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一个月以来,我读了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西游记》是明朝时期的作家——吴承恩写的。它是一本神话巨作,主要写了唐三藏(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一行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从而成功到达西天取到真经的故事。
而 我最喜欢的人物就是“孙悟空”,因为他机智勇敢、骁勇善战,一路上为保护唐三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还因为在三打白骨精时第一次把白骨精所扮的妙龄“少女” 给打死了,唐三藏因为他是保护他时间最长的而放过了他,第二次又把白骨精扮的老奶奶给打死了,而这次唐僧还是忍了下去,第三次又把白骨精扮的老爷爷打死了 唐僧忍无可忍就把他逐出了师门,被逐出师门之后孙悟空就回到了花果山。可好景不长,师傅被白骨精抓走了,而在猪八戒的再三请求下他还是去解救了唐僧。从这 故事中我还看到了孙悟空的一个能屈能伸、对唐僧忠心不二的大丈夫形象。
可 是孙悟空这个人物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因为他有时在救师父时,也会自作聪明酿成大错,如说在“大战青牛精”时,他自作聪明以为青牛精不算什么,就一个人去 了,结果人没救到,结果把自己护身的“家伙”给弄没了。所以说我们不能像孙悟空这样,因为人人像这样的话那我们就像上战场不带枪——去当活靶子。只有对症 下药才对,也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干什么事都可以走上正确的方向,干什么事都成功。
读了在,《西游记》这本书让我懂得了许多的道理,也让我知道了不管在干什么试的时候都要坚持不懈,只有这样才能成功。
暑假期间,我读了《习惯的力量》这本书,作者是美国人查尔斯﹒都希格。书中介绍了“暗示”、“惯常行为”、“奖赏”等关于习惯养成的方法。通过这本书我认识到,习惯真的很重要,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一个企业的前景,甚至是一个社会的安定。
书中通过简单的例子介绍了什么是习惯的形成。有一个叫胡里奥的猴子,它在电脑面前,如果电脑屏幕上出现黄色、红色和蓝色这些颜色时,就拉动拉杆,然后就有一根导管中出现黑莓汁滴到它的嘴里,多次后,在它脑中就有一种习惯形成。当颜色暗示出现,惯常行为就是伸手拉动拉杆,然后就有奖励,喝到一滴黑莓汁。
但是习惯是可以改变的,比如一个抽烟的人,他是因为什么去抽烟?因为太累,那么他可以去慢跑5分钟,放松一下。如果因为无聊,想让自己快乐一点,那他可以和别人聊天,或者干一些有意思的事情,都可以改变他们的惯常行为,而改变他们抽烟的坏习惯,获得健康的奖励。
在美国铝业公司,新上任的总裁保罗奥尼尔破坏了一个坏习惯,然后重新形成一个新的习惯,就把一个机构臃肿、危机重重的公司转变成一个盈利的企业。在美国亚拉巴马州的蒙哥马利,一名叫小马丁路德金的人,利用社会习惯的力量,来成功发起抵制公交车上种族隔离的运动。
读完这本书,我认识到习惯的力量是强大的,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改掉不好的习惯。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文章的名字叫《洁白的.茉莉花》。
这篇课文感人至深,主要写了主人公:“我”与流溪生重病住院,热心女孩扬扬,每天把茉莉花放在传染病房的窗台上,为的是让流溪写出好作文。“我”深受感动,流溪逝世后,“我”不忍心告诉杨杨,所以洁白的茉莉花依旧出现在窗台上。
我读完这篇课文后,眼睛湿润了,因为我觉的流溪非常可怜,她还没有写完作文,还没有写完她那最后一个小小的心愿就去世了。我还觉的扬扬是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她善良,活泼,她不怕苦,不怕累,为了让流溪写出一篇好文章,他每天不辞辛苦的为我们搬茉莉花,我非常佩服她。茉莉花象征着友谊,纯洁而这朵茉莉花不正象征着扬扬和流溪吗?他们之间拥有着欢乐和友谊的纯洁的心灵。流溪她用尽了生命最后的力量写出了她当天随看到的茉莉花,可见得流溪是多么想把这篇作文写好,然后寄给老师,让老师大吃一惊。可是她的这个小小的愿望也未能实现,不过她看到了那小小的美丽的茉莉花,她就应该感到知足了,因为她写出了她心目中那朵美丽的茉莉花。
这就是我今天读的感人至深的一篇作文——《洁白的茉莉花》。
这篇文章是列夫·托尔斯泰在沙皇的统治下完成的,我们要学习穷人的那颗善良的心!!!在这学期的语文课本里,有一篇令我很感动的课文,名字叫《穷人》,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
这篇文章讲的是:渔夫的妻子桑娜自己已有五个孩子,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当她看到邻居西蒙死了,而且身旁还有两个熟睡的孩子时,就毫不犹豫地把他们抱回家。经过丈夫的同意,他们打算把这两个孩子抚养成人。
课文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桑娜想的一句话:“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桑娜宁可自己挨揍,也不愿让西蒙的两个孩子饿死,充分地表现了她善良的心灵。渔夫说的一句话也使我感动:“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这几句话是那么坚定,也表现了渔夫助人为乐的品质。虽然这些话都很朴素,但能体现他们的善良和伟大。
渔夫一家的生活那么困难,还去帮助那些更需要帮助的人,而我们呢?有些人有很多钱却不为那些有困难的人着想,渔夫和桑娜是我们的好榜样,他们善良的心感动着我。
我们的生活富裕了,但还是有许多失学儿童上不了学,我们应该像桑娜和渔夫一样,伸出援助之手,让他们也能学到知识、文化,希望所有的人都充满爱心,去帮助他们,让世界更美好!的人。
这个故事与《鲁宾逊漂流记》很相似,讲了一个小姑娘卡拉纳独自在海岛上生活了十八年。在18年中,她修建住所,制造捕鱼工具和武器,历尽艰险才得以生存下来。
读完后,我被震憾了。一个才十二岁的小姑娘,居然可以依靠自己的勇敢和毅力,在充满危机的孤岛上生活,太不可思议了。我不禁想到了自己:如果,她就是我,我能活几天,三天?四天?一星期?在岛上的日子里,我会做些什么?哭?卡拉纳真是太勇敢了,太值得我学习了。
这使我想起了一件事,那一次,我在做数学时遇到了一道难题,我想反正老师明天会教的,所以我随便乱做了一下,第二天老师教时,我又凭着自己的好记性把答案完整无缺地抄下来。可没想到,在一次数学考试中,这道题目又一次出现,到底怎么做的,我怎么想也想不起来,今天我才明白:困难是绕不过,只有及时解决它,才算真正成功。看来,我与卡拉纳的差距很大很大!
同学们,你们看过这本书吗?如果没有,快去看看吧,因为它一定会让你受益匪浅。
寒假里我看了一本有趣的书——《图书馆老鼠》。
山姆是一只图书馆的老鼠,它觉得生活真的很棒。因为一到晚上人都回家了,图书馆里黑黑的,静悄悄的,这时图书馆就是山姆的了。它每天晚上都出来看书,它读教人做饭的书、关于运动的书、神话故事、鬼怪故事,还有推理小说等等,山姆读了成堆的书。它的脑子里装得满满的,终于山姆决定要写一本属于自己的书。山姆将图书管理员桌上的纸折成书的样子,又准备了一支笔,就开始写自己熟悉的事儿。山姆写了《吱吱!一只老鼠的一生》,后来又写了《孤独的奶酪》和《老鼠公馆之谜》。来图书馆看书的孩子们读了山姆的书都非常喜欢,就想见见这位了不起的作家。可是山姆不想让孩子们知道作者是一只小老鼠,就想了一个主意,用一个纸巾盒,两边竖两支铅笔,两支铅笔之间拉一条横幅,上面写着:“与作家见面!”还有一个箭头指向下面,下面放了一面小镜子。当孩子看纸盒时,会发现里面照出的就是自己。山姆是想告诉我们——只要努力,我们每个人都是作家。
读了山姆的故事,感到山姆真是一个有学问的老鼠。以后我也要多读书,多积累好词好句,写好我熟悉的事儿,慢慢的,等我长大了,我也能写出精彩的、大家喜欢的书。
《尼姆的老鼠》是美国作家罗伯特.奥布莱恩写的一本童话故事。故事讲的是一群老鼠被一个叫“尼姆”的科学机构抓住,做了试验品。它们经过注射药品和种种训练之后,智力变得和人一样,会读、会写、会使用工具和机器,个头也变大了一倍,而且会长生不老。
一天夜里,这群老鼠逃出了实验机构。它们先是到超市里吃了个饱,之后它们在费次奥本先生的农场里找了个天然溶洞住下了。这群智慧而且勇敢的老鼠在它们的“家”里通上了电和水,铺上了地毯。因为它们住的地方在地下几英尺,为了方便出入,它们竟然用发电机和电缆做出了一个电梯。
一天,这群老鼠因为不满自己偷东西的行为,决定自己去外面种植农作物自力更生。它们做了犁,偷了一些种子和谷物之后,朝一块荒无人烟的森林里搬迁了。
这本故事里的老鼠非常团结友爱,它们为了集体的利益甚至可以牺牲自己,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这本书告诉我们,不要当寄生虫,要自力更生。生活中,即使是最弱小的人,只要坚持就可以用自己的智慧和知识创造出自己的一番天地!
《尼姆的老鼠》,带领我走进了一个神奇的地下王国,让我认识了许多可爱又有智慧的小老鼠,完全颠覆了我对老鼠家族的观念。大家有空可以看看啊!
今天,翻开语文书,我无意中发现里面有一篇课文,名字叫《争论的故事》。我迫不及待地默读起来。读完这篇课文,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课文一开始讲述哥哥和弟弟争论不休,谁也不让谁,我很好奇:兄弟俩为什么事吵得不可开交呢?哦,原来他们看到一群大雁从头顶上缓缓地飞过。只听哥哥说:“我要是能把大雁射下来就用热水煮着吃。”可弟弟却不以为然地反驳道:“这么好的食物,一煮有什么味道?依我看,应该用明火烤着吃”。哥哥根本听不进弟弟的任何建议,便又对弟弟说:“你这话不对,大雁不该用火烤着吃,烟熏火燎的,能有什么好味道?”弟弟也不甘落后,说:“大雁就该烤着吃,皮香肉嫩,还可以撒上咸咸的盐、香喷喷的芝麻,多味美可口啊!”兄弟俩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他们找一位老爷爷评理。老爷爷建议他们把大雁剖开,煮一半,烤一半,不就两全其美了吗?兄弟俩都很满意,可他们抬头一看,大雁早已经飞得无影无踪了。故事虽然读完了,但是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抓住时机先做起来。比如,我经常躺在温暖的被窝里想:如果每次考试都考100分多好啊!我妈妈知道了我的心意,就对我说:“你只是在温暖的被窝里痴心妄想,而不是立即起床去勤奋读书,这就等于黄粱美梦一场。你只要认真学习,不想着其它事情,那肯定能梦想成真的。”我惭愧地低下了头。从此以后,我就不再想这些黄粱美梦,总能抓住关键的时机做好每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