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相变化》评课稿范文
陈老师这节《月相》环节设计清楚,思路清晰,很好的用模拟实验建构本课的概念,从整个系统角度来思考太阳、地球和月球三者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
1.灵活处理教材
我们从本节课堂上来看,教师没有被教材所束缚,把课调整为两部分画月相和模拟实验,这样就把学生的探究空间大大加强了,这也充分体现了我们科学课标中所体现的“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这么一个教材观。
2.关注学生前概念
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学生生活在丰富多彩的科学世界中,在正式学习科学之前,就已形成了一些生活概念或者说经验。这些概念来源于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直观感受,通常以他们的生活常识为主,由于学生受认知规律、思维特点、生活环境等的影响,使得他们难于用科学的眼光看待问题,不能用科学的思维研究问题。因此,这些生活概念有些是正确的,有些则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但它们都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观察和理解世界得出的结果,是学生理解新事物的基础。陈老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感知基础,在课前让学生画月相,并比较大家手中的月相,再根据经验知道平时月亮的`形状各不相同,从而构建起本课的月相这个概念。接着,陈老师又让学生针对月相提问题,梳理问题,“月相到底是怎样变化的呢?”自然过渡到用模拟实验来观察月相变化。
3.注重模拟实验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的本质是解释,概念是解释的表达方式,而解释则来源于科学探究的全过程。陈老师就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让学生在亲历探究过程中掌握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和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科学概念。