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应物《送终》
韦应物的《送终》是抒写送葬的场面和诗人惨痛的心境的,十分感人。
送终
奄忽逾时节,日月获其良。
萧萧车马悲,祖载发中堂。
生平同此居,一旦异存亡。
斯须亦何益,终复委山冈。
行出国南门,南望郁苍苍。
日入乃云造,恸哭宿风霜。
晨迁俯玄庐,临决但遑遑。
方当永潜翳,仰视白日光。
俯仰遽终毕,封树已荒凉。
独留不得还,欲去结中肠。
童稚知所失,啼号捉我裳。
即事犹仓卒,岁月始难忘!
【赏析】
这首诗并没有什么惊人之笔,只是质朴地叙写了整个送葬过程:选定日子,灵柩出发,出了长安南门,远望墓地郁郁苍茫,日暮时到达墓地后,诗人失声痛哭,露宿守灵。次晨封墓完毕,诗人凄凄惶惶与妻子的遗体诀别,孩子们知道从此永远失去母亲,牵着父亲的衣裳哀哀哭号而不忍离去。诗人最后说:“葬事虽然办得十分草率匆忙,但这个日子我是永远难以忘记的!”
全诗信口而出,不加修饰,不用典故,却真挚哀婉,凄恻动人。在艺术上,《送终》诗最感人之处在于叙事时笔端充满感情,“淋漓倾注,宛转侧折”,分不出究竟是在叙事,还是在抒情,情与事已经浑然一体,水乳难分。而叙事时又十分简净,抓住典型细节决不作琐细的现象罗列,这样写,既避免了繁冗拖沓,又不至于空泛粗疏。读了“独留不得还,欲去结中肠。童稚知所失,啼号捉我裳”这几句诗,一群孩子牵住一位凄凄惶惶的父亲悲啼的情景如在眼前,令人顿洒同情之泪。
此外,这首诗由于能“旁写曲诉,刺刺不能自休”,因而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如诗中写到“生平同此居,一旦异存亡”这种生死阻隔的感情时,诗人并未就此止步,而是又进一步写了两句心理活动:“斯须亦何益,终复委山冈”。跟妻子的遗体诀别,多延长一刻都是好的;可是转念一想,暂时的延长也没有什么用,妻子的遗体最终还是要埋葬在山冈上的。这一“旁写曲诉”,使诗获得了丰富的内涵,它将诗人表面旷达、实质极其哀痛留恋的心情表现得深细婉曲。
拓展阅读:韦应物慧眼识人
贞元年间,安徽和州出了竹笛演奏家许云封,在当地小有名气。他常对人夸耀说“我的外祖父就是天宝年间的御用笛子演奏家李牟,当时的人称他为李供奉。我与李牟一脉相承,可惜还无人知我。
恰巧韦应物正好在和州任行政长官。这韦应物既是著名诗人,也是音乐爱好者,还特别喜欢竹笛。到和州后听人说到许云封的精妙笛艺,十分倾慕,很快就与许云封成了朋友。
以后,他们经常交往,谈曲论律很是投缘。一天,韦应物笑着对许云封说:“我给你看一件宝贝。”接着吩咐仆人拿出一个长形的十分精致的锦盒。从中取出一只竹笛,说“这是你外祖父李牟当年送给我的乳母儿子的,他曾经跟隨李牟学吹笛,不幸年青夭折,这支笛子也就留了下来。
多年来一直精心收藏。今天你能一见,也是缘分。”这许云封一听说是外祖父留下的笛子,立即双膝跪下,恭恭敬敬的用双手接过来。许云封轻轻抚摸着温润光滑的笛身,一边细细地打量着笛子的一些细节,站起来对韦应物说:“果然是一支好笛,但恐怕不是我外祖父使用的那一支。”韦应物吃了一惊,问道“你怎么知道?”许云封随即娓娓说出一番制笛子的学问来。
原来,做笛子的对竹子要求很高。产地必须是楚地云梦泽南边的;生长时间特别重要,当年七月十五日前生芽,次年七月十五日前釆伐晾干备用。过期竹材做的笛子,最多做到音律准确,工艺上乘,但那声音总觉沉闷黯哑,完全沒有了飘逸嘹亮的音色。如果生长期不足一年的竹材,制成的笛子声音不踏实,空乏发虚。
再加之竹材未干透演奏时气流的振动可能使竹子的.纹理遭到毁灭性的破坏。这种笛子是不能胜任演奏大型曲目的。韦应物不禁追问说:“先生高见,愿闻其详。”许云封接着说:“古今竹笛大曲一般都比较长,每段有十二节,每节又有十二拍。比如《落梅》这类曲目多感发于金谷显贵畅游斗富的豪情;《折柳》一般抒发戍边战士思乡情怀,或缠绵悱恻,或豪放不羁,因此要求演奏者能奏出最为动人的音色和收放自如的音量,也就是所谓的“至音”, 这种纹理已坏的笛子显然不能承受这些作品情感表达上的強烈震撼,勉强用来演奏,一定会吹破。
韦应物听到这一席话,心中暗暗称奇,更想当面弄过水落石出。就说:“先生大胆用这只笛子演奏,吹破了正好印证先生之言,我也不会为它可惜。”许云封推辞不过,试奏一段《六州变》,开始两句引子感觉还和风细细,婉转动听。随着乐曲渐显激烈、高亢,一丝不祥的声音使人心悸。许云封心里明白,不能停止,必须证明刚才的一席话是正确的。
不然愧对韦应物的信任。突然一声脆响之后,笛声嘎然而止。许云封呈上竹笛,韦应物一看,一条长长的裂口已贯通笛身。韦应物拉着许云封的手说:“没想到这小小的竹笛有大大的学问。先生真是独具慧眼,不愧竹笛大师啊!”后来许云封被韦应物礼聘为乐部官员,成为有唐一代笛子大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