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创作背景

王明刚

《劝学》创作背景

  《劝学》写作背景

  荀子(约公元前313~公元前238),战国时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名况,当时人们尊重他,称他荀卿。汉代着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两度到当时齐国的文化中心稷下游学,任过列大夫的祭酒(学宫领袖),还到过秦国,拜见秦昭王,后来到楚国,任兰陵令。公元前238年失官家居逝世,葬在兰陵。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在宇宙观方面,荀子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但人类可以用主观努力去认识它,顺应它,运用它,以趋吉避凶。他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在认识论方面,他认为人认识客观事物,首先要通过感觉器官和外界事物接触,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有朴素的唯物思想。在政治上,他针对孔子、孟子效法先王的思想,提出“法后王”的口号,主张应该适应当时的社会情况去施政,要选贤能,明赏罚,兼用“礼”“法”“术”实行统治。他的许多思想为法家所汲取。在人性问题上,他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论,主张性恶论,认为后天环境可以改善人的恶的本性,所以他主张“明礼义而化之”。他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功能的重要,有积极意义。

  荀子既是思想家,又兼长于文学,在战国诸子中,他与孟子、庄子对后世影响最深。

  《荀子》为文的特点,在于“雄浑”。其学问渊博精深,所以行文气魄宏大雄浑,有包容诸家的气概。比如《劝学》总结了治学经验,为后世传诵宗法。在《富国》《王霸》篇中,纵横于古今,引述历代兴亡鉴辙。而《天论》篇,则探微扶隐,极宇宙之玄奥,昌言“天道有常”之旨。文章气势雄浑,为诸子所不及。后人称其文“学分之足,了数大儒”(《艺概?文概》)可谓中的之论。

  孟子与荀子思想观点的区别

  战国晚期,儒家学派内部分化,荀卿的儒与孟轲的儒在思想上有许多显着的不同。在人性善恶上,荀子与孟子刚好相反。孟子说,人都可以成为尧舜,荀子也同意人都能够成为圣人。但孟子所说的仁、义、礼、智的“四端”是天生的,只要充分发展这“四端”,人就能成为圣人;而按照荀子所说,人不仅生来毫无善端,相反的,倒是有实际的恶端,人生来就有求利求乐的欲望,只不过人除了有恶端以外,还有“智”,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是因为人本来是智的。“人之所以为人者何已也?曰:以其有辨也。”(《非相》)他认为后天环境可以改善人的恶的本性,所以他特别强调后天的学习,主张“明礼义而化之。”

  在政治上,荀子与孟子的主张有同有不同。尊王道,举贤能,与孟子同;兼称霸力,法后王,与孟子异。他主张“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反之,亦克归之卿相士大夫。他虽然说:“诛暴国之君,若诛独夫”,但不承认汤武取天下,因为天下归之;不承认桀纣有天下,因为天下去之。能从民心向背出发看问题,比孟子进了一步。这些都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反映了当时人民的要求。孟子把天作为他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而荀子则指出“天行有常”本是一种自然规律,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认为“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不迷信天道鬼神,而强调人事的重要性,有唯物主义观点,代表荀子思想最进步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