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的芦苇的散文

张东东

思考的芦苇的散文

  (一)

  人是会思考的芦苇。

  大片的芦苇荡占据一片水域,像浩浩荡荡的军队,风起时,成千上万的士兵挥舞长剑,在天空下劈杀起来,四下里发出沙拉沙拉的声音。它们行为一致,活在集体中,共性大于个性。我更喜欢岸边独立的那一株,它是写意的,在季节里摇曳着,变幻着风姿。恼人的秋风招惹着,你或许会变成顽皮的小孩,乖张跋扈。而大部分时间里,你是乖巧可人的。我喜欢你就是你,你是行走的芦苇,思考的芦苇。

  生命以它不同姿态的绽放,每一种成长姿势与人的思考嫁接,就会生长出奇花异果。

  我家宝贝儿子,就是一株乖张的芦苇。

  近来,他做什么都有自己的一套。他喜欢在院子里一圈一圈地骑小黄车,喜欢和他的小朋友们在菜地旁架一堆树枝烤火,喜欢在小饭桌耍迷人的蝴蝶刀,喜欢在音乐课上当个特立独行侠;不喜欢被我追着检查辅导作业,不喜欢给数学老师上交课堂作业,不喜欢作业被老师拍照发家长群表扬,更不喜欢被我教育。他仿佛与这个世界中立,什么时候都有自己的话,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事情做,像另外一个品种的鸟类落脚在这里,乖张、热烈、俯冲、蓄势,又像一匹脱缰的野马,桀骜、茫然、咆哮、盘旋。他仿佛就是一个世界,他在他自己的世界里奔跑着,全然不管其它。

  我对他的表现有一箩筐的不满,他却依然在乖张任性的路上做一株特立行走的芦苇。

  那个周末是个雨天,照例他该随我上班写作业。车子到了公司路口,他牢牢地抓着车座靠背,别过那张苦瓜脸,目光坚定地拉开架势跟我干上了。我喊下车他不动,我拉他胳膊他抓得更紧了,无奈我和他爸合力才把他弄下车。他站在雨地里嚎啕大哭,嘴里直嚷嚷着不要上班,活脱脱一小无赖。我急得嗓门提高了几度,很有气势地对他展开了“教育”,他纹丝不动,间或来句“你生我干嘛?”、“你把我送人算了。”反击得满肚子得意,真是我的小冤家呀。僵持了好久,许是折腾不动了,他才有所松动,被我拽到办公室。

  第二个周末又故伎重演。

  (二)

  芦苇因了故事才显出生命的张力,我却为了它行走的脚步和方向而发愁,这一抬脚、一落脚似乎成了惯性,下一步该落脚哪里,不需要预先去想,会生出些什么故事看似都没有悬念。

  难道就任他这样任性妄为了吗,我就拿他没办法了吗?我不信!这两年的小饭桌生活,让他已然从幼童时的内向变成了多话顽皮的孩童。他是可以去选择,去试探,找到合适的路的。只是,面对选择,他迈步前有必要思考一下,他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做些什么样的事,这样的事是利己利他的还是对谁都无益的,他会因为自己的选择而骄傲还是懊恼。

  人是会思考的芦苇,正因了此,人的尊严才得以存在。

  我们都已经互相伤害得精疲力尽,都需要一个契机,清空情绪的阴霾,恢复清醒的思辨能力,还彼此一方澄澈的天地。有时,这个契机缘于清净的自然,有时,只需一个全新的环境。

  周一晚上,我和邻居敲响她女儿所在小饭桌的门,迎接我们的是高老师。虽然是租用民居,但这里却被布置得像个小版的培训机构,整个氛围显得有序而安宁。几个孩子围坐在客厅中央,有的奋笔疾书,有的拿着作业让进门处坐班的爱娃老师检查,小教室里传出背书的琅琅声。我的心顿时变得安宁,一股清明之气油然而生。高老师给我介绍了他们对于孩子们的学习和食宿安排,我都很满意,尤其对他们关注国学这点非常赞同,又特地聊了一下比较琐碎的语文学习。爱娃老师得空给我讲了孩子到这里需要遵守的规矩,还特意提到,如果孩子犯错不听话,小手会挨板子。我突然想到三味书屋的.情景,转而又释然了,现在的小孩也需要回归传统,接受一点这样的教育,不然真的是心中无所畏,无所敬畏,更别谈责任、义务和使命感了。我愿意他在这里接受“改造”。

  到家后我尚有点激动,描述起自己的所见所闻,还提到孩子们作业完成得好会得积分,积分可以换取喜欢的玩具。为了进一步引出儿子的新奇感,我特别强调这里的孩子饭前会说一段感恩词,感谢老师和父母的付出,每天临走时都要向老师鞠躬再见。在一旁看书的儿子被这些制度和仪式感吸引了,立即要求去体验。

  我为我的有心插柳而高兴。第二天晚上接了他就带着去这个小饭桌参观,他果然很喜欢这里。

  第三天,他将第一次到这里报到。

  (三)

  我没想到他的第一次小饭桌报到会发生意外,这么快就给了我教育他的机会,让我们有了“一诺千金”的约定。

  这大概就体现了故事使芦苇有趣、生动、摇曳多姿。尤其是一株乖张的芦苇,总是有着千奇百怪的想法,抬脚毫不犹疑,脚步毫不迟疑地变换方向,幸运了,会迈出优雅的舞步,不幸时,又变成一副顽劣姿态。

  事情的起因是儿子上音乐课小动作不断,被老师放学留校教育。小饭桌的老师没接到他,还替他担心半天,从而让他的第一次小饭桌报到被染上“污点”。

  晚上去接时,他还在写作业,我和老师聊了会儿他的表现。回家路上,他给我讲了第一天在小饭桌的情况,知道了许多规矩要守,以前不喜欢吃的菜他都吃了,从不午睡的他安静地看书了……从他的话中我听出了“畏”,不是单纯的害怕,更偏向担心忧虑,知道有些规则不能破坏,隐约懂得了自警与自省,愿意发自内心地去自我约束。小饭桌老师这第一课真的很成功,无数次我都想教会他这些,他却从来都没听进去过。

  回家第一项是复查作业,我发现儿子写话条理性比较差。就把三句话怎么安排内容,怎么体现层次感,怎么有序表达给他讲解了一下。他也瞬间发现比他扯的三句话高大上,利索地重写了。我再给他重复思路他就嫌我啰嗦了,我没深究,话题一转就分析中午被音乐老师留校教育的事。

  此时他还处在写话的深度思维中,我沿用三句话的讲解风格,条分缕析,有理有据,步步深入,从三个层面分析他上课小动作不断被老师罚站的危害,最后给出了作为一名学生的底线,那就是上课好好听讲,配合老师积极完成作业,无论如何不当这免费的反面教材。

  要让顽皮的孩子举白旗当然没这么快,他玩起了顾左右而言他的把戏,我用了“指桑骂槐”、“含沙射影”几个成语分分钟击落他的小聪明,告诉他“这成语就是说你现在的表现的”。没有责备他,我重申了一遍上课的最低要求,结束谈话时我提议来一个朋友式的握手,告诉他这叫“一诺千金”,以后绝对做到这最低要求,他很乐意地接受了。

  所有这一切都像一场梦,我们在这场梦里迷惘、争渡,被拽入生活幽深处,不知所措。而理性让我们找到来时的路,思绪过处,风景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