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读后感心得体会

李盛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心得体会1

风来了又走,花来了又落,我已经成为了一名大学生。在平日里紧张而又充实的大一生活中,我从校图书馆借了一本《平凡的世界》。小说中的人物以及情节都刻画的很真实,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体验着那个时代的风风雨雨。看其中一个个平凡世界中的人物,就如他们正生活在我的身边,让我难以忘怀。

第一次见到《平凡的世界》这本书是在几年前,那时我正在上高中,我的语文老师建议我们有意愿的学生可以买这本书看看,来丰富我们阅读知识。那时的我因为学习任务繁重等原因,只是在图书馆草草地翻过此书。当我再拿起《平凡的世界》这本书时是一个普通的周六下午,窗外飘着朦胧细雨,我坐在图书馆的椅子上与书中的语句进行着默默的心语交流。人生的自尊,自信与自强,人生的奋斗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纷繁地交织,读起来令我荡气回肠,沉浸其中。

说实话,再次触碰到这本书,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由于此时彼时在人生阅历以及生活经验等方面的不同,使我对重读这本书所得到的理解也迥然不同。

没有一条小船不是经过风暴而顺利抵达港湾的,孙少安的成功亦不例外。在奋斗的过程中,他遭遇了不断的打击和挫折。如为了扩大社会自留地,她曾被当作“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黑暗典型来批判;在扩大砖厂时,因烧砖师傅是骗子的缘故,他的砖全部烧砸了,无力归还贷款,他就像一直被风暴打断翅膀的小鸟在冷风中颤抖着,但是他并未放弃,而是擦干眼泪继续前行。与之相反,二十一世纪的我们,在挫折和打击来临之日是多么胆怯,更夸张的还有人跳楼,当我们抱怨生活带来的忧愁,可曾记得那些淹没在历史泥土中的传奇人物,他们的一生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

孙少平对于前途的不懈奋斗,坚忍不挠是留给我们的珍贵财富。他出生贫寒,却意志坚定,矢志不渝,在尘世的喧嚣中苦苦挣扎,无论多苦,无论多累,他都不会轻言放弃,同命运的咽喉作斗争,同生活扳手腕,一生奔波,一世坚持。在做揽工汉时,即使环境再怎么恶劣,也没有放弃对知识的渴望;在他得知田晓霞为救人而牺牲时,他仍默默地承受所有的一切;在煤矿事件中为了救工友导致了自己毁容时,他仍未放弃,勇敢的重新开始新的生活。身为大学生的我们与其相比是何其的幸运,又有什么理由去怨天尤人呢?

少安和少平两兄弟虽然以各自不同的方式生活着,但是他们都不是轻易向命运妥协的人,他们相信自己的双手可以改变命运,他们一次次在苦难中得到锤炼和升华,表现出顽强拼搏的精神,而这种精神,不正是我们所缺少的吗?

从《平凡的世界》中,我也学会了许多。我从小学一路走来,经历的挫折无非是是一些考试失败,感情失落的等等,与少安少平相比较,这又算什么呢?人生就是不休止的奋斗,无论是任何困难,无论条件如何艰苦,坚定心中的信念,一生学习,一生奋斗,这样,我的人生才不会留下遗憾。

平凡的生活,平凡的经历,平凡的所有。但却给予我们力量,净化我们的心灵。这本书陪伴了我的大一生活,激励着我不断前进,让我在奋斗路上不再孤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会像少安少平两兄弟学习,成为一名不放弃不言败的人。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心得体会2

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所描述的年代和我们当下生活可谓差别巨大,吃不上饭的旧事在如今的上海更是无法想象。人们的烦恼,已经由最基本的关于生存和温饱的烦恼,转变为买大房子买豪车送孩子读贵族学校的烦恼。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不断问自己,时代的进步在物质方面一日千里,但精神世界呢?

故事的开头,孙少平是个连饭也吃不饱的穷困的农村学生;故事的结尾,孙少平是个身有残疾的煤矿工人。可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人,他身上的自尊却足以令衣食富足的我们汗颜。诚然,孙少平在物质生活上是窘迫的,在精神上也是寂寞的,但他如此认真地对待自己的精神世界,即使在最寡淡无奇甚至艰苦难熬的人生境遇中, 对自己的精神世界始终一丝不苟。这一点,是如今很多所谓“成功人士”也远远达不到的境界。

也许是因为考试的原因,《平凡的世界》我没有认真去看,好的作品总发着金光,期末考试完后,我就打开这本厚厚的书开始阅读。

这本高大于1。5厘米的书总给人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给人一种读也读不完的感觉,可是读了一页,这情节就把我深深的吸引住了,这讲的是中国城市,乡村生活,孙少安、孙少平等人间发生的事,矛盾、挫折、爱情、欢乐,每个人的日常中的选择……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选择都有所不同,高调、严谨、平凡,在这本书中,主人公孙少平选择了平凡。

这位主人公的出生十分平凡——农民,贫穷使他羞涩腼腆,但没有使他变得消极,经过一些磨练,他由一个羞涩的贫困少年变成了一个男子汉,在这之间,他也经历了许多波折,离乡打工,远离亲友去挖煤,田晓霞与他凄美的.爱情,挖煤时的意外,这困难比我们所遇到的强几百倍,是我们无法挺住的,但他胜我们一筹,他挺柱了。最后他童年时的玩伴,金波的妹妹向他表白,但他又拒绝了,他需要他自己的平凡生活。

一本本名著,带来我们需要的知识,让我们好好理解每一句话。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心得体会3

我本是热衷于读书的,无论是字字珠玑的鲁迅,还是才华横溢的巴金,亦或外柔内刚的张爱玲,只要是能作为精神食粮的作品,我都会毫不吝惜地拿来品味。

重温《平凡的世界》一书,让我再一次感受到生活的本色就是平凡,我们每一个人,对于这个浩渺的世界来说,都十分渺小、脆弱、微不足道,但是,每一个平凡的人都有一个不为人知的不平凡的世界,每个平静背后都有激情澎湃,无声胜有声。

我想,在这个平凡的世界里,人们都在我、非我之间不断地循环,世界平凡,而我们不过都是一群平凡的人而已。但是,人生不是悲剧,是奋斗!相信天上不会掉馅饼的人都知道,无论是脱贫致富还是实现心中理想,除却奋不顾身的努力拼搏,别无他法。

路遥构建的这个平凡世界,基于广大农村,因而可以轻易地引起同是出生于农村的我的共鸣。小说跨度比较大,讲述了_后期到改革开放之初黄土高原农民的生存状况。虽然是80后,但是对于那段艰苦岁月我是知之甚少的,《平凡的世界》作为当时农村的缩影,填补了我一部分空缺。我不光从这里面了解到当时的社会面貌,更多的是从里面的人物身上获得一种精神——奋斗。

孙少平,学生时代的“非洲人”到成年时代的“揽工汉”,他经历的是艰苦卓绝的人生奋斗。他不畏困难,努力拼搏,在痛苦与磨砺中,形成了一种对苦难的骄纵感、崇高感。他的苦难哲学、对劳动的认识,对生活的理解都给我启示:平凡的人不一定有平凡的人生,只要敢想敢拼,那么心中就能装下梦想,装下整个世界。

执念的坚持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改变,我们其实都在社会或是周围的影响下改变着什么。如果我们都能像孙少平一样,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放弃追逐自己的梦想,执着于完成自己既定的人生目标的话,我相信许多人的人生一定会和现在的状态不一样,会好很多。也许我们都需要精神上的洗礼,对于信念的执着和努力奋斗的精神,我们都应该向孙少平学习。

当然,除了努力打工艰苦生活但是不忘学习的孙少平,自己创业的孙少安,这里面所有的人物都饱满鲜明,有代表性。比如矛盾纠结但是最终幸福的田润叶和李向前、发奋学习终有所成的孙兰香、痴情汉子金波、可爱的跛子女……所有人物形象丰满而真实,耐人寻味。他们虽然平凡,但是有拼搏精神,让人崇敬。

在奋斗的路上,我们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最后我想起一位哲人说过:“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风筝,无论它意味着什么,让我们勇敢地追”。奋斗吧,我们平凡,但不能平庸。

读书吧,让青春更充实!奋斗吧,让青春更美丽!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心得体会4

平的世界里平凡的人,平凡的人祈求不平凡的命运:逐光而居。于是,他踏上征程,奔向没有退路的悬崖,追逐光,追逐梦,追逐人生。

当他站在悬崖边上,没有忐忑,没有怅惘,只有胸腔里满溢的欣喜与期待。环望四下,条条皆是路,条条却都虚渺,看似浮华直上,行差一步,却碎骨粉身,没有转圜余地。但他脸上坚毅,脚下坚定,抓紧希望的藤条,艰难缓慢行进,不怕风吹,不惧雨淋,不畏电闪,不惊雷鸣,去往心中的天堂,在其争取的世界里如鱼得水,在光中留下自己的一席之地。

一切为了生活,却一切基于追求。只有无止境的追求,才有无止境的生活。若无追求,只安现况,生活就不会再吸收阳光,雨露和水分,只能渐渐等待死亡,等待枯萎。追求永远是靠我们自己去行动的。只有我们自己能够。打拼未来的天下,只有我们自己能够决定自己的样子。命运,只能靠自己把握,光,只能靠自己追逐。

逐光而居,不只是一种信念,更是一份心境,一种态度。面对生活,我从不甘平庸,从不埋怨命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带着追求,不畏人生的磕磕碰碰,不惧命运的风风雨雨。扼住命运的咽喉,撕开命运的裂口。即使再苦再累,只求心中清明,心上无悔。正如,飞蛾扑火为一瞬的光热;有似,夸父追日为自己的影子能与太阳同行;恰如,后羿射日为普天黎民安居乐业。无论功成功败,无谓庙堂湖海。在逐光而居中,坚定执着;在依光而立中,心如止水。

我不愿甘于平庸,我愿意逐光而居。以飞蛾扑火之勇,以夸父逐日之志,以后羿射日之愿,奔向光的方向,奔向不知数的未来!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心得体会5

正式开始阅读《平凡的世界》,第一次买名著,厚厚的三册,也蛮重的,花了75元钱,虽然不算很贵,但也算是我对于阅读的第一次投资,在这个知识付费的时代里,只有花了钱的才会认真学吧,只有花钱买了书,才会认真读吧。

之前了解过这本书的背景,主要的历史背景是_时期,在开始阅读之前,我恶补了一下_时期的知识,以免不能体会书中人物的心情。

目前读到第十一章节,孙玉厚的大儿子孙少安准备去找田润叶,这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富人家的姑娘。在这之前的十几章里,简单介绍了孙家,田家,金家的几个人物,在_的背景下,他们生活的很不容易,但也很努力的活着。

读到这里我竟然怀念起我的母亲,那个出生在_时期的女人,究竟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好好的活着,才想起来我对母亲的童年时光是模糊的,小时候竟然很少听母亲讲过她小时的故事,只记得说小时候很穷啊,外婆过世的早,由几个姐姐养大,读书到初三,很喜欢读书,但是没办法,家穷,不能继续上学。

这竟然和孙少安的情况很相似,喜欢读书,考进中学,却又不能去上学,原来母亲在那时候就已经比其他人要幸运很多了,毕竟也算是读过书的人了。

后来时代越来越好,后来的我们却是有钱上的了学,却不愿意去上学,是不是感觉很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