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末怀李白原文注释及赏析

马振华

天末怀李白原文注释及赏析

天末怀李白原文注释及赏析1

  【原文】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出处】

  唐·杜甫《天末怀李白》。

  【意思翻译】

  有文才的人总是命运坎坷,山精水怪最喜欢人从跟前经过。你应把冤屈向屈原诉说,做首诗寄情投赠到汨罗。

  【全诗】

  《天末怀李白》[唐]杜甫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注释】

  ①天末:天边。时杜甫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秦州乃边塞之地,故云。

  ②凉风:北风。《尔雅·释天》:“北风谓之凉风。”③鸿雁:古代鱼和雁都是书信的代称。元王实甫《西厢记》:“自别颜范,鸿稀鳞绝,悲怆不胜。”

  ④秋水多:喻风波之险恶。

  ⑤魑魅:迷信传说称山神、鬼怪。晋孙绰《游天台山赋·序》:“始经魑魅之涂,卒践无人之境。”过:过失。

  ⑥冤魂:指屈原。

  ⑦汨罗:水名。在湖南省东北部,屈原怀石自沉于此。

  【赏析】

  又是一个秋末天气,凉风骤起,更吹皱了诗人本就颇不平静的心。杜甫时客居秦州(治所在今甘肃天水),北国风物,此时更是一片萧索。放眼四顾,找不到一丝生机与活力,怅望云天,更增愁绪无数。回顾自身遭际,深感人海茫茫,世事难料,无限悲凉,涌上心头,悲秋情绪,挥之难去。适闻友人李白流放夜郎,途中被赦,还至湖南,不由想对挚友聊抒一番心曲。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这样的时节,这样的天气,我的心情是孤独,我的情绪是彷徨,友人你呢被赦归来,在漂泊他乡的小舟之上,面对周遭景物,你的内心感受又是怎样的呢该有一股抑郁难平之气吧抑或也有一丝悲凉与彷徨还是你果然做到了一如既往的洒脱与旷达杜甫说,听闻你遇赦归来,我是多么期盼了解你更多一点音讯啊!可“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那负责传书的鸿雁呢是因什么事耽搁了吧为何迟迟还不见踪影呢友人你正处潇湘洞庭之间,水波潺潺,我正为你郁结了一腔愁怀呢你理该好好珍重,平安归来!怀思之余,诗人对友人李白的身世遭际给予了极大的同情:“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命运似乎总与人作祟,好的文章写手为何总是时乖命蹇呢最可恶的`还是那些魑魅小人,总爱背后饶舌!千古文人阅此,又有几个不深感无驻足之地呢!古来才智之士,悲哀如此!后人评此句即曰:“一憎一喜,遂令文人无置身地。”(高步瀛引邵长蘅语,《唐宋诗举要》)“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杜甫遥想李白应流寓在湘江一带,那里,有被谗放逐、自沉泪罗的千载冤魂。友人李白是否会对水凝想,痴痴地将手中诗稿投赠水中,让涟漪带去对屈原的深挚问候一个“赠”字,表明这是让人泪满衣襟的跨越千年的对话。屈原与李白,同样的才华横溢,同样的被逐命运,他们应该有灵犀一点,惺惺相惜吧!杜甫感友人之所历,想友人之所思,固有此作,寄慨遥深。

天末怀李白原文注释及赏析2

  天末怀李白

  作者:杜甫 朝代:唐朝

  作品原文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作品翻译

  从天边吹来阵阵凉风,你现在的心境怎么样呢?

  不知道我的书信你何时才能收到?只恐江达险恶,秋水多风浪。

  创作诗文最忌讳坦荡的命途,奸佞小人最希望好人犯错误。

  你与沉冤的屈子同命运,应投诗于汨罗江诉说冤屈与不平。

  作品注释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天末:天的尽头。秦州地处边塞,如在天之尽头。当时李白因永王李璘案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还至湖南。君子:指李白。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鸿雁:喻指书信。古代有鸿雁传书的说法。江湖:喻指充满风波的路途。这是为李白的行程担忧之语。

  文章憎命达,魑(chī)魅(mèi)喜人过。

  命:命运,时运。文章:这里泛指文学。魑魅:鬼怪,这里指坏人或邪恶势力。过:过错,过失。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mì)罗。

  冤魂:指屈原。屈原被放逐,投汨罗江而死。汨罗:汨罗江,在湖南湘阴县东北。

  作品赏析

此诗以凉风起兴,对景相思,设想李白于深秋时节在流放途中,从长江经过洞庭湖一带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李白深切的牵挂、怀念和同情,并为他的悲惨遭遇愤慨不平。全诗情感真切深挚,风格婉转沉郁,为历代广为传诵的抒情名篇。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以秋风起兴,给全诗笼罩一片悲愁。诗人说:时值凉风乍起,景物萧疏,怅望云天,此意如何?只此两句,已觉人海沧茫,世路凶险,无限悲凉,凭空而起。

  次句不言自己心境,却反问远人:“君子意如何?”看似不经意的寒暄,而于许多话不知应从何说起时,用这不经意语,反表现出最关切的心情。这是返朴归真的高度概括,言浅情深,意象悠远。以杜甫论,自身沦落,本不足虑,而才如远人,罹此凶险,定知其意之难平,远过于自己,含有“与君同命,而君更苦”之意。此无边揣想之辞,更见诗人想念之殷。代人着想,“怀”之深也。挚友遇赦,急盼音讯,故问“鸿雁几时到”;潇湘洞庭,风波险阻,因虑“江湖秋水多”。李慈铭曰:“楚天实多恨之乡,秋水乃怀人之物。”悠悠远隔,望消息而不可得;茫茫江湖,唯寄语以祈珍摄。然而鸿雁不到,江湖多险,觉一种苍茫惆怅之感,袭人心灵。

  对友人深沉的怀念,进而发为对其身世的同情。“文章憎命达”,意谓文才出众者总是命途多舛,语极悲愤,有“怅望千秋一洒泪”之痛:“魑魅喜人过”,隐喻李白长流夜郎,是遭人诬陷。此二句议论中带情韵,用比中含哲理,意味深长,有极为感人的艺术力量,是传诵千古的名句。高步瀛引邵长蘅评:“一憎一喜,遂令文人无置身地。”这二句诗道出了自古以来才智之士的共同命运,是对无数历史事实的高度总结。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此时李白流寓江湘,杜甫很自然地想到被谗放逐、自沉汨罗的爱国诗人屈原。李白的遭遇和这位千载冤魂,在身世遭遇上有某些相同点,所以诗人飞驰想象,遥想李白会向屈原的冤魂倾诉内心的愤懑。

  这一联虽系想象之词,但因诗人对屈原万分景仰,觉得他自沉殉国,虽死犹存;李白是亟思平定安史叛乱,一清中原,结果获罪远谪,虽遇赦而还,满腔的怨愤,自然会对前贤因秋风而寄意。这样,“应共冤魂语”一句,就很生动真实地表现了李白的内心活动。最后一句“投诗赠汨罗”,用一“赠”字,是想象屈原永存,他和李白千载同冤,斗酒诗百篇的李白,一定作诗相赠以寄情。这一“赠”字之妙,正如黄生所说:“不曰吊而曰赠,说得冤魂活现。”(《读杜诗说》)

  这首因秋风感兴而怀念友人的抒情诗,感情十分强烈,但不是奔腾浩荡、一泻千里地表达出来,感情的潮水千回百转,萦绕心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