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的文章令人回味无穷。为什么这么说呢,接下来你就知道了。他长的很慈祥头上的头发很多都掉了,就剩下后面的头发没秃掉,看来作家真的很辛苦啊!这节课,林清玄大师用很俗的语言,可是他把他的童年趣事十分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并且在他的童年趣事里都加入了让人一生受用的道理。我在林清玄大师的熏陶之下入了迷。林清玄大师告诉我们说:“作家就是做一点,加一点。把原来真实的事情表述一遍,再把自己的感情加进去。”他还说做人要有自己的观点和自己的思想。还有就是自己要是能把今天的事情做好已经很不错了,不要妄想一天把两天的事做好。
文字确实有魔力,能为人带来灵感。”我心里赞同地说。这位大师果然名不虚传,他的讲座即为我们带来了笑声,又把他的经验和写作的秘诀传授给我们听。
我觉得大师林清玄讲的最精彩的就是:坚其志,柔其气,虚其心。我觉得这是做人的三大准则,这也是作家的.三大准则。首先,一个人必须要有远大的志向。远大的志向固然是很重要,可是拥有远大的志向的同时不能失去谦虚的心。然而第三项是一个作家必备的温柔。你只有温柔的静下心来,好好的思考,才能想出让人赞叹的好文章。
我记得以前我是不认识这个名字的,听都没有听说过。我是在听林清玄的一次广播访谈后,才知道他的。那是从外地回来的路上,一边开车一边听,听他说他的个人经历,他说一个人到30岁以后应该把全部的时间用来觉悟,如果没有用来觉悟,那就是在一步一步走向死亡。听他说人生。所以说18岁可以找,45岁也可以找,就是找到一个人,以后跟他一起成长,找到一条对的路,让你们的爱更自由更饱满。在我们看到的,这个世界上,大部分的人,找到对象后都不能一起成长。当时感到他的谈话自然,富有哲理。回到家,上网一看,知道自已这样的孤陋寡闻,不知林清玄。看林清玄的作品,很多时候,就象是在山间、在林中、在水旁。他边说边走,边说边讲,在不经意中把他的内心感觉,告诉了你。有时是一壶月光下的酒,一杯松子茶,娓娓中缓缓地渗透着浓烈和清香,自有一种感人的力量在其中。更多时,你还在那还没回味过来,他已走远,留下一个人在那慢慢的回味。
小故事里有大智慧,林清玄的文中,透照这样的道理,生活是要体味,更要去领悟。林清玄在这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之中,领悟到看似平常,而富有深刻的人生真谛。我们往往在他的文中找到这样或那样的熟悉的东西,可就是没有他那么深刻的体味,或者是漠视的。我是觉得非常正确的。也有朋友提醒过那样不安全,总是说没事的。在去年我也是这样,一边看一边打电话,在低头抬头的时刻,看到了前面的汽车停在眼前了,一辆二辆三辆四辆,一辆追一辆。我一下子追了四辆,看到满地的狼藉,心中真是后悔,不打电话就好了。很多时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道理又不是不明白,所以往往有了深刻的教训后,才知道这其中的道理。所以林清玄的高明处,他能静心去品,去悟而不像我非得依赖经验,教训去明白一件事。
生活的这种领悟,在职场上,可以从诚信和个人的得失二个方面看,大家都知道,讲诚信和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可往往说起易,做到难。今年,我处理过这样的事,由于项目的需要,和一位博士进行技术合作,从协议看,应该是个双赢的。并为此投了资金。可当项目完成要交接时,他提出要修改协议,不修改就不交接项目,双方为此发生的分歧,最终导致合作的不成功。可能我认为诚信,比什么都重要,讲诚信或不讲诚信,都是要付出代价的,只是他是否知道,那就是看他的造化了。
这在他今后的职业生涯的回报,将远远大于他的物质上获得回报。也将是终生受益的,在人与人的合作过程中,过分的计较,将会失去合作的基础,可能导致最后的合作失败。我有个朋友,就是爱计较不吃亏的人,最终和合作伙伴分手。去年我曾介昭了一个投资项目给他,由于他的合作伙伴不愿给他担保,而最终放弃,从项目的营行情怳看,他的损失可以说是巨大的。他会自省还是埋怨,也要看他的造化了。
所谓的造化了,我想也可以理解为悟性。
其实,我们很多时,往往为一小事,一句话,所感动。就象我看到一个朋友,三番四复得去看望病中的孩子,给他鼓励,为她的那种精神所感动一样。林清玄的文,要静心去品,慢慢地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