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表长存缅怀彭老散文

莉落

师表长存缅怀彭老散文

  “黄冈山巅,愁云悲雾送荆风;信江河畔,九狮哀鸣泣彭老。”2018年7月24日早晨6点53分,我们敬爱的恩师彭荆风先生安详地离我们而去……。我在微信看到黄建新发布讣告时,已是次日上午,悲痛之余,拟挽师联:“闻悲讯荆园长株化泪雨;最难忘风蕴桃李哭恩师。”师表长存!发送至“鹅湖文学社”微信圈。随后在短信又见鸽子老师发的讣告,各位长辈、各位文友,亲朋好友:家父彭荆风于今晨6时53分溘然长逝,享年89岁。定于7月26日上午10时,在西郊殡仪馆“深情厅”进行送别。根据家父生前遗愿,一切从简。女儿彭鸽子,安好勿念!

  阅读后即回复短信道:“惊闻噩耗荆园阁老化作夏星;痛悼师恩风雨滋长天下桃李。”师表永存!周行因故不能为恩师送别,痛表内疚,特写挽师联深情哀悼!遥请鸽子老师节哀!

  感谢增华主席、汪彩萍、傅小菊等文友专程赶赴云南昆明,在彭老遗体告别仪式上,代表“鹅湖文学写作班”集体敬献花圈并为学员们送上香仪。

  长相忆,曾记得2009年11月下旬,八十高龄的著名军旅作家彭荆风省亲铅山,同时走访上饶市、鄱阳等地,为创作“故乡行”查阅了大量史料,采集原生态素材。他不仅身体力行,勤奋创作,还十分关心铅山中青年作者和文学爱好者。在采风期间,彭老在女儿鸽子老师的照顾下,不顾旅途劳累,在县文联主席姚增华的邀请下,挤出时间与县文学界作者和文学爱好者及新闻工作者座谈,他和蔼可亲地讲解了一堂生动活泼的文学创作课,勉励第二故乡作者们多读书,深入生活,观察感悟,发掘创作素材,多写作品勤修改,才能写出好作品。

  彭老是一位受人尊崇守信的长者。2009年冬季他来铅山临别时,向姚主席许诺适当的时候再来给大家辅导文学创作。2010年初夏,彭老父女推掉大量约稿,千里迢迢自费前来授课,“彭荆风到铅山”的消息传出后,江西省内一些大学纷争邀请他前去讲课,都被彭老一一谢绝,他把十天宝贵时间全部免费给予了“鹅湖文学写作班”的全体学员。彭老结合自身60余年文学创作的丰富经验,给大家畅谈文学创作技巧、文学与社会,短篇小说的现状以及结构、取景、语言、色彩、意境等等……

  随后几天,彭老收到文稿百余篇,利用休息时间,认真阅卷一一给予点评。我为他批改作业身体吃不消而捏把汗!奇迹出现了,结果证明我所担心是多余的。彭老的无私奉献精神感动了所有学员。你看,一位老将军、当代文坛著名作家,在我们一群草根作者面前,居然没有一点儿架子,他是那样的心胸坦荡、热心和蔼、平易近人,亲切感拉近了彼此距离。

  《风正一帆悬》——记铅山鹅湖作家群,是彭老2010年上半年忙完了去年冬天“江西行走”一系列散文后,于6月9日应诺重回铅山。6月13日这天,铅山竖起了“鹅湖文学写作班”这面大旗。从6月11日至20日,彭老在鹅湖文学写作班讲授了七堂课,两次座谈会进行文学交流。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样连续多日系统地讲课,是他60余年文学生涯中没有的事。在刊登2010第4期鹅湖文艺名家特稿中,具体详尽地对作家群作了中肯的评价和祝愿。

  记得2010年6月17日下午,天空下着雨也挡不住在鹅湖书院首次举办一场“鹅湖文学写作班创作交流会”,跟随文坛“长青树”彭老走进书院,瞻仰感受和品味其中的实物遗存,别有一番滋味。走在各个不同时期的古建碑铭艺术精品中,这次书院之行让我壮了壮胆。因此,我第一次写下了鹅湖书院文章。交流会由鸽子老师主持,对学员们的作品先后作出点评,并对质量高的稿件予以较高的评语。总结经验时,彭老说过一段意味深长的话:“你喜欢阅读沈从文先生的'作品,那你就会接近当作家;如果你是个读懂沈从文作品的人,那么你就已成为了一名作家”。

  从2009年第6期鹅湖文艺至今,双月刊陆续刊登过彭老的名家特稿《小河沿》、《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长街窄巷小河沿》、《阴阳有隔》、《那温暖的冬天》、《自己砌了座文坛》、《瓢泉、鹅湖行》、带着《日日夜夜》去滇南等作品。

  彭老第三次来铅山期间抽出时间,于2011年9月25日,在鹅湖文学写作班班长姚增华等人的陪同下,饶有兴趣地来到紫溪小学“鹅湖文学写作班紫溪少儿习作小组”看望。彭老高兴地与孩子们一起分享快乐,在交谈时,鼓励小学生们要勤学、勤记、勤写,树立“今日小作者,明天大作家”的远大理想,要为目标信念而努力。

  令我感触深刻,难以忘怀的是耄耋之年的彭老,依然精神矍铄,充满活力。为了守信和兑现承诺,不辞劳苦,自费从遥远的南疆来江西铅山两次,为鹅湖作者群有一个质的飞跃,将自己积累和探索出来的文学创作实践经验,结合体会和深入生活60年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毫不保留地授业给了大家,使我们受益匪浅。他授课时那音容笑貌、敏捷活跃的思维、丰富多彩和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教学方法,儒将的风彩让我感同身受,记忆犹新。有感于心写下了《历久常新》文章刊登在“省亲桑梓”栏目。

  人生无常,不曾想2011年9月下旬,我们在铅山宾馆合影后送别却成为永别!彭老虽然永远离开了!但他那德高望重、情系故乡的赤子之心,文品如人品;他的文学创作精神和幽默风趣,直率坦荡的言谈举止师表长存永远活在我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