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文言文教学已经成为语文教学中的棘手问题,学生厌学,老师怕教,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如何调动教师讲授文言文的热情,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文言文教学中有一个矛盾,即解决字词与赏读课文之间的矛盾,这在公开课上显得较为突出。如果花大量的时间来解决字词,则出不了“彩”;如果一味地赏读课文,又成了绣花枕头;两者兼顾,则疲于奔命。既要夯实基础,又要高屋建瓴;既要推陈,又要出新,如何解决这对矛盾?这个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我可就在前一段时间我组到从江三中进行教研交流,在我们组十二五课题立项后,我们实施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题重在课堂教学改革,我们也不断的在教文言文而寻找新的.思路,在不断摩课,反复修改教案的过程中,我逐渐察觉到了文言文教学的其中一条出路:努力上出文本价值,体现文言文的内在文化气息,文本的音韵美、言辞美、情感美才不失文言文的本色。
二、案例描述
以下是我在从江县三中试教时的案例实录“孙权劝学”。
(一)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看过《三国演义》这部电视剧吗?
生:看过。
师:用多媒体播放视频《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待歌曲结束时我问道:“正如歌中所唱的滚滚长江东逝水,大江淘尽英雄,多少英雄已淹埋在历史的尘埃中,那么在这些诸多英雄中有一位声名显赫、令许多诸候闻风丧胆、过五关斩六将的大人物是谁呢?
生:是关羽。
师:很好,你们真棒!那么就是这么一个鼎鼎大名的人物最后却败在了谁的手下呢?你们知道吗?请同学们看(大屏幕PPT出示孙权和吕蒙的画面)这两个人是谁呢?
生:关羽和吕蒙。
师:看来我们很多同学对这个人物不是很了解,《三国演义》可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呀!下来之后请同学们仔细再去读读一定会有很多收获的,左边这位就是 “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等一幕幕史诗剧的英雄主角――武圣关羽,右边这位大家所不就悉的叫吕蒙,最后武圣关羽竟然是败在了一个不断自我修炼的平凡人――吕蒙的手下,然而吕蒙的成功并不是“夺取荆州袭杀关羽”的作战成功,而在于他自我修炼自我提升的成功。这一幕还告诉我们,多伟大的天才,也敌不过后天不断修炼的平凡人。那么就让我们走进今天的文本《孙权劝学》去看看究竟发生了一件什么事使得吕蒙如此长进,居然发生了如此大的改变。
(二)学习文言文读准字音是基础
师:PPT出示本文的生字抽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有些不到位的可以由教师更正。
生:齐读课文。
师:对于学生在齐读过程中出现的错音,老师在范读中更正。
(三)学习文言文读懂文意是关键
师:PPT出示“孙权劝学”全文,以四人为小组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资料书和课文中的注解试译课文,发现困疑难请小组长记录下来我们共同解决。
生:试译课文,勾画难点。
师:组织学生把每一个小组的难点解决,对于重点,难点句子可做提示,着重点出一些重要词语,如博士、往事、治经、当涂等。
生:再译课文。
师:抽一个小组的学生朗读课文。我们已经梳理了课文内容,但还达不到我们学习一篇文言文的目的我们还需要进一步了解故事情节,请同学们仍以四人为小组讨论下面几个问题。
问题1.PPT出示文中提到了几个人?分别做了什么事?
生:孙权、吕蒙、鲁肃;孙权劝吕蒙学习,鲁肃赞吕蒙并与之结友
师:(板书:孙权――吕蒙 ―― 鲁肃)孙权劝吕蒙学习,鲁肃赞吕蒙并与之结友。
问题2.PPT出示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开始学习,结果怎样?
生:学有所成可用文中“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这一句话来说明。
问题3.PPT出示“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此话最早描述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生:吕蒙。
师:(板书:吕蒙)
(四)了解《资治通鉴》
“孙权劝学”短小精悍,告诉我们一个似乎人人知道却又经常被人们遗忘的道理,其实在《资治通鉴》里面这样的小故事还有很多,如(PPT出示学生熟知的小故事“完璧归赵”),这些小故事都告诉了我们很多深刻的道理。这就是作者司马光编纂本书的目的。
作业:让学生课后找资料,进一步了解《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