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自传课文解析
(一)学习重点
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从篇幅上:来说是小传,从传主(立传人物)来说是自传,要充分利用记叙文的有关知识理解自传和小传的特点;
(二)落实字词
筹办:筹划办理。
衰落:(事物)由兴盛转向没落。
学籍:登记学生姓名的册子,转指作为某校学生的资格。
学力:指在学习上达到的程度。
乞食者:要饭的人。乞:乞讨。
生计:生活;维持生活的办法。
呐喊:大声喊叫助威。
彷徨: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三)列表梳理鲁迅本文中交待的情况
(四)结构及相关内容分析
从内容上看,本文可以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简要叙述了作者从1881年至1930年的经历。这些叙述看似平淡,却寄寓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
第一段写作者的少年时代。
第二段,作者叙述了自己从18岁到29岁的经历。
在这十年的经历中,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鲁迅思想发展变化的过程和他赤诚的爱国之心。
第三段,叙述作者回国后的情况。
从“一回国”--“第二年就走出”--“第三年又走出”--“绍兴光复后”--“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后来”--“到一九二六年”--“十二月走出”--“四月辞职”--“九月出广东”,这段中一个接一个的时间变化、地点变迁,让我们充分感受到,鲁迅先生归国后处在动荡的政治局势与多变的生活境况之中。
从这三个阶段可以看出,鲁迅青年时期开始就自觉地把个人的追求与祖国、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这种宝贵的思想一直贯穿在他整个人生当中。正如在日本留学时,他写过的述志诗《自题小像》中表露的那样:“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第二部分(第4段)自述创作成果。
这一段叙述的内容实际上是上文第2段中鲁迅的思想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之后的必然结果。在这里,作者特别提到了“鲁迅”这一笔名第一次使用的情况,这不仅为后人研究鲁迅提供了确凿的史料,而且也告诉我们,鲁迅先生对于1918年发表在《新青年》上的这篇小说的重视程度。事实证明,这篇名为“狂人日记”的小说,不仅仅是鲁迅创作人生的开始,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它在内容和形式上揭开了中国小说史崭新的一页,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文中提到的“一本论文,一本回忆记,一本散文诗,四本短评”,分别指1925年由北京北新书局出版的《热风》,1926年出版的《华盖集》,1927年北京未名社出版的《坟》,北新书局出版的《华盖集续编》,1928年上海北新书局出版的《而已集》《朝花夕拾》《野草》。
总之,从这篇文字简练、语言朴实的自传中,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鲁迅先生近50年的人生经历,而且还能深切体会到他深沉的爱国思想与勤奋创作、不懈奋斗的精神。
(五)充实课文中一些语焉不详的资料
1. 鲁迅的家世是怎样的?
参考:鲁迅本姓周,名樟寿,后改为树人;号豫山,后改为豫才。一八八一年九月二五日,鲁迅出生于浙江绍兴城内周氏望族。祖父周介孚出身翰林,在京城担任内阁中书,家里有四五十亩水田,不愁生计。其父虽没做官,但也是读书人。周家是-个典型的书香门第。
2. 根据已学过的鲁迅作品:《故乡》、《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社戏》、《阿长与(山海经)》中透露的消息描述鲁迅的童年过得怎样?
参考:一个小孩子初生人世,不愁吃穿,有疼爱自己的父母,有百般照顾自己的.家人,有好玩的朋友,有迷人的乐园,有博学的老师指点,又受着书香门第的熏陶,鲁迅的童年应该说是很幸福的。
3. 鲁迅家遭遇了怎样的一场变故? 家庭景况沦落到怎样的境地?
参考:鲁迅的祖父涉嫌科场舞弊,被罢官下狱。狱中的打点需要钱,父亲一病三年也需要钱,家道急剧衰落,以至于学费都无法筹措。且家庭败落后,亲戚族人也都一个个换了嘴脸。这种急剧的变化,使鲁迅深刻地感受到了世态的炎凉,人生的阴暗面。从而形成了鲁迅强烈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
4. 鲁迅为什么考入水师学堂后很快又改进矿路学堂呢?
参考:俗话说:“便宜无好货”,鲁迅因为没钱求学,无奈选择了为当时所不取的水师学堂,虽然不要学费,但教员水平极差,根本学不到什么东西。直到鲁迅离开二十年后,江南水师学堂还有教员公然在课堂上断言:“地球有两个,一个自动,一个被动,一个叫东半球,一个叫西半球。”
5. 如果说出国前鲁迅多次的人生选择多是被迫的、无奈的,那么留学日本后,鲁迅也经历了数次人生道路的选择,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鲁迅为什么要选择学医?又是出于什么考虑决定弃医从文的?从这里可以看出鲁迅是怎样的人?)
参考:鲁迅选择学医,是确知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助力,想通过学医,改变中国人“东亚病夫”的状况,来达到强国的目的。但后来认识到体质弱并不是导致国弱受人欺凌的根本原因,愚昧、麻木才是病根,因此想通过提倡新文艺,对国民进行思想启蒙,来达到富国强民,改变落后面貌。从中可以看出鲁迅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如果出国前的鲁迅更多的是为自己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奔波的话,出国后接受了新思想的鲁迅,则成长为一位拥有救国救民理想、积极探索救国道路的志土。
6. 结合时代背景,谈谈对鲁迅回国后,从这个学校辗转到另一个学校的理解。
参考:鲁迅就像一头困兽,为生活,更为救国救民的理想在黑暗的旧中国左冲右突。
7. 文章最后一段交待的是鲁迅著作方面的情况,根据其中的名篇明确鲁迅在思想启蒙运动中的作用。
参考:
①《狂人日记》批判旧中国“吃人的历史”。
②《阿Q正传》批判国民的劣根性。
③《记念刘和珍君》抨击军阀反动统治:
(六)传记的特点
1. 鲁迅无论其经历还是思想,都是极为丰富的,复杂的,我们完全可以把鲁迅的传记写成一部厚厚的大书。事实上人们研究鲁迅的书文成百上千,我们也完全可以根据众多的其他材料,复活一个比本文更为鲜活、具体的鲁迅形象。思考人物小传的特点是什么?
参考:① 短小精悍;② 不铺陈细节;③ 语言简洁严谨。
2. 传记是用来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也简称“传”。从创作方法来说,它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以记叙详实的史实为主的历史性传记;另-类属文学范畴,多用形象化方法,描写各种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面貌及其历史背景,这是传记文学。从篇幅长短来说,它可以分为大传和小传。从立传人物来看,又分为自传和他传。自传是叙述自己生平经历的书或文章;他传是记叙别人的思想、经历、言行的传记,一般是对在某个方面有突出成就并有较大影响的人写传。
参考:本文属于自传、小传和历史性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