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背后“最重要的女人”陈安娜

刘莉莉

莫言背后“最重要的女人”陈安娜

  Meet Anna Chen, Mo Yan's Swedish translator

  因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莫言被推倒了聚光灯下。但在大家都在谈论莫言的优秀作品及他的文学造诣时,我们不得不说的是莫言背后的女人——瑞典翻译家陈安娜。没有翻译的辛勤及富有创造性的工作,莫言的作品都无法流传世界各地,更无法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现在让我们走进陈安娜,了解这位幕后英雄。

  As Chinese author Mo Yan arrived at the Swedish National Opera for a performance on Dec.13, three days after he received 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by his side was Anna Gustafsson Chen, his Swedish translator.

  11月13日,中国作家莫言在他喜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三天赴瑞典皇家歌剧院观看演出,站在他身边的是翻译家陈安娜

  Chen, a native Swede born in 1965, has been in the business of translating Chinese works to Swedish for the last 20 years. As of 2012, she had translated 20 Chinese novels, including Mo Yan's "Red Sorghum", "The Garlic Ballads" and "Life and Death Are Wearing Me Out". She also has translated works from other famous Chinese novelists, including Yu Hua's "To Live" and Su Tong's "Wives and Concubines." Chen has been honored by the Swedish Academy Translation Award for her work.

  陈安娜生于1965年,师从著名汉学家、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从事翻译现代中文作品20多年。截至2012年,她已经翻译了20部中文小说,其中包括莫言的《红高粱家族》、《天堂蒜苔之歌》、《生死疲劳》。此外,她还翻译了余华的《活着》、苏童的《妻妾成群》等,并因出色的工作获得过瑞典学院的翻译奖。

  Chen was first acquainted with Mo Yan's work "Red Sorghum" in the early 1960s. "I read GeHaowen's English translation in a bookstore. Then, in Sweden it wasn't easy to find Chinese books. I found ["Red Sorghum"] interesting and later bought the Chinese version and tried to translate it,"she said.

  陈安娜在90年代初第一次看到了莫言的作品——《红高粱家族》。“我最早是在书店里看的葛浩文的英文译本,那时在瑞典不容易找到中文书,看了英文版觉得很不错,后来买到中文版,因为觉得很有意思,就试试翻译吧。这本书翻译的时间蛮长的,因为那不是我的专业,我有别的工作,而且那时候没跟出版社签合同,就是自己慢慢译。”

  Although Mo Yan wrote the first draft of "Life and Death Are Wearing Me Out" in only 43 days,Chen spent six years translating it into Chinese. After initial success, she would go on to translate Zhang Wei's "The Ancient Ship" and Mo Yan's "Forty-one Cannons" and "Frogs".

  尽管莫言仅用了43天完成《生死疲劳》的初稿,陈安娜却用了6年将其翻译成中文。在第一成功翻译完莫言作品后,她开始翻译张伟的《古船》,莫言的《四十一炮》和《蛙》。Chen says her work has opened up a window to the world which few of her country men have explored.

  陈安娜表示她的'工作为世界打开了一扇窗,而这扇窗在她家乡仅由少数的人探求过。

  "Learning Chinese has let me know that Sweden and the Western world are not the center of the world," she said.

  学习中文让她明白瑞典和西方世界并不是世界的中心。"In fact, where a person is, that's where the center of his world is."

  事实上,对个人而言,他在那里,世界的中心就在那里。

  相关介绍:

  陈安娜本姓古斯塔夫森,说起中文来流畅自如,很多人说她是“瑞典的中国人”。她供职于瑞典的一家图书馆,是一名图书管理员。因为工作原因,陈安娜得以接触到不同国家的文学作品,喜欢上了中国文学。她在20世纪80年代嫁给了中国翻译家万之(原名陈迈平),随夫取了中国姓氏。中文表达流畅自如。很多人说,她是“瑞典的中国人”。

  作为一名翻译家,陈安娜的工作非常辛苦,但却是“离作者最近的人”。

  她也很喜欢张艺谋拍的同名电影。“当时就被那种异国风情的东西吸引,很残酷又很漂亮”。陈安娜说,自己最喜欢的就是莫言那种“讲故事的能力”。“看他的故事,你总觉得他会把你拉进那个世界。”

  针对莫言小说中丰富的、富于生活气息的语言,陈安娜在翻译的时候也“犯了难”。“有一些骂人的话我也觉得很难,中国的语言很丰富,而且骂人方式跟我们非常不一样,可能是我不太会骂人。”

  关于莫言的另一部代表作《生死疲劳》,莫言本人在写作初稿时只用了43天。但陈安娜却整整翻译了6年。她对这本书的评价是:“莫言写作的方式很独特,这个人一会儿是人,一会儿是驴,一会儿是猪,在我看来又幽默又残酷。这是别人写不出来的,至少我这么觉得。”

  她表示:“你们的支持真让我感动,也让我不好意思。请注意,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研究一个作家的时候会收集各种译本。他们看的不光是我翻译的莫言的作品,还有德文版、英文版、法文版等。他们看了这些不同版本以后才会开始讨论。所以不能说没有我的翻译,莫言就不会获奖。这样的说法对其他翻译家不公平。” 她特别指出,不应忘了美国翻译家葛浩文,没有他把莫言的多部小说译成英文,莫言的影响力恐怕难以进入西方。

  陈安娜现在最担心的是,翻译中国文学在瑞典没几个人,她恐怕不是一个好翻译,但目前几乎没有别人,每天想那些应该翻译的书她又紧张又难过,甚至觉得“上班真是浪费时间”。陈安娜还表示,以前很多人批评诺贝尔文学奖评委,说这个奖太政治化,现在有人批评他们说这个奖不够政治化。瑞典有一句俗语:“无论你转身多少次,你的屁股还在你后面。”意思就是说,无论你怎么做,人家都会说你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