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佛法是超越语言的。凡是能够总结成语言的,凡是能够被记录入经文的,那只是经文。语言,只是大脑中极小一部分的功能,人类也只开发出大脑约4%的功能。大智慧,在文字之外。所谓的经文,只包含了佛法不到百万分之一的智慧,单纯从经文中是悟不出佛法的。所以说,佛法不可思议。如果只能陷于文字和表象,那就是神秀的诗所执着的: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常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当一个人完全执着于经文中的某些“文字”时,他对宇宙万物的理解离佛祖所讲的“真正的佛法”差着十万八千里。而真正的佛法是六祖所讲: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是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真正的佛法是把虚无扩散到整个宇宙。佛法既非某一经文(佛法包含了所有经文,但涵意在所有经文之外无限倍)也非某一表演性的行为(念经和参禅只能清净内心,但佛的智慧在内心深处更深刻的感悟和涅槃,是持戒和清净之后的羽化成蝶。生理上,佛法存在于人类大脑未激活的96%功能中。佛是悟得,是修得,是参得;不是学的,不是教的,也不是传的。)
2. 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佛法是反常的。当佛已在内心,你才具有独特的智慧去领悟佛法,进一步才能经历持戒入定到成佛。每个人的菩萨就是自己,如果你自己度不了自己,没有别人能够帮你。如果你心中的菩萨是有鼻子有眼、五颜六色、结某手印、执某法器的,那只是像(相、表象),那不是菩萨。真正的菩萨,无色无相、无味无度、无形无势。菩萨不是寺庙中泥塑的像,整天拜那些泥像并不能度自己。每个人的菩萨就在自己心中。修佛的逻辑是:如果你自己找不到成佛之路,没有任何佛经或者菩萨能够救你出轮回;但如果你自己悟出了佛法之妙,你既可以度自己也可以去度别人。
3.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佛法就是辩证法。当然,佛法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浅表性(书面的、表象性的)唯物辩证法深奥数千倍。如果你体会不出佛法中的辩证,那么经文只是经文。真正的大智慧产生自虚无。佛法既非有为法也非无为法。佛法是要经历“有为——无为——无为无不为”几个阶段之后的进一步修炼才能够领悟的。凡是能够被判定为“有为法”或者“无为法”的“法”都只属于人类大脑4%的已存在功能。真正的佛法根本不是念经或者背诵经文可以参悟出的。当你把经文和表象性的仪式都丢弃之后,你才能够有机会从内心的最深处去感悟佛法之妙。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坐禅不是肢体摆成某种样子,禅定是十二时辰,行住坐卧,一切动中,心似泰山,不摇不动,把断四门,眼、耳、鼻、舌、口,不令内出外入者,此名真打坐也。物质生活清贫,并不影响心灵的充实;莲花出自污泥,金山只能迷惑你的心智。知足的人,虽然睡在地上,如处在天堂一样;不知足的人,即使身在天堂,也像处于地狱一般。无论身处哪里,无论在做任何事情,都要坚守自己内心高贵的修养。众生平等,人人皆可成佛。动物有动物的品格,树木有树木的尊严,佛有佛的'逻辑。因为佛法已经在你的内心,所以你才能够成佛。
4.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不可思议,佛法亦不可思议。
要知道因果,也要知道因果之间的辩证,才是悟出佛法的第一步。因是果的果,果是因的因;因是果的延续,果是因的缘由。果在因被固定之前已经注定,因的决定性与普遍性影响在果之后才被触发。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好好地孝敬父母,因为他们才是你的佛。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积德虽无人见,行善自有天知。如果你真的信佛,佛在无时无刻注视着你。烂泥塘的的细菌密度比人们的手机少,然而,现代人都对手机上瘾。当能够舍弃金山去烂泥塘种植莲花时,离悟出佛法之妙就不遥远了。先贤都是领悟出佛与菩萨为什么都坐在莲花座上的成功者。
成佛之路有无数条,如恒河沙数量。
佛祖只是成功登上顶峰的诸多攀登者中的一位,他的体会,只表明了他的道路是适合他自己的,并不表明其他先贤的道路是错误的,也不表明你必须按照某一位先贤的脚印一步不差走下去。当一个人能够发现攀登山顶的诸多路线中最适合自己的一条路时,他就距离顶峰不远了。
拓展阅读:《金刚经》的主要内容
1、全经纲领:
发度尽一切众生之大心。在梵文中,佛陀是觉悟者的意思。小乘以自觉为终极,而大乘的菩萨不仅要自觉,更要“觉他”,故其终极目标定位在和一切众生成就佛果的广大境界。根据佛教的哲学基础缘起论,凡因条件关系而形成的事物, 都不存在绝对不变的实体(自性)。因此,要以空观的智慧,破除在“我”、“众生”、“佛”之间的人为分别。故要尽己所能广度众生,但不要执著于“我”在帮助众生中具有多大的功德。唯心量大者,才有大格局,方能成就大事业。
2、观照实相: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实相,是世界的真实,事物的本来面目。人在认识中念念不离对象,却以为心的主观构想即等同客观实际,但其实已经背离了事物的真实。以般若观照实相,即对此名相采取不住、不执、不取的如实态度。故《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一切法相,甚至连佛的形象、佛土,都是用文字和形象对实相的近似表达,皆非实相本身。《金刚经》卷末著名的四句偈文:“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堪称一经之精髓。
3、实践宗要: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如上所述,唯有不住相、不偏执,才能把握实相。所以,在实践中应以空灵自在的心态应对一切法。《金刚经》中以布施为例,讨论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降伏其心”。布施有三要件(三轮):能布施的我,受布施的人,所布施的财物。一般人心中存在这三种人为的分别,施一钱物,即作一钱物功德想,于是施恩图报,算计冥冥中所积累的功德。但实际上,应以“三轮”体空的精神去布施。禅宗六祖惠能的得道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本来无一物”,就是《金刚经》离相无住、性空无所得的道理。
4、中道方法:
性空与幻有的辩证统一。“空”,是破除一切名相执著所呈现的真实,并非人们所误解的虚无。般若思想不外说明“性空幻有”,也就是正确处理出世的真理与世间的真理的方法。“性空”,是说一切法都没有实在的自性,故无相、无住,才能把握真谛。“幻有”,是凭借条件关系而暂时存在的现象,故在空的基础上随缘生起一切法,这就是俗谛。如何把握真俗二谛的关系,《金刚经》是这样说的:“佛说般若,即非般若,是名般若。”即,佛所说的般若等佛法,是出于广度众生的目的而在文字层面的权且施设,并非实相般若本身,众生藉此文字般若入门,到彻底觉悟佛法时,则一切名相皆可舍弃。
《金刚经》说的是彻底解放心灵奴役的大智慧,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但由于该经文字艰涩、思想深奥,一般人很难全面透彻地理解其本来含义和价值指向。因此,历史上佛教各派祖师多为此作注讲解,流传最为普及的就是禅宗惠能的《六祖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