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
拄杖无时夜叩门。
【篇二:《关山月》】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篇三:《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篇四:《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篇五:《钗头凤·红酥手》】
红酥手。黄縢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篇六:《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陆游:一生的无奈与执着
在绍兴,有一位南宋诗人家喻户晓,一生写了9300多首诗,大多是抒发爱国爱乡之情怀,有很多是描绘家乡镜湖之美,比如“千金不须买画图,听我长歌歌镜湖”、“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些耳熟能详的诗句正是出自陆游(陆放翁)之手。
陆游无疑是南宋文化的一个标杆性人物,他在宋诗上的成就独树一帜,人们称他为“小李白”。
可是,通读陆诗,你会发现,他的诗穿透着一种无奈,贯通着一种期盼。尽管历史早已无情地关上了大门,可放翁总是伫立在镜湖边上,遥遥无期地等待着某一个时刻的到来。
人之命运,与时代和国家是密不可分的。陆游出生于两宋之交,成长于偏安的南宋,破碎的山河、国家的不幸、自幼的颠沛流离,给他的一生都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一
陆游的祖籍是山清水秀的浙江绍兴,他出生的时候,绍兴还不叫绍兴,而叫越州。他的先辈由科举进入仕途,到陆游出生时,陆家已是显赫的世宦之家和江南的名门望族。陆游的祖父陆佃,师从王安石,精通经学,官至尚书右丞,是北宋著名的学者,后来因为卷入党争,被贬至亳州(今安徽省亳州市)。陆游的父亲名陆宰,北宋末年任吏部尚书等职,而陆游的母亲唐氏是北宋宰相唐介的孙女,也出身名门。
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10月,陆宰奉朝廷之命入京。他带着家眷,从寿春(今安徽省寿县)由淮河沿水路赴汴京。就如命中注定一样,陆游在途径淮河的船上呱呱落地了,他的哭声响彻淮河之上,听起来是那样的高亢激愤。他是陆宰的第三个儿子。
就是从那年的寒冬起,金兵的铁骑气势汹汹一路南下,靖康二年(1127年),一举攻陷了北宋都城攻破汴京(今开封),俘虏了太上皇宋徽宗赵佶和他的长子宋钦宗赵桓。在被俘的日子里,徽宗和钦宗天真地以为可以花钱消灾,他们答应了金人提出的全部条件,割地、赔金、捐绢。但是如狼似虎的金军不但把两位皇帝连同皇室成员、皇亲国戚、能工巧匠押解北去,还将繁华似锦的汴京城烧杀洗劫一空,甚至掳走大宋王朝的全部家当,北宋遂宣告灭亡——那时,陆游刚刚2岁。
伴随着中华民族史上的奇耻大辱,陆宰携家眷逃回老家越州府山阴县。可以说,幼年时的这段艰苦危险的离乱生活,是陆游一生中最初的记忆,令他终生刻骨铭心。后来陆游在诗里写道,有一天夜里,一家人忽然听到金军的马在嘶叫,立刻连夜起身奔逃。那其实是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渡江南侵,宋高宗赵构率臣僚南逃,一直逃到东阳。
在东躺西藏的日子里,陆游一家有时怀揣干粮藏身于深山老林里,连续十几天没法生火做饭。后来,几经辗转,陆家总算回到了山阴老家,可是没过多久,金兵再次逼近,他们被迫又逃回山里。直到陆游9岁时,江南总算安定下来了。“儿时万死避胡兵”,占去了陆游童年的大部分记忆,他怎会轻易忘记如此伤痛。
二
陆游自幼聪慧过人,12岁便能为诗作文,因长辈有功,以恩荫被授予登仕郎之职。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28岁的陆游进京临安(今杭州)参加进士考试,主考官阅卷后取陆游为第一名,因秦桧的孙子秦埙位居陆游名下,秦桧大怒,欲降罪主考官。次年(1154年),陆游参加礼部考试,秦桧指示主考官不得录取陆游。从此陆游被秦桧嫉恨,仕途一直不畅。
直到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秦桧病逝,陆游才终于被朝廷启用,任福州宁德县主簿,不久,调入京师。陆游入朝后,应诏上策,进言“非宗室外戚,即使有功,也不应随意封加王爵”,还建议皇帝严于律己。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陆游因进谏有功,升为大理寺司直兼宗正簿,负责司法工作。
彼时,陆游的一生其实受父亲陆宰的影响很深,少年时,常常参加父亲和朋友相会的聚谈,每讲到国家覆亡之事,父辈们“或裂眦嚼齿、或流涕痛哭。”直到陆游成年,父辈们重振河山的激切心情和爱国情怀一直感染着他。
陆宰有位同乡挚友名叫李光,宋高宗时任吏部尚书。他极力反对朝廷向金称臣,还当着皇帝的面斥责秦桧,因而被罢官回乡。他经常到陆家拜访,每说到秦桧,便“形于色辞”,愤恨不已。年纪小小的陆游非常崇拜李光的“英伟刚毅之气”,在以后的诗文中描绘他“目如炬,声如钟”。这些所见所闻,使陆游自小就树立了“扫胡尘”、“清中原”的壮志,年少时就喜读兵书,练习剑术,并在心里深深地埋下了一粒“愤青”的种子。
入朝以后的陆游,一直在为北伐献计献策。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完颜亮调动了60万大军南侵,在渡过长江时被南宋文官虞允文打败,完颜亮也被部将杀死。即位的金世宗完颜雍派人议和,南北对峙的形势有了变化。第二年,宋孝宗赵昚即位,起初大有收复中原之决心。他亲自召见陆游,任命其为枢密院编修官。陆游上疏,建议整饬吏治军纪,固守江淮,徐图中原。隆兴元年(1163年),孝宗以张浚为都督,主持北伐。陆游上书张浚,建议早定长远之计。同年4月,张浚出兵,朝廷发布诏书,号召中原民众协同抗战,配合宋军收复失地。而这份诏书就是由陆游草拟的。
可惜,张浚指挥不力,加上他手下大将们相互猜忌,以致宋军没打多远,就全军溃退。宋孝宗从此失去收复中原的信心,朝中偏安之论也随即甚嚣尘上,主和势力抬头。张浚被罢免。陆游先被贬出京师,接着又被罢免,回到绍兴老家。
壮志未酬的陆游在家乡一住就数年,倒也落得个逍遥自在。乾道七年(1171年),四川宣抚使司王炎听说了陆游的名气,邀请他去当幕僚。陆游想到王炎驻扎在汉中,接近抗金前线,便欣然前往。在汉中,陆游穿上戎装,到大散关一带体验铁马秋风的军营生活,亲眼看到汉中人民犒赏宋军、密递情报的义举,这更加激发了他的爱国热情。经过仔细考察,陆游向王炎提出,收复中原的第一步是攻下长安,应该训练队,囤聚粮食,做好进攻的准备。虽然王炎表示赞同,可当时南宋朝廷不仅没有北伐的打算,还不能容忍有人策划北伐。不久,王炎被召回,幕府被撤销,陆游的期盼又被狠狠地浇了一桶凉水。
陆游在宦海数度升沉,都与当朝皇帝主战或主和的态度有关。不过,无论皇帝如何动摇不定,陆游主战的态度以及收复中原的梦想从来也没有停止过。
大家熟知的“放翁”之号,是陆游50岁时给自己取的。那是乾道八年(1172年),陆游被朝廷再次任命为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官职清闲,陆游骑驴入川,碰上了老朋友当时任范成大,范当时出知静江府(广西桂林)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虽然陆游与范成大是上下级关系,但俩人都不拘礼法,常一起饮酒唱和。陆游因为北伐无望,经常喝得酩酊大醉,因此同僚说他“燕饮颓废”,不久再次被罢免。陆游不以为然,索性自号“放翁”,为人处世愈发旷达洒脱。
此后,陆游长居绍兴,转眼到了宋宁宗即位时,陆游已是78岁高龄。此时的陆游,诗名满天下。当时,有一个叫韩侂胄的大臣主政,主张收复中原,陆游毅然为韩侂胄撰写了《南园记》、《阅古泉记》等文,对北伐志向表示全力支持,南宋朝野受此鼓舞,人心振奋。然而,韩侂胄的出兵很快以失败告终,这也是南宋的最后一次北伐。宁宗为了求和,杀了韩侂胄,把他的头颅献给金人。陆游闻此,愤恨无比,丝毫不改当年“愤青”风范,忿然写道:“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陆游一生所写的诗歌,题材非常丰富,涉及社会生活及个人心情的方方面面,而历来最为人称道的是那些表达收复中原抱负的诗作,比如:“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再比如,晚年的陆游闲居山阴乡村,仍然壮心不已:“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三
如今位于绍兴越城区鲁迅路上的沈氏园,是陆游诗情、才情、爱情最集中体现的地方了。不大的一处仿宋建筑,却成就了绍兴的爱情名园。
去沈园,一定要看一堵用宋朝旧砖新砌成的照壁,壁上刻着陆游那首著名的词作《钗头凤》,词碑的造型和书法都很不错。沈园中真正宋人留下来的就只有一个葫芦形状的水池,一块题有陆游诗句的断云石和少量假山假石。
走进园子,先声入耳的是写有各式爱的寄语的风铃牌,满满一廊的'风铃随风舞动,将古典和现代的浪漫情愫加以了美好的演绎。
沈园因陆游和前妻唐琬的爱情故事而流芳百世。绍兴十四年(1144年),19岁的陆游与舅父的女儿唐琬结婚。唐琬是出身名门的大家闺秀,精通诗文,且陆游与唐琬少时经常一起玩耍,可谓两小无猜,青梅竹马。婚后小夫妻情投意合,相得甚欢。但好景不长,陆游的母亲唐氏讨厌了唐婉,并下狠心休了唐琬,一对小夫妻就这样被生生拆散,这其中究竟是为何?
原来,陆游在结婚之前两度参加科举都铩羽而归。因为科举落地,父母以为,陆游年岁不小,不如先成家,成家之后,陆游自然应该安心读书。可是,婚后不久,母亲唐氏就发现,陆游不但没有收敛心志,专心读书,反而比婚前更加贪玩,整天在房中和唐婉吟诗作画,把科举完全抛在脑后。再加上唐琬过门两年未孕,“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致使陆游的母亲痛下决心,休了唐琬,后陆游再娶。
6年以后,陆游到沈氏园散心时,与同在沈园游玩的唐琬邂逅了。唐琬当时也已另嫁他人,见到陆游,起初相对无言,好一阵无语凝咽。中午时分,唐琬遣仆人给陆游送去一壶美酒,几碟小菜。几杯酒下肚,陆游心中千万愁绪涌上心头。醉后的陆游有几分狂放,找来笔墨,就在沈园的墙壁上当众题词一首: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唐琬读之,悲痛不已。陆游万万没有想到,他的这首词打破了唐婉原本平静的生活。唐婉回家后,忧伤不已,追思往事,也写了一首《钗头凤》,与陆游应合: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妆欢。瞒,瞒,瞒!
不久唐琬便郁郁而终。两人从此阴阳相隔。
这场爱情悲剧给陆游留下的内心创伤是一辈子无法愈合的。75岁时,他重游故地,写下了《沈园》诗二首,再次怀念与唐琬的爱情。即使在辞世前的最后一个春天,陆游也要让儿孙搀扶着,来沈园与唐琬诀别。“路近城南己怕行,沈家园里最伤情,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寥寥数笔,透露出他对唐琬一辈子的执着情感。
自古至今,唯有初恋是一辈子最最难忘的记忆。
四
虽然仕途不顺,官场失意,情路坎坷,陆游的一生却是乐观的。有着超凡文学才能的他,诗、词、散文都出类拔萃,而诗歌的艺术成就到了晚年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陆游一生创作颇丰,《陆放翁全集》计有《渭南文集》50卷、《剑南诗稿》85卷等。
陆游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早年以追求文字美为工,中年风格转为奔放,充满战斗气息和爱国激情,陆游的诗歌,对后代的影响也是深远的。特别是清末以来,每当国势倾危时,人们往往怀念陆游的爱国主义精神,成为鼓舞人民反抗外来侵略者的精神力量。
晚年的陆游蛰居故乡山阴后,诗风趋向质朴而沉实,表现出一种清旷淡远的田园风味,不时流露出苍凉的人生感慨。陆游一生85岁的生涯中,有五十年生活在镜湖,镜湖的风光、风情、风物、风俗、风貌,紧紧扣动陆游的心弦。陆游描写鉴湖的诗作集中收录在《剑南诗稿》中。
陆游育有六子一女。南宋国家衰败,人心颓废,他更注重教育自己的子女。二儿子陆子龙要去地方上当官,陆游特意写了一首长达52句的《示儿》诗,要求他为官清白,结交正派朋友。嘉定二年(1210年)临终前,陆游所写的最后一首诗,也是《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至死都不忘初衷和初恋,他的一生有多少无奈,就有多少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