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词作家晏殊的故事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我相信,这首调寄《浣溪纱》的小令,对于许多朋友来说,都不陌生。尤其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令人们千古传诵,百读不厌。
这首小令的作者是北宋前期重要的词作家晏殊。北宋太宗淳化二年(991),晏殊生于抚州临川(今属江西省抚州市)。他从小就是一个既聪慧又诚实的孩子。七岁的时候,他已经认识好几千字,还能写出通顺流畅的文章。
北宋真宗景德初年(1004),江南地区闹旱灾,朝廷派遣两位官员分路巡视安抚江南。其中有一位官员叫张知白,他到江西抚州视察时,听说临川有一位叫晏殊的“神童”。北宋的都城在现今的河南开封,当时称“东京”。临川距离东京很遥远,属于穷乡僻壤。临川会有神童,张知白将信将疑,召来一试,果然名不虚传。他回京复命时,顺便报请朝廷特许晏殊不经过地方考试,直接进京参加会试。
景德二年(1005)五月的一天,年仅十四岁的晏殊来到东京,参加会试。他看到都城里街道纵横,沿街店铺鳞次栉比,街道上车水马龙,来往行人,摩肩接踵,一派繁荣景象,打心眼里高兴。他白天游大相国寺,晚间逛州桥夜市,连日来遍游京师,兴奋极了。而那些从全国各地进京赶考的成年举子,不是投亲靠友,就是租赁寺庙闲房,整日焚膏继晷,温书备考。
开考那天,从全国各地赶到京师参加会试的举人,熙熙攘攘,有一千几百号。晏殊按时赶到考场。他仔细观察着,在这些举人当中,绝大多数都是成年人,也有少数长出花白胡子的老年人,只有一个跟自己年龄相仿的少年,是大名府(今河北省大名县)举子姜蓋。但跟这些大人们一起比试,他一点害怕的感觉也没有。他那张充满稚气的脸上,仍旧跟往常一样,带着可爱的.笑容。监考官一声令下,试卷迅速发下来。晏殊接过试卷,先仔细地审题,然后凝神思考了片刻,便提起笔来沙沙沙地写了起来。他答完试卷,又检查一遍,就交上去。在他离开考场的时候,绝大多数考生还在那里用手托着下巴,冥思苦想哩。
考试结果,晏殊和姜蓋两位少年举子成绩都很优秀。尤其是晏殊,援笔立成,意蕴丰富,词藻优美。宋真宗非常赏识晏殊。可是,丞相寇准却认为,晏殊是偏远的江南人,想抑制晏殊,推荐姜蓋。宋真宗不赞成丞相寇准的意见,反驳说:“朝廷开科考试,只凭才能取士。四海本是一家,岂能以举子生长地的远近加以限制?唐朝张九龄是韶州曲江(今属广东省)人,朝廷并没有因为他生长在边远的穷乡僻壤而拋弃不用嘛!”于是,赐晏殊进士出身。晏殊初试顺利通过了。
但是,初试录取只是考取功名的第一步。按照规定,两天以后还要进行更严格的殿试。所谓“殿试”,要在朝堂上举行,是由皇帝亲自出题、亲自主持的考试。初试录取的举子们来到朝堂上,看见威严无比的皇帝,不少人紧张得直冒汗。可是,别看晏殊年龄小,他却不紧张,神态自若,一如平常。轮到皇帝给晏殊出题了,皇帝让晏殊写一篇《长江赋》。晏殊一听题目,心里暗暗发笑。原来他在家里时写过《长江赋》,老师还给他做过详细的点评。这时候,他想:“如果做这个题目,肯定比较容易,而且一定能写得很好,但是这不能反映自己的真实水平。再说,对跟自己同时参加考试的举子来说,有些不公平。应当怎么办呢?”他那乌黑明亮的眼珠滴溜溜转了几下,很快拿定主意,如实地报告皇帝。他对皇帝说:“陛下,这个题目我已在下面做过了,您能不能重新为我再出一个题目?”晏殊的话,让皇帝和在场的所有人都大吃一惊。考进士,是当时读书人走上仕途的主要途径。考中进士就取得了做官的资格,荣华富贵一下子全都到手;考不上进士就得回家继续做平民百姓。当时,读书人都把考进士看做是决定自己一生命运的关键,谁都想走好运,碰上个容易的题目,好一举高中。有的人为了能考取进士,不惜重金贿赂考官窃取试题,也有的人千方百计取巧作弊。可像晏殊这样,碰巧遇到自己练习过的题目,却主动要求更易,这种事人们从来都没见过,甚至也从来都没听说过。这就难怪皇帝跟在场的人都大吃一惊啦。
皇帝仔细端详着这个诚实可爱的少年,打心眼里感到喜欢。他跟几位陪考的大臣商量了一下,为晏殊重新命了题。新题目有诗、赋、论三道,晏殊依然很快答完交卷。皇帝接过晏殊的答卷,一边看一边连声称赞:“好,很好!真是品学兼优,难得,太难得!”
晏殊当官后,没有辜负皇帝的期望,始终保持淸亷正直的作风。他官至宰相,注重兴学,奖掖后进,范仲淹、欧阳修、韩琦等都受到过他的提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