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墙赏月夜现代散文

莉落

城墙赏月夜现代散文

  某年秋,出某单位,走在长安路上。暮色忽染,华灯初亮,古都深沉而饱满。车轮飞转,脚步匆忙,一片熙熙攘攘。蓦然抬头,见城门洞开,城阙巍峨,遂起登高以游目舒心之思,不料竟在城墙上发现明月驰天。

  有河水隔阻,花木遮蔽,城墙一带,显然比所想的宁静,也比所想的畅朗。建筑纵横铺排,红灯上下缤纷。月出浮云,月辉似霜。月行空中,月照楼巅。月远天边,月近眼前。何处无月?然而骚客雅士,总是推崇张若虚江面之明月和苏东坡山间之明月,岂不知城墙上的明月,是兼容了宇宙泱茫与尘世温暖的.。

  心有所得,便想交流,遂用手机发短信,邀学子二三人,到城墙上来共享明月。租桌椅,购茶水,围坐一起。这时候,和风微送,清气缓流,身有妙感。月光之下,仰观白星远芒,俯察青砖古色,足以助兴。向他们了解赏月的体验,其一一道之。有言尝在青岛赏月,海大无边,海波漫涌,月小而晕,顿觉飘然。有言尝在黄山赏月,风卷气流,松声似涛,云碎似屑,月悬头顶,揽而不能。有言尝在草原赏月,旷野寂寥,以月为伴,惟月可亲。

  问曰:“城墙赏月,特点何在?”我答:“海边之明月,使人欲仙,山上之明月,使人高洁,草原之明月,使人眷恋,固然各有其妙。不过城墙赏月,使赏月生活化,日常化了。其仅仅如斯吗?不然。赏月是一种追问,是问天,问宇宙,问遥远,斯问可以在高山之上,大海之滨,草原之中,也可以在自家窗口或床前,也可以在西安城墙。何处无月,何处不可以问,关键是问。城墙赏月,脚下有历史,四边有人类,看长安路梧桐列队,新楼竟耸,寻大雁塔,觅小雁塔,回首钟楼与鼓楼。月行高处不寒,月洒故地不俗,心在盈虚,可飘飘乎得羽化之幻,身处闹市,可避哄哄乎名利之扰。”

  问曰:“城墙赏月,仅仅为视觉之娱吗”?我答:“古人赏月,仅仅是在赏月吗?实际上是在审美,是在艺术地生活,是在款待灵魂。唯有人能够审美,而艺术地生活,则是中国文化固有之魅力。可惜今人多为物所累,往往冷落着灵魂。人的灵魂枯萎了,人是何人?生活并非快餐。生活应该有赏月的情调!”

  学子激情而浪漫,便一声接一声地诵:“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诵:“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诵:“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不知不觉,秋凉夜深,遂对月致谢作别,唤二三人走下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