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学习了《荒芜了的花园》一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几个人准备把一座荒芜的花园整理好,却因为意见不合,而一直讨论了很长时间,最后花园依旧荒芜着。
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但这些人并没有劳动,因为他们一直在争论,没有结果,更谈不上什么正确的方法。他们有设想是好的,但他们却把全部的时间用来构思和辩论,只是把自己的决定落实在口头上。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有很多……
班里有些同学在老师检查作业时,他没有写,说明天一定完成。到了第二天,作业状况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他们只是说说,却没有实际行动,结果成绩总是班中的后几名,而那些认真完成作业的好同学,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我和妈妈经常劝爸爸戒酒,他每次都是爽快地答应,还向我们写过保证书,可是不到半个月,爸爸又喝多了。因为爸爸喝酒的事,和妈妈经常吵架。如果爸爸戒了酒,就不会和妈妈发生争吵了,我们全家一定会和和睦睦,其乐融融。
有些人只会嘴上说得好听,并没有付出实际行动;而有些人,说到做到,不放空炮,从而走向成功。
的确,怀有美好的愿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付诸行动。
今年暑假我读了一本《我不想不想长大》。
书中小男孩扇贝超爱小动物,但是他也不想长大。一早醒来就会有四只小鸟在他的被子上踱步加撒尿,还有两只可爱的小兔子:“比较黑”和“比较白”可是,这些小动物都离开了他。为了填补内心的空虚,“蒜泥妈妈”和女霸王:葱花从宠物店给扇贝挑选了一只连杯子都能装下的“迷你猪”。扇贝给他取名:“荷包蛋”从那之后,扇贝不再说他超爱吃荷包蛋!改叫他超爱荷包蛋。
读到这,我不禁显露出一丝羡慕之情,羡慕扇贝可以有那么多的小动物;羡慕扇贝有一个“蒜泥妈妈”;羡慕扇贝可以随心所以享受美食的美味;其实每个人小时候都会害怕长大,因为我们害怕长大会失去童年的快乐;害怕长大后不能到处乱“疯”不能大声讲话;不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能享受童年的快乐和真趣;不能······但是,现实是不可改变的每个热人都逃不过。不过回头一想,长大就是竭尽全力活下去,所以只要努力了,我们就不害怕长大了吧。
荷包蛋让扇贝懂得了享受美食和爱的真谛,更有了新的追求:吃好一点,睡好一点,每天过的开心一点······
不知不觉看完了这本书,我不觉为扇贝的勇气感到钦佩,最后居然为了扇贝离家出走!可见扇贝是多么“爱”荷包蛋,也请人类爱护动物,他们正在遭受灭绝!让我们行动起来,给小动物们一个温暖的家。
“孰不知社会如此黑暗,更不知凡卡如此悲命。”这是我读完《凡卡》这篇课文后不禁发出的感慨。
说实话,我都开始我为什么要读这篇课文了。但现在,一切都晚了。我学了这篇课文,我因他而感动!我因呀而憎恨!我因他而同情!我因他而潸然泪下!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凡卡如此苦命?为什么要有资本主义?为什么会有贵贱之分?为什么人们要怕强欺弱?为什么他们要见死不救?我在心中一遍又一遍地问着自己,为什么?
大概是因为我们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就注定生活在一个幸福、平等的社会里。而凡卡却生活在一个恃强凌弱的社会里,社会注定了他的命运,在这种社会里,只能是有钱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在这种社会里,穷人是不可能翻身的!在这种社会里,凡卡只能是死路一条!!!
我不禁同情凡卡,也不禁憎恨旧社会的黑暗。也许到这一刻,我们才能领悟到这篇文章真谛,才能体会到契钶夫的感情。作者并不是跟我们讲凡卡的悲惨命运,而是想让我们知道当时社会的黑暗;政府的XXX*;人们的无能!
想想凡卡,再想想我们。我们的心中是否应该燃起一股斗志呢?如果是,那这股斗志又是什么呢?同情但又无能为力;憎恨却又束手无策。还是从现在起好好学习,将来报答祖国呢?
好了,不说了,不说了……
你的泪悄然落在了我的心中,敲痛了我的心灵,我无法再读你的故事,因为,我早已泣不成声……
从前,有一个住在海洋的女孩因为一次偶遇爱上了一个人类的王子。从此,她怀有一个梦想,希望能再次见到他。于是,她不惜放弃悦耳的声音以换来人类的双腿,步上人类的世界。但是,不知情的王子却爱上了邻国的公主,悲痛欲绝的人鱼只好化身成七彩的泡沫,永眠于大海。
我依然记得那段话:“她于是旋舞起来,飞翔着,正如一只被追逐的燕子在飞翔着一样。大家都在喝彩,称赞她,她从来没有跳得这么美丽。快利的刀子似乎在砍着她那细嫩的脚,但是她并不感觉痛,因为她的心比这还要痛。”我想象不到这到底是超越自我还是一种自虐?小人鱼或许是伟大的,但在她伤心的同时又是否想过她的亲人?难道痛苦的只有她吗?为了小人鱼的纯真爱情,她的亲人在默默地守护;在她滑落泪珠的同时,或许亲人早已泪流成河。小人鱼,你想过他们吗?
爱的付出也是忍耐的过程,人间没有真正的圣人。而流不出眼泪的双目,你又在乞求什么?是王子的爱吗,还是其他?我依然不能体会你内心的痛苦,爱——莫非重于生命?
小人鱼,你的双手请不要再抖动,否则你将会迷失所有的方向。
钱是什么?其实,它只不过是一种可以交换东西的纸罢了。
可为什么人为了得到它,而……有些人为了钱,坑蒙拐骗,最后掉进了无底深渊,被抓入监狱,为了钱,玷污了自己的人格有人为了它而杀人,有人为它而失去亲人,有人为它而不惜摧残自己…天啊!人为了得到钱,就连把自己给毁掉都可以,太荒谬了!
正确对待金钱。要得到金钱,必须“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地去得到:父母千辛万苦地工作,工人不辞劳苦打工,商人夜以继日做生意,这些方式得到的钱,才是合法的,才是光明磊落的只有光明地得到的钱,才能不心虚地去花!
太过于重视金钱的人们啊,金钱并不是万能的:君子虽爱财,但要正确对待它,金钱买得了药物,买不了人一生的健康;买得了补品,买不了更长的性命;买得了时钟,但买不了时间,买得了房子,但买不了一家人的幸福,没错!人类活着就需要钱,但不能只为了钱而活着,要知道,钱不是唯一的!
从古至今,又有多少的贪*污吏,他们不仅没有为人民,甚至关系到一个社会去造福,而是给人民带来更多的麻烦,占着自己的地位,骑在人民头上,这样的.人,是被财富冲昏了头脑,和狼豺虎豹没有什么两样。
所以,我们的教科书中经常提醒我们这些未来的祖国栋梁:对待金钱,要取之有道,不可因一时之贪,而悔恨终身,走投无路。真的,那也只不过是一张纸罢!
读《柏拉图的智慧》后有感 我不喜欢追求事物的本质,那样既肓目又愚蠢。我总喜欢事物给我带上一种神秘的朦胧色彩。但《柏拉图的智慧》改变了我的想法。
《柏拉图的智慧》是柏拉图一生研究哲学,追求事物本质的结晶。我深深感到未知的事物离我们多么遥远,那是种无法想象的神秘感,就像是蒙着白纱在天界中俯视你的女神。我知道就算是我展开想象的翅膀,仍不能知晓柏拉图的智慧,哪怕是一点点。 但我对这本书中的“柏拉图与认知论”这部分却极有兴趣。 柏拉图认为人的感观会妨碍人获得知识。 我认为人获得知识是不能通过感观的,只有你理解了,被你的心灵接受了你所不熟悉的事物,你才是真正得到了。一但你分神或者没有仔细理解,那你所知道的新事物将是不完整的。而你的感观就是你要战胜的。
柏拉图也认为人是通过回忆来获得知识。 我不知道人之前是否有关于事物的记忆,但我知道人的潜力是无限的。我们的知识是通过我们不断的学习,理解来获得的。是通过感知,观察所取得的。懒惰的人是不能得到他的,他也不会在无意中出现。 我曾迷惘于知识,现在我只能升起船帆,随着水流,迎着阳光,背着月光去寻找知识。
如果我有所得的话,那是我努力,我勤奋,我坚持的成果。 我以一颗坦然的心来面对未知,不求能容纳它,只求能接受它的一部分,来满足内心的空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