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释此经。必用五重玄义。依玄义能入妙理故。所谓五重玄义者。名体宗用教也。此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以法喻为名。无法为体。无住为宗。离相为用。熟酥味为教相。以名诠所宗之体。能趣体者为宗。宗之功能为用。判名体宗用之高深者。为教相。故释一切经论。五重玄义之需要。不可少也。且如般若之体。云何无法。诸法之元。以动为基。动必有声。诸声之源。以阿为始。此般若二字。谐音为阿。阿译无义。不立一法。故曰无法为体。体既无法。如何能会。必须以无住为宗。既抱无着住之宗趣。即会无法之体。故曰。无住为宗。然无住之功能。云何作到。又须对一切法。离一切相。故曰。离相为用。玄义者。了不可得之义。乃谓明明了了之心境。若内若外。若声若色。实不可得。故曰名。名不可得。曰体。体不可得。乃至曰教。教不可得。以此五法代表一切法。皆不可得。若行者仅会于此。名证偏真。唯了分段生死。只脱六道轮回。若断变易生死。尚在遥远。于百尺竿头。再进一步。于此般若妙理。庶可商量。所谓玄之又玄。方为众妙之门。故曰。依玄义入妙理故。
一释经名。以法喻为名。名有通别。金刚般若波罗密者。为别名。以不同其他诸经之名故。经者。为通名。以佛所说之言教。皆是经常之道。通名经故。金刚者。喻也。般若者。法也。以金刚之喻。喻般若之法。法喻之义。其各有三。以金刚之明。喻文字般若。金刚之利。喻观照般若。金刚之坚。喻实相般若。夫实相般若者。即不思议之心境也。以不思议心。观不思议境。即观照般若也。以所观六尘之境。若声若色等。莫不明显般若之全体大用。故名文字般若也。虽文字而离文字相。故以离相为用。观照离相。即不住相。故以无住为宗。无住亦离。离亦不住。故以无法为体。以如是了解观照之功能。则法法皆实体。即是实相般若也。波罗密者。华言到彼岸。对此苦海而言也。以娑婆世界。三苦充塞。八苦交煎。深阔无际。曰苦海。欲离此苦海。须到彼岸。欲到彼岸。须明般若。欲明般若。须从文字。由文会义。义在言外。方悟般若真空实相。立名曰般若波罗密经。经者。梵语曰修多罗。译华言曰。契经。谓契机契理故。略言曰经。略释经名竟。
二显经体。以无法为体。夫法者乃色心二法也。世间所有森罗万象。一切诸法。总不出心色二法。两大成分而有。溯心色之源。更不出互相依他而起。于是偏计心外有种种色。色外有种种心。心妄逐色。随色生灭。故成生死轮回之苦。此经之体。即是般若之体。以经名般若故。般若之体。具足无量法。而唯不依不计。不逐不随。不依。则无心色二法。不计。则无一切诸法。不逐。则无世间轮回。不随。则无生死忧悲苦恼等法。如是故名无法为体也。略显体竟。
三明经宗。以无住为宗。夫宗者。以能趣体故。若趣此无法之体。当如之何。则应不住一切法。所谓一切法者。总不出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也。故经云。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略明宗竟。
四辨经用。以离相为用。夫用者。乃宗趣之功能也。云何达到不住一切法。故必须离一切相。所谓相者。即偏计执也。偏计不起。法即不生。法既不生。当于何住。住即无住。法亦无法。凭此功能。而达般若之体。故起信论云。离名字相。离心缘相。离言说相。故以离相而无住。以无住而无法也。略辨用竟。
五判经教相。以熟酥味为教相。佛一代说法。分五时八教。此般若经。乃第四时渐教之后。带二权教。说一实教。细相详于教观。略判教竟。(释经题竟)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姚秦。纪译经时也。姚是国主之姓。秦是国号。十六国时。姚苌取苻氏之国仍名曰秦。故曰姚秦。以别于嬴秦苻秦。经律论为三藏。经解定学。律说戒学。论诠慧学。通此三藏。自利利他。称曰三藏法师。梵语鸠摩罗。此翻童寿。译主名也。师为七佛译经师。所译经。深得佛旨。寂后舌根不烂。事迹见高僧神僧传。什者善识此方文字之称。译者易也。翻印度语成华言。故曰译。此经师于姚秦弘始四年。居草堂寺时所译。(释译人竟)
按是经有六译。一什师(是今名)。二菩提留支。三真谛(咸与什同名)。四岌多。名金刚能断般若。五玄奘。名能断金刚般若。六义净(名亦同什师)。
古时译经无分科。随文译义而已。至晋道安法师。始分经为叙分。正分。流通分。首尾关照。古今传焉。所谓弥天高判是也。梁昭明太子。将此经分为三十二分。今仍其旧略为分判。
(一)序分。即第一分。是由如是我闻。至千二百五十人俱。为通序(亦名证信序)。同诸经故。自尔时世尊。至敷座而坐。为别序(亦名发起序)。异他经故。(二)正宗分。自第二分。至三十二分前半是。(三)流通分。第三十二分。后半是。
后释正文分三 (甲)初序分 二正宗分 三流通分
序分又分二 (乙)初通序 二别序 今初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此通序。含有四义。一遵佛嘱故。当佛临入涅槃(梵语涅槃。此翻圆寂。圆含万德。寂诸烦恼)。阿难悲不自胜。时阿律陀(此翻无贫)。尊者。勉以抑哀问后事。俾有遵循。阿难遵教。问佛四事。一、佛灭度后。依何而住。二、佛灭度后。依谁为师。三、佛灭度后。恶性比丘。如何调伏。四、一切经首。当安何语。佛答。一、依四念处住。一、身念处。观身不净。(观自身不净有九相。死。胀。青瘀。脓烂。坏。血涂。虫啖。骨锁。分散。等想。观他身不净有五。种子。住处。自相。自体。终竟不净。是也)。二、受念处。观受是苦(受以领纳为义。一有领纳。则烦扰身心)。三、心念处。观心无常。(心对境起。剎那变灭。故曰无常)。四、法念处。观法无我(阴入处界。不见有我。众生颠倒。妄执有我。起惑造业。受苦无量)。二、依波罗提木叉为师(戒为渡海之浮囊。持戒者保得解脱)。三、恶性比丘。默而嫔之(不与计较。彼自愧离)。四、一切经首。当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与弟子若干人俱(遵法息诤)。二、断众疑。阿难结集经藏。当升座时。感相好如佛。时众起三疑。一疑世尊重起说法。二、疑他方佛来。三疑阿难成佛。迨阿难宣如是我闻。三疑顿息。方知阿难乃承佛力加被而说也。三、息诤论。如是我闻。表从佛所闻之法。非出己意。故息争论。四、异外教。西域外道经首。咸置阿欧二字。阿言无。欧言有。彼谓万法不出有无。置经首。所以总纲也。今经不尔。故异外教。而含义无量也。
又云证信序者。因有六种成就。证是法可信故。如是。即信成就(如其所是。入佛法海)我闻。即闻成就(闻法宣法。流通无穷)。一时即时成就(彰理由时。师资道合)。佛。即说法主成就(佛智鉴机。究宣实相)。舍卫国。即处成就(不有胜处。难成法会)。与大比丘众。即众成就(当机影响。众皆得益)。是为六种成就也。
如是二字。乃指法之词。直指全经而言也。理(实相般若)智(观照般若)不二。体用一如。故名为如。是者无非之义。无非则得妙用。于文字不即不离。而显文字般若。是为是也。又如是二字。直须于未开口时荐取。无如不是。无是不如。法法皆如。法法皆是。于一切法。应如是知见信解。不生法相。则随地皆般若之妙用矣(法华经十如。诸法如是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等之妙义。于此经已露端倪。而亦不外乎是理也)。
我闻。我者。阿难自谓也。非凡夫之偏计我外道之神我。乃二乘之假我也。阿难已达我空。随顺世谛而假立宾主也。耳根发识曰闻。阿难多闻第一。忆持如来一代时教。永不忘失。继祖传灯。后世赖之。
一时。乃说此经之时也。此经无时不说。无时而不放光动地。所以无年无月无日。而惟曰一时也(若准纪其时。乃四处。十六会。第二处。第三会之时也)。
佛。梵语佛陀。此译觉者。自觉(异凡夫不觉)。觉他(拣二乘独觉)。觉满(拣菩萨之未满)。二严克备。万德周圆。故曰佛。乃说法主释迦牟尼也。
在。在即住也。佛随机示现。住于佛住。众生有可度之机。佛即住世说法。无住而非自在也。舍卫国。梵语舍卫。此翻丰德。国满五欲。丰饶财宝。人具多闻。及与解脱。故曰丰德。娇萨罗国之都城名。在中印土波斯匿王所治处也。
祇树。波斯匿王太子。号祇陀。此译战胜。当其诞日。王与外邦战斗而胜。喜赐是名。树乃太子所植。须达多长者。布金买园。感太子亦舍树木供佛。故曰祇树。亦示推崇之意也。
给孤独园。波斯匿王大臣。须达多长者。乐善好施。常以财物周给老幼。故得美名。曰。给孤独。因欲请佛说法。诣王舍城。竹林精舍。竭诚礼佛。佛为说法。即证初果。乃请佛临舍卫受供。佛可之。惟须有容众之精舍。须达多乃以黄金布地。而买祇陀太子之园。供佛说法。太子舍树。故曰祇树给孤独园。
共垂美名。传诸千古。与大比丘众。与者共义。大比丘道高德重。拣非劣小。比丘名含三义。即五不翻中多合不翻。一、乞士。外乞食于檀越。以养色身。内乞法于如来。以资慧命。二、怖魔。登坛受具。地空夜叉。辗转赞善。波旬恐怖。灭魔眷故。三破恶。修三学(戒定慧)。破三毒(贪瞋痴)。究竟无生。弘范三界。此叹德也。
众。众者梵语僧伽耶。此云和合众。如法共住。如水乳合。而不猜忌也。有理和。事和。理则同证择灭无为。息心达本。事和有六。一、戒和同修。二、见和同解。三、身和同住。四、口和无诤。五、意和同悦。六、利和同均。如法无违。尽未来际。
千二百五十人俱。此标常随众之数也。佛成道后。初度憍陈如五比丘。次度优楼频罗迦叶师徒五百人。其弟伽耶迦叶。师徒各二百五十人。复度舍利弗。目犍连。师徒各一百人。并耶舍长者子。同学五十人。合计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今略零数。是诸众等感佛深恩。一一法会。常随不舍。故曰常随众也。初通序竟。
(乙二)别序
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此别序也。为正宗之前导。发起全经。正是着眼之处。着衣持钵。洗足敷座。于日用中。活泼泼地。无一毫造作。降心住心。默示已竟。能者得之。便可与如来把臂共行。无劳世尊多费唇舌矣。
尔时。即六种成就。机感相应之时。得时则驾。正当机启请之时也。
世尊者。惟佛十号俱足。堪当此称。过未现三世。情与无情。所共尊崇。故曰世尊。
食时。佛制过午不食。今食者。即日初分。不早不迟。如法可乞食之时也。此时与上之尔时。法食二轮。如时常转。时之为义大矣哉。佛有三衣。一安陀会。名作务衣。二郁多罗僧。名入众衣。三僧伽黎。名福田衣。乞食应着大衣(即僧迦黎)。柔和忍辱。入聚能寂。所以能为众生作福田也。钵。具足应云钵多罗。此云应量器。乃四天王所献者。体色量三。咸皆应法。既能应己之食量。复能应众生所施之量。满钵不多。空钵不少也。佛出行化。须着衣持钵者。为离苦乐二边。处中而行故。言苦乐者。在家衣华服。持宝器(着乐)。出家外道。裸形而手捧食(着苦)是也。
入舍卫大城。园(住处)。国(化处)。出祇园。而入舍卫也。处广人多。故曰大城。乞食者。佛制比丘。循方乞食。离四邪命。拆伏贪慢故。世尊尚自乞食。足使后人惭悚。而不敢懈怠也。又佛自乞食。准璎珞经说。有十意。词繁不录。须者往检。
于其城中。次第乞已。于者。在也。其指舍卫城中。次第乞者。均平行乞。不分贫富。贵贱。净秽。之家。息凡夫之憎爱。破二乘之分别(迦叶舍富从贫乞)。已者。乞七家。或乞足则已也。世尊内证平等。悲智双运。无我无人。是真自在。
还至本处。饭食讫。还者自城还园。本处者。本所住处。食所乞饭讫。收钵洗足。敷展座位。宴然而坐。
佛非真食。示现而食。佛身无垢。洗足者。为顺俗。兼显行人应洗去烦恼垢染之意也。敷座者。表敬般若。(般若佛母。出生诸佛)。并儆后世之高自位置者耳。此世尊于日用中。处处默示般若之全体大用。其奈众人终日昏昏。着衣只知是衣。吃饭只知是饭。曾不知于中讨个真消息。而究此能着能吃者为谁而劳碌毕生。良堪哀愍。当时须菩提慧眼中。觑出一段真实风光。了知万法无碍。实相般若。本自日日现前。并知我佛念念以度生为怀。故于着衣吃饭中。无时不护念于向大之众生。亦无时不付嘱于向大之众生。恨不众生一时成佛之意。故下文极力赞叹如来之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发起请问。由此得名为发起序。初序分竟。
甲二。正宗分分二。(乙)初。示降住其心。历彰般若妙用。二。明菩提无法。正示般若本体。初中二。(丙)初。空生启请。二。如来许示。令初。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此下为正宗分。正宗分者。正是一经宗要之理。直显人人自心所具实相般若本体。以及观照妙用。依如如智。会如如理。理智不二。体用一如。如来早已密示委曲。谁能直下承当。
时者。即如来密示降心住心。以无言言之时也。须菩提。德腊俱高。故称长老。梵语须菩提。此翻空生。又名善吉。舍卫国鸠留长者子。初生时。其家宝藏皆空。故名空生。七日后。家珍复现。故又名善现。佛弟子中。解空第一。在般若会为发起众。本是过去青龙陀佛。辅化权示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