广东的交界处。

  五祖闭门,大家听说衣钵袈裟早已南去,五祖圆寂。很多人决心追到惠能,夺回衣钵袈裟。

  这时有一个叫惠明和尚,以前是一个四品将军,性情暴躁,无学识,爱骂人,爱打人。他一天能跑二百里,而且力大无穷,追上了惠能。惠能把衣钵放在大石头上,然后躲在了草丛之中,惠明见衣钵,却搬不动。因为有护法善神、天龙八部在这护着衣钵。惠明搬不动衣钵,便开始叫修行有道的惠能,说是要向他求法。

  惠能从草丛中出来,让惠明什么也不想。惠能不生一念,惠明也不生一念,两个人屏息诸缘,鬼神都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所以说‘良久’,过了五分钟,惠能见惠明没有妄想完全空了。

  惠明开悟了,也已回头转面,但贪心却很大。问惠能还有什么可以得到的。惠能把此作为秘密,让惠明自己得悟,惠明终于悟到了,惠能将法传给了惠明。惠明问惠能自己应该去何处,惠能告诉他到了袁州就往下,到了蒙山就居留。惠明三年后到了蒙山。惠明回到岭下,对追赶慧能的人说这条路追不到惠能,所有人便向其他方向的路追去。惠明的妄语是因为自己已得佛法,并且要保护惠能安全。

  三、猎人队与锅边菜的故事

  惠能后来来到了曹溪南华寺,神秀仍旧不死心,派他最亲近的人去追杀惠能。惠能为了避难,进入了一支狩猎队伍中,与猎人住在了一起。那些追杀惠能的和尚不会想到惠能能和一帮猎人住在一起,所以四处找也找不到。惠能与猎人们一起生活了十五年,十五年内他不停的向猎人说法,猎人们常派惠能去守网的工作,他一见到活的走兽或飞禽,都尽力的去放生。到每天吃饭时,他将山上找到的野菜放到肉锅里煮,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回答说他只吃锅中的菜,不吃肉。

  四、风动帆动

  惠能想起,如今应该是弘法的时候,不能天天隐居,于是去了广州的法性寺,正巧遇见了印宗法师在讲经,这时有风吹着旗子左右摆动。这时有两个和尚因为风动旗动争论起来,惠能告诉他们,不是风动不是旗动而是人心在动。当时的听众听了他这么一讲,都觉得非常的奇妙这便是一语惊起四座啊!

  印宗法师请惠能上座,请他来讲解经中的奥秘与道理。印宗法师觉得他讲的很好非常欣赏他,便询问他是不是那个南行的衣钵者,惠能很低调,印宗法师知道他就是那个五祖继承人,便向惠能叩拜,要求惠能把衣钵出示给大家看。

  印宗问道惠能五祖当初是如何指点的,惠能只说谈到了见性,没有谈论其他的。印宗又问道为什么不谈论禅定和解脱,慧能说到禅定和解脱是两种法不是佛法,佛法不是两种法,只有一种,叫不二法。印宗又问道什么是佛法的不二之法,惠能做出一好多的解释,印宗法师听了之后得到了未曾有过的欢喜,于是印宗法师在光孝寺为惠能落发,并拜惠能为师。惠能在光孝寺中的一颗菩提树下,开东山法门。

  惠能后来讲他的一切艰辛历程,想到今天能和韦璩刺史和各官僚、僧人、比丘、比丘尼、老道、居士聚会一堂,这是多么的有缘啊!还告诉人们,若是要想听佛所说的道理,必定要先静心下来。

  五、惠能说《金刚经》

  又一日,韦刺史请求多听些佛法,所以惠能就升法座法堂,让大家先把心都静下去,先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金刚经》)。

  又讲到了所有的人都一样,只是有人执迷不悟,自己不能明白,所有的人的佛性都是没有分别的,只是有迷有悟不一样,所以才有蠢人和智者。然后为人们说《摩诃般波若波罗密多》(《金刚经》)法。告诉人们应用大智慧打破五种烦恼,而不是小智慧。

  惠能讲到念经时不要妄想,就有这么个小故事,说以前有个人天天念金刚经,有一天做了个梦,梦见有一个鬼请他念经超度他,这个人问鬼要念多少经,鬼让他念一卷就可以了。第二天这个人就开始念,念到一半的时候,他的仆人送来一杯茶,他挥了挥手,心里说不要,而继续念经。晚上鬼又来问他还有一半经没念。而这个人却说他念完了一卷经。鬼说他念的经中有‘不要’两个字,所以后面的功德都没有了。这个人想得是不要茶,不是不要经。但就是因为那两个字,鬼神就以为他不要功德,大概经的功德被鬼神抢去了。后来此人有为他们念了一遍,这个鬼很喜欢向他叩头行礼,谢谢他的帮忙。

  所以念经时候惠明告诉大家要静下心来。

  拓展阅读:《金刚经》感应事迹

  感神灵

  宋时,范文正公(范仲淹,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母亲去世后三七(21天)时,梦见母亲哭泣告知:“我因在阳世造业,被泰山府君拘押,日夜受苦难言。你素来孝顺,请为我念诵《功德经》一藏,救拔我的罪业,幸莫迟疑,以免我永堕地狱。”离开时又回头嘱咐说:“《功德经》,就是《金刚经》。”范公惊哭而醒,马上沐浴斋戒,亲自到玄墓禅林,延请僧人念经七天。到第六夜,又梦见母亲说:“因你至诚礼忏,感得白衣大士(观世音菩萨)降临凡间,为我念经半卷。我现在不但消除了罪业,还将生天,都是佛力啊。明天早晨,你进经堂询问,自然就知道了。”范公等法事完毕时,厚酬答谢众僧,问道:“第六天有位师傅只念经半卷,请问是谁呢?”众僧都失色答道:“我们如数诵经,岂有只念半卷的道理?”旁边有一位僧人,从容告知:“昨天大众诵经时,山僧我倚立默看,到第十六分,忽然大人您来到拈香,我便回厨房做事去了。今承您问,所以直对。”范公立即下拜磕头,僧人说:“莫! 莫!”忽然腾空不见了,在场僧俗,无不瞻仰。范公因此建了一座“莫莫堂”,以志灵异。(“莫莫堂”现仍存江西波阳县——译者注)《金刚持验》

  唐朝大历十一年,卫州(今河南卫辉)别驾(官名)周伯玉,每天念《金刚经》,未曾间断。一天,忽然看见梵僧来。他问:“是哪位尊者?”答道:“我是般若会上的须菩提。你诵经数年,可惜未断肉食。如果真正至心求佛,非长斋不可。”伯玉从此素食诵经。后来,他能够预知未来的事,到九十岁时坐化。《金刚持验》

  隋时,益州(今四川成都)新繁县西四十里的王李村,有一个书生姓荀,善长书法,而别人不知道。曾在村东向空中四面书写《金刚经》,准备写给各天人读诵,当地人开始不知道。后来,正逢雷雨,放牛的小儿,站在书生写经的`地方,而身上不会被雨水沾湿,地上干燥,方圆约有一丈余,村人感到很奇怪。以后每当下雨,小儿们常汇集到那里,衣服不湿。到唐朝武德年间,有位异僧对村里人说:“这地方天空中有《金刚经》,诸天神在上面设宝盖覆盖着,不可轻易冒犯。”从此,在四周设了栏杆,用以阻止人畜践踏。每到斋日,村人和四面远来的人,就在那里设斋供佛,经常可听到天乐,纷繁满耳。《三宝感通录》

  唐时,李廷光,任山东德州司马,持斋、念诵《金刚经》。每当诵经时,就有圆光出现在面前。如果用心诚恳,则圆光渐渐增大;如果稍怀懈惰,则圆光渐小渐暗。廷光以此勉励自己,更加精进。《太平广记》

  唐朝开元年间,吕文展,任四川阆(音浪)中县丞,念诵《金刚经》到三万多遍,灵应奇异。他年纪大了,三颗牙一同脱落,便念经恳请,牙齿重生如旧。当时天大旱,刺史刘浚请他念经求雨,仅念诵一遍,天就下起大雨来。后来又苦于雨水太多,别驾请他求天晴,应时便天晴了。《太平广记》

  唐时,僧人释文照,常到昙(音谈)延法师画像前,顶礼出家。但他不满自己智慧昏浊,无法理解。一夜,梦见昙延身高一丈多,对他说:“我有聪明经一卷,虔诚持诵,感应就像拾芥子那么容易。”他答应受持,就是《金刚经》。梦里读了七遍,醒来后,从此聪明过人。《宋高僧传》

  唐时,僧人释清虚,常念诵《金刚经》。一天,邻家失火,而他的房屋没有受到任何焦灼。贤首国师法藏,特请他祈求泉水,他诵经三昼夜,恍然看见三位玉女,在山腰上用刀挖地出水,清虚默记住那个地方,挖得甘泉。《金刚灵应》

  唐时,少林寺的山顶上,有座佛室,很宽敞,但人们没有敢去的。释清虚听说后,就去念诵《金刚经》。夜晚,听到有声音很尖厉,就念十一面观音咒。又听到好像两头牛相斗的声音,佛像都被震动了,他便仍持念《金刚经》。刚念一卷,声响断绝,此后居住的人都没有遇到问题。《金刚灵应》

  宋时,杨炎,梦见他的父母,就哭泣问双亲:“佛道功德及冥资金帛,真的有用吗?”父母回答:“有用。但阴间最重《金刚经》,你为我们印送一千卷,这是第一要紧的事情。”杨炎于是遵嘱印送。《图书集成》

  唐朝大历年间,太原有个偷马贼,诬陷王孝廉,王被拷打,非常酷毒。孝廉只念《金刚经》,昼夜不停。忽然有一天,有两节竹子落到监狱中。狱卒怀疑中间藏刀,破开一看,有两行字:“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字迹非常工整。贼头心中忏悔,全部坦白了自己诬陷之罪,孝廉的冤情得以昭雪。《续酉阳杂俎》

  唐时,内臣杨某,是杨复恭的弟弟,陷在秦宗权贼党内二十余年,但念诵《金刚经》。后来,秦宗权的儿子做襄阳节度使,杨做监军使,就诱使属下杀掉宗权的儿子而取代他,百姓得以恢复旧业。杨曾经在牙门外柳树下焚香念诵,忽然有金字《金刚经》一卷,从空中飞下来,大概是精诚所致吧。《太平广记》

  唐时,廖等观,任善化知县时,有位老婆婆,白天念诵《金刚经》,在市上要饭,夜晚则归宿到山脚下。忽然数天不见她,群鸦噪集在她的住处。人们争相前去观看,见她已经抱着经书而逝去了,群鸦衔泥土覆盖她,于是人们叫她“鸦葬婆”。这件事,出自《湖广通志》。《金刚持验》

  唐时,嘉州(今四川乐山)的任自信,经常持念《金刚经》。贞元十五年,他去湖南,经洞庭湖,湖中有东西像云一样冒到船上,船中便不见了自信。自信踏着波涛离去,到了龙宫,拜见龙王。龙王命他升殿念诵《金刚经》,给了他珠宝数十件。二位僧人送他出龙宫,一为僧人托他带信给衡岳(南岳衡山)观音堂的绍真法师,说:“是和尚寄来,叫念诵《金刚经》。”自信到南岳寻访僧人,果然见到了绍真,绍真说:“和尚圆寂已经五六年了。” 《太平广记》

  唐时,汉州(今四川广汉)孔目(职掌文书事务的官吏)陈昭,看见一个人到床前说:“赵判官叫你。”陈昭到了阴间,赵判官说:“你知道自己的罪错吗?窦悬杀牛,你要了牛头。”经检核,应杖打一百,寿命五十岁。就对陈昭说:“你有什么功德?”陈昭说:“曾借表兄家的《金刚经》持诵。”叫他合掌祈请,有一只黄巾包裹的经箱,从天上降下来,停在陈昭面前。一看,就是表兄所借的经本,经上烧灼的痕迹还在。赵判官说:“这足以免你的罪。”便放他回阳。《续酉阳杂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