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爱的智慧学习心得5篇
通过学习《师爱的智慧》,让我体会到:注重教师人格魅力的塑造和培养对学生至关重要。教师的人格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好教师是引领学生进行积极选择的向导,好老师能飞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优秀教师应加强个人品味的修炼,用热情去点燃学生,用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用生命去关照学生。我从课程中、从教师们的教学魅力中感悟到了:教师的品味在于内外兼修、在于人格与专业的共同提升,修炼、激情与创新是成为优秀教师的不可缺少的因素。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丰富多彩、千差万别的个性世界。作为教师,要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用爱与智慧精心呵护这些生命,走进孩子们独特的个性世界,对他们加以引导和帮助,给以悦纳和确认,予以延伸和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到爱的阳光雨露,在温暖、滋润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师爱的内涵如此丰富,意义如此深远,唯有用智慧将这份爱编码,用精密的讯号,通过畅通的渠道,才能让学生学会用心去正确解读。
这次的远程培训我选的第一门课是《师爱的智慧》,仔细回顾这门课,课程中每一个观点都让我有所感悟。其中师爱是理性的爱这一观点让我印象最深,理性的师爱必然是一种对学生的尊重的爱、平等的爱。
以前我信奉一条原则:教师一定要爱自己的学生。现在,我明白教师教育学生仅有爱还是不够的。爱要有理性,这样的爱才会让学生健康成长。以前对于学习好的学生我确实付出很多,对他们的关爱自然也就很多,自从看了一个学生的日记我受到了震撼,她的日记这样写的“今天,我们上了一节体育课,听到同学们的欢声笑语,我的心情很不好,她们在教师的心里都有一定的位置而我却一点位置也没有,我像一颗小草,我像一颗沙石,没有人会在乎我,什么时候能以我为中心呢”。看了孩子的日记,一张面孔浮现在我的面前,这是一个
很懂事的孩子,除了学习不好之外,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想一想我平时对这个孩子的关爱真是太少了,对于被我冷落又总是理解我的孩子,我真是愧对她。今天学习了《师爱的智慧》这门课,我反思了自己,我真正明白了,师爱要全面、公平。学习好的要爱,学习一般的要爱,学习差的也要爱;活泼的要爱,文静踏实的要爱,内向拘谨的更要爱;“金凤凰”要爱,“丑小鸭”同样也要爱。我要把爱撒向每一个孩,不能去偏爱某一个或某一些孩子,教师的爱一定要理性。要给予学生尊重、平等的爱。
学习了《师爱的智慧》这一课程真是使我受益匪浅,首先使我明白了师爱这一因素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其次使我解除了对许多教育问题、教育现象的.困惑,最后使我反思怎样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正确运用师爱的智慧。
师爱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师爱是理性的爱,师爱是无私的爱,师爱是智慧的爱。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不求回报,对每个学生都应是公平,公正。师爱对象不存在性别、年龄,成绩好坏的限制。对于每一个孩子教师都要抵达他的心灵,包括他的父母可能是自己的仇人,可能对自己造成过很大的伤害。。。。。师爱的目的不是为自己的功利性,而是为学生的自由成长和发展最大限度的创设机会和条件,教育应当使人快乐,对未来充满期望和追求,使人有幸福感。你教育的信息不一定能及时得到反馈,你可能不会被戴上耀眼的光环,你可能要用毕生来等待你的劳动成果放出光芒,可是你的心依然平静如水。。。。。。我想这才是师爱的奉献精神。你能领会正确么?
师爱的表现不一定只是媒体中所推崇的优秀教师,道德模范们所表现的那样,在艰难的环境中挣扎,拖着病重的身体站在三尺讲台,顾不了需要照顾的老人和孩子。。。。。。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每一位教师都会遇到同样的问题。我想这些不一定都属于师 爱的范畴,有些是生活条件的限制,有些是生活环境的制约,有些是我们教育制度人性化的缺失。。。。。。什么师爱的奉献——学生因感受你的爱而快乐,教师因奉献爱尔满足和愉快,而不是一首首悲壮的奉献之歌。
让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自己平凡的岗位运用真正的师爱谱写新时代教育的诗篇吧,我们不要悲壮,我们要像春风拂面那样,我们要像小河流水那样,我们要像鲜花盛开那样。。。。。。
通过这一阶段我对《师爱的智慧》这门课的学习,使我对“师爱”有了进一步的理解,特别是师爱的本质:师爱是无私的爱,是奉献,是责任。给我以深的启发,使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有了新的追求。
老师对学生的爱是无私的爱,是公平的爱,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不因为学生的出生贫富,家庭背景不同而不同,要做到一视同仁,这不仅是爱,也是责任。记得在我(农村教师)担过的班里有这样一位女同学: 她是单亲家庭,经常存在自卑现象,半天坐在那里发呆,在初一时就有辍学的想法。我经过了解和多次谈心,多次开导、鼓励,在班里也经常给予表扬,最后,终于使她坚定了学习的信心和思想,排出了杂念,学习状态逐渐稳定。由于是乡村初中,这样的学生很多。所以,在教书工作中,我始终做到在学习上不偏袒、不歧视、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但在教育中却严格要求学生,使学生好好做人,在尊重学生的人格的基础上,做到严中有爱,用爱心去感染他们。
是的,师爱是一种强大而无形的力量,鼓舞和激励着每一个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师爱如同春雨,滋生着每一个
学生,真正的师爱是对学生和自我存在价值的肯定,是无私的爱。
利用APEC会议放假期间,我学习了福建广播电视大学余敏副教授的《师爱的智慧》专题讲座。在这次学习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感情是人类的灵魂、行为的动力。推动力总是来自感情,才智永远只是一个指挥手段或控制手段。”是啊,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只有以责任为支点,通过爱的杠杆将文化信息传递给学生,去撬动学生进步的车轮,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才是目的。而杠杆的撬动是需要智慧的,师爱的智慧在于如何去爱,如何把握爱。
在平日的教学活动中,我以为师爱就是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督促孩子好好学习,考个好成绩。自从学习了《师爱的智慧》,才使我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师爱是智慧的爱。
记得以前在平日的教学过程当中,我总是给孩子们集体上思想教育课,告诉他们学习的重要性:只有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以后才能过上好生活。借着思想教育课的光芒,我就大肆的给孩子们布置作业,包括早自习、午休时间、自习课时间等等,可是时间久了,我发现我们班的学习成绩并没有取得进步,反而退步了,学生的上课状态也懒散了,思想不集中,搞小动作,作业也频繁出现不认真、糊弄事的态度。这也是我认为孩子们越来越不听话、愈来愈不好管,也使自己觉得工作太累,更萌生出敷衍了事的念头。面对这种情况,我虽然也曾经反思过自己,但是总找不到真正原因,总是把原因放在学生和家长方面,认为家长督促的不够,教育的不及时。直到学习了余敏老师的《师爱的智慧》,读到最后我才真正的明白了:我
对学生的爱是强制性的,没有考虑到学生身心需求,为了成绩,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我的爱没有使学生感到快乐,反而是压力,他们每天在这种爱的压力下学习、生活,进而把这种消极的爱的压力反应在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认真完成的态度上。
师爱是一种抵达学生心灵的情感。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老师要带着情感上讲台。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也不仅仅是智力的提升。它是师生情感上的交流、心灵的沟通和思维的互动。弗洛姆说:“爱就是实事求是的看待一个人,认识到其独特的个性。”
记得在上学期的期末考试时,我给班级中考试前十名的同学发了奖品,以激励他们在今后更加努力学习,考取更好的成绩,同时也让其他同学以他们为榜样,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自从学习了余敏教授的“师爱是智慧的爱”这一小节内容,我认识到我已经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把学习成绩看成是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忽视了哪些与成绩无关但也同样重要或者更加重要的做人的品质,以致每一个班级中都有一些众所周知的后进生,这部分学生对自己缺乏自信,他们背着沉重的心理包袱,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或表现极端。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人,不能单纯以分数为唯一标准,像对待产品一样,以正品、次品和废品给学生分类和定义,而应该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优点,都能进步。要抛弃单一的衡量标准,全方位、多角度评价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值得自豪的地方,正阳学生才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在创在奇迹,创造新人。”我们只有用爱与学生交流,才会创造出优秀的班集体,才会使“桃李满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