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阳学习心得范文
第一篇:山东济阳学习心得
为了更好地推进课改, 12月x日,我们在何书记的带领下,赴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县进行课改交流研讨。
到达济阳实验二小的第二天,我们便参加了听课学习,走进他们教室,与他们学校”356”教学模式近距离地接触和感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9的乘法口诀》《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这三堂问题生成课和生成问题解决课,非常精彩,让我领略到了“356”有效教学理论的指引下,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了学生,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每堂课都突出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老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每堂课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活动中学生结合导读单、读书自学获取知识,生成问题,同伴交流,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生成小组问题,小组内讨论交流,之后生成小组问题,师生共同交流解决,老师着重指导了学生易错知识点,引导学生突破本课时难点内容,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成功地完成了本节课学习任务。
听课多余,与会的领导老师就课堂教学改革及观课情况,做了积极沟通,相互商讨,取长补短,共同研讨解决,大家一致感觉困惑的问题,使课改得到了实质性的发展。
最后,校长就课改情况在校长论坛中,谈了自己的做法,给全体与会人员提供了可以参考的宝贵经验。
学习收获多多,课改,我也在路上!
第二篇:山东课改学习心得
首先,感谢学校为我提供了这样一次大开眼界、增长见识的机会。这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破冰之旅”。我带着憧憬,更肩负着责任,到山东“取金”。接下来,我将从四个方面向各位领导和组长作以汇报:
一、青岛印象
青岛实中,设备设施,堪称一绝,校园规划、绿茵球场、塑胶跑道、室内体育馆、室内游泳池、电子天文馆、生命科学馆、会议厅、报告厅、实验室、活动室等无不彰显着高端定位、高位发展的现代化气息,实在是“高”,让我们自惭形秽。
走进校园,一种浓郁的校园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无论是校门口的牌子、还是校园的绿地、教室内外的标语、走廊都警示着、鼓励着、感动着、引导着每一个师生,同时也涤荡着每一个听课者的心。尤其是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内容丰富、成果卓越,令来访者赞不绝口、耳目一新。让我们自叹不如!
通过几天的观摩、听课、听讲座,让我亲身沐浴了课改的春风,体验了课改带来的全新碰撞,饱尝了课改的精神大餐。深感课改不能再等,打造高效课堂迫在眉睫,小组合作势在必行。
如果说青岛人用他的钞票搭建起来的硬件彻底征服了我们,但谈到课改,成事在人,谋事更在人。课改山东行,有很多收获,但没什么了不起,我们有信心。因为梦想因自信而成真,课改需要激情,更需要自信。
二、我们有自信
1、我们的课改有强有力的政治支持和物质保障。着眼于青岛实中、杜朗口中学、洋狮中学的课改成就,离不开校长的大力支持和引领。放眼全县很多学校,校长重心在安全,责任心在修建,无心在课改,课改工作空喊口号、纸上谈兵。以廖校为首的行政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山东行、黄荆行足以说明。增强了我们课改的底气和信心。
2、我校课改有强有力的师资保障:青岛听课没有让我们相形见绌,自愧不如,反而增强了我们的勇气和信心。因为我们拥有致力于课改的引领团队,有高于全县平均水平的优质师资队伍,拥有一大批省市县级骨干教师和名师。如果将我们的部分老师包装出来,带着我们现有的模式走出去,绝不会丢人。
3、我们相对优质的生源素质:如果和青岛实验中学这样一所市区学校相比,我们的学生素质有差距,但和杜朗口中学这样一所乡镇中学比较,我们的生源素质并不差。所以,我们相信我们的良性的小组合作学习体制能够建立起来。
4、我们的高效课堂的研究与实践已经有几年的积淀。上百种模式齐聚青岛,让人眼花缭乱。但其理念和实质只有一个,老师放手、学生主动,构建生态的课堂。有句话说得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课改只能借鉴,不能照搬,我们的模式立足学校本土诞生成长起来的,就很好、很科学。过几年的探索,我们的模式也可以在国家级舞台上展示。我们也可以到山东送“金”。
三、我们的不足
如果说自信赋予我们勇气和创造,那么反思带给我们的是完善和进步。办校办的的是一种氛围,课改改什么,改的也是一种氛围。我们的课改虽已在路上,却只见萤光点点,不见灯火阑珊。我们缺少什么,缺少的就是一种科研与课改的人文氛围。“人”因素成为制约课改的瓶颈。
1、我们的老师还在观望和等待。历史上任何一次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必然遭到旧势力的镇压与颠覆。课堂教学的改革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大工程,如果说我们课改最大的阻力是什么?是我们的老师。目前,我们如果将我们的老师分成三个派别:激进派,大力支持、实践课改,占五分之一;中间派,处于观望等待、敷衍应付,占五分之三;保守派,对课改不感冒、泼冷水、反对课改,占五分之一。因此如何拉拢中间派、争取保守派,建立课改统一战线,打造高效的团队,是打造高校课堂的关键。
2、我们的学生还很被动
高效课堂的高效,关键在于学习小组的高效,小组合作,应是打造高效课堂的灵魂。青岛实验中学学习小组,虽然没有达到尽善尽美,但课堂上人人参与、个个展示、体验成功,享受快乐;而我们学校的很多学科、班级的小组建设情同虚设,小组群龙无首,各自为阵,无激励机制,合作无实效。如果说课改是一种习惯,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也是一种习惯,当习惯变成自然时,我们或许已经迈出了很高一个台阶。
3、教研组、备课组工作还很被动。教研组、备课组内容与形式单调、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没有发挥引领的智能作用,没有形成研究的整体合力。
4、校本课程设置,在开发、组织、管理等方面还有待完善。
5、我们的导学案编写才刚刚起步,还没有形成长效优质的教学资源库。
四、我的建议
我想,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只有每个人都思考、都行动,才能形成一股课改的洪流。还有我认为课改工作,没有大的手术,不可能有脱胎换骨。我大胆的提出自己的建议:
1、打造一支高效的课改团队
(1)广泛宣传发动,多途径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切实转变老师观念。因为课改本质就是一场教育观、教学观、人才观的一种变革或革命。
(2)用强有力的行政手段和严格的管理,将课改工作常态化、制度化,狠抓落实。通过理直气壮抓课改,变“你要课改”为“我要课改”,将硬性的要求逐渐内化为教师自觉自愿的内在行动。
(3)建立高效课堂监督组、质检组或验收组,务实开展工作。构建促进课改发展的行政、教研组、备课组、督导组联动机制。
(4)多层面的实施高校课堂推动课、带动课、赛课等活动。如:激进派教师上观摩课、示范课、中间派的教师上过关课、反对派的老师上帮扶课,推门课可以采用一谈话二警告三停课制度,立足课堂,狠抓常规督导和跟踪指导。
(5)建立健全课改工作的评价机制。评价是一种导向,更是行动指南,让评价与课改同行。重过程性评价,打破纯以分数的评价体制,突出对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教学方法、研究能力、教育能力的过程评价。让教师从旧评价体制中解放出来,大胆干课改。评价制度的建立,会有些小冲突,但适当的冲突才会有发展。
2、将小组合作课题化、制度化
高效课堂的高效,关键在于学习小组的高效,小组合作是高效课堂的灵魂。 从新生进校第一天抓起,从学习基础差的学生抓起。学校提思路,年级组、班主任具体实施。将“小组建设”作为一个大课题在全校铺开。
(1)研究小组的合作机制,如小组的搭建、分工、合作、管理等;
(2)研究小组的激励机制。怎样对小组成员的课前预习、自主学习、小组讨论、课堂发言、当堂检测、作业情况等进行评价。如何实现小组自评、互评、师评;如何开展以班级、年级、学校为单位对小组进行日评价、周评价、月评价、期评价等。甚至可以将学生小组合作的成绩填入学生成绩通知书。总之,想方设法激励学生,享受小组合作的成功,体验小组合作的快乐。让小组成为班级管理、学科教学的核心组织单元。
3、抓教研组、备课组工作,让备课组、教研组成为集思广益、凝聚智慧的课改前沿阵地,打造课改研究团队,形成课改研究合力。通过备课组认真研讨和编写,形成各个学科导学案、教学案、课件、试题等优质教学资源库。将教师机械、无效的工作任务转变为课改研讨工作。
4、综合实践活动课要统筹规划,纳入学校课程管理。过程和结果要考核。 课改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是一个不断完善和修正的复杂工程,只要我们思想统一,上下齐心,全员参与,扎实推进,就算是星星之火,也可以成为燎原之势。
此次汇报,是因为昨天黄校才通知,没做更多的反思和补充,有不当之处,忘领导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