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两首《雨巷》课堂实录与点评

莉落

诗两首《雨巷》课堂实录与点评

  诗两首《雨巷》课堂实录

  师:我们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上古的《诗经》到汉乐府民歌,从唐诗宋词元曲到现当代新诗,出现了很多流派,涌现了许多诗人,留下了大量的诗歌精品。

  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西方诗歌的影响,我国肥沃的诗歌土壤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涌现出许多杰出的诗人,如激情四溢的郭沫若,浪漫典雅的徐志摩,忠贞爱国的艾青。今天我们再来结识一位朦胧缠绵的雨巷诗人,他的名字叫戴望舒(板书)。

  江南小巷,在霏霏春雨中,该有怎样的一番情致呢?让我们随着音乐和舞蹈,来欣赏戴望舒笔下的《雨巷》(板书)。在认真聆听的时候,请同学们体味一下这首诗的感情基调,说说是什么。

  【点评:学习诗歌,导入语适宜用诗化的语言,精炼,优美,概括;学生聆听、欣赏时,所带问题单一,好。】

  师:(播放多媒体课件)

  生:(很仔细地看书,部分同学轻声跟读)

  师:诗中的一些字音、词义我们来学习一下。(出示需要理解的词语,指导学生正音和理解词义)

  【点评:问题呢?应利用学生情绪未退时及时回应。】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彳亍:慢步走,走走停停。

  惆怅:伤感,失意。

  颓圮:坍塌、倒塌。

  寂寥:寂静、空旷。

  生:(和老师一起读词,读词义)

  师:我们学习了这些词语,但更要懂得、理解词语在诗中的含义。好,听完这首诗,你感受到作者的感情是什么样的?你能不能抓住诗中的几个关键词来形容一下诗人的感情基调呢?

  【点评:更要懂得、理解词语在诗中的含义,强调得好。在语境中学习词语符合人的认知心理,理解更准确,记忆更长久。但问题有问题:教师到底要问什么?第一问未解决,又提出第二问。】

  生:(学生有的在思考,有的在书中找词语,陆续说出)孤独,寂寞,忧郁,哀怨,忧伤,彷徨……

  师: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读才能朗读出这样的感情基调呢?我们也应该用刚才同学们所总结出的孤独、忧郁、忧伤、彷徨这样的感情来读。要想读出这样的感觉,我们朗读的速度是应当快还是应当慢一些?

  【点评:又出现第三问!当然,用自问自答的方式也不失为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的一个特点。】

  生:慢一些。

  师:对!那么我们就跟着这样的感觉走,缓缓地读出作者内心的忧郁和惆怅吧!前两节诗我请两位同学来找找感觉,看谁的感觉更到位;两位学生评价,说说谁读得好,为什么读得好,或者你觉得哪个地方应当怎样处理会更好,你也试一试。

  生:(两位学生各读了一节诗。一学生举手评价)我觉得第二位同学读得稍微好一些,因为有感情,忧郁一些。

  师:你说他朗读的感情更加忧郁,能自己也读一读吗?

  生:行。(朗读一二节,效果较好)

  师:这位同学果然朗读得比较好。好,通过比读我们看到,同样的诗歌,但是各人读出来的效果是不同的,有的人读得很平淡,有的人却读得很有味道,而我们正是要你读出诗歌的这种味道。下面我们学习刚才读得好的同学,自己也来试一试,请大家集体来诵读这首诗歌。

  生:(学生齐读,整齐而有节奏)

  【点评:通过学生比读、评价、再读,教师点评,引导学生逐步学会朗读诗歌。】

  师:总体来说读得较好,但有些诗句朗读要注意语速再慢一些,有些词语要有一定的处理,如悠长、悠长,远了、远了,要读出词语所表达的感觉。

  【点评:这里教师可自己示范朗读一节或几句,让学生跟读,效果会更好些。】

  师:我们通过朗读这首诗,充分地感受到了诗人的忧伤,那么你是从哪儿感受到这种忧伤的呢?

  生:从诗中的词语可以感受到。

  师:其实刚才我在让你们抓关键词理解诗歌的感情基调的时候就已经说过了,首先,我们看到诗中用了大量的带有忧伤的感情色彩的词语,请同学们在课文中划出这些词语。

  生:(学生用笔按顺序边划边回答)彷徨、寂寥、愁怨、忧愁、哀怨、冷漠、凄清、惆怅、凄婉、迷茫、太息(叹气)。

  师:对,这些词语都是诗人表达忧伤感情的载体。诗的高妙之处,不仅仅在于只靠词语来表达情感,而且还会创造一些意象来营造情感氛围。那么,什么是意象呢?

  生:(思考)

  师:下面我举几个例子大家就知道了。

  比如说,我想表达我的思乡之情,我当然可以用想念故乡、思念故乡这些词语来表达,但是如果用一种物体形象来表达会更加让人觉得很有道理。那么什么物体容易让人产生思乡之情呢?我读两句诗大家就知道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里面都有一个意象寄托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它就是——

  生:(齐答)月亮。

  师:对,月亮。我再读一首诗,大家来找一找这首诗中有什么物体形象它就是表达爱恋、相思之情的意象: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生:红豆。

  【点评:利用学生原有知识,引导掌握意象这一较难懂的概念,好。】

  师:(微笑)很好,说明同学们懂得什么是意象了。意象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体形象(板书)。诗人戴望舒在这首诗中也设置了几个意象,你能找到它们吗?

  生:(在诗歌中找出这些意象,自由发言)雨巷、颓圮的篱墙、丁香、油纸伞、我、姑娘。

  师:说的很好。同学们注意了没有,在这首诗中的意象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背景物体,一类是人物形象。(归纳重要意象并板书)

  师:①雨巷和颓圮的篱墙(示图):这是由雨和巷两个意象构成的。细雨迷蒙,天色阴沉就易让人产生伤感。有诗为证: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这是一条空巷,阴暗潮湿,而且残破。因为还有颓圮的篱墙。这就更让人感到怎样?

  生:迷惘和惆怅。

  【点评:颓圮的篱墙漏了。】

  师:②油纸伞(示图):你看到油纸伞,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生:怀旧、美丽。

  师:是的,油纸伞本身就给人怀旧、神秘、迷蒙的感觉。在诗中它是丁香姑娘的美丽的点缀,增添了怀旧、朦胧的情调。

  师:③丁香和姑娘(示图):丁香花:开花在暮春时节,形状像结,花紫色或白色。丁香花虽美,但容易凋谢。自古诗人对着丁香往往生出伤春之情。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诗人许多的愁怨和凄美。如:李璟的《浣溪沙》中有这样的诗句: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商隐也有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独自愁的诗句。作者在诗中用丁香花来比喻姑娘,作者是想说什么呢?

  【点评:古诗词的引用,对学生文学素养和人文精神是一种浸润,也凸显了语文课堂教学的特点。】

  师:(提示引导)丁香花姣好却容易凋落,那诗中的姑娘——

  生:姑娘美好但转眼即逝。

  师:是的,美好而转眼即逝。那么这位丁香姑娘是不是诗人心目中向往的姑娘?可以说是的,但是还不仅仅如此。后面我们还要说到丁香姑娘还有其他的象征意义。

  师:④我:诗中的我是一个有所追求的青年。孤身一人,默默彳亍着,我既有对丁香姑娘的期盼,也有对眼前现状的迷茫,还有对往昔之美的深深追忆。

  【点评:对几个意象的内涵,没必要不停问,事事问,有的通过师生互动解决,有的由教师直接说出,好。】

  师:诗人为什么会这样低沉幽怨呢?这与作者的人生经历和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边讲述边板书)

  ①性格的忧郁:戴望舒(示图):1905年3月出生于一个银行职员家庭,虽然不太富有,生活也是无忧无虑。然而一场天花给他脸上留下了片片瘢痕,这生理上的缺陷,使得诗人的性格从此变得非常忧郁。

  ②时代的忧郁:《雨巷》创造于1927年夏天,当时反动派对革命者进行血腥屠杀,造成了全国的白色恐怖。使原来积极响应革命、向往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高峰堕入了低谷。后来戴望舒隐居上海松江,在孤寂中嚼味着这个时代的忧郁。

  ③爱情的忧郁:隐居松江期间,诗人对同学施蛰存的妹妹绛年产生了爱慕之情,但生理的缺陷使诗人心中存有自卑感,给爱情笼罩上了无形的阴影。最后他与恋人分手了。这是他爱情上的忧郁。

  【点评:这个环节安排得巧妙,处理得巧妙,好。】

  师:现在我们的教室外面正下着雨,在这样的雨天,同学们,你们的心情怎样?

  生:有些忧愁,不是很畅快。

  【点评:巧将时雨转化为课堂教学资源,好。】

  师:我们在雨天也会感到一些忧愁,更何况有着三重忧郁之情的诗人戴望舒呢?所以,诗人的感情才会如此忧郁低沉。

  师:《雨巷》这首诗中的意象有什么象征意义?首先我们来了解什么是象征?象征是一种艺术手法,它和比喻很相似。象征也要求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有某种相似的特点。

  【点评:这里处理得不够自然:承上和启下都缺少必要的勾连。】

  我举些例子大家就知道了。小草,自然界一种微不足道的植物,无所谓精神啊、品德啊之类,但人们为什么要写诗作文来歌颂它呢?例如: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个无人知道的小草。象征着具有平凡朴实、乐观向上精神的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作者用它来象征人的一种顽强坚韧的精神。

  所以象征就是用具体事物表现某些抽象意义(板书),这种抽象的意义是作者赋予它的,所以有时候相同的事物也会被赋予不同的意义。只要你能体会到象征物和被象征物之间的相似点,你就可以找到它的象征意义了。

  下面就请同学们结合我们刚才所讲的《雨巷》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作者人生经历,想一想这首诗中的意象有什么象征意义?

  生:(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雨巷象征着:雨象征着泪水,象征着伤感的情绪,或诗人所处的社会环境阴冷、残破、寂寞、渺茫。

  姑娘象征着:诗人理想中的爱人或其他的美好理想。

  丁香花和颓圮的篱墙象征着:诗人爱情的失败或理想的残破、破灭。

  师:通过对这些意象的象征意义分析,我们可知这首诗正是展现了大革命失败后,青年知识分子在政治上的惶惑迷惘。这些意象构成的意境正象征着他们当时的心境。

  【点评:这样归结过于武断,缺乏必要的铺陈,不利于引导学生思维向多向发展、纵深发展,也不符合诗无达诂的古训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一语文学习的要求。】

  师:同学们已经了解了这首诗中的意象和所具有的象征意义,那么为什么诗歌大多要使用意象和象征手法呢?这正是因为诗歌这种文学体裁是需要朦胧美的,有朦胧的'情调才能产生美感,这也是诗歌创作所需要达到的境界;如果一览无余,也就没有美感了。这就是这首诗歌的艺术特色——朦胧、含蓄(板书)。

  另外,富有音乐性也是这首诗的另一个艺术特色。音乐美主要是由词句的复沓和韵脚的有规律的反复所造成的。

  词句的复沓(板书)有哪些呢?

  生:首尾段只有逢着和飘过两词有差别,其他词句完全一样;短语重复的有第二节中三次丁香一样的,第三节中两次像我一样,第四节中两次像梦一般;词语重复的有悠长、悠长远了、远了等等。

  师:这些重复的吟唱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和婉转悦耳的音乐感。

  师:再看看韵脚的反复(板书)。该诗押的是ang韵,每节押两到三次,同学们可找一找这些韵脚,把它们用三角号标注出来。

  生:(找到一些韵脚,如雨巷、姑娘、芬芳、惆怅、眼光等)

  师:这些韵脚的反复使用,使读者反复感受这个音韵,从而也造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音乐效果。

  师:我们总结一下我们这节课所学习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到,作者通过意象来表现忧郁之情,而这种忧郁之情也正是形成这首诗艺术特色的基础。反过来说,作者用这种艺术特色来展现忧郁之情,而忧郁之情又正是寄托在这些意象之上的(板书)。

  生:(学生笔记)

  师:现在,请同学们带着诗人传递给我们的忧伤,走进那条细雨迷蒙的小巷,再次体味雨巷的忧愁。下面请同学们把握好节奏,将本诗和着音乐齐读一遍。(配背景音乐)

  生:(读得很认真也很入情)

  师:最后,我们来欣赏一篇由诗歌《雨巷》改写的散文,同时想一想我们能不能也用散文化的语言来描述诗人的心境。请一位同学读出来,大家听一听,想一想。

  生:(一生读)

  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这悠长的窄巷,暮风吹寒,吹乱了漫天的雨丝,也吹乱了我如潮的心绪。千万个日夜的期盼终于窥得你美丽的容颜,但,还未欣喜,你已离去。留给我的是你满巷流转的淡淡的芬芳。就让我这样独自固守下去吧,终有一天,我会用我的热情解开你心中的丁香结,会让你冷漠的脸在我的掌心绽开如花的笑颜。

  我在一个阴雨天,撑一把油纸伞,彳亍着,巷子阴暗而悠长,我的心情也被淋得湿漉漉的。我的心在期待着,期待着一位丁香一般的姑娘走来。奇迹竟然发生了,她出现在巷子的另一头,也撑着一把油纸伞,穿着紫色的长裙,轻轻而来,如同一个紫丁香般的梦。这姑娘似乎给这寂寥的雨巷注入了生机,我似乎忽然抓住了希望。然而,她只是飘过了我的身边,一个照面间,只投出了太息般的眼光,又静静地隐去。消了颜色,散了芬芳,眼光也没留住。我感到冷漠、凄清又惆怅。

  生:(掌声)

  师: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首歌词,也是由这首诗歌改写的。请一位同学读出一小节。

  雨巷

  独自撑着雨伞

  徘徊在悠长的雨巷

  多希望遇见一个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有丁香一样的颜色

  她有丁香一样的芬芳

  她像我一样撑着油纸伞

  彷徨在雨巷

  下面我们来听一听为这首歌词谱写的歌曲(播放多媒体)。

  生:(学生很有兴味)

  师:(在歌声中布置作业)仔细体会作者迷惘又朦胧的心绪,请你也用散文或歌词来重新展现诗人的忧郁的情感世界。

  板书设计:

  雨 巷

  戴望舒

  寄托 展现

  意象 表现 忧郁之情 基础 艺术特色

  雨巷和颓圮的篱墙 性格 朦胧、含蓄

  油纸伞 时代

  丁香和姑娘 爱情 富有音乐性

  我 ang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