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导学案

黄飞

【荐】《木兰诗》导学案

《木兰诗》导学案1

  【学习目标】

  1、识记、理解本课的生字词。

  2、反复诵读,并背诵全诗;

  3、体会本文排比、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

  4、通过朗读、复述等方式,体会诗歌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5、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认识木兰的形象特点。

  【文学常识】

  1、花木兰的故事源于《木兰诗》,《木兰诗》选自 朝·郭茂倩编的《 》,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叙述了古代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

  2、乐府是汉朝的音乐机关,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和训练乐工。专门收集民歌,后来把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歌词也称“乐府”或“乐府诗”,成为了一种音乐性的诗体。

  3、乐府诗的特点

  (1)叙事性强,人物性格鲜明和完整的故事情节。

  (2)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来描写人物,如个性化的对话,人物行动和细节的描写等。

  (3)形式多样。有四言、五言、杂言。五言是乐府民歌的创新。

  (4)有丰富奇特的幻想,具有浪漫色彩。

  4、互文:这是古诗词中常见的“互文”现象。所谓“互文”,即上下句的意思是互相交错、互相补充的。

  互文是古诗文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是指一联中的两句词语意思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意思的修辞手法。(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一、积累下列知识:

  1、读准下面黑体字的字音。

  机杼( ) 可汗( ) 鞍鞯( ) 辔头( ) 燕山( )

  鸣溅溅( ) 鸣啾啾( ) 胡骑( )戎机( ) 朔气( )

  红妆( ) 金柝( ) 著( ) 傍地走( )

  二、初读诗歌,疏通文意:

  1、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

  (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2)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2、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

  (1)木兰当户织: (2)唯闻女叹息:

  (3)问女何所忆: (4)旦辞爷娘去:

  (5)朔气传金柝: (6)策勋十二转:

  (7)赏赐百千强: (8)著我旧时裳:

  (9)雄兔脚扑朔: (10)胡骑:

  (11)万里赴戎机 : (12)关山度若飞:

  3、《学习辅导》P22第3、4题

  4、词类活用

  (1)愿为市鞍马( )

  (2)策勋十二转( )

  (3)当窗理云鬓( )

  5、文言句式

  (1)倒装句:问女何所思

  (2)省略句:愿为市鞍马

  6、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三、再读诗歌,把握内容:

  1、根据自己的理解,复述木兰故事。

  2、根据概括各段内容填空,理清课文情节。

  代父从军→( )→( )→还朝辞官 →( )→比喻赞美,讴歌英雄

  3、详略分析:这首诗在叙事的详略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

  四、品读诗歌,赏析人物:

  (一)品读:(提示: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表达作用?)

  1、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4、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5、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探究:

  6、《学辅》P23、第11题

  7、“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这两句诗有什么表达效果?

  8、最后一段可否删去?为何?

  (二)人物赏析:

  一千多年来,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原因是什么?请用准确的词语概括木兰的形象。

  五、总结全文:

  《木兰诗》这首叙事诗塑造了花木兰这个巾帼女英雄形象。她既是一个云鬓花黄的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战士。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得胜归来之后,她又谢绝高官,返回家园,重新从事和平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感融合在一起。

  木兰的形象,集中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勤劳善良、机智、刚毅勇敢、淳厚质朴,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的优秀品质。

  艺术特色

  1、叙述情节详略得当,突出人物性格的丰富性。

  2、具有民歌风格。(语言生动质朴,运用顶真、问答、排比、复沓、对偶等句式)

  3、风格明朗刚健,质朴生动。

  六、拓展延伸,巩固练习

  (一)、列举我国历史上还有哪些著名的女英雄。

  (二)根据课文内容默写:

  (1)《木兰诗》中描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是

  (2)《木兰诗》中表现木兰操办军备物资急切而又井然有序的诗句是

  (3) 《木兰诗》中描述木兰矫健的英姿和行军之快的诗句是

  (4)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和恶劣的环境的诗句是

  (三)选择题:

  1.对“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一句中的“大”字的理解准确的一项( )

  A.表明了可汗的积极性很高。 B.“大”就是大规模的意思。

  C.显现战争紧张、频繁、涉及范围广。 D.意思是非常、十分。

  2.选出对“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

  B.将军和壮士战斗死去了,壮士从军十年胜利归来。

  C.将军在千百次战斗中死去了,木兰却在十年后回来了。

  D.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战斗,将军死去了,壮士归来了。

  3.对第3段中的“不闻……但闻……”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采用对比手法,反映战争紧迫。

  B.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切怀念。

  C.采用对比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刻思念,极大地丰富了女英雄的形象。

  D.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与亲人分离极其悲痛的心理。

  4.对“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两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写征程的遥远和军情的急迫。 B.写战争到来的悲凉气氛。

  C.以宿营地空旷寂凉烘托木兰离家思亲的情怀。 D.写行军旅途的欢快。

  5.朗读下列语句停顿恰当的一项是( )

  A.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B.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C.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D.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木兰诗》导学案2

  导学模块

  【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讨论:

  结合全诗内容,说说在你心目中,花木兰是一位怎样的巾帼英雄形象?

  小组合作讨论:

  ①我的讨论意见: 。

  ②其它的同学有价值的讨论意见:

  结合我们刚才概括的每一节诗的内容,说说 哪些内容是详写?哪些内容是略写?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固学提高【课堂检测】

  当堂检测题

  一得分: 批改人:

  1.借助工具书给下列加点字注音。(4分)

  胡骑( ) 金柝( ) 军帖( ) 可汗( )

  2.解释加点的词。 (2分)

  木兰当户织( ) 愿为市鞍马( )

  3.翻译下列句子,注意上下句的意思是互相交错、补充的。(2分)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4.填空。(2分)

  ①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 。

  ②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原句是: 。

  5.从选文看,略写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详写_______________,突出了木兰既有 ______________,又有 __________________ 的多重性格。(5分)

  拓展阅读:

  课题:木兰诗

  【学习目标】

  1.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2体会恰当详略叙述和成功运用排比、对偶、夸张等修的表现力量。

  3.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这首民歌。

  【学习重难点】

  1.故事情节和木兰形象。 2 . 对偶和排比

  3.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这首民歌。

  【学法指导】

  诵读与欣赏相结合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 预习导学

  1.熟读《木兰诗》。

  2. 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并抄写三遍

  机杼( ) 鞍鞯( ) 胡骑( ) 金柝( ) 策勋( ) 赏赐( ) 理云bìn( ) pèi头( ) 扑shuò( ) 雄 chí( ) 阿zǐ( )

  3. 资料链接

  ①这是一首民歌,是人民大众的口头集体创作,经过文人润色后用文字记录下来。民歌是可以歌唱的,这首诗最后四句是歌唱者对诗中主人公木兰的颂赞之辞。

  本文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符诗集》。“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见政治得失。我国的采诗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南北朝皆相沿袭。萧梁时,社会上已经把“乐府”从官署的名称转变而为诗体。其中既有文人诗歌,有有民间歌诗,亦即凡是合于乐能够歌唱的歌诗,统统称为“乐府”。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品,是乐府双璧之一(另一首是《孔雀东南飞》),属于叙事诗,叙述了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刻画出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木兰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②这首诗一般都认为产生在北朝北魏的统治期间(386—557)。北魏(又称“后魏”)曾跟当时北方的柔然族多次交战,诗中提到的“黑山”“燕山”正是作战的地点,在魏太武帝期间战争尤为惨酷,至449年才彻底击败柔然。

  ③北魏是鲜卑族人的政权,鲜卑族当时已逐步汉化,所以诗中将皇帝既称“天子”,又称“可汗”。

  ④北魏的末期分裂为东魏、西魏,西魏实行府兵制,应征从军的人须自备鞍马、弓箭等物,诗中“东市买骏马”一节即来源于此。

  ⑤木兰可能实无其人,所以姓花、姓朱、姓魏、姓木兰之说均系猜测或捕风捉影,我们用不着追究。北方民族尚武,女子也不例外,木兰女英雄的形象可能是据此创造出来的。

  ⑥读这首诗要注意两点:一是诗中有“互文”,意思是一联中的两句互相补充,须合解,正式名称叫“互文足义”,例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说的是,有些将军和壮士战死沙场,另一些将军和战士胜利归来。此类“互文”甚多,须用心发现。二是诗中的数字如十、十二、百、千等,无非是言其多,不能看作确数。这两种情况,不只是在本诗中有,在其他古代诗篇中也有。

《木兰诗》导学案3

  学习目标:

  l.借助注释、工具书学习生字词,诵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

  2、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整体把握故事情节,理清故事脉络。

  3、了解本文所用的修辞格,理解木兰巾帼英雄的形象,分析木兰的性格特征。

  4、通过各种方式反复诵读,体会文章的节奏美和音韵美,培养语感,提高记诵能力。

  学习重点:

  1、诵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

  2、理解木兰巾帼英雄的形象,分析木兰的性格特征。

  自主预习学案

  一、课前资料查询:

  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与本文有关的文学知识。(作者、背景等)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木兰歌》,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北朝民歌以《乐府诗集》所载“梁鼓角横吹曲”为主,是当时北方民歌中一种在马上演奏的军乐,因为乐器有鼓角,所以也叫“鼓角横吹曲”。《木兰诗》则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它和《孔雀东南飞》一起,并称为乐府诗中的“双璧”。

  二、阅读全文,小组内自主解决下列问题:

  1、解决文中易读错写错的字

  比如:机杼 鞍鞯 朔风 柝 勋章 秭妹 鬓角 雌雄……

  2.通假字

  出门看火伴(“火”同“伙”) 对镜贴花黄(“帖”同“贴”)

  3.古今异义

  卷卷有爷名(古义:指父亲;今义:指爷爷)

  但闻黄河流水呜溅溅(古义:只;今义:常用作转折连词)

  双兔傍地走(古义:跑;今义:行走)

  4.一词多义

  东市买骏马(集市)

  愿为市鞍马(买)

  5.词类活用

  愿为市鞍马(名词用作动词,买)

  策勋十二转(名词用作动词,记功)

  6、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此外你还有什么问题,小组合作交流?

  课内探究学案

  一、听师范读课文,要求:

  A、认真听读,不出声。

  B、注意生字新词的正确读音。

  C、揣摩读乐府诗的语气,注意句中的停顿处理。

  二、结合注释朗读课文,疏通文意,整体感知

  1、课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请概括回答。

  2、在概述情节的基础上,学生整体把握诗歌脉络。(引导:这是一首叙事诗,依据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出了什么?)

  三、品读探究,人物赏析

  1、品读探究:你喜欢文中的哪些描写?小组内交流并读给大家听。(引导:从句式、修辞等方面赏析)

  2、人物赏析:

  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你还知道哪些“花木兰”式的人物?

  四、小组合作读出诗的美感

  小组内合作用你们最喜欢的方式,来读并读出出情感。

  巩固训练学案

  1、给下列字注音:机杼( )可汗( )鞍鞯( )辔头( )

  金柝( )铠( )甲 策勋( )云鬓( )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万里赴戎机( )

  (2)寒光照铁衣( )

  (3)赏赐百千强( )

  (4)出郭相扶将( )

  3.下列诗句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B.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C.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D.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4.下列属于“互文”的句子是( )

  A.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B.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C.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D.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5.默写。

  (1)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双兔傍地走,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夸张地描写了木兰的矫健雄姿。

  (4)诗中描写边塞夜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木兰诗》导学案4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知识(重点的字、词、),了解本诗所运用的修辞。背诵全诗,理清思路。

  2.过程与方法:从整体出发把握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的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花木兰提炼诗歌主题。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知识(重点的字、词、),了解本诗所运用的修辞。背诵全诗,理清思路。

  2. 从整体出发把握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的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

  教学难点:

  文章详略的安排

  教学过程:

  一、自主预习 整体感知

  1.我谈《乐府诗歌》

  2.自读课文,积累字词

  机杼() 军帖( ) 可汗( ) 戎机( )

  胡骑() 金柝( ) 同行( ) 云鬓 ( )

  3.翻译句子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二、课堂展示

  (一)预习检测

  (二)合作探究

  1.文中写了木兰的那些事迹,详略安排如何

  2.结合文章分析花木兰这一艺术形象,并说说作者塑造花木兰这一艺术形象有何作用?

  5.文章采用的是什么写作顺序,表达方式有哪些,开头写的是什么

  这样安排有何好处?

  4.结尾附文在文中有何作用?

  三、当堂检测

  1.通假字有:

  2.写出所有互文句:

  3.文中数词虚用的有:

  4.我还知道以下成语中数词的用法,如同上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 少写四个)

  四、课外延伸

  十五从军征

  作者:【两汉乐府】 年代:【汉】 体裁:【乐府】 类别:【未知】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思考:诗歌在写法上有何特点木兰诗与本文有何相同之处

《木兰诗》导学案5

  课题:木兰诗

  【学习目标】

  1.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2体会恰当详略叙述和成功运用排比、对偶、夸张等修的表现力量。

  3.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这首民歌。

  【学习重难点】

  故事情节和木兰形象。

  2 . 对偶和排比

  3.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这首民歌。

  【学法指导】

  诵读与欣赏相结合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 预习导学

  1.熟读《木兰诗》。

  2. 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并抄写三遍

  机杼( ) 鞍鞯( ) 胡骑( ) 金柝( ) 策勋( ) 赏赐( ) 理云bìn( ) pèi头( ) 扑shuò( ) 雄 chí( ) 阿zǐ( )

  3. 资料链接

  ①这是一首民歌,是人民大众的口头集体创作,经过文人润色后用文字记录下来。民歌是可以歌唱的,这首诗最后四句是歌唱者对诗中主人公木兰的颂赞之辞。

  本文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符诗集》。“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见政治得失。我国的采诗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南北朝皆相沿袭。萧梁时,社会上已经把“乐府”从官署的名称转变而为诗体。其中既有文人诗歌,有有民间歌诗,亦即凡是合于乐能够歌唱的歌诗,统统称为“乐府”。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品,是乐府双璧之一(另一首是《孔雀东南飞》),属于叙事诗,叙述了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刻画出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木兰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②这首诗一般都认为产生在北朝北魏的统治期间(386—557)。北魏(又称“后魏”)曾跟当时北方的柔然族多次交战,诗中提到的“黑山”“燕山”正是作战的地点,在魏太武帝期间战争尤为惨酷,至449年才彻底击败柔然。

  ③北魏是鲜卑族人的政权,鲜卑族当时已逐步汉化,所以诗中将皇帝既称“天子”,又称“可汗”。

  ④北魏的末期分裂为东魏、西魏,西魏实行府兵制,应征从军的人须自备鞍马、弓箭等物,诗中“东市买骏马”一节即来源于此。

  ⑤木兰可能实无其人,所以姓花、姓朱、姓魏、姓木兰之说均系猜测或捕风捉影,我们用不着追究。北方民族尚武,女子也不例外,木兰女英雄的形象可能是据此创造出来的。

  ⑥读这首诗要注意两点:一是诗中有“互文”,意思是一联中的两句互相补充,须合解,正式名称叫“互文足义”,例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说的是,有些将军和壮士战死沙场,另一些将军和战士胜利归来。此类“互文”甚多,须用心发现。二是诗中的数字如十、十二、百、千等,无非是言其多,不能看作确数。这两种情况,不只是在本诗中有,在其他古代诗篇中也有。

  4.试用简洁的语言说出古诗的大概意思:

  5.摘抄文中你最欣赏的两处语句并作赏析。

  6.质疑(写出你自学古诗时的疑问)。

  二、课堂助学:

  (一) 导入:

  (二)、初读文章

  1.自读课文,掌握加横线字的字形和读音。

  机杼( ) 可汗( ) 鞍鞯( ) 辔头( )燕山( )鸣溅溅 ( ) 鸣啾啾( )胡骑( ) 戎机( ) 金柝( )著( ) 傍地走( )

  2.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

  (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2)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三)疏通文意

  1.参照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问女何所忆( ) 愿为市鞍马( ) 北市买长鞭( ) 胡骑( )

  万里赴戎机( ) 关山度若飞( ) 朔气传金柝( ) 策勋十二转( ) 赏赐百千强( ) 著我旧时裳( ) 安能辨我是雄雌( )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4)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四)深入探究

  1.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写木兰停机叹息?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引起读者悬念——木兰为何忧愁。能使文章简洁。

  2. “旦辞爷娘去,……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一节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在荒凉夜间环境烘托中,揭示出木兰乍离家乡,思念亲人,离乡愈远,思念愈切的心情,从而细腻地透漏出木兰少女思亲的情怀,活生生地刻画了一位少年英雄女郎的 形象,形象地写出了木兰奔驰遥远征途的豪迈气概。

  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两句在诗篇前后段落上起着什么作用?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是对上段描写的奔驰征途情景高度的、形象的概括,表明驰抵战场,

  引到描写战场上的生活和战斗,在诗篇前后段落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两句诗,夸张地表现出木兰身跨飞驰战马,万里奔赴战场的矫健雄姿

  4.“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表现出木兰的什么精神品质?

  表现出木兰功成身退、眷恋家乡的耕织生活、不募荣华富贵的纯真性

  格、高贵品质。

  5.第6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

  排比、表现她那种欣喜若狂的心情,渲染了团聚、欢乐的气氛。

  6.学习完课文木兰给你怎样的印象?以“我从课文_____读到木兰是一个_____的人”句式来说。

  勤劳、善良、淳朴、谨慎(女儿性情) 机智、勇敢、刚毅、忠孝两全(英雄气概)

  (五)积累迁移

  1.按要求默写。

  (1)《木兰诗》中表现军情紧急、将士奔赴战场行军急促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句子

  (3)表现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家人喜迎木兰归乡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比喻的修辞赞颂木兰机谨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

  2.木兰代父从军是一种孝,在战场上拼杀是爱国。那么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又是怎么样来体现自己对家人的爱、对国家的爱呢?

  (六)总结全课。

  三、课堂巩固:

  (一) 解释下列词语

  1木兰当户织( )( ) 2不闻机杼声( )

  3 惟闻女叹息( ) 4问女何所忆( )

  5军书十二卷( ) 6愿为市鞍马( )( )( )

  7旦辞爷娘去( ) 8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

  9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10万里赴戎机( )

  11关山度若飞( )12朔气传金柝( )( )

  13寒光照铁衣( )14策勋十二转( )15赏赐百千强( )

  (二)原文填空

  1 文中表现木兰代父从军原因的诗句是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2 表现木兰出征做准备的排比句是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3 表现军情紧急和木兰矫健英姿的句子是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4 以特有的事物表现边塞夜景的句子是

  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

  5 表现战争持久的句子是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6 集中体现木兰高尚品格、不慕荣利的诗句是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三) 问答题

  1 文中“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一句中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木兰什么心情?

  使用了动作描写手法,表现了木兰回家后的喜悦的心情和恢复女儿装后的激动的心情。

  2 谈谈你对《木兰诗》主题的认识。

  通过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多年征战归来,不慕荣利,自愿过劳动生活的故事,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3 读完本诗后,你觉得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

  木兰是一个深明大义,勤劳,善良,不慕容华,机智,警觉,英勇善战,热爱家乡亲人,热爱和平的奇女子。

  (四).默写《木兰诗》

《木兰诗》导学案6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并背诵全诗;

  2、体会本文排比、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

  3、通过朗读、复述等方式,体会诗歌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4、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认识木兰的形象特点。

  1、 学法指导:

  这是一首很唯美的民歌,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语言等无不给人以美的感受。鉴于此,我们学习这篇课文要在熟读的基础上准确背诵;由于故事家喻户晓所以对课文的理解没有太大难度,关键要能用准确的词语来概括木兰的形象,可以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本文运用了大量的修辞,要注意学习并体会它的作用。

  学习步骤:

  一、积累下列知识:

  1、生字词:

  机杼( ) 可汗( ) 鞍鞯( ) 辔头( )燕山( ) 鸣溅溅( ) 鸣啾啾( ) 胡骑( ) 戎机( ) 金柝( ) 著( ) 傍地走( )

  2、关于《乐府诗集》及《木兰诗》的有关介绍:

  二、初读诗歌,疏通文意:

  1、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

  (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2)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2、参照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问女何所忆( ) 愿为市鞍马( ) 北市买长鞭( ) 胡骑( )

  万里赴戎机( ) 关山度若飞( ) 朔气传金柝( ) 策勋十二转( ) 赏赐百千强( ) 著我旧时裳( ) 安能辨我是雄雌( )

  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4)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三、再读诗歌,把握内容:

  1、根据自己的理解,复述木兰故事。

  2、根据概括各段内容填空,理清课文情节。

  代父从军,→( )→( )→还朝辞官 →( )→比喻赞美,讴歌英雄

  四、赏析人物,品读诗歌:

  (一)人物赏析:

  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请用准确的词语概括木兰的形象。

  (二)品读探究:

  (1)第2自然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这样写繁琐吗?

  (2)第4自然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哪些修辞手法,表现木兰的什么情操?

  (3)第5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

  (4)结尾附文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5)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

  (三)详略分析:

  (1)这首诗在叙事的详略上有什么特点?

  (2)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

  五、体验反思,互动释疑

  教师请学生任选下面三个话题中的一个话题,进行说话练习。

  1.试想你就是木兰姑娘,请你说说替父从军的前前后后的心理活动。

  2.假如“你”就是木兰姑娘,说说自己的战斗生活。

  3.假如你是木兰的亲人,十几年没见面了,见到木兰会做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呢?

  六、拓展延伸,巩固练习

  [基础巩固]

  1.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机杼( ) 鞍鞯( ) 胡骑( ) 金柝( ) 策勋( ) 赏赐( ) 理云bìn( ) pèi头( ) 扑shu( ) 雄 chí( ) 阿zǐ( )

  2.形似字注音组词

  拆( ) 戎() 傍( )

  折( ) 戍( ) 滂( )

  柝( )戊( ) 榜( )

  析( ) 戌( ) 谤( )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木兰当户织( ) 昨夜见军帖( )

  旦辞爷娘去( ) 万里赴戎机( )

  著我旧时裳( ) 安能辨( )( )我是雌雄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愿为市鞍马 市:买 东市买骏马 市:集市

  B.出郭相扶将 郭:外城 木兰不用尚书郎 不用:不愿作

  C.朔气传金柝 朔:北方 策勋十二转 策勋:记功

  D.军书十二卷 十二卷:十二本 赏赐百千强 强:有余

  5.填空。

  ①.《木兰诗》选自 朝 (人名)编的《 》,这是 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全诗通过叙述花木兰 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英勇善战,勤劳能干, 的女英雄形象。

  ②.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

  ③.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

  ④.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是

  ⑤.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

  ⑥.写木兰一家人高高兴兴迎接她回家的情景的句子:

  ⑦.诗中的“ 、 ”一句,用 和 的修辞手法,十分概括地描写了战争的旷日持久,激烈悲壮。

  ⑧.成语“扑朔迷离”源于木兰诗中的“, ”一句诗文。

  6.对诗句品味有误的一项是( )

  A.“万里赴戎机”:“万里”极言征程之远,“赴”表现动作之迅速、果敢。

  B.“关山度若飞”:跨越飞和山,像飞一样,展现了木兰的矫健雄姿。

  C.“朔气传金柝”:朔,指北方。用打更的声音在寒气中传送,表现军旅生活的单调、无聊。

  D.“寒光照铁衣”:用寒光和铁衣,展示边关将士的英武风采。

  7.写出下面诗句的大意。

  ①.爷娘问女来,出郭相扶将

  ②.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

  [能力提升]

  (一)阅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1.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段意

  2.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动词填写

  ①描写爷娘: ②描写阿姊:

  ③描写小弟: ④描写木兰:

  3.选文中连用四个“我”的作用是什么?

  4.品味“开”、“坐”、“脱”、“著”、“理”、“帖”这6个动词的表达作用。

  5.分析“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这两句诗的表达作用。

  (二)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少习射(少年时) B.市鞍马(买)

  C.长而益精(更加) D.易男装(穿)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皆次当行( ) 数( )建奇功

  3.区别一词多义

  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因: )

  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因: )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

  ②.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

  5.“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一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A.骑马转战共十二年,建立的功勋数不清。

  B.骑马转战共十二年,屡次建立功勋。

  C.骑马转战了十余年,屡次建立功勋。

  D.骑马转战了十余年,建立的功勋数不清。

  6.文中“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一句是全文所表达的主旨,在《木兰诗》中相类的句子是:建议你这样质疑:

  对于文章你还有哪些问题,把它整理下来。与同学或老师交流。

  2、 学完本课后你有何收获,写下来与老师分享。

  29、《木兰诗》学案答案:

  六、拓展延伸,巩固练习

  [基础巩固]

  4.D

  5①宋,郭茂倩,《乐府诗集》代父从军,不慕名利 ②东……西……南……北…… ③朔气传军柝,寒光照铁衣。 ④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⑤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⑥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⑦“将军……壮士……”,对偶、互文 ⑧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6.C 7略

  [能力提升]

  (一)

  1.木兰回家的欢乐情景。

  2.①扶将 ②理 ③磨 ④开 坐 脱 着 理帖

  3.与家人团聚、重温和平的女儿生活的喜悦心情。

  4.归家的喜悦和故物的亲切。

  5.不仅写出了伙伴惊讶情态,还从侧面写出了木兰的英雄气概。

  (二)

  1、D

  2、háng shu

  3、 因为 因而(所以)

  4、①木兰是古代一位民间的女子。 ②凡是男子可以做的事情,女子未必就不能做。

  5、C

  6、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