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①掌握文中基本的文言知识;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②分析多种写景手法的综合运用,初步提高同学们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③领会作者游山水之乐和贬谪后的凄凉、抑郁之情,激发同学们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
【学习重点】
掌握文言知识要点;分析多种写景手法的运用综合。
【学习难点】
体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一、自主预习
1.资料链接。
(1)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哲学家,世称柳河东。 唐宋八大家之一。
(2)写作背景:革新失败,柳宗元被贬后,政敌们仍不肯放过他。造谣诽谤,人身攻击,把他丑化成“怪民”,而且好几年后,也还骂声不绝。在永州,残酷的政治迫害,艰苦的生活环境,使柳宗元悲愤、忧郁、痛苦。但贬谪生涯所经受的种种迫害和磨难,并未能动摇柳宗元的政治理想。到永州后,他的斗争则转到了思想文化领域。寄情山水。
(3)记:“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因此,它可以写景状物如《核舟记》,也可以叙事如《桃花源记》,也可以将写景状物与议论抒情结合起来像《小石潭记》。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将本课生字词整理在下面横线上。
二、互助交流(10分钟)
◎步骤方法:
1.课前预习检查。
(1)字词、作者相关内容。(见幻灯)
(2)齐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悟骈体文的语言特点。
2.疏通文意。
(1)在组长带领下解决翻译课文。要求:结合课下注释,一人一句翻译课文;组长负责记出翻译时遇到的疑难,准备展示。
(2)展示疑难问题。
3.阶段练习。(见幻灯)
4.朗读课文,掌握朗读技巧。
(1)指导朗读技巧 → (2)师生合作读 →(3) 生生合作读。
三、合作探究(10分钟)
◎步骤方法:
1.组内合作,探究疑难。(组内讨论下面问题。组长分工,每一位组员负责主持交流并记录一个问题,准备代表小组展示;组内不能解决的其他问题,由组长负责记录并准备交流和展示。)
2.组际合作,交流疑难。(组长携带本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到其他小组寻求帮助。)
问题一:第一段描写小石潭的概貌,采用了什么手法?加以分析。
问题二:第二段写潭水和游鱼,采用了什么手法?加以分析。
问题三:第三段写潭水来源及岸势,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加以分析。
问题四:文章前面写“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形容,该如何理解?
其他质疑:(组长集中质疑)
四、展示反馈(10分钟)
◎步骤方法:
1.交流以上四个问题;解决组际合作后仍没有解决的疑难。
2.朗读课文,体悟作者的思想情感。
五、归纳梳理(5分钟)
六、拓展生成(10分钟)
1.小石潭因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而著名,假如你是一位导游,请你结合着课文就文中某一景观,如潭中石,或潭中水,或潭中树,或潭中鱼,或小潭源流向游客做一番介绍。
示例:
大家请向西南看,这是一条小溪,这便是小潭的源流!顺着小溪看去,斗折蛇行,崎岖蜿延,阳光照耀下,浮光点金,显得格外动人。小溪的沿岸,都是天然而成的碎石,大小不一,形状各异,象狗的牙齿,相互交错,虽不整齐,却也别有一番风味。
2.背诵课文,领略祖国河山的秀美。
归纳梳理:
1、移步换景
作者在移动变换中带领我们领略各种不同的景致,具有极强的动态的.画面感。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潭,讲述了发现小潭的经过,充满了悬念和探奇的情趣,逐渐在人们面前展开一幅美妙的图画。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作者在描写景物时,无不渗透着自己的感受和情怀。这远离尘世的小石潭充满了生机,却无人赏识。而其幽清无闻与自己的遭遇相同,此刻过于清冷的环境更容易激起作者“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情感。小石潭景物的幽清美与作者心境的凄清美形成了强烈的比衬,有力地反衬出作者那种无法摆脱的压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
拓展阅读:小石潭记写作背景
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皇帝贬为永州司马,王叔文被害。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的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思想感情,成为后世写作山水游记的楷模。 此间共写了8篇知名的山水游记,后称《永州八记》。在第一篇《始得西山宴游记》中作者这样记述当时的心情:“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 《小石潭记》中景语即情语,“悄怆幽邃,凄神寒骨”处的描写,情景交融,很好地说明了这一问题 。《小石潭记》原题为《至小丘西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第29卷(中华书局1974年版)
柳宗元贬官之后,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常常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所幸永州的大自然待他不薄,奇形怪异的潭水、小丘、石渠、山涧纷至沓来,美不胜收。 《始得西山宴游记》与《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并称为《永州八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