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分析其道家文化体现
摘 要:《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的重要作品之一,诗中意象多与道家有关,流露出李白对神仙方术的追求。诗人一生受道家文化的影响,在郁郁不得志的时期更是向往自由的仙人生活。
关键词:道家;李白;自由
《梦游天姥吟留别》作于天宝年间,一般认为是李白从布衣而卿相的梦想破灭,被玄宗赐金放还的次年(公元745年)所作。这首诗类似游记,记录了一个梦境,是李白中年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天宝元年八月,李白奉诏如京,是为二入长安。他以为辅佐天子济苍生安社稷的志向可以实现了,“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到了长安,玄宗对他颇为礼遇,命待诏翰林(唐玄宗时多选用文学士人,用于起草诏令,议论时事)。初期,李白多次陪皇帝宴游,奉命制作诗赋。不久,他就感到厌倦,玄宗的所作所为并非他想象中的圣明天子,自己的进谏也不被采纳。于是常跑到长安市中买醉遣愁,久而久之玄宗就疏远了他。李白也知已不为朝廷所容,便于天宝三年上书请求“还山”,玄宗也就顺势批准了。回到山东,李白大病一场。病愈后就有了越中之行。在越中之行前夕,李白写下了《梦游天姥吟留别》,作为告别东鲁朋友的纪念。
李白家乡川西地区是我国道教发祥地。东汉顺恒二帝时期,张陵在四川大邑开创了五斗米道,从此道教就扎下了根,拥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少年时的李白肯定受了影响。相传李白曾拜当时颇有名气的大隐士、纵横家赵蕤学习击剑和书法。
之前已提到《梦游天姥吟留别》是出游前写的,可见并不是身临其境后的纪实,仅是一种“不出户,知天下”的精神漫游。诗人并不桎梏于生活的真实,就算没有实地游览,也要在梦中去,实质是诗人热烈向往那种神仙世界和仙人生活。这就是诗人道教理想的具体化表现。
开头,“海客”“越人”两句象征摆在李白面前的两条人生道路:一是出世求仙,二是入世从政。相比之下,前者有些虚无缥缈,后者虽困难重重,却比较现实。“天姥连天向天横”一句连用三个“天”字,李白不是不知避复,而是有意重复。在封建社会,“天”自然指天子朝堂。“一夜飞度”则是指李白二入长安,“身登青云”。从“熊咆龙吟”到“丘峦山崩”诸句反映的是诗人已经发现了朝廷上的黑暗面而感到失望痛心。诗人既借梦游象征二入长安,那么梦醒就是象征对朝廷幻想的破灭,所以醒来后嗟叹不已。入朝从政毕竟是他一生的梦想,诗人既感惋惜,又觉无可奈何,只好自我排遣。最终诗人下定决心:要和朝廷彻底决裂,我追求自己的自由世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读到这里仿佛看见了诗人坚毅的面庞,悲愤的眼神,高昂的头颅……
诗中有几个重要意象和道教文化有关,值得赏鉴。瀛洲:《列子?汤问》记载,“渤海中有五座山,一曰岱舆,二曰员峤,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此处表明,“瀛洲” 本是他所向往的理想之地,然而难求才退而求其次梦游天姥的。梦中见到高山象征着梦者必须克服重重障碍,若有勇气登上高山,便克服了惧怕,战胜了自己。神仙:道教的理想人格。“仙”一般指具有超越凡人功能的特异人物。梦见仙象征原始能量和前往超意识感觉的道路,代表梦者的某种性格,即不受控制和约束,自由自在对现实状况做出反应和回答。鹿:相传神仙喜骑白鹿。动物在梦里象征只能靠直觉理解的那一部分性格。鹿代表高尚和骄傲。这三个意象都与道家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传达着诗人向往仙界的心理。
李白所写的自然景物有独特之处,其中融合了诗人的感情、愿望和美学理想,反映了诗人的灵魂、情操和爱好。李白的想象力一直令人惊叹,他不是从自然景象的外貌作静止的描摹,而是透过外貌以景象内在的生命作为描写的对象,他笔下的风景不是死的,而是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和跳动着的生命。诗人的作品中的自然景物性格特征往往就是诗人自己性格特征的体现。鲜活的生命力也是诗人自身拥有的,李白的作品一直流露着积极向上昂扬的精神。
从李白描写大自然的特点不难看出《梦游天姥吟留别》反映的诗人对自由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愤懑。诗人离开长安,云游四海,貌似逍遥超脱,其实内心酸楚失落。于是利用道教理想描绘了一幅仙人胜境,也是鼓励自己超脱现实、坚定追求无拘无束境界的一种方式。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李白作品中关于梦境和幻想的描写与消极浪漫主义有本质区别。在消极浪漫主义者的作品中,梦境和幻想被用来作为拒绝生活、逃避现实的防空洞,而李白则用来加强现实生活的反映。在他所描写的`梦境与幻想中,同样可以看到现实的美与丑,同样含有诗人鲜明的爱憎态度。梦境其实就是现实生活在作者思想中强烈的反映。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浩然气势使之成为千古名句。在李白诗中,我们看到古人怎样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并从这些理想的反面认识到旧社会的黑暗丑陋。把理想中的自由光明与现实的阴暗肮脏对比后,诗人仍然发出了最响亮的抗争口号。李白的性格是笔者欣赏的,他有一颗纯洁又绚丽的心。他自由奔放如滔滔江水,他的才情绚烂耀眼,为世人惊叹。最难得的是他出淤泥而不染,面对朝中污浊,他虽无力改变,但也绝不同流合污。他的离开、他的诗句、他追寻仙人生活,一切的一切都是诗人的反抗。有时候,其他的一切都不是最重要的,就连结果都不是那么重要,只有人的那一点坚持自我、坚持斗争的精神才是最难能可贵的。
附文:
梦游天姥吟留别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四万 一作:一万)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度 通:渡)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赏析
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意境雄伟,变化惝恍莫测,缤纷多采的艺术形象,新奇的表现手法,向来为人传诵,被视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诗的题目一作《别东鲁诸公》。其时李白虽然出翰林已有年月了,而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愤怨仍然郁结于怀,所以在诗的最后发出那样激越的呼声。
李白一生徜徉山水之间,热爱山水,达到梦寐以求的境地。此诗所描写的梦游,也许并非完全虚托,但无论是否虚托,梦游就更适于超脱现实,更便于发挥他的想象和夸张的才能了。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诗一开始先说古代传说中的海外仙境──瀛洲,虚无缥缈,不可寻求;而现实中的天姥山在浮云彩霓中时隐时现,真是胜似仙境。以虚衬实,突出了天姥胜景,暗蕴着诗人对天姥山的向往,写得富有神奇色彩,引人入胜。
天姥山临近剡溪,传说登山的人听到过仙人天姥的歌唱,因此得名。天姥山与天台山相对,峰峦峭峙,仰望如在天表,冥茫如堕仙境,容易引起游者想入非非的幻觉。浙东山水是李白青年时代就向往的地方,初出川时曾说“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入翰林前曾不止一次往游,他对这里的山水不但非常热爱,也是非常熟悉的。
天姥山号称奇绝,是越东灵秀之地。但比之其他崇山峻岭如我国的五大名山──五岳,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仍有小巫见大巫之别。可是李白却在诗中夸说它“势拔五岳掩赤城”,比五岳还更挺拔。有名的天台山则倾斜着如拜倒在天姥的足下一样。这个天姥山,被写得耸立天外,直插云霄,巍巍然非同凡比。这座梦中的天姥山,应该说是李白平生所经历的奇山峻岭的幻影,它是现实中的天姥山在李白笔下夸大了的影子。
接着展现出的是一幅一幅瑰丽变幻的奇景:天姥山隐于云霓明灭之中,引起了诗人探求的想望。诗人进入了梦幻之中,仿佛在月夜清光的照射下,他飞渡过明镜一样的镜湖。明月把他的影子映照在镜湖之上,又送他降落在谢灵运当年曾经歇宿过的地方。他穿上谢灵运当年特制的木屐,登上谢公当年曾经攀登过的石径──青去梯。只见:“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继飞渡而写山中所见,石径盘旋,深山中光线幽暗,看到海日升空,天鸡高唱,这本是一片曙色;却又于山花迷人、倚石暂憩之中,忽觉暮色降临,旦暮之变何其倏忽。暮色中熊咆龙吟,震响于山谷之间,深林为之战栗,层巅为之惊动。不止有生命的熊与龙以吟、咆表示情感,就连层巅、深林也能战栗、惊动,烟、水、青云都满含阴郁,与诗人的情感,协成一体,形成统一的氛围。前面是浪漫主义地描写天姥山,既高且奇;这里又是浪漫主义地抒情,既深且远。这奇异的境界,已经使人够惊骇的了,但诗人并未到此止步,而诗境却由奇异而转入荒唐,全诗也更进入高潮。在令人惊悚不已的幽深暮色之中,霎时间“丘峦崩摧”,一个神仙世界“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洞天福地,于此出现。“云之君”披彩虹为衣,驱长风为马,虎为之鼓瑟,鸾为之驾车,皆受命于诗人之笔,奔赴仙山的盛会来了。这是多么盛大而热烈的场面。“仙之人兮列如麻”!群仙好象列队迎接诗人的到来。金台、银台与日月交相辉映,景色壮丽,异彩缤纷,何等的惊心眩目,光耀夺人!仙山的盛会正是人世间生活的反映。这里除了有他长期漫游经历过的万壑千山的印象、古代传说、屈原诗歌的启发与影响,也有长安三年宫廷生活的迹印,这一切通过浪漫主义的非凡想象凝聚在一起,才有这般辉煌灿烂、气象万千的描绘。
值得注意的是,这首诗写梦游奇境,不同于一般游仙诗,它感慨深沉,抗议激烈,并非真正依托于虚幻之中,而是在神仙世界虚无飘渺的描述中,依然着眼于现实。神游天上仙境,而心觉“世间行乐亦如此”。
仙境倏忽消失,梦境旋亦破灭,诗人终于在惊悸中返回现实。梦境破灭后,人,不是随心所欲地轻飘飘地在梦幻中翱翔了,而是沉甸甸地躺在枕席之上。 “古来万事东流水”,其中包含着诗人对人生的几多失意和深沉的感慨。此时此刻诗人感到最能抚慰心灵的是“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徜徉山水的乐趣,才是最快意的,也就是在《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所说:“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本来诗意到此似乎已尽,可是最后却愤愤然加添了两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吐长安三年的郁闷之气。天外飞来之笔,点亮了全诗的主题:对于名山仙境的向往,是出之于对权贵的抗争,它唱出封建社会中多少怀才不遇的人的心声。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中,多少人屈身权贵,多少人埋没无闻!唐朝比之其他朝代是比较开明的,较为重视人才,但也只是比较而言。人才在当时仍然摆脱不了“臣妾气态间”的屈辱地位。“折腰”一词出之于东晋的陶渊明,他由于不愿忍辱而赋“归去来”。李白虽然受帝王优宠,也不过是个词臣,在宫廷中所受到的屈辱,大约可以从这两句诗中得到一些消息。封建君主把自己称“天子”,君临天下,把自己升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却抹煞了一切人的尊严。李白在这里所表示的决绝态度,是向封建统治者所投过去的一瞥蔑视。在封建社会,敢于这样想、敢于这样说的人并不多。李白说了,也做了,这是他异乎常人的伟大之处。
这首诗的内容丰富、曲折、奇谲、多变,它的形象辉煌流丽,缤纷多彩,构成了全诗的浪漫主义华赡情调。它的主观意图本来在于宣扬“古来万事东流水”这样颇有消极意味的思想,可是它的格调却是昂扬振奋的,潇洒出尘的,有一种不卑不屈的气概流贯其间,并无消沉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