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青玉案》注释版

黄飞

  一、青玉案——苏轼

  三年枕上吴中路,

  谴黄犬,随君去。

  若到松江呼小渡,

  莫惊鸳鹭,四桥尽是,

  老子经行处。

  辋川图上看春暮,

  常记高人右丞句。

  作个归期天已许。

  春衫犹是小蛮针线,

  会湿西湖雨。

  【注释】:

  伯固:苏坚,字伯固,作者的友人。

  呼小渡:招呼小船摆渡。

  四桥:在苏州。

  老子:苏轼自称。

  辋川图:辋川在陕西兰田,王维曾隐居于此,并曾在寺壁绘辋川图。 右丞:王维曾任尚书右丞,故称王右丞。

  高人:指伯固。

  小蛮:白居易的歌妓。白居易有歌妓樊素、小蛮。此借指苏轼爱妾朝云。

  【赏析】:

  这首词写送别挚友伯固吴中,抒发作者自己思乡盼归之情。

  二、词牌格律

  我们以龙榆生先生词学关于该词牌的格律为准:

  【定格】苏轼《青玉案(三年枕上吴中路)》

  中平中仄平平仄(韵),仄中仄、平平仄(韵)。

  三年枕上吴中路,遣黄犬、随君去。

  仄仄平平平仄仄(韵)。

  若到松江呼小渡,

  中平平仄,中平中仄(韵),中仄平平仄(韵)。

  莫惊鸥鹭,四桥尽是,老子经行处。

  中平中仄平平仄(韵),中仄平平仄平仄(韵)。

  辋川图上看春暮,常记高人右丞句。

  仄仄平平平仄仄(韵)。

  作个归期天已许。

  中平平仄,中平中仄(韵),中仄平平仄(韵)。

  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

  三、词牌特点、句式、韵部要求:

  1、《青玉案》词牌之调:双调。

  2、《青玉案》句数:上阕六句;下阕六句。

  3、《青玉案》句式:7337445;777445。

  4、《青玉案》字数:上阕三十三字;下阕三十四字,共六十七字。

  5、《青玉案》韵脚:上阕押五韵;下阕押五韵。

  6、《青玉案》注意之处:第一:上下片第五句也可不入韵;第二:下阕第二句

  列作拗体,平仄格式为仄仄平平仄平仄(韵)。

  7、《青玉案》适宜抒写幽咽的情调,韵部宜选用上去声韵部。

  四、词牌内容以及写作要求:

  1、内容:《青玉案》之所以适宜表达低佪掩抑、哽咽幽怨的感情,是因为全阕除韵脚句外,其余的句都用仄声字收脚,这就呈现一种拗怒的声容,也包含欲吞还吐的情调。该词牌适合于感怀、记事和咏物。

  2、从词调来讲,《青玉案》十分别致,它原是双调,上下片相同,只上片第二句变成三字一断的叠句,跌宕生姿。下片则无此断叠,而是一连三个七字排句,可排比,可变幻,总随词人之意,但排句之势是一气呵成的,单单等到排比完了,才逼出煞拍的警策句。

  3、创作手法分析:

  《青玉案》在词中属于中调,兼有小令和慢词的特性,贺铸词是用小令笔法加以赋化的联合运用,形成词的整体架构,上片由:“底(面)-横塘路”一路借:“芳尘、花月、朱户”推挽收窄视角向“春”这个“图(点)”聚焦,即由全局向局部向点推挽,在“春”的`细节描写上运用赋笔深化主题意象:“愁”使之具象化,画面化──“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但辛弃疾词是以长调笔法填小令,将主题进一步虚化后拓展转化为理念,加深主题意象,上片一路实写:“一夜鱼龙舞”的景象,过片侧面虚写:“妇女头饰、笑语暗香、众里寻人”元夜赏灯的细节后讲主观情绪外化:“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两种填写中调的不同方法。

  4、创作要求归纳:

  A、首句确立表意之象,贺词为横塘路,辛词为花千树。之后内容在此意象之下。

  五、词牌写作背景

  此词当为苏轼于宋哲宗元祐七年(1092)八月在扬州时所作。此前三年,即元祐四年至六年(1089—1091),苏轼在杭州担任太守,苏坚是他的属官,监杭州商税,两人交往颇密。此时因苏轼被召还京,苏坚告别苏轼回吴中故居,苏轼为之送行而作此词。

  此词《乐府雅词拾遗》卷上作蒋璨词,《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九引《桐江诗话》以及《阳春白雪》卷五均作姚志道词。唐圭璋《宋词互见考》谓此说法乃流传之误,当为苏轼词。朱本、龙本、曹本俱编于宋哲宗元祐七年(1092),薛本、邹王本谓作于是年八月。

  六、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子。嘉祐进士。宋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谪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时追谥文忠。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其文纵横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很有影响。擅长行书、楷书。能画竹,也喜作枯木怪石。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集有《东坡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