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滕王阁序》导学的一点建议

阿林

新课标下《滕王阁序》导学的一点建议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选取了包括《滕王阁序》在内的四篇古代抒情散文。其中《滕王阁序》是传统名篇。大部分教师是采用学生预习,课堂精讲的方式学习。殊不知,这种教师掌握课堂话语权的做法,违背了课堂教学的规律,无法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尤其是对于《滕王阁序》这样的优秀美文,应该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创造性地开启导学之路。

  《滕王阁序》可谓千古绝唱。王勃才情四溢、挥毫泼墨、一蹴而就的壮丽诗篇,让无数后学者“竞折腰”、“同扼腕”。面对如此出色的篇章,怎样才能让学生“披文入情”,得其深韵呢?一个字:读。很多教师可能觉得“读”很简单呀,早读的时候就完成了。其实,我说的“读”,是课堂上,有针对性的、在老师的引导下的读。这个读,不是简单地朗读,而是“得其概”、“探其韵”地读。

  其一:高声朗读得其概

  作为抒情散文,《滕王阁序》的篇幅较长,学生对结构、内容的理解比较困难。那么,首先应该做的就是理思路。正所谓“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出其雄伟之概”(曾国藩语)。所以,老师在讲解之初就应该要求学生高声朗读,此时的朗读,就是把躺着的书面文字,用声音立起来,出口时用声音负载着思想感情,增强语言文字的可感性,强化对语感对象——课文的理解。当然,此时还需要老师适当引导:把课文知识信息拓展,传达给学生,使学生在朗读时把这些信息融入正文,更迅速有效地把握文章内容。首先是解题,关于滕王阁,点名它是江南三大名楼之首,黄鹤楼、岳阳楼还位列其后。学生对其他两座都已经有了解,在诗文中领略过其风采,略加点拨,他们就会忆起“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的神秘悠远,就会浮现出“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阳楼》)的壮阔豪迈和“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范仲淹《岳阳楼记》)的浩淼壮观,胜景如斯,令人神往。那么,作为三大名楼之首的滕王阁又是如何呢?在朗读时学生对其景致描写必会格外留意。然后是作者介绍,所谓“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刘勰《文心雕龙》),《滕王阁序》中抒情议论的内容很多,怎样让学生在朗读时尽快感其情、知其论呢?必须“知人论世”。“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孟子 万章下》)对王勃,主要从其身份变化上观其一生,可板书以下示意图:

  六岁能文——未冠及第,授朝散郎——沛王(李贤)侍读——被逐,漫游蜀中——后补虢州参军——私杀官奴,被判死罪,遇赦除名——父贬交趾,勃渡海省父,溺水而死。

  学生一看就明白了,这是一个空负文才却报国无门的失意者,是一个写完《滕王阁序》就英年早逝的不幸者。如此遭遇的古代文人,学生应该了解很多。如何去感受他的内心情感,学生就做到了心中有数。有了老师的这些点拨,相信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就把课文的思路理清了。高声朗读结束后,很多学生对文章内容已了然于胸,这时教师可以用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的朗读是不是达到了预期目标,并且,此时提问也能促进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课文思路如下:

 

  其二,密咏探其韵

  《滕王阁序》是一篇优秀的骈文,多用对偶,词采华美,句式整中见散,摇曳多姿,读来琅琅上口,抑扬顿挫,具有悦耳的音乐之美。如此美文,作为老师,应指导学生用抒情的语调在朗读中创设情境,使学生如临其境,自然而然地进入“景美,人美,情更美”的艺术境界,深刻领略作品神韵。教师在钻研教材时,一定要努力发掘语言文字的内涵,正确把握作者的情感,从文中的精彩描写处入手,营造浓郁的诵读氛围,激活学生思维,引发其联想和想象。因此,“密咏” 的要求就是有感情地读,充满想象地读,反复地读。

  有感情即要求诵读体现出情感内涵。教师应指导学生注意语音节奏,平仄抑扬,语气急缓,音调高低,可先进行部分范读,使学生大致了解节奏的划分,然后齐读或散读,提高诵读的感悟力。就全文而言,学生已在第一环节里把握了文章思路,再按照此时教师的引导和要求,以自如的声音赋予文章生动鲜活的生命力,那深邃的思想内涵,高尚的情操,美好的憧憬,同时流入诵读者的心田,激荡着他们的胸怀,陶冶着他们的性情。此时学生便是读出了感情,读出了韵味。

  充满想象即要求诵读时多联想多想象。联想和想象是深化语感,提升鉴赏力的重要手段。以第二部分绘阁景为例,作者精心构画,苦苦经营,运用灵活多变的手法描写山水,极具美学特征。如果学生在诵读时充分发挥想象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颇具色彩之美。善于联想的学生,脑海中会立即浮现出清澈的潭水,紫气缭绕的群山,就很容易感悟出这里描写的水光山色之变化,体会出上句朴素淡雅,下句设色凝重的强烈对比。而接下来更是犹如电影的拍摄技术,由近及远,构成一幅富有层次感和纵深感的全景图。“鹤汀凫渚”四句写阁四周景物,是近景;“山原旷其盈视”二句写山峦、平原和河流、湖泽,是中景;“虹销雨霁”以下则是水田浩淼的远景。这种立体化的写法尤其需要学生在想象中细细品味,方能感受这如诗如画的江南胜境,才能和景物融为一体,达到人在景中,景中有人韵致。如果做到了这种充满想象的诵读,文章的神韵就呼之欲出了。

  最后是反复地读。《滕王阁序》的文字意韵深远,反复读以至熟读成诵是感受典范语言,产生美好语感的有效途径。熟读成诵,文章中的语言文字、词语概念、语法修辞、构思布局、情景描写、韵律搭配就会在诵读者的心里留下许许多多具体生动的范例,启迪每一个诵读者时时体味,用心领悟。

  对于一篇美文,教师正确有效地引导诵读,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悟,也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在选择诵读策略时可根据学生基础、教学条件等各种因素灵活安排,争取以有限的资源获取最好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