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你到这里散文

黄飞

陪你到这里散文

  近来读文看到两则故事,颇有感触。

  一则是说一个母亲休息日接送女儿到兴趣班学习,偶有一次迟到,发现孩子一路无恙,于是索性建议孩子全程独自往返。开始时,当她听到女儿下楼的咚咚声,脑子里的妈妈地图便自动启动,开启了导航模式:出大门,过马路;尽管如此仍然担心孩子闯红灯……

  诚然,如作者所言:总有一天,每一次出发,她需要自己独立整理行囊,自己决定行程,自己踏上迢迢长路;身边应该是喜欢她、爱她的同路人。而母亲,应该微笑止步,送上深深的祝福,对她说:我只能陪你到这里。

  另一则故事讲的是一对恩爱夫妻携手走过十几年的风雨,男的在仕途上顺风顺水时,却被婚外情纠缠,于是便与妻子死缠烂打,唱了一出离婚悲情戏。这位妻子不动声色、不温不火地依旧打发着晨昏转换,而老公的坚持却变本加厉日甚一日。女儿看在眼里,痛在心底,于是劝说其母认命。这位妻子只告诉女儿其父正处于升迁的节骨眼上,他不能有任何负面消息。不久丈夫顺利升职,妻子平静地对他说:我们去办手续吧,我只能陪你到这里。

  生活中无论亲情还是爱情,好多人都做不到适时止步、适时放手,而像故事中的两个知性女人的处理方法在现实生活中堪为千千万万人的指南。前者的母爱理智而慧达,她明晓即便有多么不舍,而作为家长应学会适时将子女交付,让社会及他们生命中的另一半顺利接管其人生旅途的后半程。后者作为一名妻子,当爱已成往事时,她既没有歇斯底里,也没有一哭二闹三上吊,更没有釜底抽薪或落井下石,而是冷静得像个局外人。然而,在她心中,即使失去了丈夫的爱,失去了婚姻和家庭,而丈夫仍然是她心底最想守护的一份亲情。她懂得放手的机缘所在,在丈夫安然自得地步入新的职位后,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离开。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当爱已成往事,就心平气和地好好告别,不纠缠、不怨恨、不互撕,优雅地祝福对方,在各自的世界里与幸福重新接轨,继续远行,彼此从此继续幸福;当爱已成往事,留一份美好给彼此;经年之后回望,那缕暖心的余味仍香薰袅袅,尚有美好珍藏,且散发着淡淡的余香……年少时,我们大多爱一个人容易爱得太满,眼里只看到对方。经年后,才知道好的感情,其实只用爱到八分,剩下的两分,用来爱自己。给彼此一点空间和时间,留有余地,感情才更长久。有人说生活犹如做羹要讲究火候,火候不到,众口难调;火候过了,事情就焦,世事皆是这样。细细思想一番,的确如此。当婚姻遭遇挫折,应该智慧地审视因果;在所有的平淡琐碎中,我们自己是否真的完美无缺;当我们开始抱怨的时候,别忘了抱怨自己。

  一直很喜欢深秋里的黄昏。下班回家的路上,看着夕阳从天边坠落,深秋的美一点点萦绕心头,充满了收获后的绚丽韵味。耐品味的事物,总是能够在心里住很久,令人难忘难放。而人生的黄昏暮年却往往使人体会不到享受的味道,相反总是让后辈们手忙脚乱;那条“陪你变老”的小路上总是多了些磕绊,也多了些唏嘘。闲来暗忖,也终归是少了对“陪你到这里”的了悟。

  同事曦不只一次絮叨,父亲的病情不见起色,相反却一年重似一年。想当年曦的母亲是猝然离世,父亲那时无法接受,总觉得老伴仙逝太过早些,终日郁郁寡欢。而曦也大病一场,体重骤减至不足百斤,近一米七的.身材,瘦削得似乎一股风都能将她掀倒。多少心有不甘终是唤不醒长眠的母亲,曦有点轻度抑郁。她不明白母亲只能陪她到这里、她也只能陪母亲到这里的道理。

  父亲鳏居一年后,曦与其弟相商将老人接到城中,一家半年,姐弟轮流照顾老人日常生活。生活也算悠闲,饮食起居规律,可她怎么也想不明白父亲的健康却反而每况愈下。春秋两季是大自然草木荣枯的季节,也是父亲发病最频繁的时候。曦每每心力交瘁,看着父亲如摇曳在秋风里的一株蒿草,她悲伤不已。絮絮叨叨中的曦让我想起了鲁迅先生笔下的“祥林嫂”,只不过被述说的对象换成了“父亲”。

  每到春秋两季,忙忙碌碌的曦奔波于医院、单位和家之间。稍有空闲,便向我倾诉。几分憔悴几分担心,更多的是心理上的焦虑超载。诚然,在亲人病魔缠身时,我们都会忧心如焚,没有谁会无动于衷,也没有谁会冷若冰霜。但我们也应该明白但凡生命经历过春的萌芽和夏的勃发,秋的丰盈之后,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冬的萧索,甚至沉寂。我们作为自然界里的生命个体,每个人也都会沿着自然的规律行进,生老病死不会以谁的意志为转移,我们能做的是尽可能让亲人在有生之年健康快乐,当亲人离去之后莫让愧悔纠结我们的余生。在与亲人永别之时,不妨在心里道一声:我只能陪你到这里,还好一路上我们走过的不光风霜雪雨,也曾领略了花开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