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散文歌声
昨晚中西音乐歌舞大会里“中西丝竹和唱”的三曲清歌,真令我神迷心醉了。
仿佛一个暮春的早晨。霏霏的毛雨默然洒在我脸上,引起润泽、轻松的感觉。新鲜的微风吹动我的衣袂,像爱人的鼻息吹着我的手一样。我立的一条白矾石的甬道上,经了那细雨,正如涂了一层薄薄的乳油;踏着只觉越发滑腻可爱了。
这是在花园里。群花都还做她们的清梦。那微雨偷偷洗去她们的尘垢,她们的甜软的光泽便自焕发了。在那被洗去的浮艳下,我能看到她们在有日光时所深藏着的恬静的红,冷落的紫,和苦笑的白与绿。以前锦绣般在我眼前的,现在都带了黯淡的颜色。——是愁着芳春的销歇么?是感着芳春的困倦么?
大约也因那蒙蒙的雨,园里没了浓郁的香气。涓涓的东风只吹来一缕缕饿了似的花香;夹带着些潮湿的草丛的气息和泥土的滋味。园外田亩和沼泽里,又时时送过些新插的秧,少壮的麦,和成荫的柳树的清新的蒸气。这些虽非甜美,却能强烈地刺激我的鼻观,使我有愉快的倦怠之感。
看啊,那都是歌中所有的。我用耳,也用眼,鼻,舌,身,听着;也用心唱着。我终于被一种健康的麻痹袭取了,于是为歌所有。此后只由歌独自唱着,听着,世界上便只有歌声了。
【赏析】静静的欣赏,如同身在歌声中,心随旋律转动。作者以清丽的笔调,运用生动形象的移觉手法,融入丰富的想像,引我进入了一个美妙的歌声境界。我惊叹歌声的魅力,更惊叹朱自清的出色描绘。
作用运用移觉,从触觉、视觉、嗅觉三方面来进行描绘。“霏霏的毛雨默然洒在我脸上,引起润泽,轻松的感觉。”“像爱人的鼻息吹着我的手一样。”“正如涂了一层薄薄的乳油;踏着只觉越发滑腻可爱了。”作者把歌声的轻柔之美化作可触及的物象,形象而具体,让我们亲身感受到了它的滋润、轻柔、滑腻细致。轻柔的歌声突然转向了低沉,于是作者又巧妙地一转笔锋,读者眼前出现了,“恬静的红,冷落的紫,和苦笑的白与绿。”歌声中淡淡的哀愁化成了眼前黯淡的花朵,让我们看到春的困倦,感受到了淡淡的哀伤。忽然“涓涓的东风只吹来一缕缕饿了似的花香;夹带着些潮湿的草丛的气息和泥土的滋味。”“又时时送过些新插的秧,少壮的麦,和成荫的柳树的清新的蒸气。”清新的花香混着泥土的气息,沁人心脾,让人精神为之一振。这正是歌声的轻快活力给人听觉的震撼。
散文意境的创造,要善于捕捉意象。在作品中,作者捕捉了滋润的春雨、轻柔的微风、油滑的涌道、黯淡的花朵、清新的花香、潮湿的泥气息、新栽的秧和少壮的麦的气息、柳树清新的蒸气。
作者把感情注入到这些事物中,通过移觉的手法将歌声完全转化成这些我们能够触摸得到的,看得到的,闻得到的物象。然后再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手法把情与景、虚与实和谐统一起来,自然地展开联想。他把轻柔的歌声给人的享受比拟成春雨、春风的轻抚;把低沉的歌声比拟成黯淡的花色,芳香的“消歇”、“楞倦”;把心灵为之一振的歌声比拟成沁人心脾的花香、土香。
傅德岷在《散文艺术论》中说“联想,是散文家感情的升华,插上想像的彩翼,散文家就可以在宏观宇宙、微观世界骑着思想的骏马纵横驰骋,自由奔突、展示出无比瑰丽的艺术境界,给人以诗情画意的美感。”随着作者想像的绵延,我们仿佛也走进了歌声的世界,听到了歌声,看到了那一个美丽奇妙的境界:我们站在宁静的花园中,享受着春雨的滋润、轻风的轻抚,感受着花朵的黯淡带来的淡淡哀伤,呼吸清新的花香和泥土的气息。一切是那么安宁自然,心灵的尘蒎涤无遗,心中的烦恼飘走无形,只剩下自然的肉体,轻松舒坦的心情,融入纯洁的自然境界中,无拘无束,无牵无挂。
品味过这篇散文,我们沉浸在作者那随歌声而流动思维,随乐符而展现的画面,随想像而进入的奇妙的意境。真是一番美的享受。
朱自清细腻的感受力,丰富的想象力和诗意的心怀,营造出优美意境。《歌声》朴素淡雅,绝无浮华造作,它是一篇富有朝气的青年诗人流露出自己心象世界的好作品。作者描绘歌声,运用移觉这一艺术手法,把歌声“朦胧”的听觉形象,与触觉、视觉、听觉、等多种感觉形象,交叠在一起,构成一幅美不胜收的江南微雨图,散文韵味十足,令人神往。
读朱自清的文章,或许是历史的原因,民国的文章仍保留着前清古文的特点,特别精炼,有非常流畅,自然,体现了对文字的驾驭,对艺术的追求,感觉作者自己写文字也应有深深的陶醉感吧。
下午读朱先生的歌声等文章,真是被他的高度的艺术性折服了。周围的景致在他的感官体会下,像小河细细的流淌出来,变成了诗和画,有的地方又像他的隐语,我们局外人,里面的东西,我们怎能看的尽呢!“仿佛一个暮春的早晨,霏霏的毛雨默然洒在我脸上,引起润泽轻松的感觉,新鲜的微风吹动我的衣袂,像爱人的鼻息吹着我的手一样,我立的一条白矾石的甬道上,经了那细雨,正如涂了一层薄薄的乳油,踏着越发感觉滑腻可爱了。”周围的景致成了作者思想的一部分,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我们每天都在物和景中浸泡,甚至去天南地北,随着滚滚人流,到处走马观花,我们又能看出多少景中的东西呢?宝贝在我们手中,我们都要把它扔掉,我们不认识他,不了解他,又怎知它的价值呢?
记得有个故事,说一个小女孩对着一簇花说话,大人很好奇,问小女孩说什么呢?小女孩说,我对她说,你长得真漂亮啊!我们对物的纯真像小女孩对花,对景的爱恋像朱先生一样,再能见景而沉醉其中了。
歌声 昨晚中西音乐歌舞大会里中西丝竹和唱的三曲清歌,真令我神迷心醉了。
仿佛一个暮春的早晨,霏霏的毛雨默然洒在我脸上,引起润泽,轻松的感觉。新鲜的微风吹动我的衣袂,像爱人的鼻息吹着我的手一样。我立的一条白矾石的甬道上,经了那细雨,正如涂了一层薄薄的乳油;踏着只觉越发滑腻可爱了。
细雨如牛毛,扬州称为毛雨。
这是在花园里。群花都还做她们的清梦。那微雨偷偷洗去她们的尘垢,她们的甜软的光泽便自焕发了。在那被洗去的浮艳下,我能看到她们在有日光时所深藏着的恬静的红,冷落的紫,和苦笑的白与绿。以前锦绣般在我眼前的,现有都带了黯淡的颜色。--是愁着芳春的销歇么?是感着芳春的困倦么?
大约也因那蒙蒙的雨,园里没了秾郁的香气。涓涓的东风只吹来一缕缕饿了似的花香;夹带着些潮湿的草丛的气息和泥土的滋味。园外田亩和沼泽里,又时时送过些新插的秧,少壮的麦,和成荫的柳树的清新的蒸气。这些虽非甜美,却能强烈地刺激我的鼻观,使我有愉快的倦怠之感。
看啊,那都是歌中所有的:我用耳,也用眼,鼻,舌,身,听着;也用心唱着。我终于被一种健康的麻痹袭取了。于是为歌所有。此后只由歌独自唱着,听着;世界上便只有歌声了。
【朱自清散文特点】
从思想内容说,他散文的核心是一个真字。用真挚的感情,写真实的见闻和感受,记写真实的景物,发表真实的议论。朱自清的散文,从题材上说是比较狭窄的,不过是亲友的交往,家庭的琐事,即使后期那些议论的文字,也很少发空论。但就是这样,因为时时追求真切的内容,却能感动读者。正如当年作家赵景深说的:朱自清的文章,不大谈哲理,只是谈一点家常琐事,虽是像淡香疏影似的不过几笔,却常能把那真诚的灵魂捧出来给读者看。就是因为这样,朱自清散文才取得了感人的力量。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里大都是身边的凡人琐事,但是在这些事情中传达着他对生活的思索和感悟。先生的语言清丽凝练,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在平淡中传递着真挚的感情:《背影》、《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匆匆》等都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名篇,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也让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因树立了白话美文的模范而在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本书收录了朱自清先生的25篇散文名篇,如《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匆匆》、《背影》、《春》、《绿》等。这些散文思想内涵极为丰富,有的包含着作者对社会时事的思索,有的反映了他对于生活的独特理解。
专心阅读一篇唯美的散文,是性情的陶冶,是心灵的净化。朱自清的《歌声》便是这样的一篇短而精美的散文。
此篇作于1921年11月,共413字,简短、精美。作者把在听了一场音乐会后带来心灵的愉悦感受抒发出来。本来是听觉的享受,却在作者笔下转换成视觉和嗅觉的感受,这感受如同春风拂面,身心都处在春天的阳光里,令作者“神迷心醉”。
新鲜的微风吹动我的衣袂,像爱人的鼻息吹着我的手一样。我立的一条白矾石的甬道上,经了那细雨,正如涂了一层薄薄的乳油;踏着只觉越发滑腻可爱了。 (作者回想昨天晚上参加音乐会,这时的心情极好。想象一个暮春的早晨,微风吹拂像是爱人吻手时的鼻腔呼出的气息,和着爱人的脚步,慢步在甬道上,细雨也好像成了润湿肌肤的乳油了。)
这是在花园里。群花都还做她们的清梦。那微雨偷偷洗去她们的尘垢,她们的甜软的光泽便自焕发了。在那被洗去的浮艳下,我能看到他们在有日光时所深藏着的恬静的红,冷落的紫,和苦笑的白与绿。以前锦绣般在我眼前的,现有都带了黯淡的颜色。——是愁着芳春的销歇么?是感着芳春的困倦么? (把音乐会当作百花园,作者在这百花园中欣赏着花落时节余香的清梦,没有暮春的伤感。还在笑问“春归何处”?可见作者此时的心情是在尽情享受着暮春的美。)
涓涓的东风只吹来一缕缕饿了似的花香;夹带着些潮湿的草丛的气息和泥土的滋味。园外田亩和沼泽里,又时时送过些新插的秧,少壮的麦,和成荫的柳树的清新的蒸气。这些虽非甜美,却能强烈地刺激我的鼻观,使我有愉快的倦怠之感。(音乐会的歌声中,仿佛又显现着一片红肥绿瘦的田园,作者嗅觉到田园的气息;这时的作者,尽情享受春风下的田园风光。)
朱自清这篇散文用句不多,却把一个徘徊在理想与现实边缘的青年知识分子内心世界刻画得透彻至极。乱世中的青年何以为身?这种徘徊思维在他的《匆匆》一篇中已完全体现了,这篇文章则是他在妄想逃避现实时,一时的自我安慰。知识分子到底不是工、农大老粗们,他们的思想必然会带上缠绵悱恻情调,而这种情调正是我们现今这个浮躁社会所缺乏的。
刚踏出中西歌舞大会的大门,就被细雨罩了眼罩。刚刚的那种沉醉还残留在脑海里,那中西丝竹的余韵还在耳边回荡,我如神仙徜徉在丝竹的声中。随着细雨我喜爱雨后的清醒。便走进了前边的花园。脚下踩着的白鹅卵石,一个胖乎乎的身子,让我无从下脚。
一步步走在小道上,群花被花园的甘露所滋润。他们想饱含露珠的我们又能给人展现更好的一面。另一部分耷拉着脑袋,往日展现的万紫千红现在只剩下残枝败柳了暗淡无光的'微笑,给我带来莫名其妙的倦意。
如果我是草丛中的一株草,听着丝竹声看着没精打采的花朵。我也只有失望的份。不过这丝竹声倒是很动听我和丝竹声一摇一摆。我仿佛是那里灵动跳跃的音符。
作者把各个器官全部投入音乐之中,这倦意的花也不能吸引我了。歌声侵占了我的心灵。被音乐占据的心灵更美好被音乐触动的心弦更有活力。
当时,朱自清在上海吴淞中国公学中学部教书。不久,中国公学闹起风潮,他被学校保守派撵走了。但仅仅几个月的上海生活,对他来说,很有意义。他在中国公学结识到一直敬爱的叶圣陶,两人意气相投,以后来往非常密切。中国公学还有一位诗人、朱自清的好友刘延陵。他们三人一起商量,并和在北京的俞平伯联系,筹备创办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新诗杂志《诗》月刊(1922年1月创刊)。
那时,朱自清是刚刚走上社会的二十三岁青年。他一方面确实感觉到反动派对他们的精神上的重压,一方面又因为遇到新文学运动上的知己朋友,心里洋溢着青春的热情。 《歌声》描写的印象风光就是他向往的一个理想乡。到“中西音乐歌舞大会”去听“三曲清歌”的朱自清,暂时忘掉学校风潮等烦琐世事,心满意足地沈湎于幻想世界。他从“歌声”联想起“一个暮春的早晨”。同时,音乐变成雨点洒落到诗人的脸上,“引起润泽,轻松的感觉”。接着,他的手感觉到“新鲜的微风”,他的脚感觉到“滑腻可爱的甬道”。这一段文章都是诉诸触觉的。下一段描述,给人的视觉留下深刻的印象,诗人在“花园”看到五彩缤纷的“群花”。朱自清对颜色的感受能力极其丰富,与众不同。“恬静的红”“冷落的紫”“苦笑的白与绿”是什么样的颜色?读者不发挥诗的想象力,是不能了解这句话的含义的。最后是依靠嗅觉的一段描述。诗人闻到“一缕缕饿了似的花香”“潮湿的草丛的气息和泥土的滋味,”,还有“清新的蒸气”。从听觉开始,依次唤起触觉、视觉、嗅觉,最后回到听觉,《歌声》的结构可以说是非常巧妙的。 另外,还有三个技巧上的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卓越的比喻。把“新鲜的微风”比作“爱人的鼻息”,“把“白矾石的甬道”喻为“正如涂了一层薄薄的乳油”,这是直喻。上面已提到的“恬静的红”“冷落的紫”“苦笑的白与绿”,可以说是一种隐喻。这些喻言有力地唤起读者的联想,产生了良好的艺术效果。第二个特点是拟人法,“花园”里的“群花”做着“清梦”,她们像是“愁着芳春的销歇”“感着芳春的困倦”似的。这几句话使人感到她们“甜软的光泽”中的生命,并且给我们留下了非常亲切的印象。第三个特点是精巧的措词。意思差不多一样的“像~一样”“正如~”“~般”“~似的”等词语,他故意分别使用。
“霏霏的”“薄薄的”“蒙蒙的”“涓涓的”等叠词,故意多用。陈述句里,有时穿插着一些推测句和疑问句。这些修辞上的工夫,把这个小品接近于一篇诗。读起来,有节奏感,又和谐,又流畅。对朱自清早期散文,叶圣陶曾经给以严厉的批评,说:“都有点做作,太过于注重修辞,见得不怎么自然”(《朱佩弦先生》)。但这可能是因为关系亲密而敢说的苛刻话。《歌声》给人的印象是“朴素”“淡雅”,绝不是“浮华”“造作”。它是一篇富有朝气的青年诗人流露出自己心象世界的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