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感悟

黄飞

  经曰:

  黄帝问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

  岐伯对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天覆地载,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阳予之正,阴为之主;故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则天地四塞。阴阳之变,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数。

  这一节,分两段,一为黄帝问,一为岐伯答。以一问一答的形式,说明天地之阴阳与人之三阴三阳相应的原因与道理,并举例说明阴阳衍化之道、之作用和及于人身上同样适用的道理。

  “黄帝问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

  这一段是黄帝问。这一段的意思很明显,即为黄帝问道:“我听说天为阳,地为阴,太阳为阳,月亮为阴,一年十二个大小月三百六十天,人也应该与之相应,而人却有三阴三阳,不应天地之阴阳,这是什么缘故啊?”这一段可以拎出来解释的就是“三阴三阳”。什么是人之三阴三阳?即为,人之手足三阳经与三阴经也,分别是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与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人有这三阴三阳,而天地只有天为阳、地为阴、太阳为阳、月亮为阴,这其间似乎并不相照应,这是为什么呢?下边,就是歧伯的解答。

  歧伯的解答,分三层意思:其一是说明阴阳衍化;其二是举例具体来解说阴阳衍化及其作用影响;其三是阴阳衍化的道理,同样可以适用于人身之阴阳。所谓阴阳衍化,即阴阳可以无限地分化,即阴阳之中还可以再分阴阳。下面,我们具体来解读一下:

  一,“岐伯对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这一层是说阴阳可以无限分化,即离;也可以归一,即合。其中的要领,即一也。这个“一”,就是阴阳离合。阴阳可以无限分离,也可总归为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归于阴阳。这一句扣题。“阴阳者,数之可十”这是为什么?因为,据河图知,天数五,一、三、五、七、九;地数五,二、四、六、八、十。天为阳,地为阴,阴阳数是十。“推之”者,展开它,即拆分它、分化它,可以为百、为千、为万、为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然而,其要领,其旨用只有一,便是阴阳离合。阴阳是可以分分合合的。怎么样离合呢?下边,歧伯便举例来具体说明之:

  二,“天覆地载,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阳予之正,阴为之主;故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则天地四塞。”

  这一层是举例来说明阴阳衍化之道及其作用与影响。

  “天覆地载,万物方生”。天为阳,雨出阳气,雨下灌;地为阴,阴出云气,云升腾;云雨相搏,阴阳合,万物生。

  “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

  没有长出地面的,在地之下,地之下为阴处,地也为阴,所以叫阴中之阴。

  “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

  已长出地面的,即在地上,上为阳,地为阴,所以叫阴中之阳。

  “阳予之正,阴为之主。”

  “予”,给予、施予;“正”,正气、精气。“为”,做为;“主”,即神。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天阳给它精气,地阴给它神。一个生物有了精神,才有生命的迹象。没精没神的,这个生物就打蔫了,人也就病恹恹的了。

  “故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

  一年分为四季,冬春为阴,冬为阴中之阴,春为阴中之阳;夏秋为阳,夏天为阳中之阳,秋天为阳中之阴,所以才有了生长收藏。生长收藏,分别相应阴中之阳、阳中之阳、阳中之阴、阴中之阴。

  “失常则天地四塞。”

  “常”者,规律也,道也。万事万物都是遵循着这样一个规律生生灭灭的。“失”者,丢失,言外之意就是不遵循规律,不守道,那么就阴阳气乱气结,天昏地暗,闭塞不通了。风调雨顺的日子,就是阴阳守常的;灾难性天气,即为阴阳失常了。比如冬天打雷,夏天下雪,就是失常天气,其原因便是阴阳悖乱运行无序了。

  三,“阴阳之变,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数。”

  这一句是说,这阴阳衍化,甚至变化的规律,也同样适应于人身,所以也是同样有规律可以考察的。此句中,第一个“数”,是指规律讲;第二个“数”,当考察讲。总之,是教我们要知天地之道,以纠人身之病。

  拓展阅读:《黄帝内经》的源与流

  春秋以前,巫医一体,春秋之时,二者渐分,《左传》载医缓、医和入晋视疾,已辟鬼神之说。《论语·子路》载“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说明春秋时南方地区巫医尚未区别。到战国时,学术昌明,巫医基本分离。盖社会愈演进,对各领域的专业要求愈高,巫之业越分越细,且越剥越少,到秦汉时,惟剩祝祷舞雩之责而已。

  《周礼》相传为周公所作,学者一般认为是战国之书,《周礼》中,医师、食医、疾医、疡医之职已属天官,卜师、筮人、大祝、男巫之员并归春官。区分明显。秦汉设九卿,以太常总领宗庙礼仪祭祀之事,其属官——太宰掌祭祀供牲,太乐掌祭祀演乐,太史掌天时星历,太卜掌卜筮,太祝掌祝文,太医掌医药。这些事宜在上古都是巫的职责,而此时,庙堂之上巫已无立足之地,只在江湖山野尚存身影。《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仓公所谓六不治,直言:“信巫不信医,不治。”可见,巫与医已彻底分道扬镳。

  《黄帝内经》既然为战国后期在齐国成书,那之后的流传又如何呢?秦始皇攻灭六国,六国珍玩图籍悉入咸阳,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又下令焚书,儒士学者抱简册远遁,以避秦火,诗书史录,赖之保存。然而始皇焚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黄帝内经》应该得以流传。秦末战乱,官方图书零散,无人顾及。

  汉初,天下大定,典籍间出。汉武帝有感于“书缺简脱,礼崩乐坏”,于是广开献书之路,大量文献典籍被征集到长安,充实秘府。之后宣帝、元帝、成帝仿效,皇家所收书籍,渐积如山。汉成帝时,开始对藏书进行全面整理,于是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侍医李柱国校方技,刘向总其成。校书工作持续十九年之久,刘向将已校之书编了目录,方面检索,这就是《别录》,呈给皇帝御览。刘向死后书仍未整理完毕,汉哀帝命其子刘歆继承父业,继续校书,终于完成。刘歆在《别录》基础上编成《七略》,当时整理的所有书籍,其名称、卷数都罗列其中,可惜这本书已失传,幸好《汉书·艺文志》将其主要内容都保存了下来。

  《七略》将天下图书分为七类,其中“方技略”又分“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个子目,共三十六家,八百六十八卷。“医经”有:

  《黄帝内经》十八卷 《黄帝外经》三十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