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梅雨散文
一直喜欢雨。喜欢丝雨纷飞的江南春色,喜欢雨后艳丽的那一抹朝霞,喜欢雨中的宁静和宽容,喜欢雨过天晴碧蓝的那一片天空。也一直想写一篇关于雨的文字,可一直以为,自已并没有真正懂得雨。
而童年的记忆中,也曾溢满着关于梅雨两字的记忆,然而一直到今天,却不知道究竟什么叫梅雨,究竟为何叫梅雨。我想,大多数人也许和我一样吧。
不过,“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这样的古诗句还是记得的。乡人在古朴文风的熏陶下,连大字不识的田间农民,也能背上几十首唐诗宋词(我的父亲就是这样),所以这样的诗句小时候听得基本上是耳熟能详,而且这“黄梅”两字正合家乡的黄梅戏,而那“青草”两字,原本就是家乡小镇的名字,所以,这样的诗句记得更为深刻,也一直以为,这原本写的就是我的家乡。
一到梅雨季节,江南的水乡便没日没夜地沉浸在绵绵不绝的雨中。
那雨,不大也不小,和着微风,飘飘洒洒,从并不甚阴霾的天空,飞向村落和原野。你仔细用眼看,仔细用心听时,她却似乎见停,好象也见不着她的芳踪了,岂料,当你从雨雾中打个盹儿醒来,她却还在那儿飞飞扬扬,依旧没有停下来的迹象,继续不紧不慢地飘向人间。
头几日,勤劳的乡人还能高高兴兴,毕竟梅雨来临的时候,已不是庄稼播种的季节,更不是收割的季节,刚刚忙碌完了农活,正好可以在这透着凉意的雨中,好好的睡上一个难得的午觉。可当这绵绵的雨绵绵了几日之后,乡人们便着急起来。毕竟,除了那并不多的庄稼地,乡人们还有许多的杂活,或去打点零工,或去做点小生意,等等。赚来的一点小钱,多多少少也可以贴补点家用。可这绵绵的雨,只能让他们绵绵地呆在家中了。更何况,多年的生活经验告诉他们,这梅雨要是没个完,可能就要惹怒门前那条温顺的大沙河,要是那样,一年的庄稼可能就被这梅雨给吃了。
所以,他们不能不着急。
而这梅雨,对童年的我们来说,除了上学或玩耍的路上,多了些对泥泞的厌恶之外,还真的很是喜欢。梅雨中的江南水乡,满山满村都是滴翠的诱人绿色,满沟满河都是捉不完的小鱼小虾,我们的童年,也是在那满目的绿色和四溅的雨花中,无忧无虑、快快乐乐地度过。
老家的老房早已没了踪迹,可我却永远记得那个贫穷的小天井。
天井并不大,也不是特别高,穷人家的房子修得都不是很高。不宽的天井中央,有一棵泡桐树,从我开始记事时就有,直到后来用她给我打了一个小木箱,陪伴我有点艰苦的求学生涯,她才从我们的目光中消逝。或许应着父母对我们的厚望,泡桐树也用她分外挺拔的身姿,教会我们挺着脊梁做人。我时常望着她发呆,不知道为什么她长得那样高,却又长得那样挺直,从小天井中直窜云霄。放学归来,从大老远就得看到她的身影,而且心中常想:快到家了。而她化作的小木箱,也永远留在老屋中,装满我曾经读过的那些书,也装满了我童年的那些记忆。
梅雨来临的时候,也是泡桐叶最绿的时候。童年的我,喜欢听雨夜中泡桐叶沙沙的响声,还有随着雨滴飘下的有点像喇叭花的泡桐花,我无法形容她长得什么样,只是喜欢。有一个网友取了个名字叫“梧桐烟花”,我不知道她是什么意思,但我猜测她一定也是一个喜欢这花的人,所以我也很喜欢这个网名。
天井的角落上,常年放着一个小水缸,从屋檐滴下的雨水,不一刻便溢满了原本不大的水缸。除了第一场雨后,其它的时候,我们都吃得是那水缸中的“天水”,也省了我们兄弟几个为到村后小河中担水吃的争吵。
梅雨的时候,水缸里的水长期是满着的,风雨中归来的母亲,总是习惯地在里面洗上个脸,然后倒掉里面的水,反正,要不了多久,里面便装潢了清澈的梅雨。
小小的天井中,因为有了梅雨,便多了一种动听的音乐,嘀嗒,嘀嗒,……,从早到晚,总也不会间断。寂静无人时,那样的声音真的象来自天籁,那样的飘渺,就是白天,也是那样的动听和清纯。坐在水缸边看书的我,往往在那天籁般的嘀嗒声中睡去,又在那天籁般的嘀嗒声中醒来,继续读我的书。
这样的`感觉,似乎在新近出的电影《暖》中有点发现。影片中让我最深刻的,便是那江南水乡绵绵不绝的雨,和那同样天籁般的滴水声了。暖,也是听着滴水声长大的。影片中,不知出现过多少次的滴水镜头,让人想到的是生活的无奈,可同时,更多的却是安宁,如同暖,她失去了人生最美好的等待,漂亮的村姑,嫁给了一个她从小就怕的哑巴,可她自己感觉是幸福的。这,已足够。
更多的时候,童年的我们,是在水缸中养上几条从河中抓来的小鱼小虾,有时甚至是放上几条泥鳅,而后呆呆地坐在旁边,看着清沏的水缸中,他们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争抢着梅雨落下时溅起的水花,那时当然不懂他们是为了吸取氧气,所以奇怪他们为什么也那样喜欢那四溅的水花。
那些不太会抓鱼的儿时伙伴,这时候便要在这水缸中大练身手,挽起衣袖,在里面摸啊捞啊,无奈那些鱼啊虾啊泥鳅啊,一点也不给他们面子,无论他们把衣服弄得多湿,也是一个也抓不起来。等到我们玩够了,便早把这水缸中的小生命忘得一干二净,等到某个梅雨稍歇的午后,它们早已被太阳烤得翻起肚皮,无奈地漂在水面上,被母亲看见,顺手捞起来,成了家中小鸭小猫们的美食。不必责怪儿时的我们没有一颗善良的心,成长中的我们,怎么会懂得生命的可贵?
等到慢慢长大了,我的侄儿们又延续了我们的嬉戏。记得小时候的他们,从刚刚蹒跚起步起,就已经留恋起那小小的天井和水缸。母亲和大哥大嫂外出劳作的时候,我便任由他们在里面搅啊搅,捞啊捞,把本来就不多的衣服给打得透湿,有时索性整个人都滑了进去,便再把他们拖出来,继续任其折腾,反正江南水乡的孩子有几个不是在水中泡着长大的,没有城里小孩的娇气,也不会生病。
在梅雨中长大,所以,我人生的许多重要关口,似乎都是在梅雨中度过。
十年寒窗,那决定命运的众多考场,有哪一个不是在绵绵梅雨中经历?记得十几年前的黑色七月,第一门是我比较擅长的语文,那个上午正是梅雨休息的时候,天气格外闷热,好不容易做完了,一出来,几个比较投缘的同学就在那儿哎哎开了,而事实上,正是因为第一门的砸锅,让他们几个彻底散失了信心,只能推迟一年才迈进大学的门槛。幸好那日的午后,梅雨又纷纷扬扬起来,在雨中痛快淋漓地踢了一场球后,我很快从慌乱中走向宁静和自信,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较为满意地完成了人生最重要的这场考试。所以,我从心底里感谢梅雨。
有了这些,生命中关于梅雨的记忆,也变得是那样的温馨和深刻。
直到有一天,我永远离开了江南水乡,于是,那绵绵的梅雨,随着那消失的天井一起,慢慢地沉入人生的一种回忆中。而这种回忆,是苦是甜,真的也无法说清。不过,“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这样的诗句,却在无尽的惆怅中,记得更为深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