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课堂教学实录

李盛

  【教学目的】

  1.背诵全文。

  2.学习体会本文优美的语言及其表达方式,了解骈文的两大特征--对偶与用典,进行文言仿写训练。

  3.积累文化知识。

  【教学重点】

  1.理解基础,熟读本文直至背诵。

  2.通过仿写感受了解文言的特征。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1.预习,理解注释中的重要典故,了解有关文化知识。

  2.教学可分两个层次:对于文言文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教学目标应定位于\'理解文意、熟读成诵\'上;对于有一定文言基础的学生,可定位于\'理解、背诵、仿写\'上,即增加一个动手操作的环节。

  【教学过程】

  师:读完了《滕王阁序》,喜欢这篇文章吗?喜欢的请举手。(寥寥六人举手)

  师:喜欢的理由往往都是相似的,而不喜欢的理由却未必一样。我想听听不喜欢的理由。

  生1:不知道写的什么。

  师:你觉得他写了什么?

  生1:写了游玩滕王阁的过程。(生笑)

  生1:(改口)不是一篇“游记”,而是“序”。

  师:“游记”与“序”有什么区别呢?

  生1:游记主要是记叙、描写为主,而“序”主要以议论、抒情为主。《滕王阁序》还是由眼前景抒发自己的人生感受,抒情、议论的成分很重,就跟《兰亭集序》一样。

  师:其实你还是基本读懂了文章。我还想听一听其他原因。

  生2:生字词太多。

  生3:典故太多,理解起来太费力。

  生4:句式太整齐,一口气读不下来。

  师:你举一段文字试试看。

  (生4读“嗟乎!时运不齐……岂效穷途之哭!”,读得气势恢弘,抑扬顿挫,饱含感情。大家鼓掌。)

  师:读得很好啊。

  生4:我很喜欢这段文字。读了很多很多遍。

  师:你可以尝试把它背下来。下一位。

  生5:我觉得王勃写得太矫情了。到一个地方去玩儿,就写了一篇文章来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悟,而且这么“悲”,我们不会这样来思考的。

  师:我们不这样想,就不允许王勃这样想了?(生笑)

  师:五位同学说了自己不喜欢这篇文章的原因,归纳起来,大概三点:一是难以读懂;二是难以理解;三是难以共鸣。既然因为难而不喜欢,那我们就从“难”字入手。且让我们由“易”入“难”,由“浅”入“深”,看看《滕王阁序》是怎么成为文学经典的。

  这篇文章其实有一个清晰的整体思路:“事一景一情”。请大家说说:写了什么事?描写了什么景?抒发了什么情?

  生6:写了王勃的父亲被贬官到偏僻的交趾,他前去探望,途经洪洲,参加了都督阎公在滕王阁上的盛会,看到“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描写了滕王阁盛会上的人的俊雅,景的美丽,感到非常高兴,而后乐极生悲,又来感慨自己的身世。

  师:很好!请看我这里有一则材料:(投影)

  “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乃以纸笔巡让宾客,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是亦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言。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唐摭言》卷五)

  这是一段评注,我们借此能更深地切入文章。比照它来寻找一个角度,谈一谈你所理解的《滕王阁序》的“事—景—情”。

  生7:我抓住都督阎公态度的变化。

  师:是什么样的变化?

  生8:先是大怒;后来看到文章第一句,是不屑一顾;到第二句是“沉吟不言”,陷入思考;等看到那句名句时,便“矍然而起”,已经深深地被文章折服了。

  师:请大家把“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三句话划出来。为什么都督阎公会说“老生常谈”呢?

  生8:因为八个字就只讲了地点。阎公本来是想给自己女婿出风头的,却不想被王勃抢了风头。心中本来有气呢。

  师:你倒是很注意抓住人的心理来推测。那为什么听到“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却又“沉吟不言”呢?

  生9:这是一种宏阔气象。在天上是连接两个星宿,在地上是连接两座山。写地上时,连用六个动词(分、接、襟、带、控、引),拟人化,把一种登临高阁的恢弘胸怀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师:这里面的“襟”“带”是什么用法?

  生:(杂)意动用法,以……为衣领,以……为衣带。

  生10:如果说第一句没有什么新意的话,这两句一下子令老生常谈的陈词滥调体现出一种恢宏大气。

  师:举例说明。

  生10: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师:这里面“雾”“星”是什么用法?

  生:名词做状语,像雾,像星星(一样多)。

  师:写人时,写这些“俊采星驰”分别写了哪些人?有什么特点?

  生11:都督阎公、刺史宇文、孟学士、王将军,还有胜友如云,高朋满座。

  师:那从“沉吟不语”到“矍然而起”这种态度的变化,究竟是从什么地方开始变的?

  生12:从“童子何知,躬逢胜饯”开始变化,前面都是写别人好,从这儿开始写自己不好。

  生13:不是,这是自谦,是一种说话的技巧。应该是从“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开始变化的',因为前面是写人,这儿开始写景。

  生14:也不是,应该是从“披秀闼,俯雕甍”开始变化的,推开小门,由室内到室外,景物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心理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