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诗集读后感四篇

刘莉莉

  陆游诗集读后感篇1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作者用真挚的感情,明朗的笔调,描绘了山村景物和农家习俗,生活气息十分浓郁。其中这首诗的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给了我极大的启示。

  这句说的是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仔细回味,觉得这不正像我们的生活吗?

  在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困境,但相信,只要我们心存理想,永不灰心,就一定会看到“雨过天晴”的景色。

  曾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则故事,说的是一个向做服装设计师的女孩伊尔莎,在街上看到一件编制的针线十分独特、巧妙的毛衣,后通过这件毛衣,她在巴黎的服装业开辟了一片自己的天地。为了扩大影响力,她投入大量资金,准备搞一次大型的服装展览。但在离展览会还剩几天时,竞争对手把他的工人挖走了,使她无法办成展览会,但伊尔莎没有就此放弃。几天后,她办了一个半成品服装展览,这个展览会在巴黎服装界引起了轰动,使她成功了。

  其实,人生并没有什么绝对的事,每件事,都是危险与机遇共存的。但只要你有一颗永不认输的心和聪明的才智,无论在哪里,你这颗“宝石”总会发出自己最璀璨的光芒的。正所谓“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嘛。

  陆游诗集读后感篇2

  说到陆游,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诗,他的词,从小在学校学习时就已学了无数的篇目。但是读过《陆游传》之后才真正懂得了这位伟大诗人的真性情,真正体会到他的有情。

  陆游的情,是与唐婉凄凉却坚定的恋情。

  他们的爱情,几乎是人人有所听闻的。那样的情,即使分离十许年,即使各自都已觅得新伴侣,仍坚定不渝的爱情在那样一个年代是少见却令人敬佩的。在思想那样保守的古代,我想大多数男子对女子的想法就是生儿育女,大部分精力仍是在事业上的。而且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真正的爱情是少有的。可是陆游却打破了这一观念,他的行动,他对唐婉的情,都在沈园的那首《钗头凤》中体现。那种苦苦相恋却不能相守的无奈,却仍执著于此的坚守,都在词句中一一体现。如此多情的好男儿,怎不让人落泪!

  陆游的情,是有志之士的爱国热情。

  我们都知道,陆游诗一位有名的爱国好儿郎,虽然他在沙场上没有杰出的`表现,可是他的诗,那些字字铿锵的诗句,无一不体现着他赤热的报国情怀。或许是从小受到父亲的影响,陆游的爱国从小就开始形成,到后来越来越大,这种情怀也就越来越深,不论是对朝廷的上书还是在自己的诗作中,陆游对现实的不满,对国家统一的渴望都直白地、毫不隐瞒地表达出来。我觉得这种举动就十分让人敬佩,那样混乱的,乱臣贼子尤其多的朝廷,说重一句话就会有杀头的罪,可是陆游却仍直言不讳,那样赤诚明白的爱国之士,怎能不让人另眼相看?我还记得《陆游传》在写陆游临死前提到他咽气前最后一刻写下了《示儿》。“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临终一刻,他仍是惦念江山社稷,依旧那么渴望沦陷区的收复和国家的统一。如此爱国的好儿郎,怎不让人佩服!

  不管是多情的陆游还是爱国的陆游,都是哪位有情有义的陆游。如此伟大的诗人,怎不让人印象深刻呢!

  陆游诗集读后感篇3

  陆游是我国中国南宋诗人,他创作了爱国诗篇九千三百余首。

  他创作的大部分诗篇都跟抗击侵略者有关,或者是跟军营里的艰苦生活有关,如:‘失衣卧枕戈,睡觉身满霜’。

  他的爱国情怀是谁都无法比拟的,在他三十岁那年,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第一名,但遭到了大奸臣秦桧的打击,被除掉了姓名,但她并没有回信,他三十四岁那年,当上了一个县官的属员,他又凭着才干担任了一个较大的官职,可是官场险恶,他又被罢免回乡,他四十五岁那年投奔了王炎旗下,努力为百姓做事,收复祖国的大好河山。但因南宋皇帝屈膝投降,陆游的愿望再一次破灭,当公元一千二百一十年时,他已是一位八十五岁的老人了,他一生爱国如命在他去世前夕,用尽了全力写下了《示儿》这首诗,之后,他就逝世了。

  他的这种爱国精神,真是世间少有,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陆游诗集读后感篇4

  寒假前夕,倩文赠余《陆游诗词选》,百无聊赖以诗鸣——《陆游诗词选》读后感。余爱放翁之诗也久矣,今得是书,竟爱不释手,夙夜翻看,常一咏而三击节。高妙其诗也!

  陆子者,山阴人也。父陆宰,大父陆佃,皆一世之文豪,而闻名天下者。方陆子之初生,金兵南下,宋师不可抵挡,望风而靡,于是陆子乃随陆宰东奔西走。俟金兵北归,始得返乡。

  后陆子师事曾几以诗,亦私淑吕本中。其诗如江河奔放,每论及胡尘,意甚不平,忧国成病,意同拜鹃。后值秦桧忘,陆子乃得挥毫而大论恢复,泼墨而力劝北伐。虽终老不得志,然马上刺虎之威,开阖万里之诗文,已为佳话。

  余读放翁之诗也,终日不倦,每遇好句,辄手记笔录。余读至:“驿路梨花处处开,”顿觉国家之广大而前路无穷也,读后感《百无聊赖以诗鸣——《陆游诗词选》读后感》。后读至“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以手击股,长叹不已。念放翁空余胸中十万兵而无用武之地,竟终日不能忘。又读至“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甚喜,乃和曰“如今诗名动十亿,处处梅花皆放翁。”

  余味陆子之诗也,其高逸不如太白,其伤忧未及少陵,其事故不若震川,其豁达难比东坡。然于烽烟下倥偬而吟诗,虽位卑不忘忧国,虽夜梦仍怀铁马,爱国之情,溢于诗而盈之气也。盖论千古诗界,无人出其右者。故梁任公有诗曰:“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又曰:“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尽胡尘意不平。”

  夫人之奇偶也,若曰无命,为何白首为郎,李广无功?若曰有命,则人复何取何求,坐而待命也矣。人若放翁者,虽无高官厚禄之享,亦无白发偕老之恋,然一生不为牛衣泣,终化为荷花博士,当为华夏男儿之楷模也!

  余谓放翁,诗界之斗魂也。若真叫天山健儿齐唱,岂纵胡马渡阴山?定使金人不敢南窥而拱手称臣。惜哉!惜哉!今之文坛,韩寒牢骚,敬明幽婉,其余多是哀怨,玄幻而无病呻吟,致使青年人不能长歌而壮志也。文坛靡靡之风,甚矣!愿君常读《剑南诗稿》,以壮己志,莫追校园小说之滥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