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审美赏析

王明刚

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审美赏析

  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是一首送别诗。杜十四即杜晃,他是一位进士,排行第十四,所以称他为杜十四。而今,孟浩然的朋友杜晃要离开荆地到东吴,杜甫为他送行而写下这首诗歌。全诗如下: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鉴赏

  诗开篇就写道:“荆吴相接水为乡。”“荆”指荆襄一带。“吴”指东吴。这一句的意思是说,荆地和东吴之间隔着很多大江大湖,到处都是水乡。这里,诗人并没有点题意——“送”,但其“送”意蕴含其中。特别是“荆吴相接”中的“接”字,用得很妙,它不但说明了两地之间是相联系的,而且以此宽慰朋友——两地相连,真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唐代诗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接着第二句写道:“君去春江正渺茫。”此句承“水为乡”而来。“渺茫”即辽阔。也就是说,因辽阔水域,朋友远去而逐渐模糊不清了。“君去”即你(杜晃)离开了。“春江渺茫”春天的江水滚滚滔滔,流向远方。意思是说,您离开这里(荆州)到东吴去,一路上都要乘船沿长江顺流而下,你乘坐的船在长江上越走越远了,慢慢也就看不到了。其中“去”点明了离别之意。可以说,因朋友离别远去了,诗人眼前茫茫一片,心中也感觉空空荡荡的。这样,不但表现了诗人与朋友情感的真挚,也表现了诗人处境的孤独和心情的苦闷。

  于是,诗人在第三句中写道:“日暮征帆何处泊。”“征帆”即远行的船。出自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这一句的意思是说,朋友在春江渺茫中乘船而去,到了傍晚,在什么地方停泊?这里,诗人运用了一个问句,不但强调了自己对朋友的关切,也暗示了自己对朋友远去而难以忘记的'心情。这一句,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 (柳永《雨霖铃》)有着同样的审美效果。这里,诗人通过对朋友的担忧,进一步表现了依依惜别之情。

  最后诗人写道:“天涯一望断人肠。”“天涯”即在天的边缘处,比喻距离很远。唐代诗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也说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唐代诗人张九龄在《望月怀远》中说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断人肠”即指羁旅在外的人。这样的人,因为思念家乡亲人(有时候也指与亲人朋友分离)而内心十分悲伤,已经达到肝肠寸断的地步。诗人用“断人肠”自喻,不仅点明离愁别绪之感,更表现出了朋友远去之后自己的孤独与寂寞。这一句的意思是说,我极目远望,也不能再看到您了,这真是令人感到好像肠子都要断了一样地悲伤呀。“天涯一望”描绘了诗人伫立江边,久久不愿离去的情态。是的,朋友远去,春江渺茫,此时诗人所看到的是“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景象,而感觉到的却是朋友远去之后的伤感。

  在艺术上,首先,以送者口吻,更能表现诗人对朋友的情感。其次,语言如行云流水,层层推进,很富神韵。再次,问句的运用,增强抒情效果。

  审美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题一作“送杜晃进士之东吴”。

  唐时所谓“进士”,为后世所谓举子(举进士)。得第者则称“前进士”。由此可见,杜晃此去东吴,是落魄的。“荆吴相接水为乡”(“荆”指荆襄一带,“吴”指东吴),诗开篇既未点题意,也不叙别情,全是送者对行人宽解安慰的语气。“荆吴相接”,意同“天涯若比邻”,说两地,实际已暗关送别之事。但先作宽慰,超乎送别诗常法,却别具生活情味:落魄远游的人往往最需要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这里就有劝杜晃放开胸怀的意思。长江中下游地区,素称水乡。不说“水乡”而说“水为乡”,意味隽永:以水为乡的荆吴人对飘泊生活习以为常,不以暂离为憾事。这样说来虽含“扁舟暂来去”意,却又不着一字,造语洗炼、含蓄。

  “君去春江正渺茫”。此承“水为乡”转到正题上来,语仍平淡。“君去”是眼前事,“ 春江渺茫”是眼前景,全似信手拈来,但这寻常之事与寻常之景联系在一起,又产生一种味外之味。春江渺茫,正好行船。这是喜“君去”得航行之便呢?还是恨“君去”太疾呢?景中有情在,让读者自去体味。

  朋友刚才出发,便想到“日暮征帆何处泊”,联系上句,这一问来得十分自然。春江渺茫与征帆一片,形成一个鲜明对比。阔大者愈显阔大,渺小者愈显渺小。因此而担心那征帆晚来找不到停泊的处所。句中表现出对朋友一片殷切的关心。同时,揣度行踪,可见送者的心追逐友人东去,又表现出一片依依惜别之情。

  前三句饱含感情,但又无迹可寻,极为含蓄。末句则卒章显意:朋友远去了,“孤帆远影碧空尽”,送行者纵目天涯,极视无见,不禁心潮汹涌,第四句将惜别之情上升到顶点,“断人肠”点明别情,却并不伤于尽露。原因在于前三句已将此情铺垫充足,结句点破,水到渠成。若无前三句的蓄势,就达不到这样持久动人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