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出走十五年》介绍

李盛

余秋雨《出走十五年》介绍

  余秋雨更愿意人们称他为“文化行者”。走出书斋十几年来,“我品味到的是一个行者的艰辛,在世界各地感悟到的是历史留下的种种细节。作为一个写作者,我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把我对于自然景观的思考和体验,用散文的形式进行收藏,它们是我对生命、文化和历史的体会,也是我作为一个行者的责任。我愿意与读者一起分享内心对文化的渴念……”

  十五年前,余秋雨携《文化苦旅》亮相《收获》,融历史积淀和现代意识的文化大散文由此发端,轰动海内外;十五年后,余秋雨检视漫漫旅程的每一个脚印,把最精彩的风景留在这部《出走十五年》里。

  这本书收录了我考察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十五年间写下的小部分文章。我的考察,路虽不少,但主要还是在寻找各大文明的“经络系统”和相关“穴位”,因此一路上所遇到的艰难是双重的:行旅的艰难和思考的'艰难。

  其实还有一项更隐秘的艰难,那就是表述的艰难。我不能把行旅者独特的精神悖论展示给读者,也不能把路上已经解决了的艰难说得危言耸听,更不能把思考中尚未获得晓达的障碍丢给读者,以上这重重叠叠的表述的艰难,几乎贯穿了我十五年的全部时日。因此,读者看到的这些文章,不管表面上如何轻松洒脱,字字句句都伴随着生命的全方位煎熬。我历来非常珍惜自己的文字,这是读者能理解的。我考察中国文化的篇什被选编和转载得较多,这次选择主要偏向于我考察世界文化的部分。

  ——余秋雨

  在“咬文嚼字”风波后,专家学者们如是说——

  章培恒(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

  《说文》:“致,送诣也。”也即送到之意。从“送”的这一层意义来引伸,可以释为送还;从“到”的这一层意义来引伸,可以释为到达。所以,在古书中,有时把“致”作为归还的意义用,有时又作为到达的意义用。既然如此,余秋雨先生将“致仕”用作到达仕途之意,有何不可?……可悲的是:时至今日,对作家作这种无端的攻击乃至诬陷,不但用不到负什么责任,却反而可以在媒体的炒作下,一夜之间名传遐迩。

  1、李维国(上海辞书出版社社长)

  出走十五年,这是非常好的一件事。做学问不是考证的功夫,它需要大量游历。旅途上也可以读书,等于是读了两部书。

  2、王尧(苏州大学中文系教授)

  余秋雨“文化大散文”的出现,可以说具有“革命”意义……他以散文的方式完成了知识分子话语的转换,重新确立了散文理解世界的方式,散文与读者的关系也就发生了比较大的调整。

  3、陈建忠(台湾文学博士)

  余秋雨散文是好的,我想可以用四个字来加以诠释:清丽隽永。“清丽”乃指其文字上的干净利落但造语不俗,“隽永”则是指意境与思想上每每能由事件中兴发出若干哲思或感怀。

  自序

  旧序七篇

  1 我一定复活

  2 巨大的问号

  3 石筑的《易经》

  4 一路枪口

  5 向谁争夺

  6 多一点遗忘

  7 寻找底线

  8 山洞盛宴

  9 把伤痕当酒窝

  10 人生的最后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