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父母就告知我:中国是文化礼仪之邦,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沉淀了太多的文化。《三字经》就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优秀文化,它使我更懂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人之初,性本善”让我知道了人人都是好的,都有一颗善良的心,从而让我懂得要以一颗珍藏和善良的心去对待每一个人。
“昔孟母,择邻处”让我了解了我们的父母真是为我们操了很多的心,体现在生活、饮食、学习等各方面。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从而让我更加的知道要体贴和关爱父母。没有他们就没有我的未来。
“融四岁,能让梨”让我知道做人要懂得尊重和团结兄弟姐妹,要懂得血浓于水,兄弟情深。特别是作为我们小男子汉更要做到这点。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让我知道了民以食为天,吃是第一等大事。同时更让我明白了要爱惜每一颗粮食,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因为粒粒皆辛苦。
通过学习《三字经》,我知道了要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关爱手足、珍惜粮食。同时要珍惜时间,好好对待爱我和我爱的人。从小努力学习,长大报效祖国!
这个学期,学校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老师向我们推荐了好多古今经典诗文,而我最喜欢读的就是《三字经》。它是我国明清时期的儿童启蒙课本,作者是宋代的王应麟。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含义简单易懂,还有些人们也把它谱成曲,让优美的旋律净化心灵。这本书告诉我们许多关于历史、天文、地理、道德等许多知识,正符合古人们说的话:“熟读三字经,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礼。”这本书共一千多字,三字一句,句句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很有节奏感,令我百读不厌。
同学们,你们知道“人之初,性本善”是什么意思吗?我小时候初读《三字经》时,就稀里糊涂地认为人小时候都是善良的,并不真正明白它的意思。其实,它的意思是:人在最初,本性是善良的。这样善良的本性大家都差不多,只是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后天的努力、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不一样,品行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所以,我们从现在起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当我读到“玉不琢,不成器”时,就好像看到了一块刚刚出土的玉,经过长年精雕细琢,终于成了一块尽善尽美的玉。玉如果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由此,我联想到了后半句:人不学,不知义。人要是不学习,不经过刻苦磨练,就不能成才。再比如说“首孝悌,次见闻”吧!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长辈,再学习其他知识。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孝敬父母,友爱兄弟。
从“一而十,十而百”到“丝与竹,乃八音”,都给我们讲述了丰富的知识。例如:十进位算术方法、日常生活常识、国家地区温度等。而最后“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易勉力”告诫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珍惜大好的时光,持之以恒地读书学习,那么你就一定会得到丰厚的收获,你的思想和学识就会愈加丰富。你也将会作出更多贡献,这样才不枉人生在世。我们要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句话时刻提醒自己。
读了《三字经》后,我的感受更深了,因为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比如说:“做人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做人要厚道,尊敬父母,有意志力和奋斗力,要有高尚情操。因为坦白就犹如是城市和勇敢的生成物质,我们要拥有良书,哟工友益友,拥有一颗纯洁的人,这会是理想中最完美的生活。用你那纯朴的心灵去体验别人的困苦不堪,可以去听见远方的呼唤。让你去了解,去亲近社会与大自然。
记得很小的时候,就会那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并且总会以会背三字经而感到骄傲。时至今日,我成为一名教师,重读钱文忠先生的解读《三字经》才发觉自己对三字经的内涵理解的太少、太肤浅。三字经用三大部分来告诫人们,如何学会生活,感受生活;如何学习,怎样学习;如何做人,怎样做人。作为一名老师,我们的学生大多都会背三字经,可对其中的含义,学生就不一定都明白了。在重读此书后,我希望,我可以教给我的学生如何生活、如何学习、如何做人。让学生除了对琅琅上口的三字经会背之外,还能真正的了解其含义。
三字经中有许多小故事向我们阐述了丰富、深刻的人生哲理,有倡导尊师重教,宽厚待人的,有颂扬勤劳节俭,清正廉洁的,有劝诫谨慎持身,悔过改错的。有爱国爱民,弘扬正气的,有激励勤学,奋发图强的。这些内容包括了我们生活的诸多方面,作为教师的我们在教学中重复利用经典诗文中的故事,来教育学生。还应该在金典诗文、典故的基础上,予以拓展,结合学生的实际,结合现代生活的实际,去教育学生,去塑造他们的灵魂。为孩子的终身打下做人成才的良好基础。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隔断织布机的布来教子。孟子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大学问家,适合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良好的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在教育过程中,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为学生创作良好的学习氛围。如在进行美术教学时,教师要教授与学生学习经验密切联系的教学环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运用生活经验,体会学习的快乐,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三字经里有一句“能温席,小黄香,爱父母,意深长”其中提到的小黄香,是汉代一位孝敬长辈,而留名千古的好儿童。小黄香不仅以孝心闻名,而且刻苦勤奋,博学多才。我们现在的孩子,就缺少这种精神。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可以说父母为养育自己的儿女,付出了毕生的心血,这种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教育学生学会爱自己的父母。只有爱自己的父母,才能爱他人,爱集体,长大才会爱社会,爱祖国。
列宁说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三字经中的榜样比比皆是,“从温习的黄香,到让梨的孔融,从八旬梁瀚大廷夺魁,到天才少年祖茔”,从这些榜样都十分明确的告诫我们,向他们学习,就能有所作为。我们要教育学生,把榜样作为模仿的对象,一榜样的行为规范自己的行动举止。
《三字经》是一本好书,因为她教会我很多知识,告诉了我很多名人故事,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让我意识到:浩瀚宇宙,奇幻莫测。星辰斗转,风云突变,山川升降,江河泛滥,花木生息,鸟兽迁徙,无不纷繁多变。人,作为万物之灵,只有不断探索学习,追寻那因果关系,理清那内在缘由,才能遵循事物发展规律,有效地改造世界,才能让世界更加和谐美好。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又叫我懂得: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君臣,这叫五伦。父慈,子孝,夫唱,妇随,兄爱,弟恭,朋谊,友信,君敬,臣忠,称为十义。若能做到,社会就安定,家庭也快乐了。我们中国人历来重视礼仪规范,讲究长幼有序,朋友同事交往,重情义讲信用。像“桃园三结义”至今为人们津津乐道,交口称颂。同学间,如不讲信用,说话不算数,有谁乐意常来互往呢?
“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又使我知道:晋代孙敬和战国苏秦,他们没有老师督促却能自觉勤学苦练;晋朝车胤与孙康,他们虽然家境贫寒却从不停止学习;汉代朱买臣及隋朝李密,他们身体尽管很劳累却依旧发愤苦读终成有用之材。这一个个历史人物,怎不令我敬佩?如不好学上进,有何颜面见爹娘?我要学习,要无愧于自己!
诸如此类的“三字经”还有很多很多,当你打开扉页,我想你也会爱不释手,被其中描述的人物故事所吸引入迷,被其中蕴含的丰富情感所感动流泪,被其中绽放的精神花园所留连忘返……不信,就试试!
《三字经》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的精华,也是我们中国人的国学。这个寒假我又仔细读了一遍,从中学到了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比如,孝顺父母的”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意思是在黄香9岁的时候就已经十分孝顺自己的父母。其实孝顺父母是很简单的事情,比如为爸妈倒杯水,给爸妈捶捶背,理解他们,听他们的话,不让他们操心,关键是用心学习,用自己的勤奋和上进来报答他们,他们一定会欢乐开怀的。
《三字经》,让我长见识,明礼仪,伴我快乐成长。
在五月份下旬,我认真地读了《三字经》,发现它还真的是耐人寻味呀!
《三字经》向人们讲述了古代人们做人的准则,是一本非常具有启示性的书。我就从其中获得了很大的收获。
比如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从中我知道昔孟母为了儿子的学习,不断更换他们居住的地方;如果儿子还不学,就让他悬梁刺股,可真是个好母亲!
还有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从中我知道玉如果不雕琢,就称不上是玉器;人如果不学习,就不会长知识,这对现代社会的人们有多大的帮助啊!
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跟《三字经》沾边的事,比如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尽早地成材,不停的转学,直到找到一所他认为好的学校为止。这不跟昔孟母,择邻处。一样吗?
现在的小孩,也一点也不如古代的小孩。古代的小孩九岁就能帮父母暖被,四岁就能让梨;而我们却穿父母的,吃父母的,甚至花父母的,有人一点也没想回报父母。真是有天壤之别。
《三字经》是古代人们智慧的结晶,它流传至今,仍给人们带来巨大的成就!我喜欢《三字经》!
人刚生下来的时候原本都是善良的、好的。如果性格品质、行为习惯好的话大家都会接近你和你玩儿;如果行为习惯是坏的话,那么大家就不会接近你和你玩儿。
这就是我对‘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的感悟。
读《三字经》有感
今天我看了一个动画片的名字名字叫三字经里的故事,故事讲得是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人叫周楚,他原来没有妈妈,而且他还一直欺负别的小朋友。十年以后,别人称她三恶之一,于是周楚把其他两恶都除掉了,皇上把他升为将军,于是周楚好好的为人们干事。
人之初,性本善,告诉我们人本来都是善良的。
《三字经》是我国古人智慧的结晶,书中包含了许多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知识和丰富的哲学道理。每个人都应该好好读读。
当我读了《三字经》后,我才知道它的内容博大精深。其中让我深受感动的是:“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说的是黄香九岁的时候,就知道冬天用体温给父亲暖被窝;“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说的是四岁大的孔融,就知道把较大的梨子让给哥哥吃。
每当看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以前,我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所有的事情都是老爸老妈安排好的,想着想着,我不由得羞红了脸。我想:每个人都应该孝敬父母亲,体谅父母,帮助父母。各同学、朋友在一起时,不要逞强,要懂得礼让。
《三字经》里值得我们学习的内容还有很多很多,我将花更多的时间认认真真把它看一遍,从中汲取学习、生活的精神食粮。这真是一本好书呀!
家务事,愿承担,
洗碗筷,扫庭院。
我的爸爸妈妈都在深圳。家里只有我和奶奶起生活。
我从生下来就是奶奶带我。其实我最爱的人是我奶奶。奶奶也最爱我。
我五岁的时候,读学前班。看见奶奶做家务事很累,我就要帮助奶奶做。可是奶奶不让我做。有次,吃完饭,我定要洗碗,奶奶就让我洗了。
我搬来小凳子站在水池边。学着奶奶的样子,放些洗洁精,可是不小心放了很多,弄了水池的泡泡。奶奶看见了又气又笑。
我读年级的时候就已经六岁了。个星期天我坐在沙发上看《贝贝熊》的故事书。奶奶就在打扫卫生。我看见奶奶累得满头大汗。我就说奶奶让我来拖地吧!奶奶连声说:“让开!让开!”
我拿了张纸巾给奶奶擦汗。奶奶接过纸巾的时候,我就把奶奶手里的拖把抢了过来。奶奶就到厨房做饭去了。
过了会,奶奶从厨房里出来,看见我把沙发移向前,把沙发后面的地板拖得干干净净。奶奶竖起大拇指,站到我的前面,大声说:“我的孙孙长大啦!我的孙孙长大啦!”弯下腰来重重的亲了我口。还夸奖我是个热爱劳动的好孩子。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书房中传出我朗朗的读书声。我正在读一本中华经典书籍——《三字经》呢。
这个学期,学校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教师向我们推荐了好多古今经典诗文,而我最喜欢读的就是《三字经》。它是我国明清时期的儿童启蒙课本,作者是宋代的王应麟。这本书共一千多字,三字一句,句句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很有节奏感,令我百读不厌。
我的这本《三字经》不仅仅有它的原文,并且还有注释和相关的故事,图文并茂,使我读起来兴趣盎然。
读《三字经》,让我懂得谦让、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是讲孔融四岁就明白把大梨让给哥哥;“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是讲黄香九岁就明白用身体把被窝焐暖让父亲休息;“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是说人应当首先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其次才是增长见识,学习知识。
读着这些资料,我不禁感到一阵阵脸红。我是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只要我开口,要什么就有什么,真可谓“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我一向以为父母为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应当的,从来没有想到为他们做些什么。每当学习不顺心的时候,甚至还会向父母乱发脾气呢。和孔融、黄香相比,我真是无地自容呀。今后,我要改变自我,多体谅爸爸妈妈,多为他们着想,尽量让他们少为我操心。
读《三字经》,我还懂得了许多学习和做人的道理。“幼不学,老何为”警示我小时候要用功读书;“玉不琢,不成器”告诫我人不经过锻炼是不会成才的;“勤有功,戏无益”告诉我凡是勤奋上进的人,都会有好的收获,只顾贪玩,浪费了大好时光的人是必须会后悔的;“头悬梁,锥刺股”提醒我学习时必须要全神贯注;“昔仲尼,师项橐”告诉我学习应当不耻下问……
《三字经》的资料包罗万象,为我们讲道德,论古今,有名人英雄,有历史战争,有学习方法,有自然规律……它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文学的宝藏,是永不褪色的经典!
徜徉在这样的经典诗文中,我的心灵受到一次次洗涤。在这些精练短小的语句中,蕴含着人生的哲理,让我明辨是非,学会感恩,懂得做人的道理……阅读者,收获着,我乐此不疲。
我读了《三字经》这本书后,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明白了很多道理。比如说:“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意思是说:“小孩子不努力学习,这是不应该的。
如果一个人在小的时候不好好学习读书,那么到老的时候还能有什么作为呢?”所以说我要好好读书,努力学习,长大后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每逢节假日,妈妈都会带我到书店去看书,然后挑一本有意义的书,为我买下来,让我回家读。前段时间妈妈为我买了一本《三字经》。我随手捧起,大声地吟诵起来:“人之初,性本善……”我的耳畔仿佛回荡着几百年前,私塾里周而复始的诵读声。
妈妈告诉我说,《三字经》自南宋以来,已有九百年的历史。它是一个万花筒,包罗万象,把“历史、地理、人物、天文、诗书、礼乐、教育、哲学”以三个字为一句的形式展现给读者,可以称得上“学一书而通万卷!”我迫不及待地翻开它华丽的书页,去品味它独特的风味。
阅读着,收获着,我爱不释手,很快就把它读完了。
合上《三字经》,那一个个富有节奏感的句子依然在我的脑海里不断闪现。“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三字经》让我爱不释手,因为它让我懂得了学习的真谛。“玉不琢,不成器,子不学,不知义。”其含义为一块玉石只有经过精心雕琢才能成为一件精美绝伦的玉器。其实人也是一样,需要在磨砺中成长,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幼不学,老何为。”其含义为小时候是学习最好的时光。因此,我们要趁年少时勤奋学习,不断地探究书中的奥秘。读书必须知道:“学则智,不学则思,有不满,则进步。”意思是说求知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成长,从每一个角落,任何一个地点,寻找学问,寻找答案。
厚厚的《三字经》中我最喜爱的一句是“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这句话告诉我:对于学习,最重要的条件就是专一。即“一心不能二用”。是啊,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为什么有成绩好坏之分呢?仔细想想最根本还是自己的心思问题,是不是花心思学习了,是不是“用心专一”了。当机会从身边溜走的时候,要想想当时为什么不用心一点儿呢?
在这本书中,我还学到了很多知识。比如说:做人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要尊敬父母,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和奋斗力,要有高尚情操。
《三字经》,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文学的宝藏,它陪伴着我成长,成长……
一本好书,一生经典!
我读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做《钱文忠解读<三字经>》,这本书分成上、下两本。
《三字经》这本书我想大家都应该很熟悉了吧,它是古代儿童必须要学的、要读的一本书,可见它的重要性了吧!
《三字经》被钱文忠分成了三个部分来讲,第一个部分讲的是教,即教育的重要性、教育的理由、教育的方法、教育的规律。第二部分讲的是史,即历史,《三字经》从三皇五帝一直讲到了清朝。第三个
《三字经》开头的六个字,我想大家都知道,“人之初,部分讲的是学,即勤奋好学的重要性。性本善。”就是这六个字却有着丰富的内涵,它讲的是一个关于人性本质的哲学问题。也就是说,人性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性究竟是善还是恶?也就有了“性恶论”与“性善论”。
在《三字经》中,讲了一个很有趣的学说,那就是五行学说,“曰水火,土木金,此五行,本乎数。”五行分别是水、火、木、金、土,五行相生相克。
《三字经》第二部分讲的是史,《三字经》有一个很独特的地方,因为它可以用两句话讲完了三、四个朝代,几百年,比如“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这一句话里讲了三国、两晋、宋、齐、梁、陈这么多的朝代,牛吧1
《三字经》第三个部分,讲了许多古代人勤奋读书的例子,也是激励我们要好好读书,比如:头悬梁、锥刺股、映雪、负薪、挂角等等、、、、、、
接着又讲了一名才女,名叫蔡文姬,她非常会弹琴,她也写下了著名的《悲愤诗》。
《三字经》虽人只有几千字,但它所讲的内容是非常值得人们学习的,是一本值得我们看的书。
我喜欢《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这个耳熟能详的三字经,是中国人几千年的中慵之道对美德的概诉。人,生下来本是善良的,只是因为社会这个大染缸对人的洗理,才会对每个人赋予不同的色彩。 看完几遍事迹后,感慨时世弄人,有的孩子很小就要扛起家庭的重担,有的是见义勇为,有的是和奶奶相依为命还坚持上学。 孩子问我“什么是美德?”我说:“美德是一种品质。诚信、善良、责任、勤奋、勇气、坚毅、友谊、孝顺、自律和智慧都是美德的表现形式。就像你说话诚实也是一种美德啊!”事迹里的这些美德都是必要的,也是现在社会上的很多人有所欠缺的,如诚信,如果大家都没有诚信,是不是所有人都活在谎言中,那将很可怕,就同商家做生意,如果没有信誉,还能在商场立足吗?
文章中的一些事迹能让我们清楚的知道什么是诚信,什么是责任……最美司机吴斌,就是对责任的最好诉说,还有最美教师张丽莉,最美抗癌女孩鲁若晴,最美妈妈,最美…… 这么多的最美,构成了我们现今的社会。社会是有阴暗的一面,但天上的乌云总也遮不住太阳的光芒,这种光,给人们希望,给人们方向,领着人们朝着梦想的方向飞行,让美德冲破苍穹,拨云见日。一次我带赵欣雨去钵池山公园玩,公园里鸟鸣不断,这时有两只鸟落在草坪上,我和赵欣雨说:“我们去抓鸟。”她说:“不好,小鸟是益虫,不能捉。”这短短的一句话,让我从心底感觉到孩子真,善,美的一面,她们也是有自己的思想,她们想让这个世界更美好。其实每个人在心底都有最柔软的一面,如果能把这一面再放大一点点,社会的阳光会更灿烂。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善良虽然在现实生活中是最容易受到欺骗的,但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在你付出爱的同时,心灵也能够得到一种浸润,那种“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感受是何等的美妙!
我校将“六一”进行开展美文诵读比赛活动,借此机会静心学习我国流传千年之久古代蒙学著作《三字经》。它之所以有生命力,是因其在内容、形式、结构等方面有诸多优点,读后让人收益非浅。
《三字经》中列举了大量典故、故事,向我们阐述了丰富深刻的人生哲理,有倡导尊敬师长,宽厚等人的;有颂扬勤劳节俭,清正廉洁的;有劝诫谨慎持身,悔过改错的;有爱国爱民的,弘扬正气的;有激励立志勤学,发愤图强的;这本书包含了历史、天文、地理、科学、生活等多方面的内容。
在生活中,每一个人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但无可否认,《三字经》的确是人生路上的良师益友。虽然,不免有些封建色彩,但这些不足之处,不正是要我们这些现代开放意识的中国人去改变、探索吗?每看一篇文章,我都会被陶醉在经文的韵律和生动的故事中。这篇文章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其中提到的小黄香是汉代一位孝敬长辈而名留千年的好儿童,小黄香不仅以孝心闻名,而且刻苦勤奋,博学多才。我们现代许多学生家境优越,整天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却不懂知恩图报、孝敬父母,有的还对父母大吵大闹,整天这不满意,那不顺心,不把心思用在学习,而是好逸恶劳,学习不努力,喜欢赶时髦,比吃穿。可以说,父母为养育儿女付出了毕生的心血,这种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是人世间最伟大的受。反过来只要爱自已的父母才能爱他人,爱集体,将来长大才会爱社会,爱祖国。《三字经》就是教我们在现代生活中怎样对待人与人、人与事,如何找到人生的坐标,如何培养道德情操的。
“头悬梁,锥刺骨。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这是《三字经》中两则多么激励人勤奋学习,发愤图强的典故呀。当我读到这两句时不禁感慨万千,在现在的社会,大多数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皇帝,家庭条件优越,不愁吃穿,整天就沉迷网络游戏、电视,很多的孩子都成了荧屏儿童。有的小孩因为网络游戏逃学、厌学,荒废学业。更有的孩子走火入魔,因为网络游戏而跳楼自杀。现在的孩子很难理解典故中古人那奋发学习的决心。当今中国父母应让子女多读中国传统书籍,用传统蒙学著作引导、教育、培养孩子,充分利用经典诗文中的故事来教育孩子,还应该在经典诗文典故的基础上予以拓展,结合孩子的实际,结合现代生活的实际,去教育孩子,去塑造他们的灵魂,为孩子的终身打下做人成才的良好基础。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孟子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大学问家,是和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良好的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家长,我们要积极为该子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让他们自主运用生活经验,解决学习中的困难,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同时也应培养孩子应用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尽早地成材,不停的转学,直到找到一所他认为好的学校为止。这不跟“昔孟母,择邻处。”一样吗?
列宁说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三字经》中的榜样比比皆是,从“黄香温席”到“孔融让梨”,从“八旬梁灏大廷夺魁”到“天才少年祖莹、李泌”,这些榜样十分清楚的告诉我们:向榜样学习,就会有所作为。我们要领悟、吃透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精髓,并加以发扬光大,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构建和谐社会。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任重而道远。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经典诗文中的故事来教育学生,还应该在经典诗文典故的基础上予以拓展,结合学生的实际,结合现代生活的实际,去教育学生,去塑造他们的灵魂,为孩子的终身打下做人成才的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