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王昌龄送别诗的艺术特色
盛唐诗人王昌龄的送别诗,不论是在审美情趣、艺术手法,还是整体风格上,都有风神独具的一面。主要体现在哪里?
一、审美情趣超然高绝
审美情趣常常表现在对题材、意象、情感表达等方面的选择上。王昌龄的送别诗在盛唐诗坛上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点。
(一)意象继承古人却又独出心裁
1.继承传统意象。古人送别多用杨柳、风月。王昌龄的送别诗中不乏选取月这个意象以表达别离之痛和分手之愁的。
2.不局限于古人诗歌中的意象。他从生活中挖掘了许多可用意象,其中可考物象有江、夜、山、水、春潮、松、蝉、云、海、舟、寺、溪、日、雨、酒、虫、烟等。这里江为寒江,夜为寒夜,水为流水,松为幽松,蝉为寒蝉,云为秋云为黄云,海为净海(海净月色真),舟为孤舟,寺为古寺,溪为石溪,日是暮日。雨是寒雨,酒为广陵洒,虫为悲鸣虫,烟是暮烟。每一种物象都附着了作者的感情色彩,成为流露情感的工具。
3.以情为线索组合意象。作者善于组合物象,把十分平常的物象或者是两个几乎没有联系的意象组合起来,达到一种意想不到的艺术美感。例如“海净月色真”,把“月”和“海”这两个不通的意象组合起来,以“海”的“净”衬“月”的“真”,同时“月色”更能衬托“海净”,这种相依相生的关系让诗句有种交织的景象,又有一种微妙的情感转换的意味。
(二)情真意切,自然深厚
真正的文学是纯粹的,真挚的情感也是纯粹的。古往今来,朋友之情不断被人们歌之咏之,颂之赞之,正是因为朋友之间那种心与心交融的真挚的情感让人们激动不已。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语言平直清淡,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复杂的修辞,精到简洁,作者借玉壶表明自己的情结,这样表达起来更能有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美感。
1.抒情真挚朴实,不矫揉造作。王昌龄送别诗都是情动于衷,有感而发,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如《送窦七》,“清江月色傍林秋,波上荧荧望一舟。鄂渚轻帆须早发,江边明月为君留。”前两句实笔绘景,呈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个明净而静谧,清幽而空明的境界。后两句虚笔联想,抒发难分难舍,相依相伴的深挚情怀。朋友走了,却留下了一轮相思明月:秋天凉了,却温暖了一颗赤诚之心。全诗字里行间充溢着缕缕真诚朴实的离情别意。
2.借送别以明志。代表作是《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前两句绘景点题,寒雨连江,夜色苍茫,楚山独立,境界凄迷而开阔。后两句抒情言志,嘱托朋友,语重心长;回答亲友,肝胆相照。话语之间有志行高洁的傲岸不屈,有君子相交的坦荡无私。一个“冰心玉壶”的比喻写尽了真挚不渝的友谊,写绝了光明磊落的人格操守!
二、艺术表现手法因情而变
(一)或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
王昌龄的送别诗中,有很多是直抒胸臆的作品。如:《送胡大》中“荆门不堪别,况乃潇湘秋。何处遥望君,江边明月楼”,直抒胸臆,没有丝毫隐晦。
王昌龄的送别诗中借景抒情的更多。如:《送郭司仓》中“映门淮水绿,留骑主人心。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作者从环境人手,让周围景物表达出自己的心情和思想。
王昌龄喜欢以比喻抒写情怀。如《送李十五》《送窦七》《巴陵送李十二》等用比喻来写送别,以一些能够代表作者心境的外物来比较作者的心情和心理,取得一种高妙的结果。
(二)用不同的艺术构思,表现诚挚而深厚的友情
《重别李评事》:“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吴姬缓舞留君醉,随意青枫白露寒。”朋友即将远去长安,怎不令人伤感!可是,诗的首句却反起,反劝李评事不要为离别而悲伤。安慰朋友。也是安慰自己;强忍悲愁,不说离情。接着的第二句是顺承,说李评事很快就可以到达目的地。必将遇到新的朋友,又将获得新的友情。这些劝慰之词把眼前离别的悲痛表现得更加真挚。王昌龄喜欢景和情相融相生,以景衬情以情人景。
(三)打破常规,着意在写别后情景
如《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人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先实写当前的送别:江楼饯行,尽情醉饮。接着虚拟别后的思念:朋友离去之后,思念之情日深。此诗跳跃性比较大,写当前,又写未来;既写自己,又写朋友;既有实写,又有虚拟;把相互间的.友情,表现得异常深切。
(四)不重伤离重慰别
如:《送吴十九往沅陵》:“沅江流水到辰阳,溪口逢君驿路长。远谪谁知望雷雨,明年春水共还乡。”诗中全无生离死别的情绪,送别而不觉有离伤,反说青山明月无异,何分什么此乡他乡?山水不隔,如在一地。心怀宽广,旷达乐观。
三、整体风格慷慨旷达
王昌龄的送别诗沿用了他边塞诗的一贯风格,虽言送别但丝毫没有戚戚切切的伤感,依然那么豪迈、那么大气、那么慷慨。离别不言泪,遭贬不失志,没有低沉、没有哀伤,更没有呜咽。
(一)格调高昂爽朗大气
整体感知王昌龄的送别诗,格调高昂,风格慷慨,不会让人垂泪低泣,爽朗大气,体现在诗句中便是旷达。如《送柴侍御》:“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送别朋友一点不觉得有离别的伤感,诗人对他的朋友说,我们虽然人分两地,但江河云雨,青山明月,都在把我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两乡虽远却心心相通,这种遥而不远。离而不别的心意通过青山明月、江河云雨被表达得淋漓尽致。
(二)盛唐气象的体现
不因分别而苦,借分手之际而励志。王送别诗没有凄切之词,没有缠绵悱恻,没有秋雨凄苦,即使诗分手别离也激昂如是。表现出一个边塞诗人的硬气和慷慨,表现在诗句上就是明快。如《别陶副使归南海》:“南越归人梦海楼,广陵新月海亭秋。宝刀留赠长相忆,当取戈船万户侯。”送别成为对朋友的勉励。读其诗,不会悲观厌世,不会垂头丧气,更不会沉沦堕落,更多的是激励和鼓舞,多的是豪气和壮志,一扫前人的分别悲苦凄凉,独树一帜。
王昌龄以其边塞诗的风格创作送别诗,饱含了作者忧国之思,表现了作者慷慨的气度,读完让人心生旷达,心生壮志,心生豪情。他诗歌特点。充分体现出盛唐气象中盛唐人博大、宽阔、乐观的胸襟,是时代环境的必然体现。这正是在中国古代生乎其前和生乎其后的诗人,在送别诗中难以表现出来的时代特征。王昌龄便以自己在送别诗上的优秀表现,把唐送别诗提到了应有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