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正月农家小集之接纸散文

李盛

腊月正月农家小集之接纸散文

  甚幸,生在农村过着安逸平静的生活,传承者农家满是乡土气息的绝美文化,同时亦甚悲,迫于生计四处奔波,穿梭在钢筋混凝土的冷漠里。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我深深迷恋养育我的土地和这方土地上每丝每缕的文化习俗,无可厚非过年和婚丧嫁娶是西北乡村文化习俗的典型代表,作为一个不懂文学之事的理工男,我不敢妄言传承乡村文化,我斗胆执拙笔书写一二。

  若说过年,无非是一群富人的集体盛宴和一群穷人无尽的心痛。如是这样,我想你肯定也穿梭在钢筋与混凝土的嘈杂里。

  乡村的宁静没有绝对,西北的农村是动和静的统一体。西北农村正月的静是一种神秘的静:是对万物、神明的敬畏及对已逝世先祖的缅怀,西北农村正月的动是一种大动:是人山人海、万人空巷的动;是对左邻右舍的问候及乡邻间的亲切交流和无限关怀。

  要说西北农村正月的静,我们就得先谈谈接纸(祭祖),至于为什么管祭祖这么神圣的事情叫接纸,作为一个对农家文化知之甚少的“孩童”,我无从知晓。对于淳朴的农人来说,孝是一件大于天地的要事,当然不孝这顶帽子足可以让一个人一生无法抬头。孝分为对健在亲长的孝顺和对已逝祖先的缅怀,而接纸就是属于后者。接纸是以一个家族的要事,每年腊月最后一天的黄昏时分,西北农村的所有的家族便开始准备接纸所需的物件:香马(香和黄纸:32k大小,至于为什么管黄纸叫做马呢,我还上面那句话,我无从知晓,但愿这片文章发出去后有乡村文化专家为我解答吧)和白纸(1k的白纸,需要用一个叫按子的东西印刷,这个按子是个雕刻物,用于印刷冥币,印完的纸片就可以叫做纸钱了),接纸的物件准备妥当后将其盛在一个干净的木质方形盘子里,当然,物件的摆放也有严格的顺序:香、黄纸(马)、纸钱,接纸的男丁洗手洁面,作为西北老农的一员,我觉得洗手洁面是一件不易的事,就像我在《乡下大集》里所言,久在黄土高原奔走的老农,数月不清洗,一洗便是一盆泥水,此水用作肥料恰当不过。所有准备工作完毕后,家里的爷们带上家小(女人是不能出现在祭祖的场合,我个人觉得这个是个陋习,是对万千女性同胞的藐视,女人不能出现在祭祖的场所,可祭祖用的祭祀用品全部是女人在厨房忙碌的成果)到本家族指定的人家(去年坐纸的人家,后做解释)集合,黄土高原上的乡民,习惯了慢节奏的生活,一个简单的接纸集合差不多要两三个小时,在这两三个小时里,一个家族的人高声阔论、畅所欲言,天南海北乱聊(谝)一通,在此期间,本家的女主人会拿出筹备的年货让家族的大人小孩品尝,当然本家的男人也会拿出自己珍藏了一年的好酒好烟分享给家族的人们,由此观之,西北的农人可能是世界上最质朴的实干家吧,他们懂得分享、毫不吝啬。一个家族的族人迟到了是万万不能批评地,一个家族的亲人加之同村村名,低头不加抬头见,因为一点点时间伤了和气没必要。有些乡民就比较有理(蛮不讲理)比如我已故的父亲,自己迟到了还要批评别人来的早,像这类人在家族中是比较有威望或辈份较高的,试想一下,一个小辈或者一个无关痛痒的人还如此蛮横,在这个相对封闭的乡村里,你得注意你的个人安全问题。待家族所有的'男丁集合完毕后便开始神圣的接纸工作了,家族里辈分较高的老人(主事的老人)端上木质方形盘子,里面胜上接纸所需的物件:香、马(黄纸)、纸钱及酒水(已故的祖先从另一个世界往来赶路呢,酒水备在家门口迎接),本家族接纸的男丁到指定的场合(先辈留下来的地方,第一个迁移到本村已故祖先的烧纸小窑),说起静,接纸的过程最为神圣和静谧的,全家族数十男丁集体下跪,家族里辈分较高的老人(主事的老人)燃起香,点着一张表(黄纸),家族中腿脚较好的年轻人将此表拿至十字路口燃完,而后在十字路口洒下酒水(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先祖),而后家族里辈分较高的老人(主事的老人)点表(黄纸),待表燃完后后集体磕头作揖(此过程中无一人喧哗、笑闹,如有半点声音,则是对先祖的不敬,来年将得不到先祖的保佑)。完毕后家族里辈分较高的老人(主事的老人)端上木盘,木盘中所盛的东西有所改变,香必须保持燃烧状态,这样起到给先祖引路的作用,到指定接纸的族人家后,家族里辈分较高的老人(主事的老人)将木盘中所盛之物尽数摆放到该族人家堂屋的正桌上,香必须由香炉或香盘盛放,待所有物品摆放完毕后,所有族人跟家族里辈分较高的老人(主事的老人)行跪拜礼,在此期间,族人燃放爆竹以示庆贺,接完纸后家族所有的小辈要向长辈行跪拜礼拜年,磕头必须是响头,嘎嘣脆那种,以示对长辈的尊重和祝福,当然我们也毫不客气的接受长辈的红包或者年货(核桃、大枣、水果糖等)。

  除夕夜过后,本家族的每家每户在正月初一到初三期间要做祭祀品祭拜先祖,每天早上下午(饭前)由家里的女主人做祭祀品,祭品必须是由家里最好的食材做成的,西北的农人是质朴和纯真的,他们时刻懂得将最好物品的分享给别人,祭品做完后由家里的男丁将祭祀品送到本家族坐纸的人家,而后再行跪拜礼,我们管这个过程叫做献饭,献完饭后再回家吃饭,在西北农村进餐,必须由家里年长的老人(长辈)先行开动(有点日式化呵),长者的饭由晚辈盛,长者用完餐后小辈再行用餐,(献饭亦如此)这足以显示西北的农人对长辈的孝敬及对已逝先祖的缅怀。(送纸和接纸相差无几,不做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