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汤圆为题目的散文
单位领导今天恩典,提前两个小时就下了班。开车走在回市里的路上,感觉这个元宵节似乎人气不太足,没有映若花海的彩灯,也很少听见带点年味的鞭炮声。城市里和往常并没有什么两样,只是走到市里时,看路边摆摊设点的地方摆满了汤圆。各式各样的牌子,还有就是写满了打四折五折的广告用语,估计今夜过后,汤圆就要寿终正寝一段时间。这种甜香糯柔的食品并不太入我们北方人的口舌,家里也就是随便买一袋应景而已。这满眼的汤圆却让你我想起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一个故事。
当时我已经在济南工作,老家高唐距离济南坐车要二三个小时的路程,只是我老家民风淳朴,而且抱着孔老夫子"父母在不远游”的教条,很少有人出来打工,偶尔在济南饭店里听到高唐口音的服务员,一打听也是附近茌平、禹城一带的女孩子。因此当时侯哥到济南打工也算得上是凤毛麟角了。
侯哥家在我邻村,我们曾一起在我们乡镇中学读书。原本他比我高三级,初中毕业后复了三年课立志考初中中专,因此也就和我成了初三的同学,只是后来终于家里供不起他再读书,就回乡做了农民。侯哥结婚并不晚,我高二时候他就找了媳妇儿,侯嫂也是我们的同学,当时都算得上班花级别。她的成绩比侯哥还要好上一些,但农村女孩子家境不好注定初中毕业就要回家嫁人。我总觉得侯哥在班里的时候就对侯嫂有意思,以至于二人的结婚典礼上,侯哥的嘴巴高兴地就没有合拢过。
中间五六年无话,我再见到侯哥是在济南汽车站回高唐的客车上,当时都是回家过年,都是大包袱小提留的挤在一起。听到有人喊我名字才认出是他,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虽然没有热泪盈眶,但彼此都很激动,我俩聊了一路。下车后侯嫂在车站接他,看得出来两个人感情很好,侯嫂在汽车站等了他四五个小时。侯哥当着我的面就把带回来的一些东西给侯嫂说明,当时印象颇深就是一大袋子赖汤圆,天气很冷,汤圆一直没化,侯嫂嘴上埋怨他乱买东西,但脸上露出幸福的满足的笑容,当时我觉得那应该是女人最美的时刻之一。
当天晚上我就被他俩请到家里做客,老家没什么吃食,炒俩鸡蛋,切盘猪头肉就是下酒菜。但煮赖汤圆的时候满屋子都是糯米香味,我原来在南京就吃过几次,因此并不稀罕,但是侯嫂明显是第一次吃,看她吃的时候用一个极小极小的勺子挖,慢慢品,吃得精雕细琢,宛若在吃龙肝凤髓一般。他俩孩子已经四岁,但在姥姥家并没回来,原本说给孩子留几个,但最后我看着侯嫂的锅里什么也没剩下,估计这种美味让她完全陶醉了。
春节过后侯嫂非要去济南打工,说是见识一下外面的世界,也好和侯哥做个伴,我总觉得是因为那碗汤圆让侯嫂做贤妻良母的梦醒来,她想出去看看了。侯哥和侯嫂都在济南东郊做工,侯哥是一个建筑工人,侯嫂则在饭店做端盘子的工作,开始是小门头的服务员,但不能不佩服侯嫂适应能力极强,不到半年她就成了济南东部很有名大酒店的服务员,再到后来春节过年回家时,她都有了名片,上边赫然印着李经理的名讳,当时要知道我还没有印制名片的资格。
侯哥明显后悔让侯嫂出来的决定,那个春节在老家过得并不愉快,我去他家串门都感觉得到家中的火药味,李经理对我依然热情,但侯哥却始终阴沉着脸。晚上去我家找我喝酒,喝了一会儿竟然趴到桌子上哭了起来,我知道麻烦大了。春节过后,侯嫂自己坐车去济南打工,侯哥在家不再出门,我不知道侯嫂会不会也给他带那种甜甜美美的汤圆回来吃。
多年过去了,我不想说二人都如何如何了,这很没有意义,那应该是另外一篇文章。只是想起那包侯哥带回家的赖汤圆,甜甜美美的,煮起来房间满满的都是白气笼罩,一个清秀的村姑一口咬下去,汤圆里流出的是美食,也是对未来人生的诱惑。它究竟是让一个人的梦醒了,还是让人进入了新的梦中?爱究竟是什么,是厮守还是让对方自由地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