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题解
《金刚经》是在汉传佛教中最为流传的般若思想典籍,一直都被各宗各派学人重视和传诵。下面是《金刚经》题解,我们一起看一下吧。
《金刚经》题解
本经名《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玄奘法师译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达摩笈多译为《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较六个译本来说经题,意思是说金刚譬喻为般若,能断诸烦恼而度达彼岸。这也是多家注疏所说。然而,亦有说烦恼如金刚难破,须般若能断的'释义,即能断金刚(烦恼)的般若。另有一解是说“金刚”之义,所指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此为吕澂先生依《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金刚品》之义所说。此解所说,道尽整个《金刚经》之中心思想,即作为发心菩萨,如何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这正如佛告须菩提所说:“菩萨摩诃萨应生如是心:‘我当于无量生死中大誓庄严,我应当舍一切所有,我应当等心于一切众生,我应当以三乘度脱一切众生,令入无余涅槃。我度一切众生已,无有乃至一人入涅槃者。我应当解一切诸法不生相,我应当纯以萨婆若心行六波罗蜜,我应当学智慧了达一切法,我应当了达诸法一相智门,我应当了达乃至无量相智门。’须菩提!是名菩萨摩诃萨生大心,不可坏如金刚。”(鸠摩罗什译《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金刚品》)
金刚三义
所谓金刚三义,是吕澂先生所说,即发趣义、三假义、无住义,此三点在其他各家注疏中鲜有述及,今节选其内容来说明其要,为使学人更好理解此经。
一、发趣义
发趣即发心。常人于发心字多有误解,谓为当初一下即了之自相,故此另依《般若经》而换取发趣字,谓趣无上乘。由资粮加行,地地胜进至于究竟等觉时,皆名发趣。如是发心实贯彻道果,始终意趣,所以《经》言,发心即成等觉,而成等觉亦不外此发心。故此发心实一切行所依止,有金刚不坏之义,即名此心为金刚,为大、为胜、为究竟。所谓菩萨而摩诃萨者,即指发此金刚不坏之心。是心内容极广,有二句最为主要,谓:“一切众生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及“无一众生得灭度者”。具此二点是名发起金刚不坏心,金刚名经之意,即示明此种发心之义。
复次,金刚不坏云者,即谓无一众生入涅槃。可见此之发心,原非名想计着(世以好名而发心者),即不住彼名想。若有所住,所住动摇,发心即失。故知不住发心方称不坏。如此发心非为名想(名与名字)亦复不住,云何而发?无着于此提出愿欲二字。欲谓欲求,指此要求发之于内而非外。譬如常人闻说生死并不知惧,但声闻一闻佛说诸行无常,毛发皆竖,为说生灭法即信受奉行,此欲之在内而非外者。以此佛学后来有种姓之说,如闻无所动其心者,即无种姓。可知所发虽在名,而能发定在内。又愿者谓思惟作意或抉择分别。是欲非仅一心之动而已,必于所欲要须思惟抉择乃能决定,故金刚心之发,根本仍在“欲”与“愿”上。如所欲展转光大。而愿亦随之展转幽微胜进,佛学之行(或般若行)即据此步步抉择胜进而至究竟也。故知发心定非当初即了,必须地地无失乃能究竟。此意据于《般若》而见诸《华严》,所以发心乃彻始彻终层层胜进事。如《金刚般若》,须菩提问发趣行人云何应住。佛示发此金刚心后,随示十八住处,令由发心至于成佛,住住抉择对治,皆与发心同一进止。至入般若段时,更明示应无所住而发心。无住二字明白提出,即示此心不坏之金刚义也。惜二千年来断章取义,以游荡无依而释无住,岂其是耶?
二、三假义
般若学见之经者,如《须菩提》,《舍利弗》、《帝释》、《文殊》乃至《弥勒》,各有特点,然以《须菩提》最为重要,初三分中俱有明文,如舍利弗问学般若当于何处求,佛即告言当于〈须菩提品〉中求。此品所重即为三假,《金刚般若》乃《须菩提般若》之精华,其根本亦在三假。三假之名罗译为法假、受假、名假,玄奘译成法名方便,二译皆通。罗什之意《智论》有释,慧远承之,而有发挥。其次第谓:
由极微积聚所成之物为法,即是法假;
由种种法如五蕴成人,即受用假;
再由受假积聚所成军,是名假,乃假中假也。
奘译无“受假”,但有法名。如须菩提与佛问答,但说不见菩萨(法)亦不见菩萨名(名)。然佛令须菩提说法,须菩提亦有所说,而此所说即方便说。是奘译三假之义亦通。
三、无住义
无住乃般若行之本色,般若行即无住行也,兹分三种言之,一者于何无住,二者云何无住,三者无住次第。
于何无住?何处无住者,此谓想字,即于种种想无住。印度人以此想字表示概念,作为心思整体对象。依之着着分析有为名言而为名想、言想,有非名言所及,但有影像者即是意想。以此佛学专门说此“名想”为“名言”,“意想”为“意言”。广义名言赅此二者,其内容无非三假中之名法二假。有情一世生心动念不离对象,即无一刻一念离于想者。谈般若行,即不住此想。不住即不执、不着、不取,而此不执、不着、不取,乃依想之形式内容关系而言。
云何无住?一切众生无一念能离想,行动生活,无时外想,讲学而见于义字语言者,何尝无想而佛有所说耶。是知无住证得实为甚难。然此关键则在知字耳。能知此想即可无住,是故知即无住发端,不知即成戏论。以不知而有种种作为,终不脱于戏论也。此云知者要有二义,谓能随顺教授及作意思维。随顺教授乃闻之事,作意思维是思之事。在戏论氛围中,而能知此想是想者,实有待于智人启发教授。由此而知佛说可依,能信其说时时作意思惟,通达此想无有实在,即为闻事。闻事较易而思事繁难,般若行之重要处,在于作意。能无住想者,但知此想是想,或信此想是想,亦不济事,故非于彼加以思惟作意不可。然而一念之起,欲令相续,颇为困难,故须念念思惟专住此事或有可能。
无住次第。泛说有二,谓“定心”、“散心”,定言心集中,散则反是。此之无住,先于定心(是心集中时之瑜伽定心)说不住想,将余所有想一切除遣以炼磨此心,令不集中时,心之余势(即功能)亦不消散。如《经》初即问发趣菩萨行者云何修行云何降伏其心。此中修行,谓即定心,非修行时心即涣散,于此散心亦令之不出范围,是谓降伏其心。故此二心实为一义。即佛说发心,当令一切众生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然无一众生得灭度者,是之谓不住于想。菩萨于此,亦复不住。
盖定心作意思惟,于众生想亦不存在,若有众生想即非菩萨故。然于散心中亦不能有此想也。于此有疑,若于“定心”、“散心”皆离想者,果有何事而可作耶?此仍前言,知即不堕戏论也。本是名言,不知为想,即堕戏论,如人生日用不离水火,不善用之,活人者反以杀人。名想言想亦复如是。于此名言知其念念为想即能念念为用,由发心至于成佛,一贯到底,胜进勤行,都无所住,而佛境显现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