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东方文氏家族:我们是文天祥的直系后代

孙小飞

  -海南东方文氏家族一退休老干部翻阅史书及各地家谱,推测海南东方文氏乃文天祥直系子孙

  -根据海南东方文氏家谱,其祖宗乃文天祥第三子,但正史中文天祥只有两子,历史真相到底如何,东方文氏家族盼史学家能给出答案

  海南省门户网站南海网上出现题为《文天祥遣散在天涯海角的后裔们》的帖子,引起众多网友高度关注。在网友热捧该话题的同时,海南文氏家族以及江西等地的文氏家族也对此话题产生浓厚兴趣,纷纷将家谱、字派排序等公布于众,希望能勾勒出文天祥直系子孙谱系表。

  就在网友高度关注文天祥血脉的时候,东方文氏家族的文生知先生提出新的海南东方文氏来源理论——东方文氏(昌化文氏)是文天祥直系子孙,是文天祥三子——文环生的后代。

  神秘的祖宗身份

  引来后人探索

  在海南西南一隅,昌化江下游南岸的康奔岭下有一组五个墓丘的文氏家族古墓,这就是东方文氏(昌化文氏)的渡琼始祖之墓。但是,在这座古墓群主墓的石碑上,只留下“太始祖文公墓”以及太始祖文公祖籍的介绍,却没有任何文字记载墓主人的名字和生平。于是,一个谜题就笼罩在东方文氏子孙的心中——“我们的祖宗到底是谁?”

  这个问题成为了东方文氏家族探寻的学术话题。

  目前,这个困扰东方文氏家族的难题,可能被一名东方文氏的后人——文生知先生破解。曾在东方三亚等地工作的退休干部文生知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有证据显示,东方文氏家族是文天祥的直系子孙,东方文氏家族的“太始祖文公墓”的墓主人就是隐藏在历史背后鲜有人知的文天祥三子——文环生。

  东方文氏为何要执拗地寻找祖宗是谁?每一个刚接触东方文氏家族的人都对该家族寻根问祖的行为产生疑惑。而这一切都缘起于海南文氏的来历。

  据《琼州志》上《九十一姓迁崖始祖》记载:文姓,迁琼始祖文天瑞,为宋丞相文天祥的堂弟,文天祥的胞弟文天壁(一说壁应为璧——编者)任广东惠州知府,文天瑞随文天壁同往视事,因宋元交战,天祥被捉,天壁降元、天瑞避难渡琼,落籍万宁。再取王氏,生文举、文失、文炳、文炜四子,后裔散居海南各地。不过,海南文氏家族发现,起源万宁的文家都有族谱可以追寻祖宗来源,但位于昌化江下游的东方文氏却没有文字指明祖宗。万宁、东方两地的文氏是否是一家人?他们与文天祥之间有没有关系?成为两地文氏家族最感兴趣的事情。

  文生知先生是建国后东方来南村文氏家族走出来的第一位大学生。当时文生知考上华南农大之后,全村人都非常高兴,村里人有钱出钱有物出物送文生知读书。而文生知也没辜负大家厚望,毕业后在东方、三亚等地担任领导工作,直到退休。退休后,文生知先生开始对祖宗来源产生浓厚兴趣,走村串巷收集资料。一天,他收到消息说,广东省潮安县凤凰镇下埔村的文氏家族被确定是文天祥的大儿子——文道生的血脉。此时他突然想到,他曾听家族亲友闲聊猜测东方文氏会不会是文天祥的后人,怕被追杀而埋名,隐藏在文天瑞后人之中。

  在没有证据支持的时候,猜想仅仅是猜想。转机出现在2005年,文生知在东方四更镇驸马村一老人家中发现的东方文氏族谱《历代祖宗亲若妣》,族谱中写明东方文氏乃文天祥三儿子文环生之后。

  直系还是旁系

  家族中有两种声音

  《历代祖宗亲若妣》的记载让文生知十分惊讶。这是因为正史记载文天祥生有两子,均在文天祥之前过世,因此文天祥不得不从其胞弟文天壁家过继儿子。

  谈及文天祥的子女时,大都认为文天祥只有文道生、文佛生两个亲生儿子,其中关于文道生的记录比较详实,是因为文道生曾协助父亲起兵抗元。而文佛生,大多数文献中都一笔带过,人们对其知之不详。文环生其人更是没有出现在正史当中,如同一个突然钻出来的人物。如果东方文氏的确是文天祥的直系血脉,就意味着文天祥有三个儿子,这可是正史的记录空白。

  其实在东方文氏中,祖宗的由来也是一个争论的问题,有两份不同的家谱支持两种说法。文生知介绍说,在1949年东方文氏的文承栋老人考证撰写的《关于日新文氏族谱的考究》中这样说:“始祖原籍江西省吉安府庐陵县罗箔村人氏。本文山公之季弟东山公之后。宋末文山公殉国后恐有株连九族,普镌公趁机迁往琼岛避难,受理昌化知事,后升琼山,又升万州正任。生四男,长男居昌化,二男居琼山,三男据万州,四男随任回本籍。或云,四男即普镌、普惠、普慈、普贤是也。未知孰是,代后智者考证。”。

  但是在1984年,东方市根据国家档案局、文化部、宣传部关于普查《中国家谱综合名录》的通知在全市普查家谱时才在四更镇驸马村文永安家中找到《历代祖宗亲若妣》。其中写到“宋太始祖讳状元丞相文天祥生下三男。长、次(进士)道生、佛生,三男(举人)环生。宋二世祖讳举人文环生生下男(翰林院)文大鹏。元三世祖文大鹏生下男文敬可。明四世祖文敬可生下四男。长男普贤在万州县任教谕,次男普慈在文昌县任教谕,三男普镌在昌江县任教谕,四男普惠归本籍江西吉安庐陵县罗箔村。”

  两份家谱两种说法,到底那种真实?文生知先生认为,1984年发现的文永安家《历代祖宗亲若妣》陈旧破败不堪,一直被保存着,以前从没给外人看过,且成书年代早,可能在明末清初,相对真实性更大。

  提起找到《历代祖宗亲若妣》也颇费周折,保存该家谱的四更镇驸马村文永安是位地道的农民,还在他年轻的时候,他的长辈就将该书交给了文永安,并叮嘱文永安要仔细地保存,因为这是认祖归宗的`东西,丢失了就丢了祖宗!文永安听从长辈的话将书藏了起来,一直没有给外人看过,直到1984年给东方市普查家谱的文物工作者看过后,又藏了起来。2005年,文生知先生开始搜集史料后,这本用来认祖归宗的家谱才被公布出来。

  按照《历代祖宗亲若妣》的记载,文生知推算他应该是文天祥的第二十八代孙,对于这一点他非常坚信。文生知说,在文氏的两种家谱中同时,都交代了一个先祖——文普镌。只要文普镌是文天祥的直系血脉,那么东方文氏就应该是文天祥的直系后代。

  文天祥堂弟血脉的推论

  被驳倒了

  文生知在研究史料后分析认为,《关于日新文氏族谱的考究》中有几点内容相互矛盾。其中,文普镌是来琼避难的,他怎敢出面任知事?谁又会任命他这一官职?再次,文普镌既然是“受理昌化知事,后升琼山,又升万州正任”,为何《琼州志》没有记载?最后,在海南知名的万宁文氏家谱中为何没有记载这名履任官职的先祖?文生知先生表示,这些问题都是致命,没有答案,则《考究》难以圆满。

  文生知认为,家谱是自写自用,用来通报家族内部情况的书籍,不是广告,没有谋取利益的条件,所以家谱中记载的应该是真实可靠的,只有在对某些事情的推论上,家谱才有可能出现偏差,就如同《关于日新文氏族谱的考究》其实是一个推论。并且,《历代祖宗亲若妣》的描写细致,对人物、历史等都有刻画,而这些内容和当年的社会文化相对吻合。

  有证据表明

  东方文氏是文天祥的子孙

  文生知先生在《历代祖宗亲若妣》中看到,该家谱记录着东方文氏乃是文天祥第三个儿子文环生后代,文普镌是文环生的三儿子。

  为了考察文环生其人的真实性,文生知先生走访了广东、江西等地,并翻阅当地有关典籍。在《粤西丛载》中“文信国公后裔”有明确记录“玉林有丞相祠,州有文姓者,谓是公裔。然公子道生、佛生、环生……”,文天祥的大儿子文道生的后代——广东潮安县凤凰镇下埔村的文氏《下埔文氏族谱》中也明确记载:“景定庚申年就越十二日吉时父生,父讳道生字祖福。内寅年生叔佛生。三十九岁庚午年生叔环生。”

  对于这些来资料,文生知先生认为,由于这些资料的出现地点相距甚远,作者互相之间没有直接联系,材料相互印证来看,真实性很高。所以,文环生就是东方文氏的先祖之一,东方文氏是文天祥的直系血脉。

  文生知先生猜测,文天祥在广东兵败后,亲属相继被抓。文环生和叔叔文天瑞逃到海南,文环生隐姓埋名生活在昌化地区。而文天祥与弟弟文天壁见面,要求过继文天壁的亲生儿子的行为,应该是文天祥和弟弟演的一出双簧戏,为的就是掩盖文环生的存在,用以麻痹元朝政府,以免文天祥遭受灭九族之灾。

  东方文氏是否文天祥直系血脉?东方文氏希望历史学家能够考证其出身,以便还历史一个真实。

  文天祥简介:

  文天祥(1236~1283),号文山,吉安(今江西县名)人。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宋理宗宝佑四年(1256)考取进士第一名。历任湖南提刑,知赣州。

  德祐元年(1275)正月,闻元军东下,文天祥在赣州组织义军,开赴临安(今杭州,当时南宋的京城)。次年被任为右丞相兼枢密使。景炎二年(1277),进兵江西,收复州县多处。后兵败被俘,妻子儿女皆被执杀,将士牺牲甚众,天祥只身逃脱,乃退广东继续抗元。后因叛徒引元兵袭击,同年十二月,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县)被俘。次年,被押送元大都(今北京),囚禁四年,经历种种严酷考验,始终不屈。于1283年从容就义,年仅47岁。

  文天祥创作了大量的诗、词和散文作品。其中诗作达百余首,成就很高。有《文山先生全集》。文天祥擅长书法,行草流畅劲秀,颇具韵度。其中《过零丁洋》诗末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为世人熟知。

  文天祥传世墨迹极少,有《自书木鸡集序》、《谢昌元座右自警辞》、《遗像家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