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奋进网上祭英烈心得体会及感悟通用五篇范文

孙小飞

2022奋进网上祭英烈心得体会及感悟通用1

又一个清明节到了,在这个节日里,我们不仅要思念我们逝去的'亲人,还要缅怀革命先烈,对他们表示我们崇高的敬意。

清明节是我国人民悼念逝者、缅怀先人的传统节日。每年的清明节,人们都要举行一系列的活动,来纪念、缅怀那些为维护祖国尊严、为祖国做出奉献、做出牺牲的革命先烈和英雄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们通过缅怀先烈的英雄事迹,更清楚地认识到奉献精神的意义,向他们学习,为祖国做出更好的贡献。

这一个假期,我在电视上也了解到了许多英雄先烈们的事迹。有些先人做出的贡献轰轰烈烈,在历史上永远留下了他们的名字和英雄事迹或杰出的贡献。而有些则就是一些无名英雄,为了祖国的革命解放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不管他们是谁,我们都要向他们致敬,因为他们都是为了一个目的:为了祖国的解放,让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没错,正因为有了他们,我们的祖国才强大了起来,变得繁荣昌盛,我们也才能过上如此美好的生活,这些全都是革命先烈们为我们创造出来的。如果没有他们的贡献,我们的祖国就根本不会到现在这种繁荣的程度,我们也不会又如此美好的生活。

革命先烈们做出了如此巨大的贡献,让我们怎能忘记他们?让我们静静地追思,深深地缅怀,把最崇高的敬意,寄托在鲜花之中,让它们陪伴在先烈左右。然后让先烈们有个美好的环境,让他们静静地安息于此,安息在他们以前为祖国而战斗过的土地上。

我想这是我们唯一能为先烈们做的事情了,让我们学习他们的这种精神,长大以后向他们一样为祖国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先烈们就是我们心中永远的一块丰碑。

2022奋进网上祭英烈心得体会及感悟通用2

把开展清明网上祭英烈活动融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实践活动中,与“日行一善”、“节日小报”、“小小志愿者”、“文明小博客”等活动有机结合,组织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使未成年人学习了解民族传统文化、熟悉祖国历史、学习英模事迹,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的远大理想。组织学生搜集“清明节”习俗,革命先烈、事迹、图片等,全市创编绘制清明节小报十余万份,组织未成年人小小志愿者开展走访慰问帮扶复退军人和烈士家属万余人次。

松北区倡议学生带动家长用敬献鲜花、植树等方式取代传统“烧纸”或在地区指定位置祭奠等祭扫活动,将文明祭扫的理念带回家,带领家人摒弃陋习、文明祭扫。香坊区、南岗区、道外区、呼兰区、阿城区等多所学校组织开展了“缅怀先烈、传承精神”主题征文、诗歌展。同时,根据未成年人的年龄特点还组织开展了“缅怀革命英烈,做有道德的人”、“传承中国魂放飞中国梦”讲故事、讲演比赛等活动,弘扬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讴歌先烈的丰功伟绩,表达了对革命先烈的深切怀念。

2022奋进网上祭英烈心得体会及感悟通用3

网祭英烈,昭示我们永远不忘初心。在英烈们身上,集中体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闪烁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展现了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所有这些,是我们不忘初心、接续奋斗的动力源泉。清明祭英烈,就是要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进行“反思”和省察,饮水思源,汲取力量,既激励南通人在追求美好生活的道路上昂首疾行,也成为时刻秉持忧患意识的理性提醒,并循着英雄的足迹走下去,承着英雄的事业干下去,以改革发展的新业绩、励精图治的新风貌告慰先烈英灵。

清明祭英烈,激发爱国情,凝聚民族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融入现实,增添新的内涵。网祭英烈,不止于疫情防控需要,也应该成为丰富清明祭祀的一种现代方式形成常态,与时俱进地唤醒民众意识,传承英烈精神,营造奋进*的浓厚氛围。

2022奋进网上祭英烈心得体会及感悟通用4

伟大的事业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的奉献甚至是牺牲。中华文明之所以五千年灿烂不息,是因为民族英雄们奋不顾身的守候;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磨难仍巍然屹立,是因为先烈们用血肉之躯不断加固坚不可摧的民族脊梁;祖国江山之所以如此多娇,是因为有了英雄儿女们多彩绚丽的人生装点;革命事业之所以锐不可当,是因为人民英雄不朽精神始终引领。

没有英烈前赴后继的牺牲奉献,就没有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生活在和平的*,我们有责任和义务牢记历史,铭记英雄的光荣事迹,更要懂得感恩,不忘初心,传承先烈的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2022奋进网上祭英烈心得体会及感悟通用5

清明将至,不少地方纷纷发出通知,暂停清明节期间开展集中祭扫活动,倡导以“预约祭扫”“云祭扫”等形式,减少人员集聚。这些做法,更有利于在过好传统节日的同时,减轻疫情防控压力,树立社会文明新风。

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今年的清明节,正值疫情防控期,虽然目前疫情防控形势好转,但风险并没有清零,防控压力依然很大,防控工作须臾不可松劲。为限度减少人员聚集,减轻疫情防控压力、降低疫情风险,各地纷纷行动,暂停组织集体公祭、集体告别、骨灰集中安放等群体性聚集活动,倡导开展网上祭扫、错峰祭扫等,既尊重了传统习俗,也有利于开展疫情防控,保障群众生命健康。

清明时节,祭祀先祖、缅怀逝者,一直是中国人寄托哀思的重要方式,也是这个传统节日的主要内涵。此举有利于倡导孝亲理念,对于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但同时也要看到,近年来,一些地方常常因祭扫活动造成交通拥堵,加之不文明的祭扫陋习,燃烧香烛纸钱、随地乱扔垃圾等问题频频出现,不但扰乱公共秩序、造成环境污染,而且极易引发交通事故、墓地火灾等严重后果。特别是疫情期间,如果扫墓者大量聚集,防控风险必然突增。从这个角度看,暂缓举办集体共祭、骨灰撒海、公益性安葬仪式等群体性活动,暂缓开放不具备疫情防控条件的骨灰存放场所祭扫服务,大力倡导“云祭扫”“预约祭扫”,既有利于降低疫情传播风险,也能激荡社会文明新风,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据了解,今年清时期间,很多地方都在推行绿色文明安全祭扫。这些做法,通过创新祭扫方式,引导群众转变观念,将着力点放在缅怀逝者、寄托哀思、追忆美德上,从倚重实物实地祭扫转变到传承慎终追远的优秀文化上来,不仅能够破除焚烧纸钱香烛、燃放鞭炮等陋习,而且也做到了低碳环保出行、杜绝安全事故发生。以此为契机,推进移风易俗、形成文明新风,必能让清明节更加“清洁而明亮”,使我们传承更好的清明文化。

当然,倡导文明新风,实现美好愿景,让清明节更加清明,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相关部门深入宣传文明祭扫新理念新方式,让祭扫新风尚成为主导,并进一步加强管理,优化各项服务,营造安全、文明过节的良好氛围。我们每一个人也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做文明祭祀的践行者和守护者,以风清气正的方式弘扬孝道、纪念先烈,用实际行动为文明社会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慎终者,丧尽其礼;追远者,祭尽其诚”。顺应时代发展需要,以文明、简约的方式来寄托哀思,更好在精神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在创新实践中推动形成新习俗、新风尚,才是“慎终追远”的方式,也是过好传统节日、弘扬传统文化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