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作品主题阅读
[创意说明]
复习,不仅仅是旧知识的回忆和巩固,孔子说:“温故而知新”。通过复习,应该对旧知识有一份升华从而获得新的领悟。本设计意在引导学生,在熟悉文本的同时,不要忽略了优秀的作者,他们的思想经历与他们优秀的作品密切相关。他们本身就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值得我们学习和珍藏。
[复习目标]
1、回顾鲁迅作品的思想内容。
2、综合所有学过的鲁迅的文章,归纳其思想上的共通性。
3、借助课外读物结合课内作品,表达出自己心目中的鲁迅其人。
[课时安排]
因为初中阶段鲁迅的作品较多,所以,可根据教学实际安排两至三个课时。也可以将第一板块的内容放在课前以自习或作业的形式完成。
[复习过程]
导语设计:
优秀的作品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时时润泽人们的心灵;而优秀的作家更像一座丰碑,永远矗立在人们心中,指引我们前行。鲁迅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人物。今天,让我们带着崇敬之心再来读鲁迅的文章,希望会有更多更新的收获。
第一板块:温故
一、阅读初中阶段鲁迅的所有作品:
《风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藤野先生》;《故乡》;《孔乙己》;《雪》;
二、每篇文章以“通过--------,表达了(揭示了)---------。”之
类的句子概括主要思想内容。
(说明:本环节内容侧重让学生回顾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具体问题老师们可根据教学实际自行安排。)
三、学生按老师要求进行阅读复习。
四、全班交流。
第二板块:知新
一、知作品思想的共通性
1、在上一个板块的基础上,请所有同学精心思考,在鲁迅的众多作品中,有没有哪些思想是相同的或相通的?(既包括主题反映的,也包括细节流露的)
2、学生思考片刻后,开始交流,老师进行肯定或引导指正。
3、在一个阶段的发言交流后,教师将学生研讨的成果在大屏上展示:
(1)对封建势力封建礼教的不满甚至憎恶。如《孔乙己》中酒客、掌柜等对孔乙己的嘲弄;《故乡》中闰土的一声“老爷”对“我”的心灵造成的震动;《社戏》中“打了太公也决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中暗含的喜悦。
(2)对封建文化教育制度的排斥。如《孔乙己》的主题之一是揭露和批判封建文化教育对文人的毒害;《社戏》中“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包含着对摆脱封建教育束缚的喜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所描述的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以及老师的教育方式,也委婉表现了封建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束缚;《风筝》中回忆了童年时自己限制弟弟玩耍,踏破弟弟偷偷做好的风筝的事,在文中,鲁迅更是深刻批判了旧的教育制度对儿童的戕害,并沉痛反思了自己的懊悔之意,身受戕害的弟弟的不觉悟更让鲁迅感到悲哀。
(3)对儿童时代美好纯真生活的怀念。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百草园里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快乐生活。但鲁迅许多文章表现对美好童年往事的回忆,也许恰恰缘于对现实的失望。如《社戏》
中与农村小伙伴看戏的过程,充满了留恋,而结尾有“从那次以后,我再也没吃过那夜似的好豆,看过那夜似的好戏了。”也许,鲁迅真正想说的是,再也没有收获到那夜般的欢畅心情和真挚自然的友情了;一如在《故乡》中我们既看到了鲁迅对少年“我”与少年闰土的亲密无间的友情的怀恋,同时又看到了对成年的两人之间隔着一层厚障壁的悲哀。
(4)对农民的深厚情谊。如《故乡》中与少年闰土的友谊,以及对中年闰土的深深同情和帮助;《社戏》中少年农村伙伴的机灵活泼可爱,六一公公的淳善可亲,都传达出鲁迅对农民的深厚情感。
(5)对同胞麻木不仁的痛心。如《藤野先生》中的看电影事件以及自己回国后看到围观枪毙犯人的中国人酒醉般的喝彩;《孔乙己》中孔乙己的麻木和看客们的麻木;《故乡》中闰土的麻木。
(6)对祖国的热爱。《藤野先生》中对不学无术的清国留学生的厌恶,恰恰来自于鲁迅对祖国的热爱,弃医从文的决定以及深夜想偷懒时的“良心发现”更是缘自于他对祖国的一腔热爱之情和一份对国家对人民深深的使命感,“我以我血荐轩辕”正道出了他的这份心声;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鲁迅更是痛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论调,列出一批批中国的脊梁,鼓舞振作了中国人的士气,饱含爱国热情;《故乡》中的故乡其实是祖国的缩影,对故乡的那份深情也恰是对祖国的。
(7)对反动势力的批判痛斥和对勇士精神的讴歌。这两者恰是相对立的。前者如《藤野先生》中结尾一句“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以反语表达对反动文人的批判和讽刺,他在《自嘲》中写到“横眉冷对千夫指”也体现了这一点;后者如《雪》中对北方雪的特别钟情,反映出鲁迅对在黑暗现下独自奋战的不屈的战士的讴歌。
二、知作家风格的独特性
学生分类回味鲁迅作品的风格:
1、阴郁苍凉,冷峻凝重,如《故乡》《风筝》《孔乙己》;
2、沉郁顿挫,含蓄凝练,如《雪》;
3、深挚平易,不事张扬,如《藤野先生》;
4、清新舒展,恬淡自然,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
5、形象生动,尖锐泼辣,言辞犀利,犹如匕首,直插敌人心脏。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