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二月二的散文

刘莉莉

记忆中的二月二的散文

  记得在小的时候,每到二月二的那天,村子里有个李姓剃头匠,他总是穿一身蓝布大褂,粗旧的衣面上缝了几处布丁,但却显得干净整齐利落。李老汉时年七十多岁,看上去仍然是红光满面,精神矍铄。他是从陕北一带逃荒而来,李老汉为人耿直,做事守信,为人和蔼可亲,所以便在村里扎下根,娶妻生子,和村里人也特别和睦相处。他这门剃发技艺是祖上传下来的。每逢春夏秋冬,还是二月二这一天,他的剃头店里就会顾客盈门,络绎不绝。主要是乡下人剃头为了方便,其二,剃头价钱便宜,所以迎来了许多回头客。李老汉的剃头店主要客源来自周围的邻村,上了年纪的老者、青年人、儿童。李老汉年轻的时候就来到我们村,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可他的口音还是没有明显的改变,经常操一口流利的陕北口音,逗得我们那些小孩笑着模仿着他的样子。但他从不生气,有时候会从笸箩里拿出一些核桃,干枣,杏脯给我们吃。我们放学后经常会光顾他的剃头店,就是为了蹭吃的。时间久了,李老汉便拿村子里的小孩当自己的孙子看待,从不生疏。于是,村里的人们都管他叫“老陕爷爷”。那时记得他留一撮花白的胡须,像神仙老道一样。经常看见几把剃发刀磨得锃亮,但是这几把剃刀他看管的很严,放在一个朱红色的桐木盒子里。平时给我们小孩子吃的不吝色,而有人打他剃刀的主意,他就特别小心谨慎,甚至变得神神秘秘的。据说,那几把剃发刀是祖上从清朝乾隆年间传承下来的`,他视如珍宝。加上李老汉有一手高超的技艺,被大家称为“金剃刀。”

  二月二,龙抬头。这天村子里的男人都得剃头。一大早,村庄的路上,胡同里,到处看见有剃头的人们朝着李老汉的剃发店走去。他在店的门搭了一个土灶,上面架着一口大铁锅,里面总是烧着热水,是专门为顾客洗头洗脸用的。由于这天人多,店铺的外面摆放着几十个长木凳,和几张大桌子,上面放着烟匣子,茶壶等。排队等候的人们可以暂时消遣一下,有的抽着旱烟,有的喝着茶水,谈笑风生。小孩子们在门前的空地上玩着游戏。

  二月二这一天,除了剃头之外,就是一些很古老的风俗文化活动。将前几天做好的灯笼裱花好,画上龙的图案,在二月二这天一大早挂在树上,或者高架上,在傍晚时分点亮,叫做“龙灯”,寓意一年之中万象更新,吉星高照,生活像这“龙灯”一样红红火火。“龙灯”点亮之后,一般不准熄灭,否则不吉利,讲究的人家都会夜里再续一支蜡烛。而有的人家是点豆油灯,青油灯,还有松油灯。待到天亮时,将“龙灯”从树上摘下来,拿到河边,放入水中,让“龙灯”顺着河飘向大海,这时候大人们嘴里念念有词:“龙灯龙灯你快去,一直流到东海里,谷子蓖麻全靠你,言传龙王赐风雨。”人们将“龙灯”放在河中,寄托着龙灯向东海龙王传送百姓的心声,赐予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的美好愿望。

  挂“龙灯”的活动结束后,农民还要去地里松土,摇晃树木,意思是为了让龙抬头时抬得更高。但不能用犁耙,或者刀具之类的东西耕地,剪裁东西,切割物体,怕伤害了龙体。二月二当天用的东西都是事先准备好的,比如这天不准用刀切菜,杀生。吃的饭食是“摊煎饼”、或叫“春饼”。有鸡蛋和面粉,葱花做的,一般是荞麦面为主,荞谐音寓意“调理阴阳”之气,补天地之意。当大人们将一张张煎饼捞出锅时,小孩子们早已迫不及待的围着锅台,眼巴巴地瞅着那散发着香味的煎饼果子,馋得直流口水。大人们做一个,我们抢着吃一个。一顿饭就这样在大人们地忙碌中吃饱喝足了。

  小时候二月二的那些记忆总是刻骨铭心。除了那些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游戏,吃喝玩乐外,但在心灵深处,剃光头的往事一直挥之不去。每逢一年之中的二月二,我最害怕的一件事就是奶奶将一把很老旧的剃刀拿出来给我剃头发。那时候为了省几毛钱,我总是要忍受那老刀刃的折磨,一头头发剃掉,头皮难勉有好几处伤口。每当看见奶奶拿着剃刀在油石上来回蹭的时候,我就拔腿向着村外跑。后来,我渐渐地长大了,父亲便去在镇上的商店里买了手动推子,从此我才快活起来了。想起那时的童年,二月二充满了快乐,也充满了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