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括:
《祝福》这篇小说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对封建的必要性。
祥林嫂是一个受尽封建礼教压榨的穷苦农家妇女。丈夫死后,狠心的婆婆要将她出卖。她被逼出逃,到鲁镇鲁四老爷家做佣工,受尽鄙视、虐待。很快她又被婆婆家抢走,并且拿走了她在鲁四老爷家打工的所有工钱,然后卖到贺家成亲。贺老六是个纯朴忠厚的农民,很快又有了儿子阿毛,祥林嫂终于过上了安稳日子。然而命运多舛,贺老六因伤寒病复发而死,不久,阿毛又被狼吃掉。经受双重打击的祥林嫂,丧魂落魄,犹如行尸走肉,于是,走投无路的她只能去再次投奔到鲁四老爷家。可是人们还说她改嫁“有罪”,要她捐门槛“赎罪”,不然到了“阴间”还要受苦。她千辛万苦积钱捐了门槛后,依然摆脱不了人们的歧视。最后,她沿街乞讨,在鲁镇一年一度的“祝福”的鞭炮声中,惨死在街头。但是,人们非但没有可怜她,还都骂她是一个谬种。
作品简介
《祝福》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它是鲁迅第二个小说集《彷徨》中的第一篇。写于1924年2月7日。20世纪20年代,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鲁迅正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残酷的现实不久就让他失望了。他看到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取而代之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高压化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因此他在作品《祝福》里,深刻地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
《祝福》情节内容:
对《祝福》情节高潮的认定,一直存在着分歧。有的认为是在捐门槛这一事件上;有的认为是从祥林嫂第二次到鲁家听了柳妈的话之后。这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两种看法,但都不够准确。《祝福》情节的高潮实际上应该在祥林嫂捐了门槛以后,四婶仍不准她在祭祖时动祭品这一场面的描写上。书中这段描写,对祥林嫂的命运来说,是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将她推入绝境的深刻反映。
在封建制度的残酷压榨下,祥林嫂饱尝了封建夫权、族权对她的摧残和蹂躏。各种物质生活的种种痛苦,她完全能顶得住;牛马的劳作和奴隶的地位也压不倒她。但是她无法抵挡万恶的封建礼教对她精神生命的扼杀。本来她的两次婚姻遭遇都是封建制度的罪恶表现,然而却成为她不能活在世上的理由。柳妈向她说的“两个死鬼的男人还要争”、“阎罗大王只好把你锯开”等话,对她是致命的打击。祥林嫂听后“脸上就显出恐怖的神色来”,“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两眼上便都圈着大黑圈”。这是封建“神权”借柳妈之口,彻底毁坏了她的希望。尽管如此,她绝处求生之念尚存,依照柳妈所指出的封建礼教的信条,将一年辛苦劳动所得,捐了门槛。这一行动是她刚强性格在最困难情况下的发展,也是她在封建政权、夫权、族权、神权四大绳索勒紧她颈项时最后抗争。可是在祭祖时,她的幻想完全破灭了。在她“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时,四婶慌忙大声说:“你放着罢,祥林嫂!”这一声喊叫,宣布了祥林嫂精神生命的死刑。祥林嫂“象是受了炮烙似的缩了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直是一个木偶人”。可见祥林嫂的命运,经过这一打击,已经步入绝境了。祥林嫂的死完全是被封建“四权”的绳索勒死的。
这段描写,是对封建制度、封建礼教的本质揭露,是鲁迅先生精密构思的结晶。冯雪峰同志在分析祥林嫂的形象时提到,鲁迅先生是以“爱和科学的分析交织在一起”的感情来写的,是以“最尊敬的态度对待一个被践踏、被损害的女人的”。《祝福》第一部分设下的悬念正是鲁迅先生这种感情和态度的集中体现。小说通过对祥林嫂、鲁四老爷和“我”的交错描写,深刻地表现了作品的主题思想。而高潮部分“最尖锐”、“最明朗”地回答了小说的悬念。
祥林嫂向“我”提出的三个主宰她整个精神世界的问题:魂灵的有无、地狱的有无、死掉的一家人能否见面,在不准动祭品这一部分都作了回答。因此说,这段描写是小说的高潮。否则,把高潮认定在捐门槛这一件事上,是与作者构思的原意不相符的。在行文上既是一笔带过的叙述,同时也没有紧扣小说的标题《祝福》,其深远寓意不易为人所忽略。把高潮认定在自听柳妈的诡秘话到祥林嫂成木偶人的看法,把高潮的时间拉得过长,这就违背情节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因为高潮是反映客观事物矛盾冲突的最紧张的阶段,是矛盾的“高峰”,是冲突的“顶点”。它占有的篇幅是不允许过长的。
《祝福》的情节功能:
在小说《祝福》中,作者花费了大量的篇幅多次渲染阿毛被狼吃掉这一情节,而鲁迅先生一向是惜墨如金的,因此,这一情节的背后必定寄寓着作者深刻的用意。那么,这一情节的设置有哪些功能呢?它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
首先,这一情节是祥林嫂命运的又一次悲惨转折,并催化了祥林嫂彻底绝望感的产生。
阿毛被狼衔去,使得祥林嫂惟一的生命支柱轰然倒塌,仅有的一点希望也变成了绝望。而由于阿毛之死,祥林嫂也就不再是名正言顺的贺家的人了,所以,大伯来收屋,也就是必然的了。失去了丈夫和儿子,又失去了惟一的居所,祥林嫂真的是走投无路了。
她对灵魂有无的疑问,除担心真有灵魂而被两个丈夫锯成两半外,更为关注的是死掉的一家的人,都能见面的,如果真有灵魂,到了阴间,她又可以见到她的阿毛了,这当然是祥林嫂求之不得的。可见,对灵魂的有无这一问题的答案的期待,祥林嫂本身又充满矛盾,而这一矛盾对祥林嫂来说又是致命性的。从这一意义上来说,阿毛被狼衔去这一情节催化了祥林嫂彻底绝望感的产生,也加速了祥林嫂命运悲剧的发生。
第二,各种不同叙述视角的重复叙述,展现了各种不同人物的心态,同时也暴露了国民性的弱点。
在对阿毛被狼衔去这一情节的处理上,作者使用了不同叙述视角的重复叙述。先是卫老婆子的叙述,接着是祥林嫂自己的叙述,最后是鲁镇上听祥林嫂叙述故事的人打断祥林嫂的话进行的抢白。
卫老婆子的叙述相对祥林嫂的叙述要简略得多,这是因为这一事件可以满足自己及别人的好奇心,因此有着强烈的叙述欲望;但毕竟事不关己,不必也不可能动情,也就不必也不会详细说来。
而祥林嫂则是咀嚼这巨大痛苦的当事人,她的讲述是要释放自己巨大的痛苦,并力求博得别人的同情,从别人的同情中寻求一点点慰藉,因此,她的讲述就详细多了,但又由于这巨大痛苦的压抑,便欲说还休,因此,祥林嫂的叙述就成了概略叙述与详细叙述的交替过程。至于鲁镇的那些听众,他们本来就是带着极大的好奇心来赏鉴这一故事的,他们听祥林嫂的叙述并不是或不主要是出于对祥林嫂的同情,而是为了通过对别人的痛苦的玩味给自己的生活增加一点点乐趣,调剂一下单调的生活而已。因此,当他们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当祥林嫂的这一叙述不能调剂他们单调生活的时候,他们也便不再有听祥林嫂叙述的兴趣了,所以他们对祥林嫂的调侃,也便非常可以理解了。
第三,侧面反映了祥林嫂自身沉重的奴性意识,并揭示出性别压迫的残酷性。
一个人在悲苦的处境中是有着强烈的叙述欲望的,因为在叙述的过程中至少可以缓解自己的痛苦。
祥林嫂一生的悲苦可谓多矣,除了阿毛被狼衔去这一事件之外,被婆婆卖到贺家 被迫改嫁,在鲁四老爷家连做一个奴隶的资格都没有,担心到阴间被两个丈夫锯成两半等等,都是祥林嫂难以承受的悲苦之事。但通读《祝福》,我们却发现,祥林嫂向别人倾诉的只有阿毛被狼衔去这一件事,因为,在祥林嫂看来,只有阿毛被狼衔去一事不会被别人嗤笑,自己在这一件事上至多是失职,并没有过错,并没有违犯封建伦理道德之处,而其他的事就不一样了。一女不嫁二夫,向来是古之遗训,一旦违犯这一遗训,便会被人唾弃,哪怕并非自己之愿,并曾作过极大反抗,但只要结果没有改变,也仍然会被别人所鄙弃。
因此,在鲁四老爷家失去了做一个合格奴隶的资格,到了阴间被两个丈夫锯成两半,也便都罪有应得,于是,尽管自己的内心由于这些事件而极端悲苦,但并没有了向别人倾诉的勇气与欲望,因为那样不仅不会缓解自己的痛苦,反而会在别人的嘲笑与鄙视中增添自己的痛苦。从这里,我们不难发现祥林嫂自身沉重的奴性意识。
但是,把这沉重的奴性意识归咎于祥林嫂自身是不公平的,也是不恰当的,因为祥林嫂本身就是一个封建伦理纲常与性别压迫的受害者,她的奴性意识也是被长期浸染的结果。
鲁迅祝福的主题:
五四新文化运动落潮以后,鲁迅要继续将文学革命推向深入,但却始终摆脱不掉独战的悲哀和孤独彷徨状态。因此,从存在主义角度看,我认为本文借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表现出鲁迅先生对人的存在的深切关注和对人生之谜的困惑,也表现出一种孤独绝望的无奈,甚至一种宿命论的色彩。
存在主义哲学大师萨特认为: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在萨特看来,人的自由选择是毫无支撑点的,我存在,别人也存在;面对着我的自由选择,是他人的自由选择,而每个人的自由选择又总是指向对自己有利的方向,于是他人即是地狱,处处都有冲突和罪行,步步都有障碍和陷阱,每个人都成了在荒谬而冷酷的处境中的一个痛苦而孤独的人。《祝福》中的祥林嫂就是这样一个典型。
她死了第一个丈夫后,便到鲁镇来,在鲁四老爷家做佣人,付出了繁重的劳动代价,得到的却很少,然而她却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这说明祥林嫂的人生追求,只不过是希望做稳了奴隶,这一点本身就带着令人沉痛的悲剧性质。可是,就连这样一点可怜的要求都不能永远地保持下去,相反却迫使她一步步走向灭亡。她根本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当时的世界不允许她存在。细加分析,造成祥林嫂悲剧的根本原因应该有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力量的迫害,二是自然力量的摧残。一般人都将祥林嫂的悲剧根源归结到以鲁四老爷为代表的封建礼教的残酷迫害上,这是不全面的,也是不公平的。社会力量的迫害大家已经非常清楚:一是鲁四老爷,二是祥林嫂的夫家,三是鲁家以柳妈为首的女佣人以及鲁镇上的人们。但是自然力量的`摧残却很少有人提及:首先是病灾,祥林嫂的两个丈夫都病死;其次是狼灾,祥林嫂惟一的精神支柱──她的孩子阿毛被狼吃掉。上述这五条线索切断任何一条,祥林嫂都有活下来的可能,所以不能简单地把祥林嫂的死都归结到以鲁四老爷为代表的封建礼教的迫害上。实际上,鲁迅先生就是在借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的悲剧命运,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一种孤独与绝望的意识,从而也可以看到鲁迅小说中希望──绝望相交织的悖论主题和反抗──绝望的深层意蕴。
法国存在主义大师加缪在他的哲学随笔《西绪弗斯的神话》中认为,西绪弗斯敢于承认自己命运的痛苦与无望,承认现实,由此而对折磨自己的力量产生深深的蔑视,这是一种反抗。它意味着人对光明和幸福的向往和追求。这种反抗是潜在的,是一种精神上的超越。但它既不能震动任何人,也无力改变任何现实。这种反抗的结果是荒诞的,这就是人类的悲剧。鲁迅作为孤独的个体承受着巨大的社会压力,面对黑暗无边的社会现实,常常陷入虚无与绝望之中,然而他并没有停留于此,而是在虚无与绝望中实现着自己的价值,表现出绝望的抗战,这在祥林嫂身上也有所体现:她希望有儿子,可是她的儿子已被夺去了,但她希望死后能看见儿子;她相信死后还要被锯成两半,但又希望没有地狱,不被地狱支配,就去捐了门槛;最后死在鲁镇准备祝福大典之际,表示了她最大的反抗。但这种反抗的结果是荒诞的。
一、“唠叨”“啰嗦”的艺术魅力
鲁迅在谈到自己的创作经验时说:“我力避行文的唠叨,只要觉得够将意思传给别人了,就宁可什么陪衬拖带也没有。”(《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可是在《祝福》中,却有大段大段的重复。这就是写祥林嫂絮絮叨叨讲“阿毛的故事”。阿毛故事前后完整地出现了二次,把这两段对照一看,只不过文字上略有改动而已。这样大段大段的重复,不是太啰嗦了吗?—般地说,文章要力避重复,尤其是大篇幅的重复。正如鲁迅自己所说的那样,要力避“唠叨”,不要“陪衬拖带”。现在鲁迅怎么也“言行”不一致了呢?细细品味,你会发现这貌似啰嗦的重复,并非鲁迅说做相悖,“言行”不一,而是他独树高格、平中见奇的艺术手法。
言语可以透露心理反应。这两段重复的文本,不仅真实生动地再现了祥林嫂“就只是反复的向人说她悲惨的故事”的情形,而且还非常准确深刻地揭示出祥林嫂精神的紊乱、性格的病态。这是在重复之中展示人物的性格变化的历程,凸现祥林嫂丰富而复杂的精神世界。这种“啰嗦”是鲁迅为了表达的特定需要而有意为之的,它本身充满了暗示,是一种隐喻,是鲁迅高超的写人技法。
这个从前“不很爱说话,别人问了才回答,答的也不多”的人,现在逢人便说“我真傻,真的……”变化如此之大,反差如此之强烈,这表明祥林嫂在两次丧夫、爱子又遭狼害的沉重打击下,已陷入了极度痛苦的深渊,在心灵深处产生了难以愈合的创伤。阿毛的罹难,使她失去了唯一的安慰、最后的希望。阿毛活泼可爱的形象只能留在她那痛苦的回忆里。“阿毛的故事”是她“受伤的记忆”,她“日夜不忘”她的爱子,时刻思念着她的阿毛。她无法解脱这种失子之痛,从而导致了性格的病态—— 一开口便是“我真傻”,逢人便讲她的阿毛。阿毛故事的两次完整出现,无疑是鲁迅精心巧妙的安排。这貌似啰嗦的重复,把祥林嫂受到极大刺激、精神分裂的病态惟妙惟肖地刻画出来了。它形象地展现出一个正常的劳动妇女从肉体到灵魂的毁灭过程,具有浓重的悲剧色彩,因而震撼着读者的心,激起人们对祥林嫂悲惨遭遇的无限同情和对制造这个悲剧故事的吃人社会的无比仇恨。这就是鲁迅借助于“唠叨”“啰嗦”而收到的强烈的艺术效果。试想想,倘若作品中没有这样的“唠叨”“啰嗦”,而只是用漂亮的语句简单地叙述一下,那是无法这么传神地表现出祥林嫂的内心痛楚、精神恍惚的,也就严重地削弱了小说的那动人心魄的悲剧效果。
综上所述,鲁迅通过精心设计的重复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病态,预示人物的悲惨命运,这和我们平常所讲的啰嗦有着本质的不同。这是语言大师点铁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艺术创造,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探讨鲁迅这种“啰嗦”的语言艺术,对于我们如何精当描写人物语言,刻画人物心理,提高表达技巧无疑具有借鉴意义。
二、非常词序的非常功效
汉语的词序比较固定,一般情况下不能任意变动。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如回环修辞格就是通过变动词序来实现的。不同的词序在表义方面侧重点往往有所不同,所以说“词序也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在汉语中,许多正常词序是可以变动的,变动之后可以获得较好的修辞效果。”(王希杰《汉语修辞学》)小说写祥林嫂叙述阿毛故事时,就有通过变换词序而增强艺术效果的范例,体现了鲁迅对作品精益求精、严肃认真的创作精神。
祥林嫂叙述“阿毛的故事”里有这样的一句话:“直到下半天,几个人寻到山坳里,看见刺柴上挂着一只他的小鞋。”这个句子中“小鞋”的两个定语——“一只”“他的”的排列顺序是不合常规的,似乎是错误的。按照常规顺序排列,应当是“他的一只”(表领属的词+数量词)。如从《无常》手稿上,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就把“鬼王拿的是小小的一块虎头牌”的语序改为合乎常规的“……一块小小的虎头牌”。《祝福》最早发表在1924年3月25日《东方杂志》半月刊第二十一卷第六号上时,这一句的语序就是非常符合我们语言习惯的“他的一只小鞋”。可是等到该小说编入《彷徨》,鲁迅借机再次进行语言推敲与润色时,却改成了并不符合我们表达习惯的“一只他的”(数量词+表领属的词)。这样看来,这是鲁迅有意为之,是出于再加工的需要。因为他曾对青年作家说过“将来汇印时,再细细的看一看,……一定可以更有精采”(《致张天翼》)。看来这是鲁迅身体力行,为青年作家做示范的体现。这个不符合一般习惯的词语次序,出自经受过两次丧夫,接着又遭受失子之痛的祥林嫂之口,应该说也是正常的。这和她第二次来到鲁四老爷家,一开口就是“我真傻,真的……”一样,同样是她“就只是反复的向人说她悲惨的故事”情形的真实写照,也是她神情有些恍惚、有些紊乱的形象揭示。“使读者看了对话,便好像目睹了说话的那个人。”(《花边文学·看书琐记》)看似不合常规、实则合乎事理的语序是祥林嫂“非常态诉说”中的“准确叙述”,是“不正常”里的“正常”。颠倒的词序所表达的语义宛如不断推进的电影镜头一般鲜明,由远而近,非常清晰、有序地“再现”了祥林嫂央人搜寻儿子,看到“一只”鞋子,发现是“他的小鞋”(根据样式、质地等来迅速判断、确认)的全过程。“阿毛的故事”是祥林嫂“日夜不忘的故事”,是她的受伤记忆,对这些细节记得越清晰、深刻,就越说明了她所遭受的打击之沉重,承受的苦痛之巨大,也就越能震撼读者的心灵。一种褫魂夺魄的悲剧美的力量由此而生。而发表稿上的常规语序只是一般的平常叙述,非人物的“情境语言”,无法包藏如此丰厚的内涵、丰富的意蕴。这个不合常规的语序是独特的“这一个”,起到了正常语序无法达到的艺术效果。
这个好像调换错了的词序,看似变异、反常,实则是鲁迅别有深意的表达技巧,是他出奇制胜的艺术创造。词序变换之中又见语言锤炼的匠心。“反常合道”,有意颠倒的词序,使人物语言更情境化,“更有精采”,给读者造成一种新奇、别样的审美感受,具有独特的审美意义。这种艺术的语言、语言的艺术,我们不咀嚼、品鉴,岂不辜负了大作家的独妙匠心?
三、标点符号的丰富内涵
标点符号虽没有语音形式和语义内涵,却能配合文字,准确记录说话的停顿、语气、语态等语言现象。“言为心声”,那些精确记录语气语调变化的标点符号,实质上是人物心理活动的外化和折射。这样的标点就不只是“文法上的标点”“意义上的标点”,而是“修辞上的标点”。它“往往在用来调和音节的同时,还用来刻划有关人物的语调神情;有时甚至主要不是用以调整音节,而是用以表现和显示人物的腔调情态”(陈望道《修辞学发凡》)。《祝福》中就有这样精彩的“修辞上的标点”。小说在写到有人报告鲁四老爷,说祥林嫂已被她婆婆派人劫走的消息时,鲁四老爷只说了“可恶!然而……”这么一句没说完整的话。话虽不完整,却借助于“!……”的辅助,生动展示了鲁四老爷心理反应的全过程。
从小说描写可以看出,鲁四老爷对这种事先不打招呼,竟然抢走他家女佣的行径是愤愤然的,因为这毕竟有碍他的尊严,有伤他的面子,因而“可恶”两字便脱口而出。一个“!”使得鲁四老爷的愤懑之情呼之欲出、跃然纸上。但这个封建卫道士转而一想,祥林嫂这种出逃做工,违背“家法”,“有伤风俗”,婆家抢回又完全合乎“礼义”,无可厚非。鲁四老爷完成了他的这些“内部言语”,可是他并没有把心中所想的明说出来,说到“然而”便戛然而止,“内部言语”没有完全变成“外部言语”。鲁四老爷的默许、赞同都包含在“然而”后面的的“……”。从“!”到“……”生动传神地表现出鲁四老爷由不满、气愤到默许、赞同的心理变化过程。“然而”后面“……”把这个“讲理学的老监生”故作心气平和的虚伪本性和维护封建礼教的反动实质,表现得细致入微、毫发毕现。假如这句话里没有这些标点的“参与”,光靠四个方块字,能如此真实生动地展示这半截子话吗?能把这复杂微妙的心理变化表现得如此细腻传神吗?
作家秦牧说:“讲究文学语言,同时,也得讲究标点符号的使用。”(《语林采英》)此言说得极是。“修辞上的标点”本身就是文学语言的有机部分,“每一个标点符号有一个独特的作用”(吕叔湘、朱德熙《语法修辞讲话》)。这些具有独特作用的“小不点儿”到了文学大师鲁迅的手里,如同魔术家手里的魔棒一样,出神入化,点石成金,在字里行间发挥着独特的修辞功效。真可谓不是文字,胜似文字。难怪作家杜鹏程盛赞鲁迅作品“不仅文字是有生命的,连每个标点符号都是活生生的”(《日记摘录》)。鲁迅这种精湛的标点运用艺术,值得我们细细把玩。
鲁迅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是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的精神被称为中华民族魂,并且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母亲鲁瑞、父亲周伯宜。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鲁迅的小说集有《呐喊》、《彷徨》。《呐喊》收入1918~1922年间所写的14篇作品,保留着“五四”前后奋起呼喊的时代特色。《彷徨》收入1924年的《祝福》、《在酒楼上》、《肥皂》和1925年的《孤独者》、《伤逝》、《离婚》等,共11篇。《彷徨》虽然反映了鲁迅在20年代中期的思想苦闷,但也表现了他不断探索真理、寻找出路的可贵精神。
鲁迅的小说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鲁迅先生学习西方小说结构经济、灵便、多样的优点,打破中国传统的章回小说单一的形式,创造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新形态。称鲁迅是中国现代小说之父,也不过份。鲁迅是塑造典型人物形象的文学大家,为中国现代文学的艺术殿堂塑造了第一批永垂不朽的典型形象,如阿Q、闰土、祥林嫂、吕纬甫、子君、孔乙己、四铭等。
鲁迅祝福的复述
旧历的年底,我回到故乡――鲁镇,暂住在四叔家,镇上的人都忙着准备“祝福”,由于我和四叔话不投机再加上祥林嫂昨天问我是否幽灵和地狱,我的回答是说不清,怕这话要负若干的责任,所以我决计明天要走。第二天短工淡然的告诉我祥林嫂已经死了。
回忆起祥林嫂的半生事迹是很悲惨的。她二十六七岁时因为没了丈夫所以到鲁镇来打工,脸色青黄,两颊红润,邻居们都说比男人还勤快。过了几天,祥林嫂被婆婆捆绑回去,人们这才知道婆婆是想收财礼才把她嫁给了贺家。祥林嫂强烈的反抗都毫无作用,硬是把他和男人关在新房里。到了年底,他就生了孩子,过了几天的好日子,但是男人因为的了伤寒送了命。儿子不久也被狼衔了去。祥林嫂由于夫丧子亡,走投无路才第二次来到鲁家。这时的她脸色依然青黄,但两颊已经失去了血色,精神不如以前,手脚也没有先前的灵活。这引起了四书的不满:虽然可怜但败坏风俗,不让他参与祭祀把她视为不祥。祥林嫂空闲时就给邻居们讲儿子被狼衔去的经过,开始邻居们还对她有些同情,但听得多了烦厌的头都痛,几乎都能背诵下来。
这天祥林嫂和柳妈闲聊,柳妈告诉他只要捐门槛就会赎了这世的罪名,免得死去受苦。祥林嫂把所有的家当都那去捐门槛,但四婶仍不让她祭祀,他精神失常的站着,所有的希望都破灭了,最终他被四叔赶出了鲁家,沦为乞丐。
爆竹声连绵不断,雪花团团飞舞。鲁镇的人们早已投入到无限的幸福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