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离家少小回散文
人,一生都在不的断折腾。变换生活环境是折腾的一部分。“人挪活,草挪死。”可能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难怪有那么多人,不甘自己家乡的平庸,乘着年轻,去外面打拼。大把的青春耗费在打拼路上。投资。透支。打工。亏赚。始终都在路上,忙碌着。
可以看出,人保留着动物的本性,迁徙是其中的一种属性。向外发展,找更好的生存空间。
有的,找到了更好的环境,留下了。有的,没有找到,沿着原路返回,继续耕织在故土。沿着祖先的思维,日落而息,日出而作。每天为鸡毛蒜皮之事,婆婆妈妈。
这,应该叫做故土思维。都在一个村,早上不见,晚上见。谁家发生的事,今天不知,明天自然就知道了。谁家家底怎样,都很清楚。谁家种的庄稼好与坏,全村子人都知道。所以嘛,思维就无形中凝固在一起,变成了本村的特色。
像我,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后来参加工作,又返回农村。而且这个村,还是我的家乡。所以,从小骨子里根植的家乡观念,家乡思维,后来左右着我思维的广度和宽度。
记得小时候,父辈们在述说着谁家的土地好,谁家今年粮食打得多,猪养得肥,鸡多产蛋也多。都在茶余饭后互相议论着,心里羡慕着。
夏天收割麦子,是最能反应他们高兴心情的季节。对着烈日,汗水湿透了衣裳,仍然奔跑在收割的路上。他们是在和时间赛跑,和季节在赛跑,和暴雨在赛跑,为的就是要多收三五斗。说白了,就是丰收,洋溢在脸上的是满足,付出了没有白白付出,只要有付出就有收获。更可以看出,是幸福洋溢在脸上。原因嘛,这个时代的人都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知道粮食的珍贵。看到粮食就看到了生命,从而生活会过的有滋有味。但也免不了评说别人家的庄稼长势状况,粮食收入情况。
秋天,看到门前一排排摆放整齐的过冬柴火,感觉今冬不冷。早早去山林,让镰刀和斧头,震落一地的露水,砧砧声响遍山谷。新的一天,砍柴就这样开始了。傍晚时分,在回家的小路上,有人背的,骡子驮的,有用绳拉的,有扛在肩头拉的,凡所应有,一应具有。都在用各自的方式,把柴火运回家。虽然这与当时的政策不相符合,但在哪个时代,燃料的来源只有柴火。没有通电,更没有燃煤。这是唯一的解决方式,尽管对森林有所破坏,但还是知道保存幼小,待来年在砍伐。砍柴火,也在攀比的路上。
一年中,最滋润的日子要算冬天了。老年人晒太阳,放牛,晚上回家烧热土炕,吃过饭后钻进热被窝。一天的日子,就在热炕上的美梦中消融了。其实,最令人期待,也令人怕的就是过年,换种说法就叫过春节。小孩子期待,过年可以自由自在的玩,可以不放牛打猪草,可以不上学受冻,还有各种好吃的。更高兴的是犯错误,家长既不打,也不骂。感觉是那样舒心,是那样自由。父母怕过年,过年开支大,过年消费多。如果一年没有积累到比较多的财富,是很揪心的一件事。这时,只有说“过穷年呗”。也用不着攀比了,本来就没有,那什么去攀比呢?
其实,那个时代,农民是把土地看得很珍贵。年未尽,已经早早在田间劳作了。把土地耕作肥沃,田间杂草除干净。农民,从古到今,土地就是自己的工作场所。如果农民不爱土地,那就是危险信号。还有,保留着为儿修房垒屋的`观念。举全家之力,提前几年就开始筹划修房,备材料。稍不留心,房屋的样式容易淘汰。给人感觉就像现在的流行一样,流行期间,怎么看都顺眼。流行过后,懒得多看一眼。这是另一种版本的攀比。
总之,给人的印象是别人干啥就干啥,绝对没错。别人不干了,你才去干,有点离谱。观念受大众左右,这是那个时代的特色,不足为奇。
后来,学校毕业后,再次回到家乡工作。一干就是十多年,刚刚在学校才扬弃了以前固有的思维和观念。现在又到这里,重新融入到这里,再次把家乡的有些劣根性归位扶正。开始和周围的人攀比修房,干家务。谋求有余粮,有余钱,有漂亮的房子。感觉在那个地方很不错,思维就凝固在那一刻。
而后,一个偶然的机会,组织上安排到另一个条件好的地方工作,那里的人思维和观念比较先进。至少有商品意识,也有接纳新事物的胸怀。
最后,到了城里工作,接触的人多元。思维敏捷,认识超前,包容性很强。才发觉,被人们嘲笑“离城一丈,都是乡棒,”说的意思乡下人和城里人就不一样。城里人随和,和谐,但一般不常来往。反过来考量乡里。发现乡里到现在,机关单位的人,去村上,去朋友家,去聚会,感觉他们就高人一等,要另眼相待。应该当做最贵重的宾客,反之感觉给他们没面子,会立马表现出不乐意。城里人,很随和,替主人方便就是给自己方便。
乡里人是以我为中心,城里人是以主人为中心。城里人吊唁叫坐夜,乡里人吊唁叫守灵。城里人摆宴席在酒店,乡里人摆酒席在家里。城里人丧事送葬不摆宴席,乡里人丧事念经摆宴席。乡里城里,味道不一样,风俗就不一样。城里全部人都很集中,乡里人居住都很分散。居中,有中心。分散,离心离德。
从乡里来,回到乡里去,然后又从乡里出来。一来二去,几个来回,回回不一样,回回有变化。但跟风一直没变,城里人也跟风,只是叫法不同,叫“流行”。乡里跟风叫“看比样”,就是看样子,作比较。
城里有城里的坏处,乡里有乡里的好处。抓住好处,改掉坏处,这难道不叫进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